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PAR在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足细胞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浩强 李梦圆 +1 位作者 杨念生 郭朝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4-261,共8页
[目的]探讨suPAR在原发性FSGS患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①收集原发性FSGS患者(17例)血清,以健康志愿者(10例)及其他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例)作为正常及疾病对照,采用ELISA检测suPAR水平;②采用suPAR体外刺激足细胞,收集细... [目的]探讨suPAR在原发性FSGS患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①收集原发性FSGS患者(17例)血清,以健康志愿者(10例)及其他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例)作为正常及疾病对照,采用ELISA检测suPAR水平;②采用suPAR体外刺激足细胞,收集细胞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收集细胞,提取RNA,行RNAseq;③足细胞RNAseq数据差异基因筛选,上下调基因行KEGG及GO通路富集分析,热图展示足细胞局部黏附、滤过膜、细胞骨架及内吞相关基因变化情况,并行qPCR验证。[结果]①FSGS患者suPAR水平显著升高,且其他肾病综合征(NS)患者suPAR水平显著升高;②suPAR刺激显著改变人足细胞转录组,共筛选出272个上调基因和288个下调基因;③上下调基因分别行KEGG和GO通路富集分析发现focal adhesion及DNA复制及损伤修复相关通路显著下调;④suPAR未显著增加足细胞凋亡。[结论]原发性FSGS患者suPAR水平显著升高;suPAR可能通过干扰基因组稳态,破坏足细胞局部黏附、滤过膜及细胞骨架相关功能分子促进足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AR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足细胞
下载PDF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与预后分析(附10年230例经验总结)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念生 彭新海 +1 位作者 叶任高 李广然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7-248,共2页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内科学常见的急症,病情重,病死率高。我们回顾分析10年内230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ARF病因与死亡原因的关系。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我院1988~1997年共收治230例ARF患者...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内科学常见的急症,病情重,病死率高。我们回顾分析10年内230例ARF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ARF病因与死亡原因的关系。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我院1988~1997年共收治230例ARF患者,死亡90例。ARF的诊断符合: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肾功能衰竭 病因 预后
下载PDF
狼疮肾炎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念生 薛志强 +2 位作者 黄越芳 陈雄辉 叶任高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与妊娠的相互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 42次与狼疮肾炎有关的妊娠 ,研究狼疮肾炎病程和妊娠结果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患狼疮肾炎的妇女妊娠成功率低 ,新生儿存活率仅 30 %,显著低于无狼疮肾炎组(90 %,P <0 ...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与妊娠的相互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2 42次与狼疮肾炎有关的妊娠 ,研究狼疮肾炎病程和妊娠结果间的相互影响。【结果】患狼疮肾炎的妇女妊娠成功率低 ,新生儿存活率仅 30 %,显著低于无狼疮肾炎组(90 %,P <0 0 1) ,而死胎 (产 )的比例 (39%)显著高于无狼疮肾炎组 (3%,P <0 0 1)。有 49%的妊娠伴有狼疮肾炎加重。【结论】选择适当受孕时机和积极控制狼疮肾炎活动是提高狼疮肾炎妇女妊娠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妊娠 婴儿 死亡率 死胎
下载PDF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念生 彭新海 +1 位作者 叶任高 陈雄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4例老年(年龄大于60岁)ARF的病因特点、治愈率、肾功能恢复速度和病死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56例非老年(小于60岁)ARF...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4例老年(年龄大于60岁)ARF的病因特点、治愈率、肾功能恢复速度和病死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56例非老年(小于60岁)ARF进行比较。结果老年ARF约占所有ARF的1/3,缺血是引起ARF的最主要病因。老年ARF恢复慢,治愈率低,而病死率高。结论积极防治原发病是改善老年ARF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肾功能衰竭 病因 预后 年龄 老年人
下载PDF
中老年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转归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念生 武庆庆 +4 位作者 杜勇 张锐 李幼姬 叶任高 余学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91-993,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 65例 45岁以上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征 ,并与 659例年轻患者 (≤ 45岁 )比较。分析肾存活率并与年轻组比较。结果 中老年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血压或肾功能... 目的 探讨中老年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 65例 45岁以上IgA肾病临床和病理特征 ,并与 659例年轻患者 (≤ 45岁 )比较。分析肾存活率并与年轻组比较。结果 中老年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高于年轻组 (P<0 0 5)。≥ 60岁亚组收缩压和尿蛋白显著高于 45~ 59岁亚组 (P <0 0 5 )。两组Lee氏病理分级分布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中老年组肾小管 间质指数和血管指数显著高于年轻组 (P <0 0 5) ,但肾小球指数和新月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两组 5年肾存活率均为 85 6 % ,无显著性差别(P >0 0 5)。结论 中老年IgA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高 ,肾血管和肾间质损害比较突出 ,故应注意积极控制血压和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老年 病理 转归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诊治新进展——内分泌代谢疾病(9)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念生 肖海鹏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内分泌代谢疾病 诊断 治疗 并发症 临床分期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维甲酸抑制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肌成纤维细胞增生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念生 武庆庆 +3 位作者 姜宗培 张锐 关伟明 叶任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09-814,共6页
目的 :探讨维甲酸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模型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36只大鼠建立UUO模型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8只。在建立模型前 2d分别给予 10mg/kg全反式维甲酸或溶媒皮下注射 ,每天一次。观察模型第 3、7、... 目的 :探讨维甲酸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模型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36只大鼠建立UUO模型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8只。在建立模型前 2d分别给予 10mg/kg全反式维甲酸或溶媒皮下注射 ,每天一次。观察模型第 3、7、12d肾小管损害百分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数、肾间质增生肌成纤维细胞数和肾脏TGFβ - 1mRNA表达。 结果 :UUO模型肾间质有显著肌成纤维细胞积聚和局部增生。在UUO模型第 7d ,维甲酸治疗组肾小管损害百分比和肾间质纤维化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15 9± 2 0 ) %vs (2 7 3±2 2 ) %和 (0 4 7± 0 12 )vs (1 6 5± 0 18) ,P <0 0 1];而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数和增生肌成纤维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12 2± 2 2 )细胞 /HPFvs (2 9 5± 1 8)细胞 /HPF和 (1 4± 0 6 )细胞 /HPFvs (4 3± 0 8)细胞 /HPF ,P <0 0 1]。维甲酸治疗组肾脏TGFβ- 1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维甲酸能抑制大鼠UUO模型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局部增生和积聚 ,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成纤维细胞 纤维化 输尿管梗阻
下载PDF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狼疮肾炎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念生 崔淑杰 +1 位作者 叶任高 陈雄辉 《新医学》 1998年第10期512-513,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中抗核糖体 P蛋白抗体 (抗 Rib- P)与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的关系。方法 :将 36例抗 Rib- P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特征与 195例阴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抗 Rib- P阳性组关节炎、光敏感和神经系统损害...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中抗核糖体 P蛋白抗体 (抗 Rib- P)与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的关系。方法 :将 36例抗 Rib- P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特征与 195例阴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抗 Rib- P阳性组关节炎、光敏感和神经系统损害显著高于阴性组。抗 Rib- P和抗 Sm、抗 SSA、抗SSB和类风湿因子等血清学指标关系密切 ,但两组间肾损害无差异。结论 :抗 Rib- P是诊断 SL E的重要指标 ,它与 SLE神经系统损害、关节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抗核糖体P蛋白 抗体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腹部手术对腹膜透析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念生 李广然 +1 位作者 陈雄辉 叶任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8期451-453,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前腹部手术对CAPD效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 81例肾衰竭患者分成两组 :A组4 7例 ,无腹部手术史 ;B组 34例 ,有腹部手术史。随访置管CAPD后第 1、第 7个月腹膜肌酐清除率和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在开始CAPD后第 1、第 7... 目的 :探讨先前腹部手术对CAPD效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 81例肾衰竭患者分成两组 :A组4 7例 ,无腹部手术史 ;B组 34例 ,有腹部手术史。随访置管CAPD后第 1、第 7个月腹膜肌酐清除率和生化指标。结果 :两组在开始CAPD后第 1、第 7个月腹膜肌酐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B组术后血性透出液发生率(17.6 % )高于A组 (2 .1% ) (P <0 .0 5 )。经过半年随访 ,各组内腹膜肌酐清除率保持稳定。随访过程中无疝气、腹壁水肿和胸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既往中小腹部手术一般不影响腹膜透析顺利进行 ,但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时应谨慎 ,术后注意监测腹膜溶质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腹膜透析 透析充分性 并发症 肌酐清除率
下载PDF
肾移植的抗排斥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念生 李嵘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263,231,共3页
关键词 肾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他克莫司 麦考酚吗乙酯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念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671-67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诊断 治疗 DN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治疗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念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3期247-251,共5页
随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SLE治疗进步显著。糖皮质激素等传统药物长期应用可能引起诸多不良反用,而新药的治疗靶点越来越特异,同时毒副作应也相应减少。新批准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 随着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SLE治疗进步显著。糖皮质激素等传统药物长期应用可能引起诸多不良反用,而新药的治疗靶点越来越特异,同时毒副作应也相应减少。新批准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如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贝利木单克隆抗体、anifrolumab和巴瑞替尼等,主要靶点为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及其细胞内信号通路。联合用药可同时阻断多个靶点,提高疗效。简言之,SLE药物发展是从化学药物到生物制剂再到小分子化学抑制剂的过程,治疗方式是从非特异性抗炎到特异性免疫抑制以及多靶点治疗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血管炎肾损害:早期识别、准确判断、适度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念生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49-55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炎 肾损害 识别 治疗 肾脏缺血 韦格纳肉芽肿
下载PDF
尿路感染治疗进展(上)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念生 《新医学》 1999年第2期103-103,共1页
进修医生教授,治疗尿路感染(尿感)有何进展?教授尿感的治疗目前采用分型治疗,即将尿感分为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男性尿感、复杂性尿感、复发性尿感、无症状细菌尿和妊娠期间的细菌尿等不同类型给予相应治疗,这样的好处是使治疗... 进修医生教授,治疗尿路感染(尿感)有何进展?教授尿感的治疗目前采用分型治疗,即将尿感分为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男性尿感、复杂性尿感、复发性尿感、无症状细菌尿和妊娠期间的细菌尿等不同类型给予相应治疗,这样的好处是使治疗更有针对性。例如年轻女性尿感常为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治疗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念生 叶任高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8年第2期55-57,共3页
巨噬细胞在肾脏疾病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详述肾脏疾病时巨噬细胞在紧组织中的积聚及其介异肾损害的机制。
关键词 肾疾病 巨噬细胞 肾损害
下载PDF
慢性肾盂肾炎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念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盂肾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巨噬细胞在人肾小球肾炎肾间质损害中的作用
17
作者 杨念生 黄越芳 +3 位作者 李幼姬 叶任高 穆威 蓝辉耀 《新医学》 1998年第S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人肾小球肾炎肾间质损害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研究89例肾小球肾炎患者肾间质中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及其与肾组织学和肾功能的关系。结果:正常肾脏仅有个别巨噬细胞,除轻微病变外,各种肾小球肾炎的肾...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人肾小球肾炎肾间质损害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研究89例肾小球肾炎患者肾间质中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及其与肾组织学和肾功能的关系。结果:正常肾脏仅有个别巨噬细胞,除轻微病变外,各种肾小球肾炎的肾小管间质均有明显巨噬细胞浸润,它与肾小管间质组织学损害呈正相关,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肾小球肾炎 肾间质 预后
下载PDF
川芎嗪对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阳晓 叶任高 +4 位作者 杨琼琼 孔庆瑜 杨念生 许韩师 余学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13-916,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腹膜间皮细胞CD4 0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 ,分别用 4 2 5 %腹透液、4 2 5 %腹透液加γ 干扰素 (IFN γ ,10 0u/ml)、4 2 5 %腹透液加川芎嗪 4 0mg/L、4 2 5 %腹透液加IFN γ 10 0u/ml加...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腹膜间皮细胞CD4 0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 ,分别用 4 2 5 %腹透液、4 2 5 %腹透液加γ 干扰素 (IFN γ ,10 0u/ml)、4 2 5 %腹透液加川芎嗪 4 0mg/L、4 2 5 %腹透液加IFN γ 10 0u/ml加川芎嗪 4 0mg/L刺激细胞 30min ,以DMEM /F12培养基为对照组。通过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及流式细胞仪 (FACS)检测间皮细胞CD4 0表达。结果 :4 2 5 %腹透液刺激后腹膜间皮细胞CD4 0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4 2 5 %腹透液加IFN γ联合刺激后 ,间皮细胞CD4 0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纯 4 2 5 %腹透液组 (P <0 0 1)。加入川芎嗪后 ,可显著减低单纯 4 2 5 %腹透液及 4 2 5 %腹透液加IFN γ引起的CD4 0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 (P <0 0 1)。结论 :单纯腹透液及腹透液加IFN γ可显著增加腹膜间皮细胞CD4 0的表达 ,而川芎嗪对腹膜间皮细胞CD4 0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长程腹膜透析 (CAPD)过程中 ,加入川芎嗪可能有助于减轻透析液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 ,从而防止或延缓腹膜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腹膜间皮细胞 CD40信号 腹膜透析
下载PDF
广东不同人群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19
作者 史小楚 刘家璧 +7 位作者 曹志威 谭丽霞 陈添胜 杨念生 李美霞 刘津成 刘连昌 温社煊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9,共2页
对广东不同人群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抗-HCV阳性率正常人群为1.45%(22/1520)。血液透析病人中有输血史的抗-HCV阳性率为89.16%(74/83),无输血史者为60... 对广东不同人群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抗-HCV阳性率正常人群为1.45%(22/1520)。血液透析病人中有输血史的抗-HCV阳性率为89.16%(74/83),无输血史者为60.71%(17/28),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在228例吸毒者中,静脉吸毒者的抗-HCV阳性率为65.29%,显著高于非静脉吸毒者(21.50%)。值得注意的是职业献血员抗-HCV阳性率为12.21%(21/172),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卖淫妇女的抗-HCV阳性率为2.38%,略高于正常人群,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显示血液透析病人、静脉吸毒者、职业献血员感染HCV的危险性极高,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血途径是HC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HCV 血清流行病学 调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在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和活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姜宗培 杨念生 +3 位作者 韩东哲 陈雄辉 余学清 李熙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2,153,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s)在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例db/db小鼠肾组织标本,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MP-2、MMP-9、TIMP-1、TIMP-2蛋白的表达,用白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s)在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例db/db小鼠肾组织标本,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MP-2、MMP-9、TIMP-1、TIMP-2蛋白的表达,用白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和MMP-9活性。[结果]与db/m小鼠相比,db/db小鼠肾脏MMP-2、MMP-9蛋白质的表达分别下降了55.4%和30.1%(P<0.05);而TIMP-1和TIMP-2蛋白质表达分别上升了272.5%和48.8%(P<0.01)。db/db小鼠肾脏MMP-9的活性较db/m小鼠明显下降(85.9%,P<0.001);MMP-2的活性在db/db小鼠和db/m小鼠肾脏中均检测不到。[结论]db/db小鼠肾脏中MMP-s-蛋白表达和活性下降,而TIMPs蛋白表达上升,使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积聚增多,是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外基质 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类组织抑制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