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及秩和比法的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动态效率分析
1
作者 刘畅 杨慧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 以2017—2021年度全国31个省(区、市)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面上数据为基础,对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进行动态效率评价。方法 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2017—2021年度全国31个省(区、市)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基金支出... 目的 以2017—2021年度全国31个省(区、市)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面上数据为基础,对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进行动态效率评价。方法 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2017—2021年度全国31个省(区、市)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参保人数、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基金累计结余和人均补偿金额相关统计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秩和比法(RSR)综合评价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运行效率。结果 2017—2021年全国居民医保基金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0.894,东部>中部>西部,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均值为0.875(<1),技术效率指数均值为1.021。RSR法排序分档结果为好、中、差三档,其中,北京、陕西、海南、安徽和贵州的居民医保基金综合水平最高,黑龙江、广西、西藏和青海的医保基金综合水平最低,大部分省(区、市)医保基金运行水平分档等级处于中档。回归结果显示,回归方程y=-0.329+0.156×Probit(F=473.94,P<0.05,R2=0.942),模型表现较为优秀。结论 技术进步指数下降是导致居民医保基金全要素生产率低的主要原因,且居民医保基金运行效率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应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提高基金运行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医保基金 动态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秩和比法
下载PDF
种痘水疱病样EB病毒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1例
2
作者 籍丽玥 陈韦君 +2 位作者 樊建勇 林挺 杨慧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6-687,共2页
患者女,15岁。因头面部和四肢丘疹、水疱及溃疡伴高热反复发作4年,于2019年4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因虫咬后于双足内踝处出现红色丘疹,而后半年内皮损逐渐增多,伴瘙痒及反复高热,最高达41℃,于当地医院就诊,予退热、抗感染及抗炎... 患者女,15岁。因头面部和四肢丘疹、水疱及溃疡伴高热反复发作4年,于2019年4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4年前因虫咬后于双足内踝处出现红色丘疹,而后半年内皮损逐渐增多,伴瘙痒及反复高热,最高达41℃,于当地医院就诊,予退热、抗感染及抗炎等对症处理(具体诊治经过不详)。后丘疹周围出现红斑,红斑出现3 d后顶端出现紫癜,3 d后紫癜处出现水疱,水疱蹭破后出现溃疡及渗出,溃疡处出现疼痛,伴高热、腹痛及髂关节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治,疗效不佳。自行用“土方”治疗(具体不详),皮损在退热后2周愈合、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凹陷性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种痘样水疱病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黄褐斑有关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1
3
作者 杨慧兰 冯穗一 +2 位作者 廖元兴 林挺 史明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0,共2页
广州地区黄褐斑有关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杨慧兰,冯穗一,廖元兴,林挺,史明丽黄褐斑病因复杂,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些研究表明,黄褐斑同妊娠、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血清铜、化妆品、紫外线幅射... 广州地区黄褐斑有关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杨慧兰,冯穗一,廖元兴,林挺,史明丽黄褐斑病因复杂,多数研究者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些研究表明,黄褐斑同妊娠、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血清铜、化妆品、紫外线幅射、氧自由基等有关联。我们采用问卷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流行病学 病因
下载PDF
白癜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慧兰 李翠华 +6 位作者 李雪梅 樊建勇 林挺 刘仲荣 杨庆永 吴燕虹 梁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93-96,共4页
白癜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为特征的一种碍容性皮肤粘膜疾病,因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众说纷纭,治疗比较困难,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医生及患者。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刊就白癜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 白癜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为特征的一种碍容性皮肤粘膜疾病,因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众说纷纭,治疗比较困难,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医生及患者。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刊就白癜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目前的治疗方法及研究进展等话题,特邀广州军区总医院皮肤科杨慧兰主任等专家撰文进行专题讲座,欢迎广大读者来信来函交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现状 白癜风 皮肤粘膜疾病 功能减退 色素脱失 发病机理 治疗困难 酪氨酸 细胞内 泛发性
下载PDF
法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慧兰 廖元兴 +4 位作者 杨军 徐冲 谢卫红 王俊杰 林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7-348,共2页
采用法昔洛韦 (丽珠风 )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病人 49例,痊愈率为 93.1%。用法昔洛韦治疗后 3个月的复发次数明显少于治疗前。
关键词 生殖器疱疹 法昔洛韦 药物治疗 复发性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特异性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慧兰 杨军 +4 位作者 刘荣卿 杨太成 王捷 冼江 李建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3-384,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 2)感染的早期特异检测手段。方法对52例性病门诊的生殖器疱疹患者用改良的ELISA方法进行了HSV gD2IgG检测并同细胞分离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病毒分离的阳性率为69.2 % ,ELISA法检测抗体的阳性率为65 % ...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 2)感染的早期特异检测手段。方法对52例性病门诊的生殖器疱疹患者用改良的ELISA方法进行了HSV gD2IgG检测并同细胞分离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病毒分离的阳性率为69.2 % ,ELISA法检测抗体的阳性率为65 %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LISA法检测血清疱疹病毒IgG抗体具有简便 ,快速 ,特异的优点 ,适合于临床大规模检测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Ⅱ型 糖蛋白D ELISA
下载PDF
白癜风的光疗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慧兰 刘仲荣 +2 位作者 吴燕虹 李雪梅 罗晓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977-981,共5页
关键词 可见光疗法 白癜风 紫外线疗法 光化学疗法 红外线疗法 治疗作用 自身健康 治疗手段 日光浴 皮肤病
下载PDF
308nm准分子激光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杨慧兰 黄小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对T淋巴细胞直接和间接诱导凋亡的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308nm准分子激光分别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和体外分离的活动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ELISA检测照射后24h... 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对T淋巴细胞直接和间接诱导凋亡的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308nm准分子激光分别照射角质形成细胞和体外分离的活动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ELISA检测照射后24h及48h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上清中的TGF-β1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后48h的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建立Transwell细胞共培养系统(角质形成细胞位于上室,T淋巴细胞位于下室),308nm准分子激光照射Transwell上室,照射后48h检测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照射前加入不同浓度的抗TGF-β1抗体(25、250、2500pg/L),于照射后48h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308nm准分子激光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分泌TGF-β1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准分子激光可直接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准分子激光照射Transwell上室可间接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照射前加入抗TGF-β1抗体,可抑制308nm准分子激光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直接照射可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也可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间接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TGF-β1在308nm准分子激光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准分子 308 NM T淋巴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白癜风与精神因素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慧兰 杨庆永 刘仲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白癜风 精神因素 自身免疫学说 精神心理因素 生物-社会-心理 免疫系统调节 神经-内分泌 发生发展 疾病患者 发病机理
下载PDF
gD基因在生殖器疱疹PCR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慧兰 李明 +3 位作者 廖元兴 吴锦银 江悦华 杨太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92-294,共3页
依据国外已发表的疱疹病毒(HSV)糖蛋白D基因(gD基因)的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用疱疹病毒gD基因做疱疹病毒诊断基因的PCR方法。对48例拟诊为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标本进行病毒细胞培养和PCR检测。结... 依据国外已发表的疱疹病毒(HSV)糖蛋白D基因(gD基因)的核苷酸保守区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建立了用疱疹病毒gD基因做疱疹病毒诊断基因的PCR方法。对48例拟诊为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标本进行病毒细胞培养和PCR检测。结果表明,PCR对HSV2感染的敏感性为84%(20/24),特异性为91%(22/24)。经标准株及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证实和序列分析,表明该方法特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糖蛋白 GD基因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II型CTL表位DNA疫苗的Th1/Th2免疫应答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慧兰 周翠 +2 位作者 关蕾 赵举峰 樊建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CTL表位疫苗对小鼠Th1/Th2型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构建的HSV-2pVAX-gD-CTL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3次,末次免疫后第4周检测小鼠血清中gDIgG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脾淋巴...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CTL表位疫苗对小鼠Th1/Th2型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构建的HSV-2pVAX-gD-CTL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3次,末次免疫后第4周检测小鼠血清中gDIgG水平;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NF-γ,IL-4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HSV-2pVAX-gD-CTL疫苗免疫小鼠后可以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INF-γ和IL-4,诱导CD4+,CD8+T细胞百分比的升高;并能刺激血清HSV-2gD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其中pVAX-gD-CTL组在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及其分泌INF-γ水平、CD4+,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方面均显著高于pVAX-gD对照组。结论CTL表位对单纯疱疹II型重组DNA疫苗诱导的Th1型免疫应答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CTL表位 重组DNA疫苗 TH1/TH2免疫应答
下载PDF
白癜风与遗传因素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慧兰 樊建勇 刘仲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12-214,共3页
关键词 白癜风 遗传因素 色素脱失性皮肤病 发病率 各年龄组 发病年龄 白种人 黑种人 黄种人 青少年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儿童局限性白癜风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慧兰 林挺 +4 位作者 毕建军 樊建勇 王颖 李翠花 梁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1564-1566,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0.03%他克莫司软膏和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儿童局限性白癜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研究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76个患者入组研究,研究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试验共15周。入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0.03%他克莫司软膏和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儿童局限性白癜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研究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76个患者入组研究,研究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试验共15周。入组患者均具有两侧对称病变,进行左/右面部、躯干、手足的比较。按患者2至4个靶病变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每天两次;B组患者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每日两次,联合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每周两次。研究期间对疗效和安全性因素进行评价。结果:76个患者完成了研究,A组91.3%和B组97.4%的皮损观察到复色。与治疗前相比,A组和B组皮损均明显改善。B组72.3%的皮损获得4级复色,与A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面颈部的复色率(复色75%以上)明显高于躯干、四肢、手足的复色率(P<0.05)。两组患者未见明显的副作用,两组之间的副作用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0.03%的他克莫司软膏和308 nm准分子激光对于治疗儿童局限性白癜风是安全、有效的,且耐受性良好。联合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和308nm准分子激光显著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准分子激光 儿童白癜风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2型潜伏相关转录子蛋白读码框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慧兰 赵举峰 +3 位作者 樊建勇 周翠 黄小晏 齐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899-903,I0001,共6页
目的:克隆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潜伏相关转录子蛋白读码框2(LAT ORF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用于进一步研究LAT介导的HSV-2潜伏及激活感染机制。方法:以构建成功的pVAX-LAT重组质粒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HSV-2LATO... 目的:克隆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潜伏相关转录子蛋白读码框2(LAT ORF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用于进一步研究LAT介导的HSV-2潜伏及激活感染机制。方法:以构建成功的pVAX-LAT重组质粒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HSV-2LATORF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KpnⅠ和PstⅠ酶切位点。用PCR特异性扩增LAT基因ORF2片段,PCR产物纯化回收后经KpnⅠ、PstⅠ双酶切,再次回收后产物与同样经双酶切的pcDNA 6/myc-His B质粒进行连接,Amp抗性筛选阳性重组子,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连接产物。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染Vero细胞,用RT-PCR及SDS-PAGE检测其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KpnⅠ和PstⅠ双酶切获得预期大小的两条片段,测序表明ORF2正确,RT-PCR及SDS-PAGE显示转染了重组质粒的Vero细胞内有目的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ORF2-pcDNA6/myc-His B重组质粒,并可在Vero细胞内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2型 潜伏相关转录子 开放读码框 重组载体
下载PDF
疱疹病毒II型糖蛋白D多聚核苷酸疫苗的初步免疫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慧兰 王捷 +2 位作者 吴锦银 郝飞 刘荣卿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3-364,共2页
将疱疹病毒II型(HSV-2)糖蛋白D(gD)多聚核苷酸疫苗肌注免疫豚鼠,初步评价其在体内所诱发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将12只豚鼠分为3组,各组分别于舌肌注射pcDNA-gD多核苷酸疫苗、pcDNA3质粒及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3次。ELISA检测豚... 将疱疹病毒II型(HSV-2)糖蛋白D(gD)多聚核苷酸疫苗肌注免疫豚鼠,初步评价其在体内所诱发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将12只豚鼠分为3组,各组分别于舌肌注射pcDNA-gD多核苷酸疫苗、pcDNA3质粒及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3次。ELISA检测豚鼠血清中gD抗体的水平;MTT法评价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pcDNA-gD免疫组全部豚鼠均诱发抗HSV-2抗体(0.283±0.075);pcDNA3质粒组(0.062±0.015)和生理盐水组(0.057±0.016)的抗HSV-2抗体为阴性。pcDNA-gD免疫组豚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2.08±0.18)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疱疹病毒II型糖蛋白D多聚核苷酸疫苗可在豚鼠体内诱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Ⅱ型 糖蛋白D 多聚核苷酸疫苗 豚鼠 病毒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白癜风的中医药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慧兰 梁洁 刘仲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312-1314,共3页
关键词 白癜风 中医药疗法 《五十二病方》 《肘后备急方》 华佗神医秘传 《圣济总录》 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
下载PDF
白癜风与自身免疫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慧兰 杨庆永 刘仲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94-596,共3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学说 白癜风 发病机理 化学因子 黑素细胞 特殊类型 免疫机理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与MITF mRNA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慧兰 陈波 +1 位作者 梁洁 樊建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1477-1479,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白癜冲剂"治疗白癜风的分子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白癜冲剂"组(实验组)与无中药组(对照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株酪氨酸酶与MITFmRNA表达量。结果:...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白癜冲剂"治疗白癜风的分子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白癜冲剂"组(实验组)与无中药组(对照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株酪氨酸酶与MITFmRNA表达量。结果:实验组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与MITFmRNA表达量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复方中药"白癜冲剂"能上调黑素细胞酪氨酸酶与MITFmRNA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 MITF 中药 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白癜风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慧兰 李翠华 刘仲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087-1089,共3页
关键词 手术治疗方法 节段型白癜风 进展期白癜风 非手术疗法 自体移植法 手术禁忌证 外科疗法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治疗和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慧兰 陈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1745-1747,共3页
人类色素增加性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色素痣与皮肤肿瘤、先天性疾病、物理化学性疾病、皮肤炎症性疾病、内分泌紊乱及其他内部疾患、异物性色素性沉着和浅部真菌病引起的色素增加。由于发病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与治疗也不一样。... 人类色素增加性疾病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色素痣与皮肤肿瘤、先天性疾病、物理化学性疾病、皮肤炎症性疾病、内分泌紊乱及其他内部疾患、异物性色素性沉着和浅部真菌病引起的色素增加。由于发病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与治疗也不一样。本章节主要概述色素性疾病的治疗与进展。其治疗包括去除病因,局部药物、物理治疗和全身系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增加性皮肤病 系统治疗 皮肤炎症性疾病 色素性疾病 发病原因 物理治疗 先天性疾病 化学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