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校医事法学课程对话教学新形态建构的路径探索
1
作者 杨支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4-546,共3页
对话表征着教学存在的关系性,体现了教学的本真价值。本文在对话哲学视域下,分析了医学院校医事法学课程“独白”教学的困境及其表现,提出以对话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然指向,着力强化主体理念,增强对话意识,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体验,优... 对话表征着教学存在的关系性,体现了教学的本真价值。本文在对话哲学视域下,分析了医学院校医事法学课程“独白”教学的困境及其表现,提出以对话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然指向,着力强化主体理念,增强对话意识,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体验,优化教学方式,融通对话平台,改革教学评价,突出过程考核。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的维度探讨了医事法学课程对话教学新形态建构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事法学 对话教学 教学新形态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多因素斜交模型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分析
2
作者 林薇 黄泽娟 +1 位作者 杨支才 杨坤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为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开发切实高效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行为路径分析模型,能有效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方法:以课程建设理论、SPSS和AMOS方法为基础,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作用路径算法,并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目的:为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开发切实高效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行为路径分析模型,能有效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方法:以课程建设理论、SPSS和AMOS方法为基础,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作用路径算法,并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多因素斜交模型与实际调研数据匹配,课程思政建设受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因素影响较大。结论:提高教师使命、理想信念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是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可行路径,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知与课程思政有效度的发挥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 结构方程模型 建设路径
下载PDF
建党精神融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
3
作者 周杰林 杨支才 +1 位作者 孙溪晨 罗琴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2-64,72,共4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一系列精神的源泉,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征程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之供以丰富的...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一系列精神的源泉,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征程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之供以丰富的精神资源与强力的精神激励,高校可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高校育人机制等方面,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培养更多更出色的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精神 中国共产党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下载PDF
论对话视阈下医患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支才 刘东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2-264,共3页
文章针对医患关系紧张的难点问题,从主体间性视角出发,在对话哲学视阈下,反思医患对话在主体、内容与方式上存在的困境与根源,探讨重构良性医患关系,建构医患共同体的应然选择,提出以对话思维和价值引领医患交往,进一步增强对话意识、... 文章针对医患关系紧张的难点问题,从主体间性视角出发,在对话哲学视阈下,反思医患对话在主体、内容与方式上存在的困境与根源,探讨重构良性医患关系,建构医患共同体的应然选择,提出以对话思维和价值引领医患交往,进一步增强对话意识、丰富对话内容、提升对话能力,以期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 主体性 医患关系 重构
下载PDF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困境审思和路径探析
5
作者 冉茂裕 杨支才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第12期192-196,共5页
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必然选择、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举措和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实效的现实需要。在推进过程中呈现出的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主体性不足、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设计不完善... 推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必然选择、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举措和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实效的现实需要。在推进过程中呈现出的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主体性不足、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设计不完善以及教育联动工作机制有待提升等问题,要从领导力量、保障体系、课程建设、教育方式、环境营造等方面助推党史学习教育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史学习教育 常态化 长效化
下载PDF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支才 谭宏钢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执政能力建设视域下推进高校二级学院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支才 蒋建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6-79,共4页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党建伟大工程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在执政能力建设视阈下,结合高校二级学院加强党建与中心工作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辩证关系,针对党建工作存在的弱化问题,提出推进二级学院党建与...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党建伟大工程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在执政能力建设视阈下,结合高校二级学院加强党建与中心工作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辩证关系,针对党建工作存在的弱化问题,提出推进二级学院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能力 党建 中心工作 融合
下载PDF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宣传思想工作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支才 胡迪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4-46,共3页
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功能,为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本... 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功能,为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和文化支撑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功能价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从"坚持导向性、增强凝聚力;坚持现实性,增强影响力;坚持创新性,增强感染力;坚持系统性,增强协同力"四个维度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宣传思想工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宣传思想工作
下载PDF
试论高校学生党员执政意识的培育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支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0,共2页
培育学生党员执政意识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应整合资源,构建学生党员执政意识培育机制,在培育主体上,强调突出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党员主体性;在培育内容上,强调深化执政意识的理解,注重学生党员政治理论素养的提... 培育学生党员执政意识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应整合资源,构建学生党员执政意识培育机制,在培育主体上,强调突出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党员主体性;在培育内容上,强调深化执政意识的理解,注重学生党员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在培育方式上,强调实践锻炼,注重拓展实践渠道和空间,强化执政体验,整体提升学生党员的执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执政意识 培养机制
下载PDF
大学生主体性缺乏的反思与应对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支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0-71,共2页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根本上通过大学生自身的素养表现出来。同时,大学生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内在地表征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结果上审视,大学生主体性的缺乏...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在根本上通过大学生自身的素养表现出来。同时,大学生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内在地表征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结果上审视,大学生主体性的缺乏是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弱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教育目标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救死扶伤”抑或“见死不救”: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困境与反思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支才 《医学与法学》 2012年第5期39-42,共4页
本文研究了实践中患者知情同意权与医师治疗权价值冲突的问题,分析了产生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背景,就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法律规制与实践困境作出了阐释,重点提出了完善我国知情同意权的立法建议,并对重建医患信赖关系展开初步思考。
关键词 知情同意权 患者自主权 困境 完善与重构
下载PDF
关于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支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1期73-74,共2页
在世纪之交,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面临着全新的社会背景、特殊的角色要求和特定的工作对象与内容。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已不再是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的'世外桃园'。在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中,高校正以其科技... 在世纪之交,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面临着全新的社会背景、特殊的角色要求和特定的工作对象与内容。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已不再是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的'世外桃园'。在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中,高校正以其科技与人才的优势,以特殊的'产品'为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 以人为本
下载PDF
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浅析
13
作者 杨支才 佘惠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2-64,共3页
本文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就中医药高等院校建设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大学文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大学文化建设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彰显"悬壶济... 本文以大学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就中医药高等院校建设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大学文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大学文化建设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彰显"悬壶济世"的价值追求;以中医药人才培养为根本,强化"大医精诚"的素质理念;以服务社会的活动为载体,在双向的多层次对内外交流中,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中医药文化 大学文化
下载PDF
论德育中师生交往的困境与重构
14
作者 杨支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6-87,共2页
德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实现德育的本体价值。培养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这既是德育教育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德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培养主体人的... 德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实现德育的本体价值。培养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这既是德育教育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德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培养主体人的时代要求。增强学生主体性,这既是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内容,又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发挥德育的导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交往 高校 素质教育 德育工作 三个代表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院系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15
作者 杨支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4-56,70,共4页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对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现代大学治理,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问卷调研情况,分析高校院系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对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现代大学治理,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问卷调研情况,分析高校院系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从增强执政意识、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加强干部团队建设、完善制度保障四个维度,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院系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基层党组织 执政能力 建设
下载PDF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作用浅析
16
作者 杨支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8-8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总体要求,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适应新要求,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总体要求,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适应新要求,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作用,分析制约引领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角度提出超越课堂教学困境,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作用的改进思路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 引领作用
下载PDF
大学生党员执政意识培育浅析
17
作者 杨支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0-61,63,共3页
培育学生党员执政意识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学生党员执政意识培育进行初步探讨。在培育主体上,强调突出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党员主体性;在培育内容上,强调深化执政意识的理解,注重学生党员政治理论素养... 培育学生党员执政意识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学生党员执政意识培育进行初步探讨。在培育主体上,强调突出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学生党员主体性;在培育内容上,强调深化执政意识的理解,注重学生党员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在培育方式上,强调实践锻炼,注重拓展实践渠道和空间,强化执政体验,着力提升学生党员的执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 执政意识 培育
下载PDF
对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选择
18
作者 杨支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3期55-56,共2页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更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性的价值追求。但自近代以来,建立在主客二分对立基础上的认识论哲学主导下,教育却“目中无人”,在理论和实践中陷入了“人的失落”困境,尤其是受教育者...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更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性的价值追求。但自近代以来,建立在主客二分对立基础上的认识论哲学主导下,教育却“目中无人”,在理论和实践中陷入了“人的失落”困境,尤其是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缺失,使得教育促成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应有价值未能真正体现。作为教育学科体系组成之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未能突破主体性缺失的藩篱,在现实中更多的呈现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象性交往,教育与生活隔离,知性与德性分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在课堂教学上,思想政治教育更集中地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范本,以知识为核心,以灌输为手段的外在的“塑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演化为教师的“表演”与作为旁观者的学生的消极“静听”;教师与学生之间完整的精神相遇和心灵交融异化为纯粹的知识堆积,手段演化为目的,灵魂远离肉体,热闹的“对话”表象无法掩盖主体缺席、灵魂不在场的“独白”实质。求真、向善、审美的思想政治教育抽象为师生间单向知识“灌输”的僵化程序,教学课堂鲜活的生命在静态知识传递中枯萎。反思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传统的客体化塑造模式,超越“独白”的教育形态,践行交往教学的“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
下载PDF
预科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19
作者 杨支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7-68,共2页
预科,一个介于中学与大学之间的特殊层次;预科生,一个“一只脚迈进大学而另一只脚尚在门外”的特殊群体。他们是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正式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大学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将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预科直升统考,根据... 预科,一个介于中学与大学之间的特殊层次;预科生,一个“一只脚迈进大学而另一只脚尚在门外”的特殊群体。他们是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正式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大学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将参加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预科直升统考,根据其考试结果进行升学的优胜劣汰及本专科的分化整合。预科的特殊阶段决定了这群“准大学生”将再次面临类似高考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学生、学校、家长对我校首届预科生的教学与组织管理工作便有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期望。近一年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我们初步分析了预科生工作的观念和基本思路,逐步形成了预生科工作的整体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科生 管理 教育
下载PDF
成都市新经济发展的经验、现状和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闵连星 魏继平 杨支才 《中国市场》 2020年第13期25-26,48,共3页
发展新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动能转化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策略。成都市从产业规划引领、服务组织体系、产业生态培育、企业和人才扶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效。以2018年"双百工程"重点培育企业为例,指出目... 发展新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动能转化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策略。成都市从产业规划引领、服务组织体系、产业生态培育、企业和人才扶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突出成效。以2018年"双百工程"重点培育企业为例,指出目前成都市新经济企业呈现出集中化、高成长、高创新、风险资本利用率高、谱系化等发展特点,并从产业集聚发展、政府服务创新、企业创新激励、企业管理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新经济 产业生态 政府支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