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基本特性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敏生 高宝嘉 +2 位作者 王进茂 梁海永 杜克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7,共7页
对携带两个外源抗虫基因 (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的白杨杂种 74 1杨的抗虫性、生长特性、木材品质、结实特性及适应性进行多年连续观测。结果表明 ,3个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株系对杨扇舟蛾、舞毒蛾、美国白... 对携带两个外源抗虫基因 (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基因API)的白杨杂种 74 1杨的抗虫性、生长特性、木材品质、结实特性及适应性进行多年连续观测。结果表明 ,3个转双抗虫基因 74 1杨株系对杨扇舟蛾、舞毒蛾、美国白蛾等鳞翅目食叶害虫具有高抗虫性 ,幼虫死亡率均在 80 %以上 ,并且还能抑制存活下来的昆虫幼虫的发育 ,使其发育速率减缓 ,不能正常结茧 ,连续 4年饲虫试验未发现其抗虫性有规律下降的趋势。转基因受体 74 1杨具有生长速度快 ,特别是胸径和材积生长在生长后期具有明显的速生优势 ,单株材积生长量平均超出对照 4 0 %以上 ;74 1杨木材品质优良 ,木材密度、纤维特性及各项力学性质均优于毛白杨。连续 3年观测表明 ,74 1杨为高度败育雌株 ,果穗小、数量少 ,成熟开裂前 70 %~ 90 %脱落 ,基本不飞絮。转基因 74 1杨没有发生明显变异 ,生长未受影响 ,可在毛白杨适生区推广应用。建议采用适宜的栽培模式 ,控制害虫抗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41杨 抗虫性 木材品质 毛白杨 转双抗虫基因 败育 果穗 Ac基因 昆虫 鳞翅目
下载PDF
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抗旱性鉴定指标分析 被引量:88
2
作者 杨敏生 裴保华 朱之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42,共7页
以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为材料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对无性系生理和生长差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抗旱性筛选的指标体系 ,对无性系进行了抗旱性鉴定 ,并对代表干旱适应能力指标及抗旱生产力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筛选出了叶片失水率、... 以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为材料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对无性系生理和生长差异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了抗旱性筛选的指标体系 ,对无性系进行了抗旱性鉴定 ,并对代表干旱适应能力指标及抗旱生产力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筛选出了叶片失水率、渗透调节能力、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苗高和单叶面积 6项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 抗旱性 鉴定指标 综合评价 水分胁迫 毛白杨
下载PDF
双抗虫基因对三倍体毛白杨的转化和抗虫性表达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敏生 李志兰 +2 位作者 王颖 王进茂 梁海永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1-68,共8页
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在含卡那霉素50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叶片占18%,在生根... 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在含卡那霉素50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叶片占18%,在生根培养基上对转基因植株做进一步筛选,获得50个转化再生株系.PCR检测表明:80%的植株呈现阳性反应,部分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插入杨树基因组中.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表达量最高的株系约占叶总可溶性蛋白的0.016 1%.用经分子生物学检测的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进行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饲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株系幼虫杀死率明显不同,有39.3%的株系对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的致死率在80%以上;25.0%的株系对两种害虫的幼虫死亡率均在60%~80%之间;另有35.7%的株系幼虫死亡率在50%以下,有些株系基本未表现出抗虫性.同时具高抗虫性的转基因株系能够明显抑制存活幼虫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双抗虫基因 遗传转化 抗虫性
下载PDF
盐胁迫下白杨无性系苗木体内离子分配及比较 被引量:56
4
作者 杨敏生 李艳华 +1 位作者 梁海永 王进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1-277,共7页
以白杨杂种无性系及其亲本当年生苗木为材料 ,分析了盐胁迫下无性系的离子含量 ,及 Na+ 、K+ 、Ca+ +在植物体内运输和分配特点 ,并对无性系间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随盐浓度提高 ,植物体内Na+ 含量迅速提高 ,K+ 、Ca+ + 含量降低 ... 以白杨杂种无性系及其亲本当年生苗木为材料 ,分析了盐胁迫下无性系的离子含量 ,及 Na+ 、K+ 、Ca+ +在植物体内运输和分配特点 ,并对无性系间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 ,随盐浓度提高 ,植物体内Na+ 含量迅速提高 ,K+ 、Ca+ + 含量降低 ;盐分胁迫下 ,根部 Na+ 含量较高 ,叶片 Na+ 中含量最低 ,K+ 、Ca+ +含量则相反 ,特别是 Ca+ + ,其分布顺序为叶 >茎 >根。杂种无性系 B430及其亲本新疆杨对 K+ 和 Ca+ + 运输的选择性比毛白杨高 ,而对 Na+ 运输的选择性则比毛白杨低 ,从而导致根部存留的 Na+ 较多 ,叶片分配的 Na+ 数量较少 ,从而减轻 Na+ 对叶片的伤害。综合分析表明 B430和新疆杨耐盐能力最强 ,毛新杨其次 ,毛白杨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白杨无性系 苗木 体内离子分配 比较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白杨派双交无性系主要生理过程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杨敏生 裴保华 朱之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2-317,共6页
以白杨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为主要试验材料,在4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对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温与气温差(Lt)、细胞间CO2浓... 以白杨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为主要试验材料,在4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干旱胁迫对无性系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温与气温差(Lt)、细胞间CO2浓度(Ci)等生理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指标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不同,无性系间在各项生理指标值及随水分胁迫发展而下降幅度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水分胁迫条件,影响Pn的主导因子不同,充足供水时,Ci是限制Pn的主导因子,随着水分胁迫的发展,各因子对Pn的影响均不明显,但供水量继续下降到40%时Gs和Ci成为限制Pn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毛白杨杂种 无性系 生理指标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白杨杂种无性系的抗寒性 被引量:43
6
作者 杨敏生 王春荣 裴保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23,共4页
以9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了相对电导率、钾离子相对渗出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并进行了苗木生长恢复试验,根据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对各无性系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较大,尤其B429,易... 以9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了相对电导率、钾离子相对渗出率、失水率、水分饱和亏缺,并进行了苗木生长恢复试验,根据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对各无性系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较大,尤其B429,易县毛白杨、B433与其它5个无性系相比抗寒能力较差,各无性系抗寒性由大到小依次是:MX1>B432>B430>MX2>B431>B414>B429>易县毛白杨>B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毛白杨 杂种无性系 抗寒性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敏生 梁海永 +1 位作者 王进茂 张世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24,共7页
以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为材料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对无性系幼苗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对叶片、苗高和生物量生长均产生显著影响。轻度水分胁迫即可使苗木叶面积生长受到抑制 ,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 ,叶片速生期有提前的趋... 以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为材料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对无性系幼苗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对叶片、苗高和生物量生长均产生显著影响。轻度水分胁迫即可使苗木叶面积生长受到抑制 ,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 ,叶片速生期有提前的趋势 ,速生期持续时间有延长趋势 ,但受胁迫的苗木绝对生长速率较低 ,没有明显的生长高峰期出现 ,造成单叶面积随水分胁迫的发展而显著减小。水分胁迫对叶面积的影响大于对苗高生长的影响 ,在供水量为 6 0 %时 ,苗高生长才受到明显抑制。根、茎、叶干物质积累以供水量 80 %最为适宜 ,供水量进一步下降 ,各部分干物质积累逐渐受到抑制 ,茎和叶生物量受抑制最明显 ,根生物量受影响相对较小 ,因此随着水分胁迫的发展 ,茎 根比值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无性系在各生长指标上和各指标随水分胁迫下降幅度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大部分指标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白杨双交杂种 无性系 功木生长
下载PDF
转抗虫基因三倍体毛白杨植株体内农杆菌残存与逃逸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敏生 米丹 +3 位作者 D.Ewald 王颖 梁海永 甄志先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555-3561,共7页
用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A)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转化,对转化后植株体内残存农杆菌在继代培养和移栽过程中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对转化再生植株的分子... 用部分改造的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A)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三倍体毛白杨进行了转化,对转化后植株体内残存农杆菌在继代培养和移栽过程中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对转化再生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42个株系中,33个株系为阳性,阳性率达到80%;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基因转化后,可采用附加50 mg/L卡那霉素,300 mg/L羧青霉素的筛选培养基消除细菌并进行抗性芽筛选。对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茎段和根段在含有卡那霉素50 mg/L YEB培养基上进行细菌培养,通过在T-DNA区、质粒Vir区和农杆菌基因组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证明有3个株系(333、7、5号)检测到残存工程农杆菌,并在组培瓶中存活24个月。将带菌的3个株系组培苗移栽到花盆中,室内培养1个月后,在33号株系根际土壤中检测到了目的农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抗虫基因 三倍体毛白杨 残存农杆菌 根际土壤
下载PDF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及其亲本光合和生长对盐胁迫的反应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敏生 李艳华 +1 位作者 梁海永 王进茂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6,共8页
以白杨派单交和双交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分析不同盐胁迫条件下无性系的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反应,并对无性系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盐胁迫对叶片生长、苗高生长及苗木生物量积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盐浓度升高,各项... 以白杨派单交和双交杂种无性系1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分析不同盐胁迫条件下无性系的生长及光合系统的反应,并对无性系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盐胁迫对叶片生长、苗高生长及苗木生物量积累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盐浓度升高,各项生长指标迅速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同,苗木生物量积累受影响最大。茎叶生长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大于根系生长,从而导致根/(茎+叶)生物量随盐胁迫的发展而升高。盐胁迫下4个无性系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基本上都呈单峰曲线,但随胁迫加强,Pn值迅速降低。盐胁迫下,叶位从幼到老,Pn表现为单峰型变化,中部功能叶Pn值最大,嫩叶和老叶较小,盐胁迫对无性系嫩叶Pn几乎无影响,却显著降低中部功能叶和老叶的Pn值,且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对叶片Pn的影响加强。盐胁迫降低各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且使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其参数qN(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值随盐浓度增加而上升,而qP(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Fv/Fo(PSⅡ潜在活性)值随盐浓度增加而下降。盐胁迫对双交杂种无性系B430影响最小,单交无性系毛新杨和亲本新疆杨次之,亲本毛白杨对盐胁迫反应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 盐胁迫 生长 净光合速率 荧光动力学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维持膨压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8
10
作者 杨敏生 裴保华 于冬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4-370,共7页
在不同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应用PV技术测定了6个毛白杨双杂交速生无性系多项水分参数(Ψ°π、Ψ100π、RWC°、ROWC°、εmax等)的变化,并对各无性系渗透调节和维持膨压能力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 在不同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应用PV技术测定了6个毛白杨双杂交速生无性系多项水分参数(Ψ°π、Ψ100π、RWC°、ROWC°、εmax等)的变化,并对各无性系渗透调节和维持膨压能力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的发展,各无性系均有一定的提高渗透调节和维持膨压能力,但不同无性系存在显著差异,B432和B430在各水分胁迫程度均表现较好,B429、B433和B414表现一般,亲本毛白杨表现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杂种无性系 水分胁迫 维持膨压 渗透调节
下载PDF
华北平原区蒙古栎幼苗栽培条件研究
11
作者 原阳晨 庞久帅 +6 位作者 周苗苗 任俊杰 刘洪山 张国伟 刘建英 王利佳 杨敏生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为解决华北平原地区蒙古栎幼苗生长发育不良、黄叶焦边问题,以蒙古栎2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L_(16)(4^(5))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多重比较、方差和极差分析以及最佳处理组与对照组生理指标的对比,研究遮阴、FeSO4、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对蒙古栎... 为解决华北平原地区蒙古栎幼苗生长发育不良、黄叶焦边问题,以蒙古栎2年生幼苗为材料,采用L_(16)(4^(5))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多重比较、方差和极差分析以及最佳处理组与对照组生理指标的对比,研究遮阴、FeSO4、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对蒙古栎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平原地区蒙古栎幼苗的健康生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方差分析中只有遮阴对苗高、基径、茎叶干重、茎叶鲜重、根鲜重、根干重影响显著,FeSO_(4)、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对蒙古栎生长指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2)极差分析中遮阴对蒙古栎生长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其次是FeSO_(4),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3)正交试验中适于蒙古栎幼苗生长的最佳组合(处理7)为2层遮阳网、200 g/m^(2)FeSO_(4)、30%有机质和0%微量元素;(4)生理指标显示,处理7叶片的光合作用、抗氧化作用、光保护能力和抗逆性均优于对照组。华北平原地区蒙古栎幼苗对遮阴和FeSO_(4)表现敏感,试验筛选得到的水平组合可以有效缓解蒙古栎幼苗生长不良问题,有利于蒙古栎在平原地区的培育栽植和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幼苗 华北平原区 遮阴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白杨杂种无性系抗寒性生理指标动态分析 被引量:47
12
作者 杨敏生 裴保华 程志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7-375,共9页
以6个毛白杨双杂交无性系为材料,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原生质膜透性等指标在冬季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无性系SOD活性冬季变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其它指标变化模式基本一致,但各无性系间... 以6个毛白杨双杂交无性系为材料,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原生质膜透性等指标在冬季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无性系SOD活性冬季变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其它指标变化模式基本一致,但各无性系间指标值差异显著;各无性系原生质膜透性均在12月达到最小,抗寒能力最强;以各指标值进行抗寒性综合评定,无性系间差异明显,各指标与综合评定结果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杂种无性系 抗寒性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白杨无性系生理和生长的数量遗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敏生 裴保华 朱之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0-56,共7页
以白扬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为主要试验材料,在4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互作变异系数、重复力和互作力一般均大于生理指标;绝大部分指标的重复力和遗传变... 以白扬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为主要试验材料,在4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数量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指标的遗传变异系数、互作变异系数、重复力和互作力一般均大于生理指标;绝大部分指标的重复力和遗传变异系数大于互作力和互作变异系数。以6个生理指标及2个叶部生长指标与苗高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影响苗高生长的主导因素不同。回归方程反映出,在受到土壤干旱胁迫时,在降低蒸腾作用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光合面积越大,越有利于苗木生长,通过对苗高和生物量与水分互作分析及品种稳定性分析,根据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白杨无性系 水分胁迫 稳定性 遗传 生长
下载PDF
稀土延缓杨树花粉和种子衰老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敏生 康明 刘艳枝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稀土延缓杨树花粉和种子衰老的研究杨敏生,康明,刘艳枝(河北林学院保定071000)关键词银毛杨,新疆杨,花粉,种子,酶活性,稀土元素.林业上应用稀士(rareearth;RE)元素以来,发现其具有促进苗木生长[1],... 稀土延缓杨树花粉和种子衰老的研究杨敏生,康明,刘艳枝(河北林学院保定071000)关键词银毛杨,新疆杨,花粉,种子,酶活性,稀土元素.林业上应用稀士(rareearth;RE)元素以来,发现其具有促进苗木生长[1],提高种子发芽率[2],促进插条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种子 酶活性 稀土 杨树 衰老
下载PDF
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期生长与水分交互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敏生 王进茂 梁海永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共4页
以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为材料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对无性系苗高和生物量生长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无性系苗高和生物量生长与水分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对苗高和生物量生长产生影响 ,在供水量降低至 60 %时 ,苗高和生物量生长... 以白杨双交杂种无性系为材料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 ,对无性系苗高和生物量生长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了无性系苗高和生物量生长与水分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对苗高和生物量生长产生影响 ,在供水量降低至 60 %时 ,苗高和生物量生长开始受到明显抑制 ,到供水量为 40 %时 ,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但抑制的程度因无性系不同而有差异。各无性系的主效应、水分效应和基因型与水分互作效应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在水分胁迫下 ,各无性系生产力和对水分的适应能力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杂种 无性系 苗期生长 交互作用 水分胁迫
下载PDF
白杨双交无性系抗旱性鉴定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敏生 秦安臣 丛金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23,共7页
以20个白杨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为主要试验材料,研究了无性系叶片抗脱水能力,叶片渗透调节能力,水分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表现,并对无性系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无性系间在各项指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以苗高、单叶面积、净光合速率... 以20个白杨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为主要试验材料,研究了无性系叶片抗脱水能力,叶片渗透调节能力,水分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表现,并对无性系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无性系间在各项指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以苗高、单叶面积、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失水率和叶片渗透调节能力6项指标作为育种材料抗旱性筛选的综合鉴定指标,并尝试采用加权排序方法对无性系抗旱能力进行鉴定。综合抗旱能力最强的10个无性系为B432,B402,MXZ,B412,3,B435,B450,B430,B437,B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杂交无性系 抗旱性 鉴定指标 综合鉴定
下载PDF
欧洲刺槐种源群体遗传结构和多样性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杨敏生 Heike Hertel Volker Schneck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700-2706,共7页
对来自欧洲和美国的 18个刺槐种源子代进行了等位酶分析。可进行遗传分析的 7个酶系统 (Amy,Fe,L ap,Idh,Mdh,6 Pgd,Skd)中有 14个基因位点 ,其中 1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 (A/L )变化在 1.5 6~ 3.6 7之间 ,平... 对来自欧洲和美国的 18个刺槐种源子代进行了等位酶分析。可进行遗传分析的 7个酶系统 (Amy,Fe,L ap,Idh,Mdh,6 Pgd,Skd)中有 14个基因位点 ,其中 12个位点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 (A/L )变化在 1.5 6~ 3.6 7之间 ,平均基因型数 (G/L)变化在 1.6 1~ 7.11之间 ,平均等位基因有效数目 (Ae)变化在 1.0 2~ 2 .5 0之间 ,预期杂合度 (H e)变化在0 .0 2~ 0 .5 6之间。不同种源群体之间也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 ,在 8个德国种源中 ,各群体的 A、Ae、和 H e等相对较小 ,但不同群体间差异较大。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种源群体间变化也较大 ,表明德国各种源群体内遗传变异相对较小 ,但群体间差异较大。来自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 8个种源群则相反 ,各群体的 A、Ae、和 H e等相对较大 ,而不同种源群体间差异则较小 ,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种源群体间变化相对一致 ,表明这两个国家的种源群体内变异较大 ,但不同种源群体间差异较小。欧洲的刺槐种源并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 ,而且欧洲的种源和来自原产地的美国种源相比 ,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异。经过 Hardy-Weinberg平衡检测证明 ,88.4 1%位点符合 H- W遗传平衡 ,表明各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且种源内的变异大于种源间变异 ,9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种源群体 等位酶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白杨杂种无性系生理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敏生 黄选瑞 李彦慧 《河北林果研究》 1998年第2期99-102,共4页
为探索水分胁迫对白杨杂种无性系气体交换和生长的影响,以白杨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B430苗木为试验材料,在3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下,无性系苗木的Pn、Tr、Gs、... 为探索水分胁迫对白杨杂种无性系气体交换和生长的影响,以白杨双杂交杂种新无性系B430苗木为试验材料,在3种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生理和生长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下,无性系苗木的Pn、Tr、Gs、La、Ci等日变化模式基本一致,但受胁迫的苗木各生理过程受到明显抑制。各生长指标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不同,苗高和单叶叶面积对水分胁迫最敏感,叶片数和生物量的敏感性较差,随着水分胁迫加强,茎/根值迅速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杂交无性系 水分胁迫 日变化模式 指标
下载PDF
欧洲中部刺槐种源群体等位酶变异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敏生 Heike Hertel Volker Schneck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39-1447,共9页
从欧洲中部及美国收集了 18个刺槐种源种子 ,以 2年生苗木为材料 ,采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 11个酶系统进行了检测 ,共发现 2 0个酶位点 ,其中 14个为多态位点 ,多态性位点百分数为70 %。在参加计算的 7个酶系统... 从欧洲中部及美国收集了 18个刺槐种源种子 ,以 2年生苗木为材料 ,采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 11个酶系统进行了检测 ,共发现 2 0个酶位点 ,其中 14个为多态位点 ,多态性位点百分数为70 %。在参加计算的 7个酶系统的 12个多态性位点中 ,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 (A)和平均每位点等位基因有效数 (Ae)为 2 733和 1.794 ,平均每个位点的实际杂合度 (Ho)和预期杂合度 (He)为 0 36 8和 0 4 0 0 ,固定指数 (F)为 0 0 80 ,绝大多数位点固定指数为正值。各基因位点遗传参数与 12个位点平均值进行相关分析表明 ,Fe b和Lap a的大部分群体遗传参数 (A、Ae、Ho、He等 )与平均值存在紧密的相关关系 ,其他位点各项遗传参数和总平均值相关不明显 ,这些位点的重要性可能比相关性较好的位点更大。德国 8个种源群体间遗传距离变化在 0 0 9~0 2 6之间 ,来自匈牙利的 6个种源之间遗传距离很小 ,绝大部分均在 0 11以下 ;德国的 8个种源与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 8个种源之间的遗传距离变化在 0 0 9~ 0 2 4之间 ;来自美国的 2个种源 ,与欧洲的种源间的遗传距离在0 0 9~ 0 2 3之间 ,这一距离没有超出欧洲种源之间的差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 8个种源群体的各项遗传参数均高于德国种源 ,表明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刺槐 种源群体
下载PDF
树木抗旱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0
作者 杨敏生 裴保华 张树常 《河北林果研究》 1997年第1期87-93,共7页
树木抗旱性研究进展杨敏生裴保华张树常(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保定油田路07100)关键词树木;抗旱性;水分胁迫中图分类号S718.43ADVANCESINDROUGHTRESISTANCEOFTREESYangMin... 树木抗旱性研究进展杨敏生裴保华张树常(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保定油田路07100)关键词树木;抗旱性;水分胁迫中图分类号S718.43ADVANCESINDROUGHTRESISTANCEOFTREESYangMinshengPeiBaohuaZ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抗旱性 水分胁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