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线上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基于线上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黄涛 张进杰 杨文鸽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期97-100,103,共5页
基于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线上教学实践和教学环境问卷调查,分析食品科学专业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将5G技术融入在线教学,提升在线教学质量;采用“Presentation Assimilation Discussion(PAD)”“Proble... 基于我国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线上教学实践和教学环境问卷调查,分析食品科学专业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将5G技术融入在线教学,提升在线教学质量;采用“Presentation Assimilation Discussion(PAD)”“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和“Outcomes based education(OBE)”相结合的“PAD-PBL-OBE”混合式线上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这种混合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基于这些策略的提出,以期为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线上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线上教学 5G技术 PAD-PBL-OBE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果糖和葡萄糖对真空油炸鹰爪虾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科娜 谷贵章 +4 位作者 高兴杰 张进杰 邹祖全 杨文鸽 徐大伦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6-227,共12页
美拉德反应是高温油炸烹制食品风味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对油炸鹰爪虾风味作用的影响。基于电子鼻、电子舌和感官评定,添加痕量还原糖能显著提升油炸虾的风味品质,且果糖比葡萄糖... 美拉德反应是高温油炸烹制食品风味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还原糖——果糖和葡萄糖,对油炸鹰爪虾风味作用的影响。基于电子鼻、电子舌和感官评定,添加痕量还原糖能显著提升油炸虾的风味品质,且果糖比葡萄糖对油炸虾在滋味和挥发性风味上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GC-MS分析得出痕量还原糖能显著增加油炸虾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油炸虾对照组、添加痕量葡萄糖组和添加痕量果糖组分别检出38,41,56种挥发性气味物质,其中吡嗪类物质含量增加最为显著,对照组吡嗪类物质占总挥发性风味物质的0.76%,痕量葡萄糖组和果糖组的吡嗪类物质分别增至42.31%和42.44%。油炸虾对照组、添加痕量葡萄糖组和果糖组的气味活度(OAV)值大于1的挥发性物质分别有8,17,20种,确定添加还原糖后,鹰爪虾的关键风味物质为2,5-二甲基吡嗪、3-二乙基-2,5-二甲基吡嗪、2-甲基丁酸甲酯和三甲胺等物质,其中,2,5-二甲基吡嗪在添加痕量葡萄糖组中的风味贡献最显著,而3-二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甲基丁酸甲酯是添加痕量果糖组中风味贡献最主要的成分。结果表明,添加不同还原糖能够促进油炸鹰爪虾不同关键风味物质的形成,虽然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是果糖在风味提升上优于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爪虾 果糖 葡萄糖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对再加热鱼糜凝胶冻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毛敏 贾茹 +2 位作者 高元沛 杨文鸽 楼丹露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2-530,共9页
为探究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SP)添加量对再加热鱼糜凝胶冻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冷冻阿拉斯加狭鳕鱼糜为原料,改变二段加热的凝胶化过程,对鱼糜进行低温预凝胶-冷冻贮藏-高温再加热处理,分析冻藏期间鱼糜凝胶的微观结构、失水率、水分... 为探究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ADSP)添加量对再加热鱼糜凝胶冻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冷冻阿拉斯加狭鳕鱼糜为原料,改变二段加热的凝胶化过程,对鱼糜进行低温预凝胶-冷冻贮藏-高温再加热处理,分析冻藏期间鱼糜凝胶的微观结构、失水率、水分分布状态、质构特性和动态粘弹性。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鱼糜凝胶的孔隙变大,失水率增加,不易流动水减少,自由水增加,硬度和胶粘性先下降后上升,粘附性增大,内聚性无变化,动态粘弹性下降。在同一冻藏周期下,随着ADSP添加量的增加,鱼糜凝胶的孔隙变小,失水率降低,水分分布状态较稳定,其中5%和7%添加量的效果较好;质构特性结果显示,ADSP添加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再加热鱼糜凝胶品质,虽然添加量为5%和7%的鱼糜凝胶硬度、内聚性和胶粘性基本一致,但5%添加量的鱼糜凝胶的粘附性在冻藏期间开始增加的时间较晚且变化幅度较小;动态粘弹性结果显示,高温加热后期5%添加量的鱼糜凝胶的储能模量最高,其次是7%添加量;在损耗模量中,7%添加量的鱼糜凝胶粘性最高,其次是5%添加量。综合分析认为,添加5%ADSP能有效降低再加热鱼糜凝胶在冻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本研究结果为冷冻鱼糜制品的科学调控和改性淀粉在鱼糜制品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糜凝胶 再加热程序 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 低场核磁共振 冻藏
下载PDF
预熟制处理对三疣梭子蟹冻藏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孙仲麒 苏兰香 +3 位作者 黄涛 贾茹 魏华茂 杨文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1-187,共7页
为探究预熟制处理对三疣梭子蟹冻藏品质的影响,以蟹肉持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肌肉蛋白组成、微观结构和色泽为指标,... 为探究预熟制处理对三疣梭子蟹冻藏品质的影响,以蟹肉持水性(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肌肉蛋白组成、微观结构和色泽为指标,分析在-20℃下冻藏180 d期间3组三疣梭子蟹(对照组(C组);熟制后冻藏组(?H-F组);冻藏后熟制组(?F-H组))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3组梭子蟹蟹肉的白度和WHC总体呈下降趋势;C组蟹肉的pH值先下降后上升,而H-F组和F-H组蟹肉的pH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至平稳的趋势;3组蟹肉的TVB-N含量和TVC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H-F组的TVB-N含量和TVC在冻藏180 d时分别为(21.12±0.58)mg/100 g和(4.03±0.17)(lg(CFU/g)),都低于F-H组。蟹肉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在冻藏过程中C组肌肉由清晰有序向模糊无序转变,而经预熟制后冻藏的蟹肉形态得到较好的保留。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蟹肉蛋白在贮藏过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且F-H组比H-F组降解更明显。综合分析,预熟制处理可有效减缓梭子蟹肌肉在冻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化,本研究结果可为提升三疣梭子蟹的冻藏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预熟制处理 冻藏 肌肉品质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条浒苔多酚对加州鲈鱼冷藏期间品质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洪静霞 黄平 +1 位作者 李超 杨文鸽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用4种不同浓度的条浒苔多酚(Enteromorpha clathrata polyphenols,ECPs)溶液处理新鲜加州鲈鱼块后置于4℃贮藏,结合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肌肉色差和质地... 用4种不同浓度的条浒苔多酚(Enteromorpha clathrata polyphenols,ECPs)溶液处理新鲜加州鲈鱼块后置于4℃贮藏,结合感官评分、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值、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肌肉色差和质地剖面分析(TPA)等指标,综合评估其对鱼块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ECPs处理能有效抑制鲈鱼贮藏期间TVB-N值、TBA值和菌落总数的增加,减缓蛋白氧化和品质劣化进程,从而达到延长货架期的作用.当ECPs浓度为0.20%时,其对鲈鱼鱼块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延长鲈鱼货架期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鱼 条浒苔多酚 保鲜 品质
下载PDF
大黄鱼冰藏期间ATP关联物含量变化及其鲜度评价 被引量:109
6
作者 杨文鸽 薛长湖 +2 位作者 徐大伦 竺巧玲 楼乔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7-222,共6页
以养殖大黄鱼为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冰藏期间鱼肉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关联物含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鱼类鲜度指标(K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和感官性状的变化对其鲜度... 以养殖大黄鱼为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冰藏期间鱼肉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关联物含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鱼类鲜度指标(K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和感官性状的变化对其鲜度进行评价,旨在为大黄鱼冰藏保鲜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冰藏1 d内大黄鱼ATP、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含量快速下降,此后变化平缓;腺苷酸(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MP)含量一直维持在一个低水平;肌苷酸(Inosinic acid, IMP)含量在冰藏1 d时达到最大值,随后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直至8 d后下降速度加快;次黄嘌呤核苷(Inosine, HxR)含量在冰藏1 d内快速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次黄嘌呤(Hypoxanthine, Hx)含量在冰藏前8 d内上升速度缓慢,8 d后上升趋势加剧,由8 d时的0.97 μmol/g上升到13 d时的3.10 μmol/g;冰藏期间大黄鱼鱼肉的鲜度指标(K值)和T-VBN含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感官评定结果,在冰藏4d内大黄鱼处于一级鲜度范围;冰藏11 d后鱼肉出现腐败.冰藏大黄鱼的贮藏期限为10~1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鱼肉 ATP关联物 总挥发性盐基氮 鲜度评价
下载PDF
用低场核磁共振研究盐溶液漂洗对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杨文鸽 张问 +4 位作者 王小飞 徐大伦 楼乔明 张进杰 严小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63-269,共7页
为了比较单一成分盐溶液(质量分数为0.30%Na Cl、0.06%Ca Cl2或0.50%柠檬酸钠)和复合盐溶液(0.15%Na Cl、0.04%Ca Cl2、0.35%柠檬酸钠)漂洗对带鱼鱼糜凝胶水分分布及其凝胶特性的影响,该文运用低场核磁技术测定鱼糜凝胶的水分弛豫时间... 为了比较单一成分盐溶液(质量分数为0.30%Na Cl、0.06%Ca Cl2或0.50%柠檬酸钠)和复合盐溶液(0.15%Na Cl、0.04%Ca Cl2、0.35%柠檬酸钠)漂洗对带鱼鱼糜凝胶水分分布及其凝胶特性的影响,该文运用低场核磁技术测定鱼糜凝胶的水分弛豫时间和水分质子密度,并结合鱼糜凝胶含水率、持水性、凝胶强度及其电镜扫描图,对盐溶液漂洗效果进行探究。鱼肉经单一成分0.30%Na Cl、0.06%Ca Cl2或0.50%柠檬酸钠溶液漂洗,柠檬酸钠组鱼糜凝胶中的氢质子束缚力最大,水分难以迁移,自由水的相对含量最低;与单一成分漂洗相比,经过复合盐溶液漂洗后,鱼糜凝胶水分迁移力相对较低,自由水含量较少,而水分质子密度较高,水分分布均匀;盐溶液漂洗后鱼糜凝胶的持水性、含水率、凝胶强度、凝胶显微结构与鱼糜凝胶中的水分分布相关,利用复合盐溶液漂洗带鱼鱼肉,能更好地改善带鱼鱼糜凝胶品质。研究结果为改善鱼肉漂洗工艺、提高鱼糜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水分 凝胶 盐溶液 漂洗 带鱼鱼糜
下载PDF
三角帆蚌肉酶解液的脱苦脱腥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杨文鸽 张芝芬 +2 位作者 黄晓春 裘迪红 何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4-97,共4页
分别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酵母发酵、β-环状糊精(β-CD)包埋、粉末活性炭和β-CD联合法对蚌肉酶解液进行脱苦脱腥。结果显示,粉末活性炭和β-CD联合去苦腥味效果最佳,蚌肉酶解液经0.5%(W/V)粉末活性炭55℃下吸附20min,过滤除去活性炭,... 分别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酵母发酵、β-环状糊精(β-CD)包埋、粉末活性炭和β-CD联合法对蚌肉酶解液进行脱苦脱腥。结果显示,粉末活性炭和β-CD联合去苦腥味效果最佳,蚌肉酶解液经0.5%(W/V)粉末活性炭55℃下吸附20min,过滤除去活性炭,继加1.5%(W/V)β-CD在65℃保温3min,处理后的水解液苦味消失,腥味大大减弱,鲜味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脱苦 脱腥 β-环状糊精包埋 活性炭吸附 蚌肉酶解液
下载PDF
龙须菜多糖的降解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6
9
作者 杨文鸽 谢果凰 +3 位作者 徐大伦 竺巧玲 卢佳芳 周星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2-347,共6页
采用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体系诱导产生的自由基降解龙须菜多糖,并对龙须菜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反应体系中,龙须菜多糖的降解反应在2 h内基本完成,降解后得到的4种产物分子量分别为21 492,... 采用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体系诱导产生的自由基降解龙须菜多糖,并对龙须菜多糖及其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反应体系中,龙须菜多糖的降解反应在2 h内基本完成,降解后得到的4种产物分子量分别为21 492,12 864,5 417和3 043 u,降解反应未导致龙须菜多糖去硫酸化,但3,6-内醚-半乳糖含量略有降低;在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还原Fe3+方面,龙须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随分子量的降低而增强,而在清除羟基自由基方面,抗氧化活性却随多糖分子量的降低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多糖 降解 抗氧化活性 分子量
下载PDF
酵母葡聚糖的羧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文鸽 李花霞 +2 位作者 薛长湖 董明敏 潘云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8-30,共3页
在NaOH水溶液中 ,以ClCH2 COOH为羧甲基化试剂 ,取代度 (DS)为目标 ,对酵母碱不溶性葡聚糖进行羧甲基化 ,确定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葡聚糖 (CMG)的条件。结果表明 ,葡聚糖羧甲基化时间 4h ,羧甲基化温度 5 0℃ ,ClCH2 COOH用量 1 5mL ,制... 在NaOH水溶液中 ,以ClCH2 COOH为羧甲基化试剂 ,取代度 (DS)为目标 ,对酵母碱不溶性葡聚糖进行羧甲基化 ,确定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葡聚糖 (CMG)的条件。结果表明 ,葡聚糖羧甲基化时间 4h ,羧甲基化温度 5 0℃ ,ClCH2 COOH用量 1 5mL ,制备的CMG取代度达 0 .92 5 ,完全水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化 高取代度 葡聚糖 酵母 用量 DS CH 试剂 不溶性 制备
下载PDF
乌龟肌肉营养价值的评定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文鸽 徐大伦 +2 位作者 李花霞 何雄 黄晓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5,共3页
分析结果表明,乌龟的水分、总糖、灰分含量分别为80 24%,0 66%和0 95%。乌龟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达16 64%,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9 16%和43 39%,氨基酸组成中以Glu含量最为丰富,Ie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分为82 63... 分析结果表明,乌龟的水分、总糖、灰分含量分别为80 24%,0 66%和0 95%。乌龟肌肉的蛋白质含量达16 64%,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9 16%和43 39%,氨基酸组成中以Glu含量最为丰富,Ie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分为82 63;乌龟肌肉脂肪含量为1 51%,脂肪酸组成以C18∶1为主,达39.32%,其次为C16∶0及C22∶6,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6 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龟 营养成分 氨基酸分 脂肪酸 肌肉
下载PDF
适宜电子束辐照延长醉泥螺货架期及蛋白质保持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文鸽 茅宇虹 +2 位作者 徐大伦 楼乔明 李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55-262,共8页
为探明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的杀菌效果及辐照后醉泥螺感官品质与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变化,为生食醉泥螺的辐照保鲜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食醉泥螺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菌落总数、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 为探明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的杀菌效果及辐照后醉泥螺感官品质与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变化,为生食醉泥螺的辐照保鲜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食醉泥螺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菌落总数、感官评分、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影响,并分析辐照后醉泥螺在冷藏和常温贮藏条件下的货架期变化。结果表明:1)经1~9kGy剂量电子束辐照,醉泥螺的色泽和形态几乎没有变化,但7、9kGy剂量组醉泥螺产生异味;2)辐照剂量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当醉泥螺的初始菌落总数为1200cfu/g时,菌落总数降至初始值10%所需的辐照剂量D10为3.46kGy;3和5kGy剂量的辐照对醉泥螺的抑菌效果明显,无论是冷藏还是常温贮藏,360d内菌落总数均未超过5000cfu/g;3)辐照对醉泥螺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不改变醉泥螺的限制性氨基酸种类,但经1、3、5kGy辐照后,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各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增加;4)结合电子束辐照对醉泥螺菌落总数及感官评分的影响,辐照剂量以3kGy为宜,醉泥螺保质期冷藏条件下由对照组的5个月延长至12个月,常温条件下由对照组的不到1个月延长到3个月。该结果能为电子束辐照保鲜醉泥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辐照 杀菌 醉泥螺 菌落总数 货架期 氨基酸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XS904分类鉴定及其发酵液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文鸽 楼乔明 +2 位作者 徐大伦 孙爱飞 潘云娣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9-474,共6页
采用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从宁波海域滩涂泥样中筛选到的一株放线菌XS904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对XS904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和抑菌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S904菌株为链霉菌属灰浅红... 采用形态观察、培养特征、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从宁波海域滩涂泥样中筛选到的一株放线菌XS904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对XS904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和抑菌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XS904菌株为链霉菌属灰浅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ns)的变种;经液体培养,XS904菌株发酵液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78%;pH纸色谱和捷克八溶剂系统纸层析结果显示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物质为一类中等极性的碱性抗生素,易溶于三氯甲烷,对温度较敏感,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XS904 分类鉴定 发酵液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杀菌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杨文鸽 傅春燕 +2 位作者 徐大伦 姚周麟 施惠栋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1-995,共5页
以美国红鱼为对象,利用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对冷藏期内鱼肉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POV)及鲜度指标K值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降低美国红鱼... 以美国红鱼为对象,利用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对冷藏期内鱼肉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过氧化值(POV)及鲜度指标K值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降低美国红鱼肉的菌落总数,其中D10=1.61kGy,D=5.40kGy,冷藏期间辐照组样品菌落生长缓慢,且辐照剂量越大,杀菌效果越强;电子束处理后美国红鱼肉TVB-N值、POV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在冷藏期内对照组TVB-N值、POV、K值的上升速度大于辐照组样品;辐照对美国红鱼肉感官影响不明显,但6kGy辐照组鱼肉色泽略微变红。综合考虑,美国红鱼肉经4kGy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冷藏条件下保质期可达到14d,比对照延长5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红鱼 电子束 杀菌 鲜度
下载PDF
β-1,3-葡聚糖及其羧甲基衍生物对海湾扇贝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文鸽 薛长湖 +2 位作者 徐大伦 黄晓春 欧昌荣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6-240,共5页
对海湾扇贝注射酵母-β1,3-葡聚糖及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包括CMG 1、CMG 2、CMG 3和CMG 4,取代度分别为0.335,0.556,0.732和0.857),分别于注射后24、48和72 h测定血清蛋白含量及血清和血细胞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对海湾扇贝注射酵母-β1,3-葡聚糖及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包括CMG 1、CMG 2、CMG 3和CMG 4,取代度分别为0.335,0.556,0.732和0.857),分别于注射后24、48和72 h测定血清蛋白含量及血清和血细胞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力,比较-β1,3-葡聚糖及羧甲基葡聚糖对扇贝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葡聚糖组血清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CMG 2、CMG 3和CMG 4组注射后48 h有显著提高;2)葡聚糖和CMG 4可以迅速持久地增加扇贝血清PO活力,CMG的取代度越大,提高血细胞PO活力的能力越强;3)在提高扇贝血淋巴SOD活性作用中,CMG 4组效果要优于其余试验组;4)CMG 4组注射后244、8 h,血清LSZ活力分别有极显著和显著提高,72 h后所有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CMG 3组注射后24 h血细胞LSZ活力极显著增加,CMG 4组注射后24、48和72 h有显著提高。表明羧甲基化不但提高了葡聚糖的水溶性,而且影响其对扇贝的免疫增强效果,取代度为0.857的CMG 4对扇贝的免疫增强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扇贝 Β-1 3-葡聚糖 羧甲基葡聚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酚氧化酶 溶菌酶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前处理对梅鱼鱼糜凝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文鸽 邓思瑶 +3 位作者 吕梁玉 徐大伦 楼乔明 傅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4-351,共8页
为分析电子束辐照对鱼糜凝胶嗅感的影响,采用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处理梅鱼鱼糜,通过热诱导形成鱼糜凝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感官评定和电子鼻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研究辐照前处理对梅鱼鱼糜凝胶挥发性风味... 为分析电子束辐照对鱼糜凝胶嗅感的影响,采用不同电子束辐照剂量处理梅鱼鱼糜,通过热诱导形成鱼糜凝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感官评定和电子鼻分析,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研究辐照前处理对梅鱼鱼糜凝胶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组鱼糜凝胶鱼香味略有减弱,高剂量组(≥7 kGy)稍有辐照异味;对照组与辐照组鱼糜凝胶电子鼻风味线性判别分析(LDA)图区分明显,其中3 kGy和5 kGy组、7 kGy和9kGy组有重叠,说明2组间挥发性风味相似;辐照后鱼糜凝胶挥发性成分种类增加,含有更高含量的烃类、醛类和酮类物质;梅鱼鱼糜凝胶最关键的嗅感成分为癸醛、1-辛烯-3-醇、3-甲基丁醛、2,3-辛二酮等物质,低剂量(≤5 kGy)辐照对鱼糜凝胶嗅感起关键和修饰作用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没有影响,而在高剂量组中(Z)-2-壬烯醛、(Z)-2-癸烯醛、2-己烯醛等物质变为重要风味成分,2-乙基呋喃、乙酸乙酯对风味的贡献减弱,可能是导致辐照异味的主要原因。利用3~5 kGy电子束剂量前处理梅鱼鱼糜,能较好地保持鱼糜凝胶风味,而高剂量辐照会导致辐照异味的产生。试验结果为利用电子束辐照前处理改善鱼糜凝胶品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鱼 鱼糜凝胶 电子束辐照 挥发性成分 气质联用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葡聚糖与其羧甲基衍生物对养殖大黄鱼非特异免疫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文鸽 黄晓春 +3 位作者 李花霞 徐大伦 裘迪红 陈檬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注射酵母-β1,3-葡聚糖和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以血清蛋白含量、血淋巴和肝脏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为指标,综合比较-β1,3-葡聚糖和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对养殖大黄鱼的免疫... 以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分别注射酵母-β1,3-葡聚糖和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以血清蛋白含量、血淋巴和肝脏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活力为指标,综合比较-β1,3-葡聚糖和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葡聚糖对养殖大黄鱼的免疫刺激活性。结果显示:-β1,3-葡聚糖可以迅速提高大黄鱼血清蛋白含量、血清和肝脏中PO以及血细胞中SOD酶活水平,但持续时间较短;羧甲基葡聚糖对大黄鱼的免疫增强活性并非随取代度的升高而增加,取代度为0.732的羧甲基葡聚糖能持续、显著地提高大黄鱼血清及血细胞中的PO和SOD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葡聚糖 羧甲基葡聚糖 取代度 大黄鱼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外塘雌雄甲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杨文鸽 李太武 +2 位作者 徐大伦 董明敏 黄晓春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6,18,共3页
对雌雄甲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雌雄甲鱼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8.01%、16.07%,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5.28%和45.58%,无论是氨基酸评分还是化学评分,雌雄甲鱼必需氨基酸中得分最高的均为Lys,第一限制... 对雌雄甲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雌雄甲鱼肌肉的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分别为18.01%、16.07%,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5.28%和45.58%,无论是氨基酸评分还是化学评分,雌雄甲鱼必需氨基酸中得分最高的均为Lys,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是Ile。雄甲鱼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雌甲鱼。外塘甲鱼肌肉脂肪含量较低,脂肪酸组成以C18∶1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塘养殖 雌雄甲鱼 肌肉 营养成分 氮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壳聚糖羧甲基化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文鸽 裘迪红 +1 位作者 黄晓春 吴汉民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EI CAS 2003年第1期48-49,51,共3页
对壳聚糖的羧甲基化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 ,考察了氯乙酸用量、碱化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羧甲基取代度、外观等理化指标的影响 ,得出羧甲基化的最佳条件为 :碱化时间 2 .5h ,羧甲基化反应时间 4h ,反应温度 40℃ ,4M氯... 对壳聚糖的羧甲基化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 ,考察了氯乙酸用量、碱化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羧甲基取代度、外观等理化指标的影响 ,得出羧甲基化的最佳条件为 :碱化时间 2 .5h ,羧甲基化反应时间 4h ,反应温度 40℃ ,4M氯乙酸用量 70ml,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呈白色粉末 ,羧甲基取代度达 0 .8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羧甲基化 优化 羧甲基壳聚糖 羧甲基取代度 氯乙酸法 工艺条件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美国红鱼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文鸽 林娴萍 +2 位作者 茅宇虹 徐大伦 张春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0-68,共9页
为了分析电子束辐照剂量对美国红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离鉴定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后红鱼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1)辐照后红鱼肉风味有一定变化,感官评分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2... 为了分析电子束辐照剂量对美国红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离鉴定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后红鱼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1)辐照后红鱼肉风味有一定变化,感官评分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2)红鱼肉经1、3、5、7、9kGy剂量处理,检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由36种分别增加到52、46、65、55、55种;挥发性成分中羰基化合物及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辐照后挥发性醇类、酯类、芳香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高剂量辐照后醛酮类、含硫含氮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普遍增加,是导致气味改变的主要因素。总之,美国红鱼肉经低于5kGy剂量辐照后能较好的保持其原有风味,高剂量电子束辐照会导致异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美国红鱼 挥发性成分 GC—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