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宋磊 赵雪松 杨新卫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2218-2221,共4页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类型,由于病因、病理改变及病人自身情况等不同,临床针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在治疗过程中需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判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综述内科治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治疗...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类型,由于病因、病理改变及病人自身情况等不同,临床针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的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在治疗过程中需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判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综述内科治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治疗方案 升主动脉 瓣膜置换术 介入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腔内修复术治疗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任聪 杨新卫 梁法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0期3844-3848,共5页
目的: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钝性胸主动脉损伤(BTA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2022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BTAI并在诊断明确后行胸主动脉TEVAR治疗的病人。收集... 目的: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钝性胸主动脉损伤(BTA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2022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BTAI并在诊断明确后行胸主动脉TEVAR治疗的病人。收集病人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并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确认病人的生存状态。通过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急诊组(≤24 h)与延迟组(>24 h),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探讨TEVAR的手术时机等相关问题。结果:共纳入48例病人,其中男34例(70.8%),女14例(29.2%),年龄(50.92±14.96)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15(15,15)分,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为22(17,29)分。根据BTAI经典分级方式,48例病人中14例(29.2%)Ⅱ级损伤,34例(70.8%)Ⅲ级损伤。所有病人均行TEVAR术治疗,1例(2.08%)病人术中因夹层破裂死亡,其余47例(97.92%)病人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1例(2.08%)病人死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例(2.08%)病人发生肺部感染,治疗后痊愈。住院期间,病人围术期死亡率为4.17%,主动脉相关死亡率为2.08%,其他原因死亡率为2.08%。所有病人均成功随访,随访时间为36(15.25,68.75)个月,随访期间3例病人因其他原因导致死亡,无主动脉相关原因死亡的病人,未发生迟发性主动脉破裂及截瘫、迟发性脑卒中、内漏、支架移位、支架内折、塌陷等并发症。结论:胸主动脉TEVAR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BTAI具有良好的近期、中期效果。急诊组与延迟组损伤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延迟组损伤程度严重。TEVAR的干预时机可能对病人死亡率影响较小,何时进行TEVAR治疗主要取决于病人主动脉及合并损伤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胸主动脉损伤 治疗 腔内修复术
下载PDF
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3
作者 任聪 孙京玮 +1 位作者 段维勋 杨新卫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4期246-249,共4页
尽管几十年来院前急救及医疗中心的救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钝性胸主动脉损伤仍然是创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颅脑损伤。目前临床上对于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的诊疗仍存在许多争议,尤其是对于不同分级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把握,... 尽管几十年来院前急救及医疗中心的救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钝性胸主动脉损伤仍然是创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颅脑损伤。目前临床上对于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的诊疗仍存在许多争议,尤其是对于不同分级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把握,本文就钝性胸主动脉损伤的损伤机制、诊断、分级、治疗等做一综述,对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胸主动脉损伤 诊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6-氨基己酸对儿童体外循环时纤溶系统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新卫 郭林静 +3 位作者 李大奇 王永昌 袁美蓉 李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 观察 6-氨基己酸 (EACA)对儿童体外循环 (CPB)时纤溶系统有关变量及术后出血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 0例先心病患儿随机均分为用药组 (EACA组 )和对照组 (C组 )。CPB前、CPB 15min、CPB 3 0min、术后 2h、术后 2 4h分... 目的 观察 6-氨基己酸 (EACA)对儿童体外循环 (CPB)时纤溶系统有关变量及术后出血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 0例先心病患儿随机均分为用药组 (EACA组 )和对照组 (C组 )。CPB前、CPB 15min、CPB 3 0min、术后 2h、术后 2 4h分别测定t-PA和PAI活性、D -D含量、HCT ,记录术后 2 4h心包纵隔引流量。结果 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 :术中及术后t PA活性明显减低 ,t-PA/PAI比值较稳定 ,术后 2hPAI水平明显升高 ;D -D含量在各时点均减少 ;术后 2 4h失血量减少4 3 8%。结论 EACA可有效地抑制儿童CPB期间纤溶系统的激活 ,明显减少术后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6-氨基己酸 纤维蛋白溶解 儿童 体外循环
下载PDF
综合超滤技术用于心脏瓣膜手术中肾功能保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新卫 郭林静 +3 位作者 李志英 任梅惠 张涌 付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CPB)期间全程使用血液浓缩器实施血液超滤,探讨综合超滤技术对于减轻肾功能损害的可能性。方法选取40例首次择期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患者,实验组在CPB开始阻断升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平稳后即开始使用血... 目的通过对比心脏瓣膜手术体外循环(CPB)期间全程使用血液浓缩器实施血液超滤,探讨综合超滤技术对于减轻肾功能损害的可能性。方法选取40例首次择期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患者,实验组在CPB开始阻断升主动脉,血流动力学平稳后即开始使用血液浓缩器进行常规超滤和平衡超滤。对照组不使用血液浓缩器进行超滤。分别于CPB前(T1),CPB 1h(T2)、CPB结束后5min(T3)、2h(T4)、12h(T5)和24h(T6)取血样,检测围术期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术后24h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检测尿液中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结果实验组血清BUN和SCr在T3、T4及T5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尿NAG活性在T4及T5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液中炎性介质浓度在T3、T4及T5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期间全程超滤对于改善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超滤 体外循环 炎性介质 瓣膜手术
下载PDF
浅低温不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346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新卫 秦太昌 +4 位作者 郭林静 梁法禹 张涌 李俊 任梅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1383-1383,共1页
关键词 不阻断升主动脉 心内直视手术 浅低温 体外循环 手术效果
下载PDF
体重10kg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新卫 郭林静 +3 位作者 李志英 傅昱 张勇 李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958-960,共3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92例体重为10 kg以下婴幼儿的体外循环(CPB)管理体会。方法对我院92例体重10 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及CPB方法(CPB设备、预充液成分、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做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总结92例体重为10 kg以下婴幼儿的体外循环(CPB)管理体会。方法对我院92例体重10 kg以下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及CPB方法(CPB设备、预充液成分、CPB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病例CPB时间16-223 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0-108 min。92例均顺利脱机,5例术后死亡。结论婴幼儿CPB需性能稳定的心肺机及膜式氧合器,尽可能减少预充量,合理的预充,良好的心肺保护,结合超滤技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婴儿 超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低温室颤不阻断升主动脉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新卫 郭林静 +2 位作者 秦太昌 梁法禹 傅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33-334,共2页
关键词 心内直视术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 低温室颤不阻断升主动脉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新卫 张勇 +3 位作者 郭林静 张顺业 梁智星 高南翔 《山西临床医药》 2001年第9期652-653,共2页
目的 :总结 1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 ,行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结果 :全组中除 1例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外 ,余均顺利康复。结论 :在抗感染治疗同时积极手... 目的 :总结 1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完成 ,行畸形矫正和赘生物清除。结果 :全组中除 1例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外 ,余均顺利康复。结论 :在抗感染治疗同时积极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6-氨基己酸对体外循环时纤溶系统的影响及与抑肽酶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杨新卫 郭林静 +3 位作者 李大奇 张勇 李志英 傅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期间纤溶系统的动态变化 ,观察 6 氨基己酸 (EACA)对纤溶系统有关变量及术后出血和输血的影响 ,并与抑肽酶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 45例择期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体重 10~ 3 0kg) ,分... 目的 探讨儿童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期间纤溶系统的动态变化 ,观察 6 氨基己酸 (EACA)对纤溶系统有关变量及术后出血和输血的影响 ,并与抑肽酶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 45例择期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体重 10~ 3 0kg) ,分为抑肽酶用药组 (A组 ,15例 )、6 氨基己酸组 (B组 ,15例 )、对照组 (C组 ,15例 )。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 (T1)、CPB 15min (T2 )、CPB 3 0min (T3)、术后 2h (T4 )、术后 2 4h (T5)分别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 1)活性、D二聚体 (D D)含量、红细胞压积 (HCT) ,记录术后 2 4h心包纵隔引流量 (失血量 )及术中术后输库血量。结果 ①对照组 :术中t PA活性较术前显著升高 (P <0 0 1) ,术后 2h仍高于术前 (P <0 0 5 ) ,术后 2 4h恢复正常 ;PAI 1活性术中及术后 2h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 (P>0 0 5 ) ,术后 2 4h较术前明显增高 (P <0 0 5 ) ;t PA/PAI 1比值术中及术后 2h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1) ,术后 2 4h恢复正常 ;D D含量术中至术后 2 4h均显著高于术前 (P <0 0 1)。②用药组 (A组和B组 ) :术中及术后 2ht PA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后 2hPAI 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中及术后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氨基己酸 儿童 CPB手术 心脏手术 输血疗法 抑肽酶 体外循环 纤溶系统 纤溶酶原激活物
下载PDF
心脏移植时供心的保护(附1例报告)
11
作者 杨新卫 李志英 +2 位作者 郭林静 梁智星 任梅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611-611,共1页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时供心的保护方法。方法  2 0 0 3- 0 9- 2 8为 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 ,分析总结本例供心保护过程。结果 手术顺利 ,心脏自动复跳 ,血流动力学稳定 ,术后心功能正常 ,患者现已健康生存...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时供心的保护方法。方法  2 0 0 3- 0 9- 2 8为 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 ,分析总结本例供心保护过程。结果 手术顺利 ,心脏自动复跳 ,血流动力学稳定 ,术后心功能正常 ,患者现已健康生存近 1年。结论 用改良St·Thomas液 ,结合含血停跳液保护供心 ,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供心保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附8例报告)
12
作者 杨新卫 李大奇 +3 位作者 梁智星 高南翔 秦太昌 郭林静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41-242,共2页
报告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精神障碍8例,发生率1.71%,症状出现于术后1~2d,表现为妄想,狂躁,行为障碍等。认为与病程长、病情重、体外循环时间长及年龄、性别有关,但精神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采取对症治疗。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直视手术 精神障碍
下载PDF
速尿在先心病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13
作者 杨新卫 尹建红 +4 位作者 李大奇 孙长恩 郭林静 秦太昌 高晓枫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5期282-283,共2页
体外循环是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可靠方法,血液稀释作为体外循环的一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而其主要缺点是停止转流时体内液体较多,不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和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因此短时间内大量排尿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着重讨论速尿在先心病体外... 体外循环是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可靠方法,血液稀释作为体外循环的一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而其主要缺点是停止转流时体内液体较多,不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和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因此短时间内大量排尿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着重讨论速尿在先心病体外循环中的使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苯胺酸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下载PDF
6-氨基己酸对儿童体外循环时纤溶系统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杨新卫 郭林静 +2 位作者 梁法禹 李大奇 李志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 观察 6 -氨基己酸 ( EACA)对儿童体外循环 ( CPB)时纤溶系统有关变量及术后出血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0例择期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 (体重 1 0~ 30 kg) ,随机均分为 EACA用药组 ( EA组 )和对照组( C组 )。CPB前 (... 目的 观察 6 -氨基己酸 ( EACA)对儿童体外循环 ( CPB)时纤溶系统有关变量及术后出血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0例择期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 (体重 1 0~ 30 kg) ,随机均分为 EACA用药组 ( EA组 )和对照组( C组 )。CPB前 ( T1 )、CPB1 5min( T2 )、CPB30 min( T3)、术后 2 h( T4)、术后 2 4h( T5)分别测定 t- PA和 PAI活性、D- D含量、HCT,记录术后 2 4h心包纵隔引流量。结果  EACA组术中及术后 t- PA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 P<0 .0 5) ,t- PA/PAI比值较稳定 ( P<0 .0 5) ,术后 2 h PAI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 P<0 .0 5)。D- D含量在各时点均较对照组减少 ( P<0 .0 1 ) ;术后 2 4h失血量较对照组减少 43.8% ( P<0 .0 5)。结论  EACA可有效地抑制儿童 CPB期间纤溶系统的激活 ,明显减少术后失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儿童 6-氨基己酸 纤溶系统
下载PDF
心肺转流下犬心肌c-fos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薛朝霞 曹定睿 +4 位作者 刘保江 杨新卫 汪祖巾 梁法禹 阴泽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 研究冷心脏停搏液心肺转流 (CPB)下犬心肌损伤与c fos基因的表达。方法 10只犬分为实验组 (I组 ,n =6 )和对照组 (II组 ,n =4 )。I组动物施行全身低温心脏深低温 4℃St.Thomas液顺行灌注心停搏CPB ,II组动物在常温下施行不停跳... 目的 研究冷心脏停搏液心肺转流 (CPB)下犬心肌损伤与c fos基因的表达。方法 10只犬分为实验组 (I组 ,n =6 )和对照组 (II组 ,n =4 )。I组动物施行全身低温心脏深低温 4℃St.Thomas液顺行灌注心停搏CPB ,II组动物在常温下施行不停跳并行循环。取不同时点的右心房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并行循环前 ,两组动物心肌细胞均无Fos阳性核染色 ;血管内皮细胞均有少量阳性染色。I组主动脉阻断 6 0min、主动脉开放 2 0及 4 0min心肌细胞核Fos阳性率持续增加 ;各时点血管内皮细胞Fos阳性率明显增加 ,且以主动脉开放 4 0min最高。II组并行循环 10 0min时 ,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Fos阳性率与并行前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而显著低于I组同时点。I组开放主动脉 4 0min时心肌超微结构存在损伤征象。结论  (1)冷心脏停搏液CPB下心肌存在一定的缺血 再灌注损伤 ;缺血和 (或 )低温诱导c fos的表达 ,再灌注则显著诱导心肌c fos的表达 ;(2 )血管内皮细胞c fos表达较心肌细胞迅速和强烈 ;(3)CPB本身亦可能诱导c fos基因的表达 ;(4)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心肌损伤 C-FOS基因 CPB 麻醉 手术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俊 梁法禹 +3 位作者 曹森垚 郭林静 杨新卫 张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432-1433,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2.5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5年9月随访资料完整的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471例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预期抗凝标准为INR1.8~2.5。结果随访期间发生抗...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2.5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15年9月随访资料完整的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471例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预期抗凝标准为INR1.8~2.5。结果随访期间发生抗凝相关事件,出血事件26例,血栓事件5例。结论人工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治疗强度 国际标准化比值
下载PDF
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室颤法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牛志高 秦太昌 +1 位作者 梁法禹 杨新卫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 观察与评价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心室颤动状态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首次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 4 0例。随机分为低温室颤组 (HF组 )和冷晶体停跳液组 (CC组 ) ,每组 2 0例病人 ,... 目的 观察与评价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心室颤动状态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首次接受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 4 0例。随机分为低温室颤组 (HF组 )和冷晶体停跳液组 (CC组 ) ,每组 2 0例病人 ,分别行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 6个时点抽取外周静脉血 ,测定并比较两组心肌肌钙蛋白 (cTnI)、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产物丙二醛 (MDA)在围手术期浓度变化。取心肌电镜标本 ,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HF组和CC组术后 4种酶学指标都升高 ,CC组的cTnI,CK MB ,MDA在大多时点都较HF组升高明显(P <0 .0 5 ) ,其中以cTnI值最为显著 (P <0 .0 1) ,而SOD值低于HF组 (P <0 .0 5 )。心肌超微结构显示HF组心肌损伤较CC组轻。结论 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室颤法与常规阻升主动脉心脏停跳法都可引起心肌损伤 ,但低温室颤法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停跳法 ,可以推荐为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不阻升主动脉低温室颤法 心肌损伤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术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肺循环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林静 张顺业 +2 位作者 杨新卫 郭建军 梁法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48-349,共2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肺循环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 2 4例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儿童患者注射鱼精蛋白前后左、右心房血NO的终代谢产物亚硝基(NO2 -)和硝...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对肺循环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体、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 2 4例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儿童患者注射鱼精蛋白前后左、右心房血NO的终代谢产物亚硝基(NO2 -)和硝基 (NO3 -)含量。测定注射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左房压和中心静脉压。结果 注射鱼精蛋白前右房和左房NO2 -含量分别为 (3 85± 0 73) μmol/L和 (4 12± 0 85 ) μmol/L(P >0 0 5 ) ,注射后左房NO2 -含量 [(4 5 7± 0 90 )μmol/L]明显高于右房 [(4 0± 0 81) μmol/L](P <0 0 5 ) ,NO3 -含量呈类似的改变 (P <0 0 5 )。注射鱼精蛋白后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较注射前显著性降低 (P <0 0 5 ,P <0 0 1) ,其他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鱼精蛋白可以刺激体、肺循环系统合成释放一氧化氮 ,前者导致动脉压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鱼精蛋白 肝素 肺循环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肾功能不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林静 杨新卫 +2 位作者 梁智星 任梅惠 尹建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7期871-872,共2页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围术期肾功能不全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326例瓣膜置换者术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者18例,治愈12例,死亡6例。结论术前认真评估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积极干预治疗,术中保持灌...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围术期肾功能不全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326例瓣膜置换者术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者18例,治愈12例,死亡6例。结论术前认真评估肾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积极干预治疗,术中保持灌注流量及灌注压力,术后积极改善心功能,避免低心排血量发生,一旦发现肾功能不全,应及早采用相应治疗,积极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法可明显提高治愈、好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 肾损害 血液净化
下载PDF
自体心包片二尖瓣膜成形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太昌 郭林静 +2 位作者 张顺业 梁法禹 杨新卫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79-80,共2页
应用自体心包片行二尖瓣膜成形术11例,其中10例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1例失败,二尖瓣膜粘液变性所致的二尖瓣膜关闭不全。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二尖瓣成形术 心包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