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例初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1
作者 姜晓颖 刘静 +4 位作者 张治国 张文 高孟秋 杨新婷 弭凤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目的:调查初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结核感染控制知识掌握情况,为有效开展结核感染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北京市大兴区结核病预防控制... 目的:调查初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结核感染控制知识掌握情况,为有效开展结核感染控制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北京市大兴区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纳入的196例初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结核感染控制知识问卷、临床信息等;发出问卷196份,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为100.0%。统计调查对象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影响其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的因素。结果:196例调查对象结核感染控制知识总知晓率为64.4%(2649/4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初中及以下学历,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率达标的可能性更高(OR=6.659,95%CI:1.995~22.220);相对于有结核病接触史者,无结核病接触史者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率达标的可能性更低(OR=0.218,95%CI:0.054~0.886)。结论:初治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率尚有待提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无结核病接触史的患者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需针对这部分人群开展结核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感染控制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问卷调查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技术分析 被引量:42
2
作者 杨新婷 关国英 +6 位作者 王亚红 杨扬 梁清涛 李华 郭超 卜建玲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62-1168,共7页
目的了解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经临床诊断的486例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其中男353例,女133例,年... 目的了解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经临床诊断的486例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其中男353例,女133例,年龄14-98岁(中位年龄36岁)。结果486例患者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约占93.6%(455/486),结核性脓胸占6.4%(31/486);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最多见于18-44岁青年组,占55.3%(269/486)。89.5%(435/486)的患者表现为单侧胸腔积液,64.4%(313/486)并发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是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分别占65.4%o(318/486)、65.0%(316/486)和54.9%(267/486)。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中,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者占72.9%(310/425);有52.7%(240/455)的患者通过x线胸部摄影检查能够发现肺部病变,CT检查发现肺部病变的比率为64.0%(291/455)。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中阳性率最高的为胸腔积液和外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分别为94.2%(163/173)和89.2%(362/406);其次为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40u/[.的阳性率为72.6%(321/442);胸腔积液和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8%(86/262)和37.8%(138/365);胸腔积液XpertMTB/RIF阳性率为15.4%(38/246)。结论结核性胸膜炎以青年男性、单侧渗出性淋巴细胞胸腔积液为主,且多并发同侧或双侧肺结核,胸腔积液IGRAs阳性率最高,ADA≥40U/L有一定的诊断提示意义。但仍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多种资料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胸腔积液 临床实验室技术 体征和症状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4
3
作者 杨新婷 杨扬 +4 位作者 杜凤娇 卜建玲 梁清涛 李琦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007-1012,共6页
目的探讨菌量负荷、疾病活动性、影像学累及范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因素对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106例(包括4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4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和15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5名,所有患... 目的探讨菌量负荷、疾病活动性、影像学累及范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因素对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106例(包括4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4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和15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5名,所有患者(健康对照者)抽取外周血并以肝素抗凝分别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分泌抗原靶-6(ESAT-6)、ESAT-6/培养滤过蛋白-10(CFP-10)融合抗原、PPD共同孵育,并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浆中IFN-γ的含量,各组间差异的比较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菌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AT-6(114.7 pg/ml vs 82 pg/ml,Z=-0.500,P>0.05),ESAT-6/CFP-10(3488 pg/ml vs 2350 pg/ml,Z=-0.949,P>0.05),PPD(4514 pg/ml vs4326 pg/ml,Z=-0.822,P>0.05)];ESAT-6和ESAT-6/CFP-10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阴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AT-6(82 pg/ml vs 137 pg/ml,Z=-0.781,P>0.05),ESAT-6/CFP-10(2350 pg/ml vs 1784 pg/ml,Z=-1.685,P>0.05)],ESAT-6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7 pg/ml vs 137 pg/ml,Z=-0.757,P>0.05),但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88 pg/ml vs 1784 pg/ml,Z=-0.242,P<0.05);ESAT-6、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肺部病变累及少和肺部病变累及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117 pg/ml vs 42 pg/ml,Z=-2.341,P<0.05),ESAT-6/CFP-10(3055pg/ml vs 1562.5 pg/ml,Z=-2.850,P<0.05)];ESAT-6、ESAT-6/CFP-10融合抗原、PPD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外周血淋巴细胞≥1.0×109/L和<1.0×109/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97.5 pg/ml vs 48 pg/ml,Z=-2.745,P<0.05),ESAT-6/CFP-10(3082 pg/ml vs 1190 pg/ml,Z=-2.911,P<0.05),PPD(4322 pg/ml vs 3200 pg/ml,Z=-2.216,P<0.05)]。结论基于RD1区的抗原刺激后外周血分泌IFN-γ的量不受菌量负荷的影响,但可能受到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病变累及范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N 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对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新婷 郭超 +5 位作者 梁清涛 李华 杨扬 李琦 卜建玲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胜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老年患者444例,剔除不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86例,共纳入277例确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菌阳组10...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胜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老年患者444例,剔除不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86例,共纳入277例确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菌阳组109例,菌阴组168例)和81例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应用卡方检验比较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和肺部其他疾病中的阳性率及其在菌阳组和菌阴组中的阳性率;计算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T-SPOT.TB检测与抗结核抗体、痰及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涂片(培养)和痰定量多聚酶链反应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TB-DNA-PC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中的敏感度为86.3%(239/277),特异度为63.0%(51/81),在菌阳组和菌阴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7.2%(106/109)和79.2%(133/168)(χ^2=18.259,P=0.000);T-SPOT.TB检测与抗结核抗体,痰涂片(培养)、BALF涂片(培养)和痰TB-DNA-PCR相比,敏感度分别为86.3%(239/277)、44.3%(121/273)、39.4%(109/277)、21.1%(16/76)和36.7%(77/210),特异度分别为63.0%(51/81)、79.0%(64/81)、100.0%(81/81)、100.0%(47/47)和100.0%(70/70)。结论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中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其在老年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活动性肺结核 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
下载PDF
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菌阴肺结核中诊断价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新婷 贾红彦 +5 位作者 李琦 卜建玲 古淑香 杜凤娇 张宗德 陈效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RD1区抗原的全血γ干扰素释放实验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菌阴肺结核组、菌阳肺结核组、肺部其他疾病对照组共计182例,抽取肝素抗凝血分别给以抗原ESAT-6、PPD、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通过ELISA... 目的探讨基于RD1区抗原的全血γ干扰素释放实验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对照组、菌阴肺结核组、菌阳肺结核组、肺部其他疾病对照组共计182例,抽取肝素抗凝血分别给以抗原ESAT-6、PPD、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抗原刺激后血浆中IFN-γ的数值。结果根据菌阳结核组和健康人群中IFN-γ分泌量绘制ROC曲线,选定ESAT-6为抗原刺激时cut-off值为31 pg/ml;PPD为抗原刺激时所分泌的IFN-γ的cut-off值为2068 pg/ml;ESAT-6/CFP-10融合抗原为抗原刺激时cut-off值为1458 pg/ml。如果选择ESAT-6或ESAT-6/CFP-10融合抗原任一阳性即判定为全血γ干扰素释放实验阳性,则其在菌阴肺结核中的敏感性为83%,特异性为76.8%。结论基于RD1区的全血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用于菌阴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AT-6 ESAT-6 CFP-10 干扰素释放试验 菌阴肺结核
下载PDF
不同抗原全血ELISA检测技术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新婷 梁清涛 +2 位作者 杨扬 李琦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919-922,共4页
目的 探讨克隆表达的抗原PPD、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写为E/C)和ESAT-6的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活动性结核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共计187例,抽取清晨... 目的 探讨克隆表达的抗原PPD、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写为E/C)和ESAT-6的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活动性结核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共计187例,抽取清晨空腹肝素钠抗凝外周静脉血5 ml,分别给以抗原PPD、E/C和EAST-6刺激,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抗原刺激后血浆中IFN-γ的数值。 结果 在活动性肺结核组中3种抗原刺激后IFN-γ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ESAT-6[96(41~379)pg/ml]、E/C[3180(1192~7231)pg/ml]、PPD[4348(1230~902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中IFN-γ含量ESAT-6[10(4~52)]、E/C[210(49~523)]、PPD[1800(70~3021)pg/ml],U值分别为1190.5、2405和1309.5,P值均〈0.01;ESAT-6、E/C和PPD的全血ELISA敏感度分别为78.1%(75/96)、87.5%(84/96) 和85.4%(82/96),特异度分别为76.9%(70/91)、83.5%(76/91)和65.9%(60/91)。 结论 融合蛋白ESAT-6/CFP-10对活动性结核病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下载PDF
WHO2014年版《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解读之九(特殊人群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新婷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92-894,共3页
特殊人群是指特殊的生理状态或合并其他疾病状态的耐药结核病患者,因其生理状态、药物不良反应、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使得在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频率和不良反应监测上有一定特殊性。中国防痨协会于2009年就耐药结核病的化学治疗也... 特殊人群是指特殊的生理状态或合并其他疾病状态的耐药结核病患者,因其生理状态、药物不良反应、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使得在药物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频率和不良反应监测上有一定特殊性。中国防痨协会于2009年就耐药结核病的化学治疗也曾给出指导意见。总的来说,特殊人群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原则也应遵循耐药结核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详见WHO《: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简称“《手册》”)第五章《MDR-TB和XDRTB的治疗策略》。《手册》对特殊人群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有以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结核病 化学治疗 管理指南 人群 手册 药物不良反应 解读 中国防痨协会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检测对老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新婷 郭超 +5 位作者 梁清涛 李华 杨扬 李琦 卜建玲 陈效友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5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老年患者444例,剔除不符合人选条件的患者86例,共纳人277例确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菌阳组10...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住院老年患者444例,剔除不符合人选条件的患者86例,共纳人277例确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菌阳组109例,菌阴组168例)和81例肺部其他疾病患者,应用卡方检验比较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和肺部其他疾病中的阳性率及其在菌阳组和菌阴组中的阳性率;计算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T-SPOT.TB检测与抗结核抗体、痰及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 larlavage fluid,BALF)涂片(培养)和痰定量多聚酶链反应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TB-DNA-PC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中的敏感度为86.3%(239/277),特异度为63.0%(51/81),在菌阳组和菌阴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7.2%(106/109)和79.2%(133/168)(χ^2=18.259,P=0.000);T-SPOT.TB检测与抗结核抗体,痰涂片(培养)、BALF涂片(培养)和痰TB.DNA.PCR相比,敏感度分别为86.3%(239/277)44.3%(121/273)、39.4%(109/277)、21.1%(16/76)和36.7%(77/2101,特异度分别为63.0%(51/81)、79.0%(64/81)、100.0%(81/81)、100.0%(47/47)和100.0%(70/70)。结论T-SPOT.TB检测在老年活动性肺结核中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其在老年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肺结核 老年 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活动性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新婷 李琦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9年第4期303-307,共5页
在活动性结核病(ATB)患者中,菌阴肺结核患者约占40%~60%。由于缺乏诊断的“金标准”,菌阴肺结核以及肺外结核病成为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难点,也是造成误诊、漏诊、过诊、延迟诊断的重要原因。目前,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在活动性结核病(ATB)患者中,菌阴肺结核患者约占40%~60%。由于缺乏诊断的“金标准”,菌阴肺结核以及肺外结核病成为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难点,也是造成误诊、漏诊、过诊、延迟诊断的重要原因。目前,活动性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主要是血清或体液腺苷脱氨酶(ADA)、痰或血聚合酶链反应(PCR)、血清抗结核抗体(LAM)、皮肤结核菌素试验(TST)等,然而,这些指标的敏感性或佴口特异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结核病 诊断价值 Γ-干扰素 释放试验 血清抗结核抗体 菌阴肺结核 辅助诊断指标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不同抗原全血ELISA检测技术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新婷 梁清涛 +2 位作者 杨扬 李琦 陈效友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克隆表达的抗原PPD、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写为E/C)和ESAT-6的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活动性结核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共计187例,抽取清晨空... 目的探讨克隆表达的抗原PPD、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融合蛋白(简写为E/C)和ESAT-6的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活动性结核组96例和对照组91例共计187例,抽取清晨空腹肝素钠抗凝外周静脉血5ml,分别给以抗原PPD、E/C和EAST-6刺激,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抗原刺激后血浆中IFN— γ的数值。结果在活动性肺结核组中3种抗原刺激后IFN- γ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ESAT-6[96(41-379)pg/ml]、E/C[3180(1192~7231)pg/ml]、PPD[4348(1230~902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中IFN- γ含量ESAT-6[10(4~52)、E/C[210(49~523)]、PPD[1800(70~3021)pg/ml],U值分别为1190.5、2405和1309.5,P值均〈0.01;ESAT-6、E/C和PPD的全血ELISA敏感度分别为78.1%(75/96)、87.5%(84/96)和85.4%(82/96),特异度分别为76.9%(70/91)、83.5%(76/91)和65.9%(60/91)。结论融合蛋白ESAT06/CFP-10对活动性结核病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下载PDF
22例纵隔淋巴结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新婷 杜冬贵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重点分析22例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4例单组淋巴结肿大者临床症状多不明显,12例累及多组淋巴结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泛力和盗汗等。6例多组淋巴结同时受累并伴有显... 目的 探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重点分析22例纵隔淋巴结结核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4例单组淋巴结肿大者临床症状多不明显,12例累及多组淋巴结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泛力和盗汗等。6例多组淋巴结同时受累并伴有显著液化坏死者呈高热等重症结核病表现;(2)增强CT显示肿大淋巴结在1.5cm以下呈轻度强化,大于1.5cm者,尤其是2.0cm以上呈细条状包膜环形强化;(3)应用HRZS方案强化治疗及HRE方案巩固治疗,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见病灶明显吸收缩小(25%-50%),12个月以上大多数病灶吸收显著。结论 纵隔淋巴结核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淋巴结肿大程度及状况,CT影像具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淋巴结结核 诊断显像 CT 治疗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技术分析
12
作者 杨新婷 关国英 +6 位作者 王亚红 杨扬 梁清涛 李华 郭超 卜建玲 陈效友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8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了解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经临床诊断的486例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其中男353例,女133例,年... 目的了解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该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经临床诊断的486例活动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其中男353例,女133例,年龄14-98岁(中位年龄36岁)。结果486例患者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约占93.6%(455/486),结核性脓胸占6.4%(31/486);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最多见于18-44岁青年组,占55.3%(269/486)。89.5%(435/486)的患者表现为单侧胸腔积液,64.4%(313/486)并发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是唼嗽、发热和呼吸困难,分别占65.4%(318/486)、65.0%(316/486)和54.9%(267/486)。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中,红细胞沉降率增怏者占72.9%(310/425);有52.7%(240/455(的患者通过X线胸部摄影检查能够发现肺部病变,CT检查发现肺部病变的比率为64.0%(291/455)。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中阳性率最高的为胸腔积液和外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分别为94.2%(163/173)和89.2%(362/406);其次为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240U/L的阳性率为72.6%(321/442);胸腔积液和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8%(86/262)和37.8%(138/365);胸腔积液xpertMTB/RIF阳性率为15.4%(38/246)。结论结核性胸膜炎以青年男性、单侧渗出性淋巴细胞胸腔积液为主,且多并发同侧或双侧肺结核,胸腔积液IGRAs阳性率最高,ADA≥40U/L有一定的诊断提示意义。但仍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多种资料进行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胸腔积液 临床实验室技术 体征和症状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13
作者 杨新婷 杨扬 +4 位作者 杜凤娇 卜建玲 梁清涛 李琦 陈效友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4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菌量负荷、疾病活动性、影像学累及范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因素对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106例(包括4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4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和15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5名,所... 目的探讨菌量负荷、疾病活动性、影像学累及范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等因素对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106例(包括44例菌阳肺结核患者、47例菌阴肺结核患者和15例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和健康对照组35名,所有患者(健康对照者)抽取外周血并以肝素抗凝分别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分泌抗原靶-6(ESAT-6)、ESAT-6/培养滤过蛋白-10(CFP-10)融合抗原、PPD共同孵育,并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浆中IFN-γ的含量,各组间差异的比较应用Mann-Whitney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菌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AT-6(114.7Pg/ml vs 82Pg/ml,Z=-0.500,P〉0.05),ESAT-6/CFP-10(3488Pg/mlvs 2350Pg/ml,Z=-0.949,P〉0.05),PPD(4514Pg/mlvs4326Pg/ml,Z=-0.822,P〉0.05)];ESAT-6和ESAT-6/CFP-10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阴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AT-6(82Pg/mlvs137Pg/ml,Z=-0.781,P〉0.05),ESAT-6/CFP-10(2350Pg/mlvs1784Pg/ml,Z=-1.685,P〉0.05)],ESAT-6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7Pg/mlvs137Pg/ml,Z=-0.757,P〉0.05),但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菌阳组和陈旧性肺结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88Pg/mlvs1784Pg/ml,z=-0.242,P〈0.05);ESAT-6、EsAT-6/CFP-10融合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肺部病变累及少和肺部病变累及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117Pg/mlvs42Pg/ml,z=-2.341,P〈0.05),ESAT-6/CFP-10(3055Pg/mlvs1562.5Pg/ml,Z=-2.850,P〈0.05)];ESAT-6、ESAT-6/CFP-10融合抗原、PPD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量的中位数在外周血淋巴细胞≥1.0×10^9/L和〈1.0×10^9/L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AT-6(97.5Pg/mlvs48Pg/ml,Z=-2.745,P〈0.05),ESAT-6/CFP-10(3082Pg/mlvs1190Pg/ml,z=-2.911,P〈0.05),PPD(4322Pg/mlvs3200Pg/ml,z=-2.216,P〈0.05)]。结论基于RDl区的抗原刺激后外周血分泌IFN-γ的量不受菌量负荷的影响,但可能受到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病变累及范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下载PDF
内科胸腔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4
作者 董宇杰 杨新婷 +4 位作者 闫东杰 张莉 李琨 车南颖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55例因胸腔积液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胸腔镜活检组织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55例因胸腔积液疑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胸腔镜活检组织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后,考虑为结核性胸膜炎的36例患者,行抗酸染色查找抗酸杆菌,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对考虑为恶性胸膜肿瘤的19例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55例患者中,最终病理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36例(65.5%)。胸腔镜下表现为胸膜增厚23例(63.9%);胸膜表面上分布大小不等灰白结节7例(19.4%);粟粒样结节12例(33.3%);纤维渗出、粘连及充血26例(72.2%)。病理组织学表现为朗汉斯(Langhans)巨细胞构成的肉芽肿27例(75.O%),肉芽肿中心可见坏死15例(41.7%);仅见炎性渗出病变6例(16.7%);仅见坏死3例(8.3%)。3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32例检测了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的含量,其中ADA≥40U/L者18例(56.2%)。抗酸染色查到抗酸杆菌11例(30.6%),FQ-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阳性25例(69.4%)。其余19例通过活检一病理学检查分别诊断为肺腺癌转移9例(16.4%),间皮瘤8例(14.5%),鳞状细胞癌转移1例(1.8%),肾集合管癌转移1例(I.8%)。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及活检一病理学诊断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胸腔积液 结核 胸膜 诊断 鉴别 有效性研究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梁清涛 饶海涛 +5 位作者 郭超 杨扬 李华 卜建玲 杨新婷 陈效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脱胺酶(AD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标本160例;分别为1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30例癌性胸膜炎患者。所有患者胸... 目的探讨腺苷脱胺酶(AD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标本160例;分别为1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和30例癌性胸膜炎患者。所有患者胸腔积液及血清ADA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计算胸腔积液与血清的ADA比值(pADA/sADA)。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ADA、血清ADA值及pADA/sADA分别为(55.8±19.5)U/L、(19.6±8.8)U/L、(3.1±1.2);明显高于癌性胸膜炎患者[分别为(11.1±5.0)u/L、(11.0±5.7)U/L、(1.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21.5、5.6、12.8,P值均〈0.001)。(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以年龄≥55岁为界限分为高龄与低龄两组,高龄组胸腔积液ADA值为(49.0±22.6)U/L,明显低于低龄组[(57.8±18.5)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P〈0.05);年龄因素在血清ADA检测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ADA值分别为(20.3±8.9)U/L、(19.3±8.8)U/L,±0.6,P〉0.051。(3)以胸腔积液ADA值≥30u/L为界限值,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为95.4%(124/130),特异度为96.7%(29/30),阳性预测值99.2%(124/125),阴性预测值82.9%(29/35)。(4)以pADA/sADA≥1.8为界限值,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2%(116/130)、93.3%(28/30),阳性预测值98.3%(116/118),阴性预测值66.7%(28/42)。结论以胸腔积液ADA≥30U/L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有很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以胸腔积液ADA/血清ADA〉1.8为指标,对于鉴别结核性胸膜炎与癌性胸膜炎亦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腺苷脱氨酶 胸腔积液
下载PDF
26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庆红 黄麦玲 +5 位作者 王淑琦 姜广路 杨新婷 陈效友 黄海荣 王桂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79-1184,共6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及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绝对浓度法...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及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绝对浓度法测定来自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265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in)、乙胺丁醇(EMB)、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乙硫异烟胺(Eto)、对氨基水杨酸(PAS)、左氧氟沙星(Lfx)和利福布汀(Rib)的敏感性。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10种药物的总耐药率为39.25%(104/265),其中初治和复治患者总耐药率分别为30.05%(64/213)和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2,P〈0.001)。初治患者耐药顺位为:Sm(38/213,17.84%)〉INH(34/213,15.96%)〉RFP(21/213,9.86%)〉Rfb(18/213,8.45%)〉Lfx(14/213,6.57%)〉PAS(10/213,4.69%)=Cm(10/213,4.69%)〉EMB(8/213,3.76%)〉Am(7/213,3.29%)〉Eto(6/213,2.82%)。复治患者耐药顺位为:RFP(28/52,53.85%)〉Sin(27/52,51。92%)-INH(27/52,51.92%)〉Rfb(23/52,44.23%)〉Lfx(22/52,42.31%)〉PAS(13/52,25.()(]%)〉Eto(10/52,19.23%)〉Am(8/52,15.38%)〉EMB(7/52,13.46%)〉Cm(5/52,9.62%)。耐多药率和广泛耐药率分别为10.19%(27/265)和2.64%(7/265),其中初治患者分别为6.57%(14/213)和0.47%(1/213),复治患者分别为25.OO%(13/52)和11.54%(6/52),初、复治患者的耐多药率和广泛耐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51、19.91,P值均d0.001)。结论结核性胸膜炎同样存在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问题,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科学有效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数据说明 统计
下载PDF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时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对肺功能动态变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阮洪云 李琦 +13 位作者 陈效友 段鸿飞 郭超 操敏 梁清涛 王志茹 杨扬 孙桂新 李华 邓玲 绍玲玲 邢维祥 张芸 杨新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58-65,共8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时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对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72例,对患者的肺通气、容积、弥散功能和呼吸肌力学指标在化疗前,以...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时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对肺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72例,对患者的肺通气、容积、弥散功能和呼吸肌力学指标在化疗前,以及化疗第1、6、12个月末进行4次检测;根据在抗结核药品化疗方案的基础上是否加用糖皮质激素分为两组,即加用组60例(醋酸泼尼松+2H-R-Z-E/10H-R-E)和未加用组112例(2H-R-Z-E/10H-R-E)。肺通气功能的检测指标为患者用力肺活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pred)、用力呼出75%肺总量时瞬间呼气流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EF75)、最大分钟通气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MVV%pred);肺容积功能的检测指标为残气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V%pred)、肺总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TLC%pred)、残气量/肺总量比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V/TLC%pred);弥散功能的检测指标为肺弥散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D_(L)CO)和肺泡容量校正的肺弥散率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D_(L)CO/VA%pred);呼吸肌力学的检测指标为气道阻力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Rtot%pred、呼气峰流量检测值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吸气峰值流量实测值(PIF),通过对检测指标的观察,了解肺功能的变化。肺功能测定结果按"测定值/正常预计值×100%"表示(除PIF为实测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_(1),Q_(3))]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化疗前,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FVC%pred为(62.1±13.4)%,FEV_(1)%pred为(64.4±15.5)%,FEV_(1)/FVC%pred为(87.0±11.1)%,MVV%pred (65.7±21.1)%,FEF_(75)%pred为61.6(41.6,83.0)%,RV%pred为111.3(89.8,131.4)%,TLC%pred为(77.0±16.9)%,RV/TLC%pred为(146.9±35.9)%,D_(L)CO%pred为(62.6±18.3)%,D_(L)CO/VA%pred为(92.3±16.6)%,PEF%pred为(64.1±18.13)%,PIF为3.2(2.3,4.1)L/s,Rtot%pred为96.0(69.3,118.9)%]。(2)化疗过程中,第1、6、12个月末FVC<80%的患者分别为80.2%(138/172)、75.0%(129/172)、0.0%(0/0);化疗第6个月末D_(L)CO<80%的患者为44.2%(76/172));(3)加用组和未加用组患者在化疗前、化疗第1、6、12个月末FEF75%pred[分别为(68.7(49.8,84.1)%和60.7(39.4,80.7)%);87.1(70.5,94.4)%和73.1(51.9,87.0)%;80.1(66.5,111.9)%和66.8(59.9,87.2)%;90.4(55.3,102.9)%和78.4(54.6,87.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091、-0.111、-1.609、-1.171,P值均>0.05);MVV%pred[分别为(65.8±19.4)%和(65.5±18.6)%);(86.9±18.6)%和(79.5±18.7)%;(90.3±16.0)%和(86.3±16.0)%;(96.8±11.1)%和(87.3±19.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43、0.444、0.708、1.113,P值均>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末肺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减退,治疗第6个月末仅通气功能恢复正常,而弥散功能在治疗第12个月末恢复正常;早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肺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抗结核药 糖皮质激素类 药物疗法 联合 呼吸功能试验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低气压He/N_2混合气体的辉光放电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晓兵 杨新婷 +3 位作者 付洋洋 罗海云 杨硕 王新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41-3746,共6页
针对低气压下含有少量氮气杂质(体积分数为10^(–6)~10^(–4))的氦气辉光放电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相应的二维流体模型,利用COMSOL有限元法数值求解了基本物理方程,得到了放电气隙击穿电压以及内部物理参量的空间分布,分析讨论了氮气... 针对低气压下含有少量氮气杂质(体积分数为10^(–6)~10^(–4))的氦气辉光放电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相应的二维流体模型,利用COMSOL有限元法数值求解了基本物理方程,得到了放电气隙击穿电压以及内部物理参量的空间分布,分析讨论了氮气杂质的含量对低气压下氦气辉光放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杂质含量的升高,由于氮分子和氦亚稳态原子的彭宁电离过程降低了击穿电压,因此气隙维持电压降低,回路电流升高。并且由于彭宁电离为放电提供了较多电子,导致电子数密度升高、电场强度降低、电子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气压氦气辉光放电 低温等离子体 彭宁电离 氮气杂质 辉光放电清洗
原文传递
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早期的CT征象及其动态变化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东坡 杨新婷 +4 位作者 吕岩 王珏 房坤 周新华 陈步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677-681,共5页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早期的CT征象及其动态演变的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3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研究对象中包括男16例,女22例;年龄21~61岁,平...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早期的CT征象及其动态演变的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38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研究对象中包括男16例,女22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为(35.74±11.92)岁;所有患者均在初次发病7~10d内就诊。分析研究对象发病早期的CT检查资料,提取CT表现特点及征象。结果38例研究对象中,发生于单侧胸膜病变者34例。其中,病变位于左侧胸膜者18例,位于右侧胸膜者16例,双侧同时出现病变者4例;累及纵隔胸膜者14例(累及左侧纵隔胸膜者6例,累及右侧纵隔胸膜者8例),累及叶间裂胸膜者34例;出现包裹性胸腔积液者38例,出现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者24例,出现胸膜下条索状影者24例。CT动态随访过程中,37例患者胸膜增厚程度减轻;1例患者在开始治疗6个月复查时增厚程度加重,最厚约1.1cm,12个月再次复查增厚的胸膜较前吸收减轻。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胸腔积液均表现吸收减少,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表现为吸收减少,胸膜下条索状影亦逐渐减少、减薄。另有22例患者在随访中出现胸膜结核瘤。结论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早期行CT检查可发现单侧胸膜增厚且不光滑、叶间裂受累伴多发粟粒状改变及微结节,以及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及条索状影等征象,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疾病特征 诊断显像
下载PDF
不同技术联合检测痰液和胸腔积液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桂荣 王淑琦 +4 位作者 姜广路 黄麦玲 杨新婷 陈效友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65-37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技术联合检测痰液和胸腔积液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955例患者,其中1232例(63.02%)有肺部实质病变,723例(36.98%... 目的研究不同技术联合检测痰液和胸腔积液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1955例患者,其中1232例(63.02%)有肺部实质病变,723例(36.98%)无肺部实质病变,通过抗酸杆菌涂片镜检(简称“涂片法”)、改良固体培养法和BACTECMGIT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法”)和XpertMTB/RIF技术(简称“Xpert法”)单独及联合检测患者痰液和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并分析肺部实质病变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的影响。结果195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同时采用涂片法进行痰液和胸腔积液检测者中有535例(27.37%)患者、353例(18.06%)采用培养法、294例(15.04%)采用Xpert法,188例(9.62%)患者同时进行了涂片法+培养法+Xpert法检查。涂片法、培养法和Xpert法单独检测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3.18%(17/535)、15.30%(54/353)、19.05%(56/294)]明显低于3种方法联合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阳性率[21.87%(117/535)、43.63%(154/353)、47.62%(140/294)](x^2值分别为85.31、68.16、54.00,P值均〈0.01)。在有肺部实质病变的患者中,涂片法、培养法、Xpert法单独检测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率[3.82%(13/340)、16.30%(37/227)和23.91%(44/184)]明显低于3种方法单独检测痰液的阳性率[30.29%(103/340)、51.10%(116/227)、60.33%(111/184)](x^2值分别为84.19、61.53、50.04,P值均〈0.01)和联合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阳性率[分别为32.06%(109/340)、55.95%(127/227)、67.93%(125/184)](y。值分别为92.06、77.32、71.79,P值均〈0.01)。以培养为金标准,涂片法、培养法和Xpert法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敏感度E48.36%(59/122)、79.38%(77/97)、80.49%(66/82)]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胸腔积液的敏感度[8.20%(10/122)、26.80%(26/97)、26.83%(22/82)](x^2值分别为48.52、53.84、47.47,P值均〈0.01);检测痰液+胸腔积液的特异度较单独检测胸腔积液有所下降,其中涂片法检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5,P=0.056);而Xpert法和涂片法+Xpert法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71,P=0.030;x^2=5.67,P=0.017)。结论联合检测痰液和胸腔积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独检测,对于疑似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应尽量进行痰液标本的检测,以提高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膜 胸腔积液 诊断技术和方法 评价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