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子中感官活性成分的研究
1
作者 肜霖 王波 +3 位作者 李冉 祃志明 刘吟 杨新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38-343,共6页
应用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梅子70%乙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从梅子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了14个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等多种波谱方法,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1)、野黑樱苷(2)... 应用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对梅子70%乙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从梅子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了14个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等多种波谱方法,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1)、野黑樱苷(2)、顺式对羟基肉桂酸(3)、反式对羟基肉桂酸(4)、绿原酸(5)、柠檬酸(6)、柠檬酸单乙酯(7)、邻苯二酚(8)、原儿茶醛(9)、原儿茶酸(10)、新绿原酸(11)、咖啡酸(12)、山柰酚(13)、芹菜素(14).其中,化合物2~4及化合物8~9为首次从梅子中分离得到.从梅子中分离的所有化合物在合适的用量下均有良好的感官活性,可以提升卷烟的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子 感官活性 化学成分 苯丙酸 酚酸类 黄酮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及实验验证探讨江南卷柏治疗喉癌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媛媛 王思斯 +3 位作者 法缇玛·瑟菲迪肯 刘文琪 康丽 杨新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2-362,共11页
目的探讨江南卷柏治疗喉癌的分子机制。方法根据文献报道获取江南卷柏化学成分,SwissADME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作用靶点。检索OMIM等数据库收集喉癌相关靶点,Venny 2.1.0在线平台将二者取交集,STRNG平台进行蛋白相... 目的探讨江南卷柏治疗喉癌的分子机制。方法根据文献报道获取江南卷柏化学成分,SwissADME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作用靶点。检索OMIM等数据库收集喉癌相关靶点,Venny 2.1.0在线平台将二者取交集,STRNG平台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可视化网络。通过SYBYL-X 2.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MTT法、Hoechst 33258染色法、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在分子水平上,筛选出江南卷柏活性成分110个及药物靶点82个,喉癌相关靶点1642个,交集靶点34个。GO分析得到135个条目,KEGG分析共得到88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2″,3″-二氢金连木黄酮等11个关键活性成分和MAPK1等4个核心靶蛋白有95.5%有较好的对接活性。在细胞水平上,通过MTT法细胞活力测定筛选出SM-BFRE对喉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进一步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表明SM-BFRE处理后的Hep-2细胞活力下降与细胞凋亡有关,最后通过Western blot验证SM-BFRE通过抑制PI3K/Akt/NF-κB/Cox-2通路来诱导喉癌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充分体现了江南卷柏治疗喉癌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为深入阐明江南卷柏治疗喉癌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卷柏 喉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体外细胞实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咖啡豆乙醇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3
作者 肜霖 王波 +4 位作者 宋旭艳 马舒翼 周小龙 董爱君 杨新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8-553,共6页
综合应用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咖啡豆乙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15个化合物,运用NMR、MS等现代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咖啡因(1)、1,4-二-O-(E)-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苷(2)、1,3-O-二咖啡酰甘油(3)、咖啡酸... 综合应用HP-20大孔树脂柱层析、半制备HPLC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咖啡豆乙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15个化合物,运用NMR、MS等现代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咖啡因(1)、1,4-二-O-(E)-咖啡酰-β-D-吡喃葡萄糖苷(2)、1,3-O-二咖啡酰甘油(3)、咖啡酸(4)、咖啡酸甲酯(5)、新绿原酸(6)、绿原酸(7)、隐绿原酸(8)、阿魏酸(9)、烟酸(10)、1,2,4-苯三酚(11)、柠檬酸(12)、5,7-二羟基色原酮(13)、3,4-二咖啡酰奎宁酸(14)、新绿原酸内酯(15).其中,化合物11、化合物13及化合物15为首次从咖啡豆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豆 化学成分 生物碱 苯丙酸 酚酸类
下载PDF
贵州金丝桃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4
作者 周献冬 林亲雄 杨新洲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6-891,共6页
目的:研究贵州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évl.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应用多种分离手段对贵州金丝桃地上部分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贵州金丝桃地上部分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 目的:研究贵州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évl.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综合应用多种分离手段对贵州金丝桃地上部分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贵州金丝桃地上部分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uraloidin A(1)、uralione R(2)、attenuatumione G(3)、uralione D(4)、tomoeone A(5)、tomoeone B(6)、tomoeone C(7)、chipericumin E(8)、calycinoxanthon D(9)、hyperpatulol D(10)、hyperpatulol C(11)、sampsonol C(12)、hyperhenone I(13)、1,3,5-三羟基-8-异戊烯基氧杂蒽酮(14)、1,3,7-三羟基-2-异戊烯基氧杂蒽酮(15)、pulverulentone B(16)。结论:以上1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金丝桃 化学成分 多环多异戊烯基取代间苯三酚衍生物 氧杂蒽酮
原文传递
石上柏化学成分研究
5
作者 陈敏玉 亢诗雯 +3 位作者 程海涛 万定荣 杨新洲 卢汝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6-1160,共5页
目的研究石上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的化学成分。方法石上柏8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 目的研究石上柏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的化学成分。方法石上柏8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间羟基苯甲酸(2)、3-(3-羟基-苯基)-丙酸甲酯(3)、丁香脂素(4)、肉桂酸(5)、邻苯二酚(6)、detetrahydroconidendrin(7)、5,7-二羟基色原酮(8)、indole-3-carbaldehyde(9)、对羟基苯甲醛(10)、N-benzoyl-L-phenylalaninol(11)、unciflavone D(12)、阿魏酸(13)、loddigesiinol D(14)、丁香醛(15)、对甲氧基苯甲酸(16)、unciflavone E(17)、芹菜素(18)。结论化合物1~3、5~11、13~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上柏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匙羹藤中一个新的C_(21)甾体糖苷及其降血糖活性
6
作者 刘美余 张进燕 +3 位作者 周童曦 廖广凤 杨新洲 卢汝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4,共9页
综合运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对壮药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Retz.)Schult.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分... 综合运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对壮药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Retz.)Schult.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sylvepregoside E(1)、gymnepregoside H(2)、芹菜素(3)、木犀草素(4)、对羟基苯甲醛(5)、对羟基苯甲酸(6)、桂皮酸(7)、咖啡酸(8)、3,4-二甲氧基肉桂酸(9)、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10)、4-O-β-D-吡喃葡萄糖基香草酸(11)、ochuscin C(12)、松脂醇(13)、4-羟基-2-壬烯酸(14)、亚麻酸(15)和亚油酸(1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可显著促进L6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葡萄糖摄取量分别是空白组的1.79和1.95倍,具有较强的降血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匙羹藤 C_(21)甾体糖苷 sylvepregoside E gymnepregoside H 降血糖
下载PDF
黑桑枝化学成分研究
7
作者 高薇 魏沣 +2 位作者 唐辉 庞克坚 杨新洲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37-1941,共5页
目的:研究黑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柱、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黑桑枝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UV、IR、MS、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目的:研究黑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柱、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以及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黑桑枝醇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UV、IR、MS、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黑桑枝中共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2″-三羟基查尔酮-4″-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2)、2,4-二羟基苯甲醛(3)、二氢槲皮素(4)、3-O-甲基槲皮素(5)、3-O-甲基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6)、桑黄素(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4′-O-β-D-葡萄糖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的查尔酮葡萄糖苷类化合物,化合物1、5、6、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桑枝 化学成分 黄酮类
原文传递
蔓生百部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新洲 唐春萍 +1 位作者 柯昌强 叶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99-402,共4页
从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根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它们鉴定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5,11-豆甾二烯-3β-醇(3)、苯甲酸(4)、4-甲氧基苯甲酸(5)、1,8-二羟基-3-甲基蒽醌(6)、1,8-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蒽醌(7)、... 从蔓生百部(Stemona japonica)根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它们鉴定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5,11-豆甾二烯-3β-醇(3)、苯甲酸(4)、4-甲氧基苯甲酸(5)、1,8-二羟基-3-甲基蒽醌(6)、1,8-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蒽醌(7)、氧代狭叶百部碱(8)、百部定碱(9)、异狭叶百部碱(10)、绿原酸(11)、栀子苷(12)和藏红花素A(1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生百部 甾醇 有机酸 蒽醌 百部生物碱 环烯醚萜苷 藏红花素
下载PDF
密花美登木叶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新洲 汪超 +1 位作者 杨静 李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8-50,共3页
运用正相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纯化密花美登木叶的化学成分,并采用NMR谱学和质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从密花美登木叶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棠果醇(1)、木栓酮(2)、山奈酚(3)... 运用正相硅胶柱层析、MCI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了纯化密花美登木叶的化学成分,并采用NMR谱学和质谱技术鉴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从密花美登木叶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棠果醇(1)、木栓酮(2)、山奈酚(3)、山奈苷(4)、胡萝卜苷(5),其中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花美登木 化学成分 三萜 黄酮
下载PDF
昆虫共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BM2的代谢产物及其抗肝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新洲 吕静南 +3 位作者 郝吉 黄密 徐婵 林亲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7,共6页
从斑蝥(Lytta vesicatoria)体内分离得一株具有显著抗肝癌活性的真菌菌株,通过菌株形态与18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BM2).运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制备液相方法对BM2发酵液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 从斑蝥(Lytta vesicatoria)体内分离得一株具有显著抗肝癌活性的真菌菌株,通过菌株形态与18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BM2).运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制备液相方法对BM2发酵液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对所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肝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从发酵液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的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醇(1)、cyclo(R-Pro-S-Phe)(2)、(R)-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3),4-氧代-乙酰丙酸(4),N-(4-氧代戊基)-乙酰胺(5),(R)-2-羟基-3-(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6).化合物2对2个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均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44.1和47.6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 内生真菌 化学成分 抗肝癌活性
下载PDF
TMS320F240在电主轴变频调速系统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新洲 张建生 +1 位作者 张钢 吴剑锋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49-51,共3页
TMS32 0 F2 4 0是专为数字控制电机而设计的 ,由它产生 SPWM波来控制逆变器的 6只开关器件 ,实现变频调速。本文简要介绍了该芯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用于 AMB电主轴电机的调速主电路、SPWM变频调速的原理以及软开关效应的实现 ,并叙述... TMS32 0 F2 4 0是专为数字控制电机而设计的 ,由它产生 SPWM波来控制逆变器的 6只开关器件 ,实现变频调速。本文简要介绍了该芯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用于 AMB电主轴电机的调速主电路、SPWM变频调速的原理以及软开关效应的实现 ,并叙述了如何使用 TMS32 0 F2 4 0通过软件产生所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变频调速系统 SPWM 电主轴
下载PDF
民族高校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2
作者 杨新洲 林亲雄 +1 位作者 万定荣 杨光忠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4期203-204,227,共3页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民族高校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针对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结合学院的特点和资源,对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包括发挥民族高校特色,修订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标准和教材,开展...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民族高校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针对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结合学院的特点和资源,对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包括发挥民族高校特色,修订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标准和教材,开展科学研究实验,开展自主实验设计,开设综合性实验设计,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善实验教学考核制度。这些实践教学改革措施的实施将会有效地促进民族高校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增强本科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探索
下载PDF
三颗针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婵 吴潇潇 +4 位作者 万定荣 王强 吕静南 黄密 杨新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562,共7页
目的系统地研究三颗针的抗菌活性成分,并比较不同来源三颗针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方法运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凝胶过滤和重结晶法分离纯化化学成分,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采用HPLC-PDA法... 目的系统地研究三颗针的抗菌活性成分,并比较不同来源三颗针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方法运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凝胶过滤和重结晶法分离纯化化学成分,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采用HPLC-PDA法分析不同来源的8个三棵针样品甲醇提取物,采用肉汤稀释法测试上述8个甲醇提取物和单体生物碱成分的抗菌活性。结果从湖北小檗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为异紫堇定碱(1)、小檗胺(2)、药根碱(3)、巴马汀(4)、小檗碱(5)、4-羟基苯甲酸(6)、β-谷甾醇(7),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8个甲醇提取物与化合物2~5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显抗菌活性,MIC值范围为12.5~50.0μg/mL。结论三颗针中所含的异喹啉生物碱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不同来源的三颗针甲醇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这些研究为三颗针进一步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颗针 湖北小檗 抗微生物活性 生物碱 制备型高效液相
下载PDF
八角茴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袁经权 周小雷 +3 位作者 王硕 缪剑华 柯昌强 杨新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3-2126,共4页
目的:系统研究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八角茴香和制定八角茴香药材定量分析标准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八角茴香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部分通过硅胶色谱柱和sephadex LH-20进行色谱技术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 目的:系统研究八角茴香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八角茴香和制定八角茴香药材定量分析标准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八角茴香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部分通过硅胶色谱柱和sephadex LH-20进行色谱技术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种成分,主要为黄酮苷,分别为1α-羟基-3-去氧伪莽草毒素,苏-茴香脑乙二醇,异槲皮苷,槲皮素-3′-O-甲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D-木糖苷,柽柳素3-O-橙皮糖苷,4-甲氧基芦丁,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莽草酸。结论:除莽草酸外,所有化合物均尚未见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相关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化学成分 黄酮苷
下载PDF
紫茎泽兰抗肝癌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豪 杨洁 +3 位作者 杨新洲 李余钊 周蓓 袁经权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为充分利用紫茎泽兰,缓解其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本实验对紫茎泽兰进行抗肝癌活性评价,并对活性部位的毒性与抗肝癌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运用MTT法、流式细胞术与免疫印迹法等分析紫茎泽兰各提取部位抗肝癌活性及活性部位抗肝癌机制。... 目的:为充分利用紫茎泽兰,缓解其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本实验对紫茎泽兰进行抗肝癌活性评价,并对活性部位的毒性与抗肝癌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运用MTT法、流式细胞术与免疫印迹法等分析紫茎泽兰各提取部位抗肝癌活性及活性部位抗肝癌机制。结果:紫茎泽兰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能引起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与PARP的活化,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但对正常肝细胞影响较小。结论:紫茎泽兰乙酸乙酯部位能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发挥抗肝癌活性,具有极大的开发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紫茎泽兰 线粒体 凋亡
原文传递
苦石莲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袁经权 邹忠杰 +4 位作者 杨新洲 缪剑华 董悦生 许旭东 杨峻山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89-1493,共5页
目的:系统研究苦石莲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苦石莲和制定苦石莲药材定量分析标准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利用硅胶、凝胶和制备薄层等常规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化合物分离,采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卡句,并对苦石莲各萃取物、水... 目的:系统研究苦石莲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苦石莲和制定苦石莲药材定量分析标准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利用硅胶、凝胶和制备薄层等常规色谱分离方法进行化合物分离,采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卡句,并对苦石莲各萃取物、水溶部位和 caesalmin C(化合物2)进行了流感甲型病毒活性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从苦石莲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norcaesalnin E(化合物1)、caesalmin C(化合物2)、5-羟甲基-2-呋喃醛(化合物3)、胡萝卜苷(化合物4)、蔗糖(化合物5)、β-谷甾醇(化合物6)、硬脂酸(化合物7)、咖啡酸十八醇酯(化合物8)、2,5-二羟基苯甲酸乙酯(化合物9),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和化合物2对流感甲型病毒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除化合物2外,其他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可以作为有效成分定量分析苦石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石莲(喙荚云实种仁) 化学成分 卡萨烷型呋喃二萜 抗流感病毒活性
下载PDF
电磁推力轴承磁场的有限元计算及漏磁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澄泓 汪希平 +2 位作者 周朝暾 吴明贵 杨新洲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52-55,共4页
电磁推力轴承中转轴内存在的漏磁现象对轴承的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用有限元方法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漏磁引起轴承的轴向推力加大。随着定子铁心和转轴之间的气隙加大,漏磁减少,轴向电磁力反而逐渐变小。有关的机理分析表... 电磁推力轴承中转轴内存在的漏磁现象对轴承的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用有限元方法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漏磁引起轴承的轴向推力加大。随着定子铁心和转轴之间的气隙加大,漏磁减少,轴向电磁力反而逐渐变小。有关的机理分析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 电磁场 漏磁 有限元
下载PDF
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钢 李松生 +3 位作者 张建生 杨新洲 虞烈 谢友柏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40-43,共4页
对磁悬浮轴承 -刚性转子系统建立了完整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其中除了人们通常所考虑的陀螺效应外 ,着重考虑和增加了推力磁轴承对转子横向振动的耦合效应和由于轴颈倾斜所引起的径向磁轴承之间的耦合效应 ,以及控制系统的电学微分方... 对磁悬浮轴承 -刚性转子系统建立了完整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其中除了人们通常所考虑的陀螺效应外 ,着重考虑和增加了推力磁轴承对转子横向振动的耦合效应和由于轴颈倾斜所引起的径向磁轴承之间的耦合效应 ,以及控制系统的电学微分方程和传感器与磁轴承非共点安装对系统性能所带来的耦合影响。该模型可用于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刚性转子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萍 徐婵 +4 位作者 马云瑞 吕静南 杨静 汪超 杨新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4-67,共4页
为从藏药中发现新的抗癌药物,从青海互助县收集了100种常用藏药,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出了各种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选用2种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以MTT法测试了100种藏药的抗肝癌活性,选用人肝细胞株LO-2评价... 为从藏药中发现新的抗癌药物,从青海互助县收集了100种常用藏药,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出了各种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选用2种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以MTT法测试了100种藏药的抗肝癌活性,选用人肝细胞株LO-2评价了藏药的体外毒性.结果表明:15种藏药材显示出抗肝癌活性,IC50值均小于150μg/m L,其中藜、天名精、三脉紫菀3种藏药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50μg/m L,而对正常肝细胞LO-2未显示出明显的毒性.该研究为进一步从藏药中发现新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抗肝癌活性筛选 MTT 快速溶剂萃取
下载PDF
佛甲草中细胞毒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洁 文琰章 +6 位作者 麻新华 邓士豪 黄蕴 林亲雄 万定荣 杨新洲 宋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7-354,共8页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6个单体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均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并且IC50值在22.6~91.5μg/mL之间,在浓度大于100μg/mL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相比于黄酮类化合物1、2,苯丙酸类化合物3~6(IC50=22.6~44.3μg/mL)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顺式苯丙酸类化合物5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IC50值范围在22.6~28.2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佛甲草 化学成分 抗肝癌活性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