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CNN-BiGRU和注意力机制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1
作者 杨晓文 张健 +1 位作者 况立群 庞敏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为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和分类准确率,提出了一种融合双向门控循环单元(CNN-BiGRU)和注意力机制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使用CNN有效提取流量数据集中的非线性特征;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提取数据集中的时序特征,最后融合注... 为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和分类准确率,提出了一种融合双向门控循环单元(CNN-BiGRU)和注意力机制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使用CNN有效提取流量数据集中的非线性特征;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提取数据集中的时序特征,最后融合注意力机制对不同类型流量数据通过加权的方式进行重要程度的区分,从而整体提高该模型特征提取与分类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其整体精确率比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模型提升了2.25%.K折交叉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泛化性能良好,避免了过拟合现象的发生,印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入侵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现状及风险模型构建
2
作者 杨晓文 许彬 +2 位作者 吴娟 王希 赵琳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3,78,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急性胃肠损伤提供借鉴。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的随机森林...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急性胃肠损伤提供借鉴。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危险因素的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模型。结果15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急性胃肠损伤患者94例,占62.67%。是否并发急性胃肠道损伤的患者在糖尿病、白蛋白、APACHE-Ⅱ评分、休克指数、液体负平衡、酸中毒、深度镇静、呼吸衰竭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构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随机森林模型,树的数量为103时出现的错误率最低;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因素重要性排序为糖尿病、液体负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白蛋白、深度镇静及酸中毒;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98,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773。结论构建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胃肠损伤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高,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胃肠损伤 风险模型
下载PDF
顾及多尺度监督的点云语义分割
3
作者 文阳晖 杨晓文 +3 位作者 张元 韩燮 况立群 薛红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2,共8页
针对复杂场景点云分割精度不高、神经网络隐藏单元缺乏直接监督,难以提取语义明确的点云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多尺度监督和SCF-Net相结合的点云语义分割网络。首先构建了一个类别信息生成模块,记录编码器中隐藏单元感受野内的类别,... 针对复杂场景点云分割精度不高、神经网络隐藏单元缺乏直接监督,难以提取语义明确的点云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多尺度监督和SCF-Net相结合的点云语义分割网络。首先构建了一个类别信息生成模块,记录编码器中隐藏单元感受野内的类别,用于解码器中辅助分类器的监督学习。其次将解码阶段的点云类别预测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点云感受野类别预测任务,通过对解码器中每一层添加辅助分类器,预测当前阶段点云感受野类别,编码阶段生成的类别信息作为标签监督网络学习。模型从粗到细地推理点云感受野类别,最终预测得到点云语义标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点云关键信息,提高语义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语义分割 多尺度监督 深度学习 SCF-Net
下载PDF
融合混合注意力的自编码器视频异常检测
4
作者 郑重 杨晓文 +3 位作者 谢剑斌 欧阳楠楠 忽欣谕 王晋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523,共8页
为提高视频异常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融合混合注意力的自编码器视频异常检测算法。针对自编码器网络强大的“泛化”能力可能重构异常行为问题,提出一种混合注意力模块(CSCFAM)并将其融合至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的跳跃连接层以限制异常行... 为提高视频异常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融合混合注意力的自编码器视频异常检测算法。针对自编码器网络强大的“泛化”能力可能重构异常行为问题,提出一种混合注意力模块(CSCFAM)并将其融合至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的跳跃连接层以限制异常行为的生成。为考虑正常样本的多样性,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的瓶颈处引入存储记忆模块(Memory),记录正常样本潜在特征的原型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UCSD Ped2、CUHK Avenue数据集上帧级AUC分别达到97.3%、87.0%,与当前先进的视频异常检测算法相比,异常检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异常检测 自编码器 跳跃连接 混合注意力模块 存储记忆模块 异常行为 原型模式
下载PDF
基于YOLOv7-RS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研究
5
作者 梁琦 杨晓文 《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针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背景复杂、目标特征不明显、小目标排列密集的问题,基于YOLOv7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YOLOv7-RS(YOLOv7-Remote Sensing),提高了遥感图像的目标检测精度。首先,向特征提取网络中融... 针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背景复杂、目标特征不明显、小目标排列密集的问题,基于YOLOv7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YOLOv7-RS(YOLOv7-Remote Sensing),提高了遥感图像的目标检测精度。首先,向特征提取网络中融合SimAM减少背景噪声的干扰;其次,提出了D-ELAN网络增强遥感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再次,利用SIOU损失函数以提高算法模型的收敛速度;最后,优化了正负样本分配策略,改善了遥感图像中小目标密集排列时的漏检问题。实验结果表明,YOLOv7-RS在NWPU VHR-10和DOTA数据集上的mAP达到95.4%和74.1%,相较于其他主流算法有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目标检测 YOLOv7-RS SimAM D-ELAN SIOU
下载PDF
樟树枝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室内筛选
6
作者 叶小真 张龙华 +4 位作者 陈红梅 林曦碧 李渊顺 杨晓文 陈全助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为了掌握樟树枝枯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林间防治有效的杀菌剂,于2020—2021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以强致病力病原菌株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JY-6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和杀菌药剂室内抑菌效... 为了掌握樟树枝枯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筛选出林间防治有效的杀菌剂,于2020—2021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以强致病力病原菌株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JY-6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和杀菌药剂室内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JY-6菌株菌丝以PDA培养基(pH 5.0)、30℃全光照恒温培养生长最快,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蔗糖、硝酸铵;菌株分生孢子以PDA培养基(pH 6.0~7.0)、30℃恒温培养萌发率最高,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硝酸铵,萌发率的高低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水滴中培养6 h萌发率高达92.63%,但受光照条件的影响不显著;筛选出精甲·咯菌腈、多菌灵、吡醚·甲硫灵、氟硅唑和戊唑醇等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EC50、EC90分别介于0~0.1、0~5 mg·L^(-1)之间,尤以精甲·咯菌腈(EC50、EC90分别为0.008、0.058 mg·L^(-1))抑菌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樟树枝枯病的病害野外监测和防治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枝枯病 生物学特性 杀菌剂
下载PDF
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元 杨晓文 +2 位作者 李玲 庞敏 孙福盛 《计算机教育》 2023年第8期36-41,共6页
从分析培养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必要性入手,针对目前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操作系统课程改革建设方案,从课程目标、课程群建设、实践体系、前沿引入和评价体系几方面,阐述操作系统课程改革实施过程,... 从分析培养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必要性入手,针对目前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面向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操作系统课程改革建设方案,从课程目标、课程群建设、实践体系、前沿引入和评价体系几方面,阐述操作系统课程改革实施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改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能力 操作系统 实践体系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预测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杨晓文 童孜蓉 +1 位作者 吴娟 王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 构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预测模型,以期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 目的 构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预测模型,以期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院收治的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3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构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预测模型,并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310例患者中,60例患者脱机失败,占19.35%。是否脱机失败的患者在年龄、吸烟指数、机械通气时间等资料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吸烟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等是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0.647~0.798)。结论 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对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进行准确预测,有助于临床及时制订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机械通气 脱机失败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医院智慧病房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9
作者 吕晋栋 彭盼 +1 位作者 杨晓文 黄玲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23年第5期22-25,共4页
介绍了智慧病房的整体设计和建设目标,从护理业务、住院医生业务和患者服务三方面阐述了智慧病房的整体框架。智慧病房的建设,可为医护人员提供智能化的应用及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为管理者提供基于数据... 介绍了智慧病房的整体设计和建设目标,从护理业务、住院医生业务和患者服务三方面阐述了智慧病房的整体框架。智慧病房的建设,可为医护人员提供智能化的应用及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为管理者提供基于数据的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病房 病房建设 护理业务 患者服务
下载PDF
融合形状与纹理的点云局部特征描述算法
10
作者 史泽鹏 张元 +2 位作者 杨晓文 韩慧妍 韩燮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2-828,共7页
针对现有点云局部描述符缺乏色彩纹理信息导致特征描述能力不足,以及耗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FH(快速点特征直方图)的多特征融合描述符。利用FPFH算法提取形状特征;为特征邻域内点云建立拓扑结构,利用点对间HSV色彩通道比值提取... 针对现有点云局部描述符缺乏色彩纹理信息导致特征描述能力不足,以及耗时过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FH(快速点特征直方图)的多特征融合描述符。利用FPFH算法提取形状特征;为特征邻域内点云建立拓扑结构,利用点对间HSV色彩通道比值提取纹理特征;通过特征融合构造描述符,基于最近邻比值的策略进行特征匹配来评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其它描述符有效减少了计算量,可以提高彩色点云特征匹配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图像处理 点云 特征描述 特征匹配 特征融合 纹理信息 快速点特征直方图
下载PDF
绩溪抽水蓄能电站调速器导叶关闭时间调整及试验验证分析
11
作者 吕兵 陈善贵 +3 位作者 田鹏 韩刘山 蒋友凯 杨晓文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本文介绍了绩溪抽水蓄能电站调速器分段关闭装置结构、工作原理及导叶关闭时间调整方法。通过对甩负荷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高水头电站采用“先慢后快”关闭规律的可靠性,试验数据完全满足调节保证计算要求。为同类型电站分段关闭装置的... 本文介绍了绩溪抽水蓄能电站调速器分段关闭装置结构、工作原理及导叶关闭时间调整方法。通过对甩负荷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高水头电站采用“先慢后快”关闭规律的可靠性,试验数据完全满足调节保证计算要求。为同类型电站分段关闭装置的设计选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头 分段关闭 导叶关闭规律 甩负荷试验
下载PDF
某院≥65岁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横断面研究
12
作者 凌建春 杨晓文 齐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326-330,共5页
目的分析≥65岁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中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评估PIM与生活质量(QOL)和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8—2021年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50例老年住院心力衰竭患者,收集社会人口学、临床和用药... 目的分析≥65岁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中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评估PIM与生活质量(QOL)和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8—2021年山西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50例老年住院心力衰竭患者,收集社会人口学、临床和用药物数据。使用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评估每例患者的PIM药物概况。250例患者采用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问卷(MLHFQ)和患者健康问卷-9(PHQ-9)进行评估。使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PIM与MLHFQ、PHQ-9、药物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PIM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总共服用了2070例次药物,平均每例患者服用8.3种药物,43.2%(108例)的患者接受了7~10种药物治疗。共有350例次涉及PIM目录药物,平均每例患者涉及1.4种PIM,无PIM者占27.2%(68/250),62.8%(182/250)涉及至少1种PIM,55.5%涉及1~3种PIM。61.6%(216/350)PIM处方处于高风险状态,有51.2%(179/350)的神经系统用药属于老年人应避免使用的药物,利尿剂(55.2%,193/350)和质子泵抑制剂(41.6%,146/350)是研究中发现的常见PIM。PIM数量与PHQ-9(r=0.420,P<0.01)和MLHFQ(r=0.415,P<0.001)评分呈正相关。PIM数量与药物总数呈正相关(r=0.619,P<0.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年龄≥80岁[b=1.294,95%CI(0.686,1.902),P<0.001]、每例患者的药物数量[b=0.202,95%CI(0.143,0.260),P<0.001]、慢性肾病[b=0.528,95%CI(0.103,0.952),P=0.015]和纽约心脏协会Ⅲ级[b=0.735,95%CI(0.351,1.119),P<0.001]的HF患者更容易存在PIM。结论老年HF患者容易出现PIM,需要多学科团队控制HF患者的PIM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不适当用药 心力衰竭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虚拟手的人机交互关键技术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晓文 张志纯 +1 位作者 况立群 韩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45-2949,共5页
基于虚拟手的人机交互技术是虚拟现实中的研究热点。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多边形网格建模方法,建立了虚拟手的逼真几何模型;基于Virtools平台开发了数据手套的数据采集模块,提出使用基于初始值的数据转换方法,解决了开始运... 基于虚拟手的人机交互技术是虚拟现实中的研究热点。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多边形网格建模方法,建立了虚拟手的逼真几何模型;基于Virtools平台开发了数据手套的数据采集模块,提出使用基于初始值的数据转换方法,解决了开始运动时的跳变问题,同时对手指的外展运动,使用约束值方法进行处理,提高了虚拟手与真实人手匹配一致性;最后,针对虚拟手与虚拟物体的操作交互,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阈值角度的抓取算法。通过Virtools平台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虚拟手模型逼真度高,手型变化自然;同时实现了虚拟手对虚拟物体的操作交互,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虚拟现实 初始值 VIRTOOLS 抓取算法
下载PDF
甲状腺癌的预后因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晓文 王世清 莫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9期2219-2220,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辅助化疗对甲状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本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200例。用Pearsonχ2分析肿瘤大小的分布差异,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生存率,Log-rank进...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辅助化疗对甲状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本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200例。用Pearsonχ2分析肿瘤大小的分布差异,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生存率,Log-rank进行差异性检验,并对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以及是否接受辅助化疗等因素进行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87.4%;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淋巴结侵袭转移与否、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要求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诊断水平,正确评估预后,以便对甲状腺癌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手术方式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多目标Box-Behnken设计试验条件优化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晓文 韩荣荣 +2 位作者 徐彦杰 刘晓红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0,344,共5页
目的比较微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以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olNaOH作为影响因素;以粒径、ζ电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乳剂相分布率作为评价指标,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 目的比较微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确定最优试验条件的效果。方法以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olNaOH作为影响因素;以粒径、ζ电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乳剂相分布率作为评价指标,在Box-Behnken试验设计给定的条件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二阶响应面方程试验模型,分别运用Matlab2009a软件的函数模块、图形模块编制的遗传算法程序和ExpertDesign软件(Version7.1.6.0)的Box-Behnken设计的传统优化方法,筛选出最优试验条件,比较两种优化方法的效果。结果当评价指标和因素之间呈非线性回归关系时,Box-Behnken设计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同时在中心点进行重复试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经微遗传算法优化后试验因素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NaOH最佳条件分别为:68.25%、0.52%、15.26%,评价指标粒径、ζ电位、CLA乳剂相分布率分别为:135.75nm、33.67mV、98.12%;经传统优化方法优化后试验因素琥珀酸维生素E、泊洛沙姆-188、0.1MNaOH最佳条件分别为:76.0%、0.5%、15.4%,评价指标粒径、ζ电位、CLA乳剂相分布率分别为:135.75nm、31.04mV、97.33%。结论对于三水平多因素的试验,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设计可以大大减少设计所花费的时间和成本,提高试验效率。微遗传算法相对于传统优化方法,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搜索试验条件的最优组合,进行多个评价指标优化效果理想、程序可行、计算时间短、可以应用于解决多维解空间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遗传算法 BOX-BEHNKEN设计 最优试验条件 优化效果
下载PDF
基于八叉树的卷积神经网络三维模型分割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晓文 李静 +2 位作者 韩燮 韩慧妍 陶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63-2669,共7页
为实现三维点云的分割,利用神经网络高效处理三维数据,减少庞大的计算量和存储量,提出一种基于八叉树的卷积神经网络的点云分割方法。构造高效的八叉树结构化表示三维点云,提取深层子八分体的基本特征并融合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特征,将卷... 为实现三维点云的分割,利用神经网络高效处理三维数据,减少庞大的计算量和存储量,提出一种基于八叉树的卷积神经网络的点云分割方法。构造高效的八叉树结构化表示三维点云,提取深层子八分体的基本特征并融合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特征,将卷积计算限制在八叉树节点上,通过多层网络结构获取更高维的点云模型的信息,得到分割预测标签。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点云模型的分割,得到良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分割 八叉树 特征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 标签
下载PDF
虚拟维修训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晓文 韩燮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8-210,共3页
虚拟维修技术弥补了传统维修训练过程的不足。简述虚拟维修技术,给出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开发框架,详细阐述其关键技术:三维模型构建技术、交互技术、碰撞检测技术和组件式脚本封装技术。其中三维模型构建中模型优化技术改善了系统中模... 虚拟维修技术弥补了传统维修训练过程的不足。简述虚拟维修技术,给出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开发框架,详细阐述其关键技术:三维模型构建技术、交互技术、碰撞检测技术和组件式脚本封装技术。其中三维模型构建中模型优化技术改善了系统中模型渲染的速度;组件式脚本封装技术根据组件复用的思想,对相似脚本的封装进行有效管理,该技术已应用于某基地的虚拟维修训练系统的开发过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及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可应用于其他虚拟维修训练系统或虚拟现实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维修训练系统 VIRTOOLS 组件式脚本封装技术 模型优化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后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晓文 李萍 +3 位作者 张吉才 胡培 张涛 严世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指导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1例重型脑损伤合并颅内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PCT监测治疗组(45例,PCT组)和常规治疗组(46例,对照组)。相同的诊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指导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1例重型脑损伤合并颅内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PCT监测治疗组(45例,PCT组)和常规治疗组(46例,对照组)。相同的诊疗基础上,对照组根据抗生素应用指南决定疗程。PCT组根据血清PCT检测值判断是否继续或停止使用抗生素,当血清PCT≥0.25ng,ml时,进行抗生素治疗;PCT〈0.25ng/ml时,停止抗生素治疗。结果PCT组抗生素疗程8~15d,平均(12.35±2.47)d;对照组抗生素疗程11—19d,平均(15.78±2.69)d;PCTfR患者抗生素疗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颅内感染患者根据PCT使用抗生素,能够缩短抗生素疗程,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作为优化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感染 降钙素原 抗生素
下载PDF
高原反应的脑病理与水通道蛋白-4(AQP4)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晓文 可金星 +5 位作者 陈代伦 陶忠芬 孙伟 黄文琪 王莉 肖桃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685-1689,共5页
目的研究高原反应的脑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方法Wistar大白鼠56只,分正常对照和实验组,实验组进入模拟5 000 m高原环境饲养,取4、24、48 h、3 d、2、4周各组各时相点动物活杀取脑作光、电镜一般形态学观察,硝酸镧示踪血管通透性观察,水... 目的研究高原反应的脑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方法Wistar大白鼠56只,分正常对照和实验组,实验组进入模拟5 000 m高原环境饲养,取4、24、48 h、3 d、2、4周各组各时相点动物活杀取脑作光、电镜一般形态学观察,硝酸镧示踪血管通透性观察,水通道蛋白(AQP4)和mRNA光、电镜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GLU(glutamate,谷氨酸),GABA(gamm-aminobutyric,γ氨基丁酸)含量检测.结果光、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早期(4~72 h)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吞饮泡增多、线粒体肿胀、紧密连接松弛、胶质足肿胀以及(24、48 h)硝酸镧漏出血管腔等病理改变,神经细胞无明显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AQP4在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纤维阳性表达,AQP4 mRNA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核和胶质细胞核呈阳性表达,二者的表达情况在实验组早期增高.结论BBB病变是动物进入高原出现较早的病理变化;早期胶质细胞肿胀可能是一种保护性调节;AQP4 mRNA的表达变化可能是调节BBB通透性并维持水平衡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反应 水通道蛋白-4 胶质细胞 血脑屏障
下载PDF
MMP-7和TIMP-2表达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晓文 王世清 莫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7-818,820,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肿瘤组织石蜡标本30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标本28例。观察其MM...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和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肿瘤组织石蜡标本30例、正常大肠黏膜石蜡标本28例。观察其MMP-7和TIMP-2表达的差异;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结果MMP-7和TIMP-2的表达与HNPCC的性别、肿瘤大小和部位无关,而与肿瘤侵犯深度和转移密切相关;两组中MMP-7、TIMP-2的表达率差异显著;且MMP-7与TIMP-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MMP-7和TIMP-2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并且MMP-7和TIMP-2的表达和肿瘤的侵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 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