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9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晓波:建设创新型国家需增强高校科研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晓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9-30,共2页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也是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的共同机遇。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搭建双赢的学术交流平台,探寻建设创新型国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也是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的共同机遇。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搭建双赢的学术交流平台,探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2006年3月14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组织举办了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为主题的首期学术讲坛。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中英教授,以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以专家主题发言、教师参与对话的方式,围绕着科技自主创新、教育科研体制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文化创新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现将与会学者主要论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型人才 科研能力 高校 培养 柏林大学 19世纪初 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 知识创新
下载PDF
基于无监督的西藏古建筑室内显著性目标检测
2
作者 罗骞 杨晓波 +3 位作者 李建邦 许应成 周明强 王怡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7,共7页
针对西藏室内复杂纹理背景下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难以全面标记显著区域的问题,在A2SNet模型基础上提出改进的MA2SNet模型。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增强预训练模型对复杂场景的检测能力;添加基于区域扩张的冲量策略,结合高置信度标签和... 针对西藏室内复杂纹理背景下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难以全面标记显著区域的问题,在A2SNet模型基础上提出改进的MA2SNet模型。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增强预训练模型对复杂场景的检测能力;添加基于区域扩张的冲量策略,结合高置信度标签和噪声线索,提高伪标签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改进实时标签纠正策略,实时优化伪标签质量。采用深度学习的无监督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降低了为众多物品手动注释标签的人力成本。实验结果表明,F2和召回率相较于基线模型,在西藏数据集和公共数据集都有所提高,可稳定、全面地检测图像占比大于40%的单物体显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学习 显著性目标检测 西藏古建筑 冲量扩张 室内检测
下载PDF
孕期重金属暴露对子代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程红 杨晓波 《生物医学转化》 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
重金属作为主要的环境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妊娠母体并穿过胎盘屏障,进而引发子代的毒性效应。孕期重金属暴露不仅通过影响母体健康间接影响胎儿神经发育,还能穿透血脑屏障对胎儿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损害,从而导致出生后神经行为和认知... 重金属作为主要的环境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妊娠母体并穿过胎盘屏障,进而引发子代的毒性效应。孕期重金属暴露不仅通过影响母体健康间接影响胎儿神经发育,还能穿透血脑屏障对胎儿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损害,从而导致出生后神经行为和认知功能异常,并增加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其机制主要包括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兴奋性毒性、钙离子失衡、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表观遗传改变等。本文梳理了孕期铅、镉、汞、砷和锰等重金属暴露对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以期为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暴露 孕期暴露 子代 神经发育
下载PDF
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排种器及播种监控系统的使用问题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晓波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0期81-84,共4页
排种器是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最关键的部件,是实施播种作业监测的重点内容。该文通过论述目前应用在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上的排种器类型及检查维护方法,介绍播种机上常用的监测设备,目的是减少漏播或重播现象发生,提高播种机的播种精度,... 排种器是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最关键的部件,是实施播种作业监测的重点内容。该文通过论述目前应用在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上的排种器类型及检查维护方法,介绍播种机上常用的监测设备,目的是减少漏播或重播现象发生,提高播种机的播种精度,推动精量播种机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提出目前免耕精量播种机上应用的排种器及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为免耕精量播种机的改进和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播种机 排种器 监控系统 播种质量 智能化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杨晓波 吴淼 +3 位作者 钟寒迪 罗坤 刘见 彭孟寅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124-126,130,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为完全腹腔镜组(n=40)以及传统开腹组(n=40),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并分析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回肠单腔造口还纳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为完全腹腔镜组(n=40)以及传统开腹组(n=40),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及两组患者术后30d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传统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开腹组,腹腔镜内粘连松解率高于传统开腹组,再住院率低于传统开腹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传统开腹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d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与传统开腹组相比,完全腹腔镜组术后30d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回肠造口还纳术与传统回肠造口还纳术相比较,手术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腹腔镜 回肠造口还纳术 传统手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青年颈椎病手术患者血脂水平、颈椎矢状力线参数与颈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
6
作者 杨晓波 兰谢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分析青年颈椎病手术患者血脂水平、颈椎矢状力线参数与颈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64例拟行颈椎病手术的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firrmann分级总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 目的分析青年颈椎病手术患者血脂水平、颈椎矢状力线参数与颈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64例拟行颈椎病手术的青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firrmann分级总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颈椎矢状力线参数,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神经功能症状、颈椎活动情况,分析血脂水平、颈椎矢状力线参数与患者颈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颈倾斜角(NT)、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_(2-7)SVA)水平和视觉模拟(VAS)、颈椎总活动度(ROM)评分均明显低于中重度组,而轻度组患者的T1倾斜角(T1S)、颈椎前凸角(CLA)水平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明显高于中重度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组患者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和胸廓入口角(TIA)水平与中重度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LDL、HDL、TIA、T1S、NT水平与Pfirrmann分级总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患者的TC、TG、C_(2-7)SVA水平与Pfirrmann分级总分呈正相关,CLA水平与Pfirrmann分级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青年颈椎手术患者的TC、TG、C_(2-7)SVA、CLA水平与其Pfirrmann分级总分有相关性,TC、TG、C_(2-7)SVA、CLA水平异常可加重颈椎间盘退变。但该研究中,样本量较小,数据存在一定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血脂 颈椎矢状力线 颈椎间盘退变 Pfirrmann分级 颈椎总活动度
下载PDF
PCA和CNN的电力计量装置断流故障自动监测方法
7
作者 杨晓波 韩硕辰 +1 位作者 刘岩 刘志凯 《信息技术》 2025年第2期110-115,共6页
针对电力计量装置在测量机械设备电能消耗的过程中易出现断流故障的问题,文中提出PCA和CNN的电力计量装置断流故障自动监测方法。填充处理电力计量装置运行数据缺失值,获取完整电力计量装置运行数据,分析数据的相关性,进行数据集分段。... 针对电力计量装置在测量机械设备电能消耗的过程中易出现断流故障的问题,文中提出PCA和CNN的电力计量装置断流故障自动监测方法。填充处理电力计量装置运行数据缺失值,获取完整电力计量装置运行数据,分析数据的相关性,进行数据集分段。利用PCA提取故障数据特征,结合CNN建立故障监测模型,采用差分进化方法优化监测模型参数,将故障特征输入模型中,获取模型训练最佳输出值,实现电力计量装置断流故障精准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缩减装置故障监测时的收敛速度,减少迭代次数和误报数量,能有效提高故障监测效果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 CNN 电力计量装置 断流故障 自动监测
下载PDF
市政道路工程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应用
8
作者 杨晓波 《四川建材》 2025年第1期120-122,共3页
市政道路工程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裂缝、车辙等病害问题,此类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影响道路使用寿命、行车安全。而通过采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市政道路病害问题,改善道路行车性能。基于此,重点阐述微表... 市政道路工程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裂缝、车辙等病害问题,此类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影响道路使用寿命、行车安全。而通过采用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市政道路病害问题,改善道路行车性能。基于此,重点阐述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优势,围绕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原路面处理、机械准备等,对市政道路工程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施工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 微表处 养护施工
下载PDF
新形势下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与维修保养分析
9
作者 杨晓波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4期182-184,共3页
起重设备作为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具有体量大、功能强的特点。本文以桥式起重机为例,参照起重设备管理流程与要点,对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针对性维修保养措施,以期提高桥式起重机作业安全性,为安全管理、施工... 起重设备作为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具有体量大、功能强的特点。本文以桥式起重机为例,参照起重设备管理流程与要点,对桥式起重机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探讨了针对性维修保养措施,以期提高桥式起重机作业安全性,为安全管理、施工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起重机 常见故障 维修保养
下载PDF
基于多域联合直达波估计的建筑布局层析成像方法
10
作者 李念 刘杰 +7 位作者 于君明 朱智豪 刘剑光 郭世盛 陈家辉 崔国龙 孔令讲 杨晓波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9-321,共13页
在进入陌生建筑物之前掌握其内部结构信息,能够为反恐作战、灾害救援、监视管控等多种应用提供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为实现建筑布局结构信息获取,该文开展了基于多域联合直达波估计的建筑布局层析成像方法研究。首先,建... 在进入陌生建筑物之前掌握其内部结构信息,能够为反恐作战、灾害救援、监视管控等多种应用提供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为实现建筑布局结构信息获取,该文开展了基于多域联合直达波估计的建筑布局层析成像方法研究。首先,建立了线性近似模型,实现了直达波信号传播时延与未知建筑布局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在层析成像模式下直达波信号与多径信号在快时间域、慢时间域与多普勒域中的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域联合的直达波估计算法,实现了多径干扰抑制与直达波信号精确估计;此外,提出了一种总变分约束的投影矩阵自适应修正代数重建算法,提升了有限数据下的建筑布局反演质量;最后,电磁仿真与实测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建筑布局层析成像方法的有效性,其重建结果的结构相似性指标分别可达到91.2%和81.7%,显著优于现有建筑布局层析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布局层析成像 直达波估计 代数重建技术 总变分约束 投影矩阵自适应修正
下载PDF
大型双柱上压式液压机组合活动横梁预紧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磊 杨晋 +2 位作者 何琪功 栾大为 杨晓波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8,共8页
针对大型双柱上压式快速锻造液压机的组合活动横梁预紧结构及特点,分析了采用整机设计方法来设计活动横梁的不足,通过偏载分析确定了先单独设计活动横梁再设计整机的方法。基于该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坯料的锻造过程,建立了以锻压正面体坯... 针对大型双柱上压式快速锻造液压机的组合活动横梁预紧结构及特点,分析了采用整机设计方法来设计活动横梁的不足,通过偏载分析确定了先单独设计活动横梁再设计整机的方法。基于该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坯料的锻造过程,建立了以锻压正面体坯料为例的工况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预紧力,确定了快速上行是组合活动横梁拉杆预紧力分析的恶劣工况。建立了恶劣工况下的拉杆预紧力模型,提出了预紧力确定思路。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组合活动横梁预紧力确定思路的正确性。为大型双柱上压式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合活动横梁的预紧力结构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 组合活动横梁 工况分析 预紧力 整机设计
原文传递
中药灌肠液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门敬菊 杨晓波 +2 位作者 白成 李海霞 刘丹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基于分子药理学方法研究一种中药灌肠制剂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及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葡聚糖硫酸钠盐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组、美沙拉嗪+灌肠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 目的基于分子药理学方法研究一种中药灌肠制剂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及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葡聚糖硫酸钠盐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组、美沙拉嗪+灌肠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盐溶液7 d。美沙拉嗪+灌肠液组每天灌胃给予0.52 g·kg^(-1)美沙拉嗪,且每天早晚用自制中药制剂灌肠;美沙拉嗪组每天灌胃给予0.52 g·kg^(-1)美沙拉嗪,且每天早晚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用0.9%氯化钠溶液灌胃,且每天早晚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连续14 d后,取结肠组织冷冻备用。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可使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美沙拉嗪可以帮助小鼠减少体质量下降趋势,美沙拉嗪+灌肠液组效果优于美沙拉嗪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及组织学评分结果显示,美沙拉嗪能有效降低小鼠结肠组织的组织学评分,合用灌肠液可以加强这一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以及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灌肠液能增强美沙拉嗪对炎性因子的下调作用;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凋亡基因cleaved caspase-3,Bax,Bcl-2的表达情况,灌肠液可增强美沙拉嗪对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的上调作用和对Bcl-2蛋白的下调作用。结论联合应用中药灌肠液能增强美沙拉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对炎性因子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灌肠制剂 炎症反应 凋亡 小鼠
原文传递
母乳化活性蛋白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粘靖祺 赵臻 +2 位作者 孙健 王利 杨晓波 《中国乳业》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作为生命物质的基础,蛋白质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母乳中含有的蛋白质具备多种生物学功能,然而当前婴幼儿配方奶粉在蛋白质组成方面与母乳仍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如A2型β-酪蛋白、乳白蛋白、骨桥蛋... 作为生命物质的基础,蛋白质在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母乳中含有的蛋白质具备多种生物学功能,然而当前婴幼儿配方奶粉在蛋白质组成方面与母乳仍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对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如A2型β-酪蛋白、乳白蛋白、骨桥蛋白等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以及其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旨在阐述深度母乳化活性蛋白组成和含量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设计开发的必要性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母乳化 活性蛋白质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的近恒力夹持装置结构设计
14
作者 王小亮 刘艳妍 +1 位作者 杨晓波 何琪功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0,共5页
分析了目前夹持装置的夹持需求,重点介绍了近恒力夹持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了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olidWorks中智能尺寸约束的近恒力输出夹持机构设计方法,通过在该软件中设置相应的夹持机构的结... 分析了目前夹持装置的夹持需求,重点介绍了近恒力夹持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分析了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olidWorks中智能尺寸约束的近恒力输出夹持机构设计方法,通过在该软件中设置相应的夹持机构的结构尺寸与几何约束条件,使得机构的每个部分的尺寸都可以自动计算和调整,并介绍了设计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与操作方法,实现了对近恒力夹持机构的结构设计。为了验证该装置的性能和实用性,通过实例对夹持装置钳口输出夹持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对该机构提出的设计方法简易快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操作机 夹持装置 近恒力输出 传力比 夹持力
原文传递
睾丸原发性淋巴瘤1例
15
作者 孙海军 柳萍 +2 位作者 杨晓波 李明明 马良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72-372,F0002,共2页
睾丸原发性淋巴瘤(PTL)是临床上罕见的睾丸恶性肿瘤,国内外报道较少。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于2021年12月收治1例并行右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行6周期R-CHOP化疗,随访2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报告该... 睾丸原发性淋巴瘤(PTL)是临床上罕见的睾丸恶性肿瘤,国内外报道较少。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于2021年12月收治1例并行右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行6周期R-CHOP化疗,随访2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报告该患者的临床资料。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主因“发现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半月余”入院。查体:右侧睾丸肿大,睾丸上极可扪及大小4.0 cm×3.0 cm×2.0 cm大小肿物,质硬,无触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西藏古建筑多视图三维重建
16
作者 李建邦 杨晓波 +1 位作者 许应成 罗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4,46,共7页
针对藏式古建筑由于光照、复杂纹理等因素导致匹配误差而难以获取高分辨率深度图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代价体聚合以及具有可靠注意力深度细化模块的深度学习网络。该深度学习网络采用从粗到精的策略,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增强图像特征提取能... 针对藏式古建筑由于光照、复杂纹理等因素导致匹配误差而难以获取高分辨率深度图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代价体聚合以及具有可靠注意力深度细化模块的深度学习网络。该深度学习网络采用从粗到精的策略,引入自注意力机制增强图像特征提取能力,并使用自适应代价体聚合减少像素匹配误差;通过深度细化提高深度图精度并减少累积误差,经过迭代得到高分辨率深度图。实验结果表明,在自建数据集上的重建图像较完整、纹理清晰,在DTU数据集上的准确度误差、完整度误差和综合误差分别为0.297、0.347、0.322 mm。基于多视图的三维重建可为研究和保护藏式古建筑提供有效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三维重建 多视图 自适应方法 深度细化 藏式古建筑
下载PDF
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晓波 口锁堂 +1 位作者 杨晓 郑魁山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5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通针法组...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5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温通针法组、捻转针法组、药物组,每组10只。温通针法组和捻转针法组分别于“大椎”“百会”“水沟”穴施以温通针法和捻转针法,每穴操作60s,每日1次,共15d。药物组给予尼莫地平悬浊液灌胃。各组大鼠经治疗、跳台试验结束后,断头处死,右侧脑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区脑组织细胞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①行为学测试:模型组跳台试验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增多,学习和记忆成绩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温通针法组、捻转针法组和药物组潜伏期及错误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0.05);药物组和温通针法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温通针法组与捻转针法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0.05)。②形态学结果:空白组可见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密集,形态正常,无变性,胶质细胞无增生;模型组可见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紊乱,出现核固缩,胶质细胞有增生,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药物组海马CA1区有核固缩,但较少,胶质细胞较多,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捻转针法组胶质细胞有增生,但较模型组少,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有所改善;温通针法组海马CA1区未见核固缩,胶质细胞数量增生不明显,细胞数量明显增多,CA1区细胞排列较模型组整齐,形态较正常,接近空白组。结论:温通针法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改善脑缺血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温通针法 海马 病理形态变化 学习记忆能力
下载PDF
焦炉工HSP70基因多态性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晓波 孙建娅 +5 位作者 梁华山 郭亮 白云 王红 谭皓 邬堂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焦炉工HSP70基因多态性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联。[方法]选择某焦化厂234名焦炉作业工人和130名无多环芳烃(PAHs)及其他毒物暴露者,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评价DNA损伤;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焦炉工HSP70基因多态性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联。[方法]选择某焦化厂234名焦炉作业工人和130名无多环芳烃(PAHs)及其他毒物暴露者,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使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评价DNA损伤;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多态性;运用PHASE2.0.2遗传分析软件计算单倍型。[结果]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live尾矩(OliveTailMoment,OTM)高于对照组(对数转换后分别为1.29±1.07、0.56±0.9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焦炉工中,HSP70-1基因190位点C/C基因型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TM为2.19±0.65,高于G/C及G/G基因型携带者(分别为1.30±1.03、1.23±1.10),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HSP70-2基因1267位点A/A、A/G及G/G基因型携带者OTM分别为1.23±1.02、1.27±1.06和1.42±1.18,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SP70-hom基因2437位点T/T、T/C及C/C基因型携带者OTM分别为1.32±1.09、1.25±1.01和0.83±0.96,三者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焦炉工HSP70-hom基因2437位点、HSP70-1基因190位点和HSP70-2基因1267位点组成的单倍型对中,TCG/TCG单倍型对携带者DNA损伤程度较重(OTM为2.04±0.59),显著高于单倍型对中含一个TCG单倍型者(OTM为1.24±1.14)及不含TCG单倍型者(OTM为1.30±1.01),P<0.05。[结论]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1基因190位点C/C基因型与TCG单倍型和DNA严重损伤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炉工 热体克蛋白70 基因多态性 单倍型 DNA损伤
下载PDF
双源 CT 大螺距前瞻性双次扫描模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晓波 杨俊杰 +5 位作者 田峰 周迎 汪奇 张华巍 杜洛山 陈韵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05-1610,共6页
摘要:目的评价双源cT大螺距前瞻眭心电门控双次扫描模式(DoubleFlash)显示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辐射剂量。方法人选采用DoubleFlash模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根据检... 摘要:目的评价双源cT大螺距前瞻眭心电门控双次扫描模式(DoubleFlash)显示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辐射剂量。方法人选采用DoubleFlash模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根据检查时心率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心率〈65次/min)和B组(65次,min≤心率〈80次/min),评价两组冠状动脉各段图像质量(1-4分);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基于患者和血管评价该扫描模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并评价患者辐射剂量。结果114例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1725个节段(A组933段、B组792段):(1)图像质量:A组采用DoubleFlash模式两次扫描综合显示可诊断的血管节段百分比为98.5%,而B组为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O.82);两组血管的图像质量总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准确性评价:基于患者水平分析,A组DoubleFlash模式两次扫描综合显示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0.5%、95.4%、100%和96.7%,而B组为100%、88.5%、94.5%、100%和96.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3)辐射剂量: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1.63±0.52msv。结论双源CTDoubleFlash模式具有临床可行性,尤其对于65次/min≤心率〈80次,min的患者,在较低的辐射剂量条件下,可保证较好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造影术
下载PDF
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SOD、MDA及AChE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晓波 口锁堂 郑魁山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捻转针法组和温通针法组,采用反复夹...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脑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5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捻转针法组和温通针法组,采用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方法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针刺选穴为“大椎”“百会”“水沟”,分别施以温通或捻转手法;药物使用尼莫地平,0.0108 g/kg灌胃给药。治疗均每日1次,连续15 d。用比色法检测大鼠脑内MDA含量及SOD、AChE活性。结果:血管性痴呆模型组大鼠SOD活性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AChE活性、MDA含量较正常组皆显著升高(P<0.01);温通针法组、捻转针法组和药物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明显升高SOD活性(P<0.01),降低AChE活性、MDA含量(P<0.05);温通针法组与药物组相比,升高SOD和降低AChE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降低MDA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且温通针法组升高SOD活性,降低AChE活性、MDA含量的作用优于捻转针法组(P<0.05)。结论:温通针法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改善脑内胆碱能系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温通针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