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牦牛瘤胃源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探究
1
作者 姜南 李传博 +5 位作者 杨晓钰 孙光明 洛桑顿珠 次旦央吉 石汇 窦少华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
为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寻找到安全性能好、产酶效率高的菌株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以提升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从牦牛瘤胃中分离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16S rDNA的鉴定,并探究其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和发酵阶段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外切... 为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寻找到安全性能好、产酶效率高的菌株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以提升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从牦牛瘤胃中分离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16S rDNA的鉴定,并探究其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和发酵阶段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外切型-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的特性。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鉴定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最终确定高产菌株M1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M1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活性大于外切型-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M1在35℃、pH为7、接种量为2%的条件下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的效率最高,在30℃、pH为6、接种量为2%的条件下产外切型-β-葡聚糖酶的效率最高,在30℃、pH为6、接种量为1%条件下产β-葡萄糖苷酶的效率最高;在M1生长过程中,先产生了β-葡萄糖苷酶,其次是外切型-β-葡聚糖酶、内切型-β-葡聚糖酶,并且外切酶活性远远大于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牦牛 瘤胃源 菌株筛选 纤维素酶 产酶条件 饲料添加
下载PDF
装备可靠性试验寿命评估GERT网络模型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晓钰 方志耕 陶良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9-695,共7页
针对装备寿命试验中失效样本量比较小的情形,基于应力冲击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失效选择机制的装备系统可靠性评估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引入图示评审技术(Graphic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GERT)表征系统的多种工作状态和状态间的... 针对装备寿命试验中失效样本量比较小的情形,基于应力冲击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失效选择机制的装备系统可靠性评估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引入图示评审技术(Graphic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GERT)表征系统的多种工作状态和状态间的传递关系,根据系统结构进行可靠性评估建模。然后基于失效观测数据对元器件的可靠性进行估计,确定可靠性评估GERT网络中的参数。最后依据失效选择机制对网络进行计算,实现系统可靠性的评估。算例研究结果表明了基于失效选择机制的装备可靠性评估GERT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可靠性评估 GERT网络 小样本 失效选择机制 应力冲击
下载PDF
在中国开征物业税的探讨——现阶段开征不具可行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钰 《改革与开放》 2009年第4X期86-86,共1页
自物业税提出以来,在我国社会各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该文章通过对开征物业税的利弊和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中国现在出台物业税政策不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物业税 利弊分析 实际情况 可行性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即早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朱庆三 尹飞 +2 位作者 郭丽 杨晓钰 刘景臣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7期2390-2391,T001,共3页
目的细胞凋亡是受一些基因控制的,很多因素可激活这些基因而导致细胞凋亡。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的变化和细胞凋亡。方法制作SCII动物模型,采用光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多普勒超声、免疫组化等技术... 目的细胞凋亡是受一些基因控制的,很多因素可激活这些基因而导致细胞凋亡。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的变化和细胞凋亡。方法制作SCII动物模型,采用光镜、荧光显微镜、激光多普勒超声、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SCII后即早基因(c-fos、c-jun)表达的变化和细胞凋亡。结果缺血30min,血灌流量平均下降85.37%,再灌流即刻血灌流量迅速升高,再灌流10min左右达到最高点。再灌流30min,血灌流量基本恢复到缺血前的基线水平,以后逐渐降低。缺血的部分再灌注后出现“二次瘫痪”现象。荧光染色发现缺血再灌注后脊髓神经细胞有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如核固缩、边聚等。实验组动物脊髓神经细胞核中出现棕色c-fos和c-jun的阳性表达产物,对照组仅有轻微c-fos和c-jun表达。结论脊髓缺血一定时间后恢复血液供应,可以发生再灌注损伤。脊髓缺血再灌注后c-fos和c-jun的表达均增加,而且在SCII后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c-fos和c-jun可能参与了I/R损伤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基因表达 细胞凋亡 c-fos C-JUN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热休克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尹飞 朱庆三 +2 位作者 刘景臣 郭丽 杨晓钰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2年第6期832-833,共2页
目的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变化。方法制作SCII动物模型,采用光镜、激光多普勒超声、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SCII后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1)缺血30min,血灌流量平均下降85.37%,再灌流即刻血灌流量迅速升... 目的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后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变化。方法制作SCII动物模型,采用光镜、激光多普勒超声、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SCII后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1)缺血30min,血灌流量平均下降85.37%,再灌流即刻血灌流量迅速升高,再灌流10min左右达到最高点。再灌流30min,血灌流量基本恢复到缺血前的基线水平,以后逐渐降低。(2)缺血后部分大鼠再灌注后出现“二次瘫痪”现象。(3)脊髓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后即有HSP70的表达增强,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HSP70表达逐渐增多,在再灌注240min达到高峰。此后,HSP70表达逐渐减少,在再灌注24h基本消失。结论(1)脊髓缺血一定时间后恢复血液供应,可以发生再灌注损伤。(2)脊髓缺血再灌注后HSP70的表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朱庆三 尹飞 +2 位作者 郭丽 杨晓钰 刘景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9-610,共2页
目的 :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死亡方式。方法 :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 ,采用电镜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死亡方式。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4h后各个时间点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 目的 :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死亡方式。方法 :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 ,采用电镜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死亡方式。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4h后各个时间点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缺血再灌注 4h后各时间点均可见到凋亡及坏死的神经细胞 ,其中以凋亡细胞为主 ,再灌注 2 4 h最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对策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颖 杨晓钰 +2 位作者 檀敏 赵新菊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6期427-429,共3页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patients,HD)人口迅速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老龄化透析人口与特定老年问题有关,比如跌倒。卫生部老年人预防跌倒指南中报道,在普通人群中,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4位原因,而在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而老年H...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patients,HD)人口迅速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老龄化透析人口与特定老年问题有关,比如跌倒。卫生部老年人预防跌倒指南中报道,在普通人群中,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4位原因,而在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而老年HD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较普通人更高。2017年的研究对美国老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液透析前、后严重跌倒损伤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风险 HD 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患者 评估工具
下载PDF
财税政策如何促进节能——中外政策对比
8
作者 杨晓钰 《大众商务(下半月)》 2009年第2期69-69,共1页
节能促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促进能源节约需要政府加以引导。文章通过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促进节能方面税收政策的对比,找出中国在促进节能的财税政策上的不足,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能源政策 政策改革
下载PDF
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膳食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颖 雷娟 +7 位作者 檀敏 王立燕 杨洪杰 金咏菊 杨东旭 杨晓钰 甘良英 蔡美顺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5期413-416,共4页
目的 通过膳食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常见的饮食问题及相关因素,探讨膳食调查在MHD患者营养评估中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取30例MHD患者,应用3日称重膳食记录法,计算3日膳食营养成分摄入量,并根据... 目的 通过膳食调查,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常见的饮食问题及相关因素,探讨膳食调查在MHD患者营养评估中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取30例MHD患者,应用3日称重膳食记录法,计算3日膳食营养成分摄入量,并根据摄入食物的类别对应《2005年慢性肾脏病专家营养共识》[1]提出的营养治疗方案以及欧洲营养指南(2007)[2]提出的推荐摄入量进行膳食指导及分析.30例患者中,高磷血症患者18例,根据血磷水平分为高磷1组(8例,透析前血磷水平在1.70~1.97mmol/L)、高磷2组(10例,透析前血磷水平在2.01~2.65mmol/L). 结果 ①30例患者BMI为18.50~33.60(24.10±4.43) kg/m^2,其中消瘦患者5例,肥胖患者6例;②部分患者存在总热量及蛋白质摄入不合理,其中8例存在总热量、蛋白质摄入过多,13例存在总热量、蛋白质摄入过少.③18例高磷血症患者膳食蛋白质平均摄入量(65.01±4.29g);膳食磷平均摄入量(883.37±60.32mg)均高于血磷正常组患者(蛋白质51.10±3.87g,t =2.263,P=0.032;磷699.67±57.36mg,t=2.097,P=0.045).④高磷1组膳食磷平均摄入量(1041.51±87.62mg,F=6.857,P=0.004)、膳食蛋白质平均摄入量(73.76±5.49g,F=5.177,P=0.012)、禽畜类膳食的平均摄入量(171.50±20.00g,F=3.429,P=0.047)均高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而高磷2组米及制品的平均摄入量(133.85±17.29g,F=4.439,P=0.022)高于其他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膳食调查,可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现导致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调查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高磷血症
下载PDF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身体测量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颖 檀敏 +7 位作者 王立燕 杨洪杰 金咏菊 杨东旭 杨晓钰 雷娟 甘良英 蔡美顺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12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评价营养状态时进行身体测量的最佳时间。方法 6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青年组53例,老年组13例;2年龄组中又根据透析间期不同的体质量增长率各分为2组分别为:①透析间期体质量增... 目的探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评价营养状态时进行身体测量的最佳时间。方法 6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青年组53例,老年组13例;2年龄组中又根据透析间期不同的体质量增长率各分为2组分别为:①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干体质量4.5%(中青年组16例,老年组7例)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干体质量4.5%(中青年组37例,老年组6例),每个月分别在透析前、后测量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臂围(Mid-arm circumference,MAC),计算上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分别比较治疗前后数据的差异性。结果①2年龄组全部透析前身体测量数据均值±标准差结果(MAC 29.33±3.48cm;TSF 21.41±6.00mm;MAMC 23.00±2.75cm)均大于透析后测量数据(MAC 28.78±3.40cm;TSF 20.57±5.92mm;MAMC22.52±2.47cm),全部样本透析前后3项身体测量结果统计学分析分别为(MAC t=10.091,P=0.000;TSF t=10.590,P=0.000;MAMC t=3.534,P=0.000);患者上臂围透析前(中青年组29.21±3.44cm、老年组29.81±3.80cm)与透析后(中青年组28.68±3.56cm、老年组29.19±3.69cm)统计学分析(中青年组t=8.437,P=0.000;老年组t=6.009,P=0.000)、肱三头肌皮褶厚度透析前(中青年组21.43±6.06mm、老年组21.34±6.00mm)与透析后(中青年组20.52±5.98mm、老年组20.74±5.88mm)统计学分析(中青年组t=9.865,P=0.000;老年组t=4.242,P=0.000)、上臂肌围透析前(中青年组22.99±2.80cm、老年组23.05±2.68cm)与透析后(中青年组22.50±2.47cm、老年组22.64±2.57cm)统计学分析(中青年组t=2.953,P=0.000;老年组t=5.177,P=0.000);②3项身体测量指标透析前、后差值在不同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分组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HD患者测量以上数据的最佳时间应为透析后、身体无不适(如肌肉紧张,抽筋,低血压等并发症)时进行测量,以避免透析间期的体质量增长的影响,从而合理实行长期的营养评估计划,有效的组织管理营养评估工作,为监测和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测量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
下载PDF
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对典型城区的影响过程分析
11
作者 杨晓钰 马鹏飞 +6 位作者 边萌 孙凤娟 孙军 刘建军 王玉 张建辉 赵少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7,共9页
中纬度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是造成对流层至近地面臭氧浓度突增的原因之一。筛选春夏季臭氧浓度升高时段的高分辨率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以位涡值的下沉趋势分析了对流层顶折叠位置及变化过程;以AIRS数据反演了臭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和相... 中纬度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是造成对流层至近地面臭氧浓度突增的原因之一。筛选春夏季臭氧浓度升高时段的高分辨率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以位涡值的下沉趋势分析了对流层顶折叠位置及变化过程;以AIRS数据反演了臭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和相对湿度的垂直廓线,并估计了其分布及相关性;以近地表污染物浓度变化、HYSPLIT模型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证实了臭氧侵入气团的运移轨迹和局地效应;通过激光雷达监测结果观测臭氧垂直浓度分布,确定了臭氧浓度最大值所处高度,判定了受影响近地点的浓度升高时刻;以边界层高度变化、气象条件分析结果及当地与周边城市地面监测数据的逐小时变化情况等综合信息,进行了区域确认和近地面影响判定。通过以上数值综合分析,对城市地区受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影响的过程和具体时间进行了详细再现,可为排除非人为排放因素导致的近地表臭氧浓度增加提供回溯分析,为臭氧污染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臭氧侵入 位涡 臭氧廓线 HYSPLIT模型 臭氧地面监测 臭氧激光雷达
下载PDF
肠道菌群抗病毒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宫浩阳 吴佳鑫 +7 位作者 杨晓钰 解伟纯 王雪莹 李佳璇 姜艳平 崔文 李一经 唐丽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10-4919,共10页
近年来,由于对肠道中菌群的研究不断深化,同时对肠道菌群和机体健康的关系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发现肠道菌群对病毒的感染有着双重调节的作用。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保护肠黏膜屏障以及直接与病毒结合进而中和病毒或者阻止病毒对细胞黏附... 近年来,由于对肠道中菌群的研究不断深化,同时对肠道菌群和机体健康的关系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发现肠道菌群对病毒的感染有着双重调节的作用。肠道菌群可以通过保护肠黏膜屏障以及直接与病毒结合进而中和病毒或者阻止病毒对细胞黏附的直接作用抑制病毒感染,或通过对机体免疫系统建立和发育产生影响的间接方式来抑制病毒的入侵以及分泌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代谢产物来发挥抗病毒作用;此外,益生菌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有望从益生菌入手解决当前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弊端。本文着重对近年来肠道菌群抵抗病毒感染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此方向相关问题及进一步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抗病毒机制 黏膜屏障 免疫调节 菌群代谢物
下载PDF
项目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13
作者 杨晓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3期0054-0057,共4页
对于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阅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会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不仅给高中英语教师的阅... 对于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阅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会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不仅给高中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也促使高中英语教师构建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阅读教学课堂。在这些教学模式当中,项目式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从一众教学模式中脱颖而出,不仅受到了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取得了高效的教学成果。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项目式教学的相关概述,其次阐述了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之后对项目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最后以上述三个方面为基础,对项目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对相关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英语 项目式教学 方法措施
下载PDF
济南市区医院废水余氯含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培青 冷家峰 +1 位作者 李栋 杨晓钰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243,共2页
目的了解济南市医院排放废水中的余氯含量。方法2003年6-9月采集济南市区12家医院排放的废水,采用碘量滴定法测定医院排放废水中余氯的含量,并测定了废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结果济南市区12家医院排放废水中余氯含量为3.7~128mg/L,平均为2... 目的了解济南市医院排放废水中的余氯含量。方法2003年6-9月采集济南市区12家医院排放的废水,采用碘量滴定法测定医院排放废水中余氯的含量,并测定了废水中的粪大肠菌群。结果济南市区12家医院排放废水中余氯含量为3.7~128mg/L,平均为27.6mg/L。废水中的粪大肠菌群均<90个/L,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济南市区医院排放废水中余氯含量过高,对水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消毒 医院
下载PDF
基于OCO-2/OCO-3数据的山东省CO_(2)柱浓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建军 姜腾龙 +2 位作者 杨晓钰 孙军 刘贵芬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基于OCO-2/OCO-3卫星数据,通过空间插值的方法,分季节模拟山东省C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观测值与模拟值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大部分误差值在±1 ppm之间。山东省CO_(2)柱浓度年均值为415.06 p... 基于OCO-2/OCO-3卫星数据,通过空间插值的方法,分季节模拟山东省CO_(2)柱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观测值与模拟值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大部分误差值在±1 ppm之间。山东省CO_(2)柱浓度年均值为415.06 ppm,空间上各季节差异明显,整体上呈现中部和南部浓度较低、西北浓度偏高的特征;时间上表现为冬季浓度高、夏季浓度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O-2 OCO-3 CO_(2)柱浓度 空间插值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多功能干涉仪的教学演示及测量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亚超 靳欢欢 +6 位作者 李小康 张路路 杨晓钰 李若谷 陈晓龙 唐文婷 孙明哲 《物理实验》 2017年第4期48-50,共3页
为更方便观测干涉法测量的实验现象及理解实验原理,利用现有的迈克耳孙干涉仪,设计了多功能干涉仪,实现了教学仪器与智能精确测量仪器相结合,能直观地观测到干涉现象,并可测量气体的折射率随温度的变化.
关键词 迈克耳孙干涉仪 折射率 温度 湿度
下载PDF
近20a济南泉域水源涵养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17
作者 刘建军 田勇 +3 位作者 姜腾龙 孙军 刘贵芬 杨晓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7,共10页
为探究济南市的水源涵养量,利用Arcgis软件划定泉域范围,通过解译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获取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基于InVEST模型并结合气象、土壤、地形等数据估算泉域水源涵养量,分析了近20a... 为探究济南市的水源涵养量,利用Arcgis软件划定泉域范围,通过解译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获取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基于InVEST模型并结合气象、土壤、地形等数据估算泉域水源涵养量,分析了近20a来泉域水源涵养量和涵养能力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泉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大,其中耕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470.1 km^(2);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增长较快,增幅为9.1%;林地草地面积也呈增长态势,增幅为4.1%,面积占比达到了32.3%。泉域水源涵养量为157.9~238.3 mm,均值为188.8 mm,受降水影响较大;泉域水源涵养率为23.5%~25.9%,平均为24.2%,水源涵养能力较低。时间上,多年水源涵养率基本保持稳定;空间上,南部山区水源涵养能力较之前有所提升,中部受城市化影响而下降显著。各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土地>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水域湿地,水源涵养率分别为49.15%、30.32%、20.09%、17.69%、8.62%和8.31%。区域内水源涵养功能区以一般重要区为主,面积占比为40%,极重要区内林地占比为94.62%。植被类型和气象因素是影响区域水源涵养的主要因素,应结合土壤类型适当调整植被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 济南泉域
下载PDF
测定底泥化学需氧量试样处理的新方法
18
作者 吴虹 刘娅琳 杨晓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45-1046,共2页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试样处理 底泥 测定 预处理过程 底质样品 环境监测 操作步骤
下载PDF
2000~2020年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及碳汇量时空差异分析
19
作者 刘杨 代雪静 +2 位作者 杨晓钰 郭萌萌 王兆军 《四川环境》 2023年第5期317-326,共10页
为评估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及碳汇特征,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碳汇量核算体系,利用基尼系数评价了16地市区域差异,构建耦合模型研究了净碳汇与种植业产值之间的关系,利用核密度函数分析了净碳汇空间差异动态演进过... 为评估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及碳汇特征,基于排放因子法构建了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碳汇量核算体系,利用基尼系数评价了16地市区域差异,构建耦合模型研究了净碳汇与种植业产值之间的关系,利用核密度函数分析了净碳汇空间差异动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2000~2020年山东省种植业碳排放量先上升后下降,碳汇量、净碳汇、净碳汇强度均波动上升;各地市种植业碳排放量、碳汇量及净碳汇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平均碳排放生态承载力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净碳汇与产值耦合效果一般;净碳汇由两极分化演变为单极化,地区间差异有扩大趋势。根据结论提出种植业碳减排增汇建议,对山东省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碳汇 时空差异 耦合 动态演进
下载PDF
“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对流层HCHO柱浓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孙军 田勇 +3 位作者 刘建军 刘贵芬 杨晓钰 姜腾龙 《环境科学导刊》 2023年第4期45-51,共7页
利用OMI对流层HCHO柱浓度产品研究了2006—2020年济南市HCHO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从气象、社会经济、环保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流层HCHO柱浓度波动较大,“十一五”期间基本为下降趋势,“十二五”期间为波动上升的趋势,... 利用OMI对流层HCHO柱浓度产品研究了2006—2020年济南市HCHO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从气象、社会经济、环保政策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流层HCHO柱浓度波动较大,“十一五”期间基本为下降趋势,“十二五”期间为波动上升的趋势,“十三五”期间为波动下降的趋势;夏季浓度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最高值基本出现在7、8、9月,最低值基本出现在1、11、12月;南部山区浓度较低,主城区浓度较高;HCHO既有本地排放,也受周边地区影响;月平均降水量、月平均气温与HCHO浓度正相关,气压与HCHO浓度负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对HCHO浓度有较大影响,一系列环保法规政策的颁布施行对HCHO浓度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HO柱浓度 OM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济南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