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张力与萧纲赋的诗意呈现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朝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5-150,共6页
对语言本身的关注与对字词的敏感,使萧纲之赋具有鲜明的诗化特征。其赋之语音平仄相间,韵随意转;语词通过删略、嵌合、倒装等方式蕴无穷之意味于简约、凝练之中;压缩的语境从抒情角度、语象组合方式及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规约其语义之新... 对语言本身的关注与对字词的敏感,使萧纲之赋具有鲜明的诗化特征。其赋之语音平仄相间,韵随意转;语词通过删略、嵌合、倒装等方式蕴无穷之意味于简约、凝练之中;压缩的语境从抒情角度、语象组合方式及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规约其语义之新生。萧纲之赋以精致典雅的语言营造了一个纤巧美丽而又诗意盎然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纲 诗意呈现 语言张力
下载PDF
“设论”文体新论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朝蕾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4,共5页
作为一种文体,设论既与对问不同,亦与赋不类,而应该属于论,理由有三:名为"论",以说理为主要特征,以议论辩驳为主要表达方式。设论文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设疑"即虚构人物进行发问,结构上为客主问答。其二,&q... 作为一种文体,设论既与对问不同,亦与赋不类,而应该属于论,理由有三:名为"论",以说理为主要特征,以议论辩驳为主要表达方式。设论文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设疑"即虚构人物进行发问,结构上为客主问答。其二,"自通",即答疑释惑,自我解嘲。二者必备,方为设论。设论体的结构体制具有双重性,从叙事策略的角度看,有宾有主,有问有答,看似与对问没有什么区别,实则不然,其深层逻辑结构则属于起承转合式,与对问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论 对问 论体文 文体
下载PDF
六朝论体文中“理”的审美化存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朝蕾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4-177,共4页
六朝论体文,是其时理性精神的产物,但在理性中又涵泳着诗性。其"理"以审美化的方式存在,是思、情与诗的结合。理感为六朝论体文运思之起点;理趣为其审美特征,具有意趣之美,兴味之美,气势之美;理致为其审美表现。六朝论体文中... 六朝论体文,是其时理性精神的产物,但在理性中又涵泳着诗性。其"理"以审美化的方式存在,是思、情与诗的结合。理感为六朝论体文运思之起点;理趣为其审美特征,具有意趣之美,兴味之美,气势之美;理致为其审美表现。六朝论体文中的"理"是超越于理性而又融合了情韵的审美形态,是一种审美化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感 理趣 理致 六朝论体文
下载PDF
由孔融“不能持论”说看曹丕的“论”体观念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朝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71-75,共5页
孔融的"不能持论"说源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后人对其争议多集中在对孔融以嘲戏为论的看法上,这实际反映了曹丕的"论"体观念,其包括:"论"之文体特征为"宜理","论"之语言风格为... 孔融的"不能持论"说源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后人对其争议多集中在对孔融以嘲戏为论的看法上,这实际反映了曹丕的"论"体观念,其包括:"论"之文体特征为"宜理","论"之语言风格为"辞义典雅","论"之文体功能为"成一家之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融 不能持论 曹丕 “论”体观念
下载PDF
《肇论》的论证艺术与语言风格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朝蕾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8-112,共5页
东晋高僧僧肇,师从鸠摩罗什,吸取中观学派"有无双遣,不落两边"的论辩艺术,将其与先前接受的儒学、玄学影响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论辩风格。《肇论》在语言风格方面,受当时流行的骈俪文体的影响,但与其重在释理的特点有关,... 东晋高僧僧肇,师从鸠摩罗什,吸取中观学派"有无双遣,不落两边"的论辩艺术,将其与先前接受的儒学、玄学影响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论辩风格。《肇论》在语言风格方面,受当时流行的骈俪文体的影响,但与其重在释理的特点有关,因而又不为文体所束缚,将深邃的佛理用自然朴实的语言阐述清楚,是在中印文化交融下结出的"论"体"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肇 《肇论》 论证艺术 语言风格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的致思理路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朝蕾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4-169,共6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体文兴盛。尽管其时文士甚为注重"辩名析理",其论作亦具思辨性特征,但就其致思倾向而言,多采用意会与体认的方式,具有以直觉为归的特色。"寄言出意"与"取象比类"是魏晋南北朝文士在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体文兴盛。尽管其时文士甚为注重"辩名析理",其论作亦具思辨性特征,但就其致思倾向而言,多采用意会与体认的方式,具有以直觉为归的特色。"寄言出意"与"取象比类"是魏晋南北朝文士在论体文中运用较多的"立象尽意"的方式与手段。魏晋南北朝文士自幼诵读儒家经典,在论体文中,既留下了受经学思维影响的痕迹,又显露出经学思维的变异整合,或以引经据典的方式阐述己见,或以解经与义疏之体例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论体文 致思理路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对问体论体文之分类及特点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朝蕾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对问体论体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放异彩,其特点是以对问的方式结构全篇,通常是一问一答,也有多问多答,"辙寄之宾主,假自疑以对之",假设对方有疑惑不解的问题或对方攻击的观点,然后予以答疑或驳击。按其宾主人物之不同可分为两... 对问体论体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放异彩,其特点是以对问的方式结构全篇,通常是一问一答,也有多问多答,"辙寄之宾主,假自疑以对之",假设对方有疑惑不解的问题或对方攻击的观点,然后予以答疑或驳击。按其宾主人物之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或问式,一类是客主问对式。前者使思想表述更加明白晓畅,使深刻复杂的理论深入浅出,使文章容量扩大,呈现出思想逐层深入、几经矛盾波折的过程。后者则具有戏剧性,有虚构的客主双方,有一定的矛盾冲突与特定的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对问体 论体文 分类 特点
下载PDF
《两汉纪》史论艺术之比较及探因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朝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1-94,共4页
作于建安初期的荀悦《汉纪》与作于东晋中期的袁宏《后汉纪》合称《两汉纪》,是两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其史论在全书中均占据重要篇幅,在艺术上各具特色。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史学家论史之宗尚、著述之目的与文质之观念对其史论艺术... 作于建安初期的荀悦《汉纪》与作于东晋中期的袁宏《后汉纪》合称《两汉纪》,是两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其史论在全书中均占据重要篇幅,在艺术上各具特色。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史学家论史之宗尚、著述之目的与文质之观念对其史论艺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纪》 《后汉纪》 史论艺术 比较
下载PDF
“一时文宗”袁宏的《后汉纪》史论艺术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朝蕾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5期53-55,共3页
东晋袁宏,史称"一时文宗",其史学巨著《后汉纪》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中史论部分约占全书的十二分之一,仿《汉纪》形式,引玄入史,不拘一格,创立了较为灵活的史论写法,具有立论抽象概括、论证严密透彻、感情洋溢、语言朴实的艺... 东晋袁宏,史称"一时文宗",其史学巨著《后汉纪》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中史论部分约占全书的十二分之一,仿《汉纪》形式,引玄入史,不拘一格,创立了较为灵活的史论写法,具有立论抽象概括、论证严密透彻、感情洋溢、语言朴实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宏 《后汉纪》 史论 艺术特色
下载PDF
穷理致之玄微,极思辨之精妙——魏晋论体文艺术风貌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朝蕾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0-114,共5页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繁盛,流传至今的作品就达二百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这些文章思虑深湛,文采精拔,不仅是思想史上珍贵的文献,也是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品。魏晋论体文在艺术上呈...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繁盛,流传至今的作品就达二百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这些文章思虑深湛,文采精拔,不仅是思想史上珍贵的文献,也是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品。魏晋论体文在艺术上呈现出新的风貌,成就斐然。主要表现为:浓厚的主观色彩,强烈的思辨特色,多样的论文形式,鲜明的语言美质。可谓为"穷理致之玄微,极思辨之精妙",独步千古,颇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论体文 艺术风貌 主观色彩 思辨特色 语言美质
下载PDF
嵇康论体文的论辩思想与论辩艺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朝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1-85,共5页
嵇康是正始时期颇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论体文是其文中最重要的文体,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的论体文是在明确的论辩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论辩实践,对对方谬误进行多角度批驳,而其最具原创性的论辩方式就是攻心术的运用。犀利的论辩锋芒与高... 嵇康是正始时期颇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论体文是其文中最重要的文体,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的论体文是在明确的论辩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论辩实践,对对方谬误进行多角度批驳,而其最具原创性的论辩方式就是攻心术的运用。犀利的论辩锋芒与高超的论辩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嵇康论体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论辩思想 论辩艺术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的用典特征及其心理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朝蕾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2-35,61,共5页
受魏晋南北朝唯美文风的影响,以言理为主要特征的论体文说理趋向艺术化,恰当用典成为其形文之美的重要体现。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用典的论理特质主要体现在:借用典阐释概念;借用典表达观点;借用典构成论据。用典体现了自然融合之美、含蓄... 受魏晋南北朝唯美文风的影响,以言理为主要特征的论体文说理趋向艺术化,恰当用典成为其形文之美的重要体现。魏晋南北朝论体文用典的论理特质主要体现在:借用典阐释概念;借用典表达观点;借用典构成论据。用典体现了自然融合之美、含蓄典雅之美与意蕴丰富之美。对原型意义的探究是用典实现思越千古、神鹜八极,讲究秘响旁通,以事类义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论体文 用典特征 心理机制
下载PDF
从《辩亡论》看陆机拟古中的创新倾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朝蕾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62-366,共5页
太康之英陆机的《辩亡论》在西晋"论"坛占据重要地位,其拟古中的创新倾向代表了西晋文风发展的新趋势。风格创新:感情含蓄、反笔议论;语言创新:多用排偶句式、有意炼字琢句。这正与其繁缛典雅的风格相协调。
关键词 《辩亡论》 陆机 拟古 创新倾向
下载PDF
论范晔《后汉书》帝后纪论中的“春秋笔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朝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87-91,共5页
范晔继承并发扬了儒家经典《春秋》这部史书的行文手法,即将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运用于史论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史论笔法,在其《后汉书》帝后纪史论中更是多处可见,主要表现为:微言见意,婉而成章;言近旨远,文略理昭;伏脉千里... 范晔继承并发扬了儒家经典《春秋》这部史书的行文手法,即将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运用于史论中,创造出一种新的史论笔法,在其《后汉书》帝后纪史论中更是多处可见,主要表现为:微言见意,婉而成章;言近旨远,文略理昭;伏脉千里,褒贬互见。使其史论情感表达曲折幽深,讽喻多致,文约而意丰、委婉而多讽,体现出其史论"皆有精意深旨,既有裁味,故约其词句"、"诸细意甚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晔 《后汉书》 帝后纪论 春秋笔法
下载PDF
回归经典: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基石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朝蕾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6年第6期4-7,2,共4页
当前,网络文化以其全新的传播形式对文学经典的阅读造成严重冲击和挑战。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回归经典,通过对经典的解读与传承,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探究式阅读,是引导学生回归经典的... 当前,网络文化以其全新的传播形式对文学经典的阅读造成严重冲击和挑战。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回归经典,通过对经典的解读与传承,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探究式阅读,是引导学生回归经典的重要策略。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迅速崛起与飞速发展的视图传媒使影像文化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对传统的文学教育造成巨大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影像文化 文学教育 感悟能力 人文素养 经典阅读 名著改编 影像时代 汉语言文学专业 陶渊明集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论体文创作主体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朝蕾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7-51,93,共5页
魏晋南北朝论体文创作主体遍及整个士族社会,参与者众多,身份不一,背景各异,其品行才学亦有各种类型。其心理特征则主要表现为独立的人格、攻击性气质、开阔的格局与求异思维四个方面。魏晋南北朝论家将其人生智慧、理性思辨与艺术才华... 魏晋南北朝论体文创作主体遍及整个士族社会,参与者众多,身份不一,背景各异,其品行才学亦有各种类型。其心理特征则主要表现为独立的人格、攻击性气质、开阔的格局与求异思维四个方面。魏晋南北朝论家将其人生智慧、理性思辨与艺术才华凝结为思虑精湛的论作,前代后世莫与比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论体文 主体类型 心理特征
下载PDF
六朝论体文的叙事性言说方式及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朝蕾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28-32,93-94,共5页
六朝论体文叙事结构包括对话体、书信体、论序等,叙事方式包括寓论断于序事、寄情志于叙事、援古事以论今、就今事而发论等,言说特点包括浓缩式叙事、写意式叙事、叙思式叙事等。论体文在叙事中言理,在言理中援事,融文学、学术与思想于... 六朝论体文叙事结构包括对话体、书信体、论序等,叙事方式包括寓论断于序事、寄情志于叙事、援古事以论今、就今事而发论等,言说特点包括浓缩式叙事、写意式叙事、叙思式叙事等。论体文在叙事中言理,在言理中援事,融文学、学术与思想于一体,使原本"灰色"的理论之文散发出亮丽鲜活的生命之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论体文 叙事性 言说方式
下载PDF
《婴宁》中“鬼母”形象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朝蕾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6-60,共5页
《婴宁》中的"鬼母"是婴宁的养母,她是一位慈母、贤母,又是一位智慧的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既有对传统伦理型文化的承继,又有对传统型伦理文化的梳理。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堪称为赞美养母之爱胜于亲母之爱... 《婴宁》中的"鬼母"是婴宁的养母,她是一位慈母、贤母,又是一位智慧的母亲。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既有对传统伦理型文化的承继,又有对传统型伦理文化的梳理。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堪称为赞美养母之爱胜于亲母之爱的典范,开创了"鬼母育儿"型故事的新类型。"鬼母"是"聊斋"王国中不可多得的母亲形象,值得我们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宁》 鬼母 文化内涵:塑造价值
下载PDF
魏晋论体文兴盛之内部动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朝蕾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5-58,共4页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流传于今的作品就达200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魏晋论体文兴盛的内部动因主要体现在其时"论无定检"的局面的形成,使文士的思想自由发展,思维... 论体文是我国古代散文之大宗,在魏晋时期达到鼎盛,流传于今的作品就达200多篇。其时,论体文堪称仅次于诗、赋与书信的第四大文体。魏晋论体文兴盛的内部动因主要体现在其时"论无定检"的局面的形成,使文士的思想自由发展,思维素质得以提高。在立言不朽的创作动机激发下,创作论体文能够使文士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因此选择了"论"这种最适宜表达思想的文体进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论体文 兴盛 内部动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