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青年患者发生复杂性阑尾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1
作者 杨杰熙 李沁宇 +1 位作者 王少勇 耿兴隆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研究中青年急性阑尾炎(AA)患者中发生复杂性阑尾炎(C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和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对2022年1月至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2例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中青年A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探查结果CA患... 目的研究中青年急性阑尾炎(AA)患者中发生复杂性阑尾炎(CA)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和验证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对2022年1月至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52例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中青年A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探查结果CA患者101例,UA患者151例,分别作为CA组和UA组。并按照3∶1的比例将252例中青年AA患者随机分配为训练集(n=189)和验证集(n=63)。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总胆红素、入院体温及腹痛时长病史],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训练集中,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A患者发生CA的因素,并构建中青年AA患者发生CA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使用校准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一致性评价,并在验证集中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在训练集中,CA组患者Neu、Neu%、CRP、入院体温、腹痛时长及NLR、PLR均高于UA组,Lym低于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验证集中,CA组患者Neu%、CRP、总胆红素、腹痛时长及NLR、PLR均高于UA组,Lym低于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LR(X1)、CRP(X2)及入院体温(X3)为中青年AA患者发生CA的独立危险因素,得到的回归公式为Logit(P)=0.073X1+0.02X2+1.06X3-41.685。训练集中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95%CI:0.769~0.901),内部验证集AUC为0.837(95%CI:0.688~0.897)。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接近观测概率。结论构建的列线图能有效预测中青年AA患者发生CA的风险。中青年AA患者NLR、CRP及入院体温升高更容易发生CA,可能需要尽早接受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急性阑尾炎 复杂性阑尾炎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武汉市美洲大蠊体内蠊缨滴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杰熙 唐悠远 +3 位作者 方正明 童贞珍 李雍龙 王婷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2,共2页
为调查武汉市美洲大蠊感染蠊缨滴虫(Lophomomas blattarum)的情况,解剖镜下分离110只美洲大蠊成虫肠道,用0.6%氯化钠溶液洗涤剪开的肠道,收集洗涤液,涂片并作吉氏染色,显微镜(x1000)下鉴定。结果显示,共44份肠道洗涤液涂片... 为调查武汉市美洲大蠊感染蠊缨滴虫(Lophomomas blattarum)的情况,解剖镜下分离110只美洲大蠊成虫肠道,用0.6%氯化钠溶液洗涤剪开的肠道,收集洗涤液,涂片并作吉氏染色,显微镜(x1000)下鉴定。结果显示,共44份肠道洗涤液涂片中发现蠊缨滴虫疑似物。虫体呈卵圆形或梨形,体长20-40μm,一端有成簇的多根鞭毛。经固定、染色后,可见虫体胞浆呈蓝色;细胞核1个,呈紫褐色,靠近虫体前端;轴柱在虫体前端呈萼状(轴罩),胞核位于其中,轴柱向后延伸至虫体末端,经鉴定确认为副基体门动鞭毛纲超鞭毛目中的蠊缨滴虫。提示武汉市美洲大蠊的蠊缨滴虫感染率为40.0%(44/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蠊缨滴虫 美洲大蠊 感染率
下载PDF
112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开盛 李永柏 +2 位作者 杨杰熙 王波 王少勇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年第2期188-191,212,共5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局部复发(LRRC)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科室接受治疗的1302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LRRC患者基于不同解剖分类分析原发肿瘤的临床资料差异,记录LRRC治疗情况。结果LRRC发生率为8.6%(... 目的分析直肠癌局部复发(LRRC)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科室接受治疗的1302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LRRC患者基于不同解剖分类分析原发肿瘤的临床资料差异,记录LRRC治疗情况。结果LRRC发生率为8.6%(112/1302),男性占65.2%,老年患者占55.4%。将患者按照不同解剖分类分为中心型45例(40.2%),后向型30例(26.8%),前向型20例(17.9%),侧向型17例(15.2%),不同解剖分类之间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术前CEA、手术类型、吻合口漏、肿瘤最大径、术后辅助治疗、T分期、N分期及淋巴结检出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9%的LRRC在原发肿瘤术后2年内发生,50.9%的患者诊断LR?RC时合并远处转移。不同分型的患者是否存在复发症状、CEA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时间及是否合并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是否接受根治性切除干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RC患者中以中心型最为常见,R0切除率相对较高,但出现复发症状及异常CEA占比一般,开展有效的患者管理和加强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局部复发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永柏 徐开盛 +9 位作者 刘万鲁 李沁宇 杨杰熙 李清 马滨宇 王波 陈红红 王润华 王少勇 张忠民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年第4期423-427,432,共6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手术的5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分为吻合口漏组与无吻合口漏组,分析术前、... 目的分析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手术的5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漏分为吻合口漏组与无吻合口漏组,分析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与吻合口漏发生的关系。结果在534例行直肠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中,36例(6.7%)在术后第3~11天发生吻合口漏,主要集中在术后第4~7天,其中8例(22.2%)为Ⅰ级,15例(41.7%)为Ⅱ级,13例(36.1%)为Ⅲ级。吻合口漏组BMI≥28 kg/m^2、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血清白蛋白<30 g/L、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时间≥240 min、肿瘤最大径≥5 cm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无吻合口漏组(均P<0.05);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ASA分级、合并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既往腹部手术史、手术方式、IMA结扎位置、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肿瘤位置、合并其他脏器切除、吻合方式、预防性造口、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未行预防性造口的患者中,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与该距离>5 cm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与肥胖、术前合并糖尿病、术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接受新辅助放化疗、手术时间长、肿瘤体积大有关,预防性造口对吻合口漏的发生没有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