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3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便携式在役锚索预应力检测设备研制及应用
1
作者 杨栋 周天游 +3 位作者 蔡强 姜昭群 李忠 陈文俊 《钻探工程》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现有的锚索预应力检测设备要求锚索外露段长度>70 cm,不适应于运维期的在役锚索检测,且质量大都在150 kg以上,对于高陡边坡锚索检测显得笨重。为此研制了HRAD-300型便携式在役锚索预应力智能检测仪,可适用于钢绞线外露长度>7 cm... 现有的锚索预应力检测设备要求锚索外露段长度>70 cm,不适应于运维期的在役锚索检测,且质量大都在150 kg以上,对于高陡边坡锚索检测显得笨重。为此研制了HRAD-300型便携式在役锚索预应力智能检测仪,可适用于钢绞线外露长度>7 cm的在役锚索预应力检测。检测仪位移量程200 mm,测量误差0.01 mm;测力量程300 kN,测量误差±1%FS,单件质量<15 kg,总质量<40 kg。基于反拉法原理及检测曲线形态,提出锚下有效预应力算法,并编制了相关软件。室内试验表明,检测曲线形态多为拐点不明显型,计算值与原始锁定值基本一致。使用该设备对邛崃市天台山景区凤凰岩不稳定斜坡锚固工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现场锚索检测曲线多为拐点明显型,具有明显的突变点及陡降;锚索运行状态良好,持续发挥功效,2号锚索预应力损失较为明显,可以采取补偿张拉方式;同一锚索的不同钢绞线存在受力不均的情况。便携式在役锚索预应力检测仪智能、轻便,可为锚固工程健康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检测 在役锚索 锚下预应力 运维期 反拉法 便携式智能检测仪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腓骨头上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刘波 曹光华 +3 位作者 张文玺 杨栋 姜辉 乔之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7-20,58,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腓骨头上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接受腓骨头上入路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采用3D打印模拟手术将患者分为3D打印组35例和常规组32...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腓骨头上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接受腓骨头上入路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采用3D打印模拟手术将患者分为3D打印组35例和常规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观察术后切口感染、腘血管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评估Rasmussen评分,末次随访时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67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4~22个月;2组各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均未发生腘血管损伤、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3D打印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短于或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Rasmussen评分、末次随访时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腓骨头上入路治疗中,可以优化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骨折 胫骨平台 腓骨头上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高温蒸汽作用后油页岩变角剪切特性规律研究
3
作者 曹京哲 杨栋 +1 位作者 康志勤 冯利鸿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9,共8页
【目的】在注蒸汽原位开采油页岩的过程中,油页岩的抗剪强度对注采井筒和采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同时岩体的抗剪强度又受温度的影响而变化。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剪切角度下油页岩剪切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蒸汽发生装置对油页岩... 【目的】在注蒸汽原位开采油页岩的过程中,油页岩的抗剪强度对注采井筒和采场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同时岩体的抗剪强度又受温度的影响而变化。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剪切角度下油页岩剪切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蒸汽发生装置对油页岩进行加热,实验中蒸汽温度分别设置为100、200、300、400和500℃;对蒸汽作用后的油页岩进行变角剪切试验,剪切角度分别为45°、55°和65°.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到油页岩的变角剪切参数和峰值剪切应变,同时对不同温度蒸汽作用后油页岩的剪切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蒸汽温度小于300℃时,油页岩脆性破坏特征明显,当温度达到400℃和500℃时,油页岩延性破坏特征明显;2)油页岩的内聚力随着蒸汽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内摩擦角随着蒸汽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抗剪强度随着剪切角度增大而减小;3)油页岩的峰值剪切应变随着蒸汽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剪切角的高角度变化对油页岩峰值剪切应变影响显著;4)油页岩的剪切破坏形式随着蒸汽温度的升高由贯穿破坏向组合破坏转变,且次生裂纹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油页岩 蒸汽 变角剪切 剪切参数 破坏特征
下载PDF
基于压汞法的过热水蒸气对煤系页岩渗流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樱子 杨栋 李伟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烃源岩过热水蒸气热解装置,联合压汞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的过热水蒸气对煤系页岩渗流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热水蒸气温度的升高,孔隙度、孔体积和孔隙非均质性先升高后降低,但平均孔喉半径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而渗透率持... 采用烃源岩过热水蒸气热解装置,联合压汞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的过热水蒸气对煤系页岩渗流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热水蒸气温度的升高,孔隙度、孔体积和孔隙非均质性先升高后降低,但平均孔喉半径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而渗透率持续增大。过热水蒸气作用下,400℃是煤系页岩渗流孔隙参数显著改变的拐点。有机质的热解是不同阶段孔隙参数变化的主因。高温(≥400℃)过热水蒸气增大了煤系页岩的微米级孔隙含量和孔隙尺寸,降低了渗流孔隙分布的复杂性,孔喉结构趋于简单,增强了孔隙连通性,渗透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页岩 原位热解 过热水蒸气 孔隙结构 渗透性
原文传递
过热水蒸气作用下碳质页岩纳米孔隙结构演变规律研究
5
作者 米律霖 杨栋 李伟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2-16,共5页
对流加热方式下碳质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的演变是探明煤系烃源岩原位热解油气产出机理的关键。为此,基于烃源岩过热水蒸气热解平台,联合低温N2吸附技术,研究了不同过热水蒸气温度下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过热水蒸气温... 对流加热方式下碳质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的演变是探明煤系烃源岩原位热解油气产出机理的关键。为此,基于烃源岩过热水蒸气热解平台,联合低温N2吸附技术,研究了不同过热水蒸气温度下页岩纳米孔隙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过热水蒸气温度的升高,碳质页岩纳米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而平均孔径呈相反的变化趋势,300℃时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最低,550℃两者最高,小于10 nm孔隙数量的增多是高温段页岩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提高的主要原因。过热水蒸气热解作用下碳质页岩纳米孔隙的演变可划分为5个阶段。有机质热解生烃、无机矿物的溶蚀和分解、黏土矿物转化的综合作用控制了每个阶段纳米孔隙的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页岩 原位热解 过热水蒸气 纳米孔隙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屈服装置-碟簧系统的双向调节预应力锚索
6
作者 杨栋 王全成 姜昭群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6-923,共8页
川藏交通廊道规划路线沿线滑坡锚固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内将不可避免受到季节性冻土冻胀融缩的不利影响。为减缓此不利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多个挤压摩擦型屈服套的屈服装置、消能蓄能型碟簧系统,形成可双向调节预应力的锚索新结构。并对该锚... 川藏交通廊道规划路线沿线滑坡锚固工程在全生命周期内将不可避免受到季节性冻土冻胀融缩的不利影响。为减缓此不利影响,本文提出基于多个挤压摩擦型屈服套的屈服装置、消能蓄能型碟簧系统,形成可双向调节预应力的锚索新结构。并对该锚索进行室内张拉试验、极限承载力试验及工作机理研究,成功研制吨位500 kN级、行程100 mm的双向调节预应力锚索。室内试验证实,单个挤压摩擦型屈服套起始屈服力为120~135 kN,平稳行程可达255 mm;屈服装置由4个挤压摩擦型屈服套及P锚组成,起始屈服力为420~450 kN,行程可达到100 mm以上;碟簧系统可实现耗能(冻胀时可抵消约60%的预应力增长)与蓄能(融缩时可抵消约40%的预应力损失)的目的。屈服行程完结后,双向调节预应力锚索极限承载力为1050 kN,与传统锚索极限承载力相当。该新型锚索起始屈服力及行程具有较好的可拓展性,性能参数优于市场同类产品,可用于冻融环境及地震、大变形情形下的滑坡边坡加固,为川藏交通廊道沿线季节性冻土区滑坡、边坡防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调节锚索 屈服装置 碟簧 川藏交通廊道 季节性冻土
下载PDF
文献学方法与文学史辨的融通之作——评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增订版)》
7
作者 杨栋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4-6,共3页
刘跃进先生的《中古文学文献学》初版于1997年,在学术界有很好的反响。二十多年以后,作者对原书进行了大规模的增补和修订。新版不仅新增了相关文献的论述材料,加入了更多的文学作家作品,还补充了最近二十多年学人研究的新成果,比初版... 刘跃进先生的《中古文学文献学》初版于1997年,在学术界有很好的反响。二十多年以后,作者对原书进行了大规模的增补和修订。新版不仅新增了相关文献的论述材料,加入了更多的文学作家作品,还补充了最近二十多年学人研究的新成果,比初版增加了近一倍的页数,资料更为丰富,内容更为充实,文学脉络更为详细。该书不仅可以为青年学生指示门径,也可以给相关学者以启迪,是一部嘉惠学林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跃进 《中古文学文献学(增订版)》 文献学方法
下载PDF
实时高温富有机质页岩变角剪切力学特性及应变场演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磊 张睿 +2 位作者 杨栋 康志勤 张鹏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79-2592,共14页
原位注热开采富有机质页岩是复杂的固流热化学耦合过程,矿层热解过程中采场和井筒均受到剪切力作用,而高温作用后与实时高温作用下页岩的力学响应规律是截然不同的。为了研究实时高温作用下页岩剪切力学特性和变形演变规律,设计了实时... 原位注热开采富有机质页岩是复杂的固流热化学耦合过程,矿层热解过程中采场和井筒均受到剪切力作用,而高温作用后与实时高温作用下页岩的力学响应规律是截然不同的。为了研究实时高温作用下页岩剪切力学特性和变形演变规律,设计了实时高温岩石变角剪切试验系统,结合声发射和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不同温度和剪切角度下页岩的抗剪强度和变形场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首先,随着温度的升高,页岩表现出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的转化,而抗剪强度随着剪切角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然后,页岩的抗剪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V”字形变化趋势,400℃后其抗剪强度降至最低(2.93MPa),可将该温度点视为页岩剪切特性的阈值温度;当温度超过400℃时,页岩内部矿物晶格的转变使得其抗剪强度继续增大;最后,常温~600℃范围内页岩在剪切过程中的应变场演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常温~400℃,页岩在剪切破坏时沿层理结构形成一条明显的应变局部化带,沿着该局部化带发生直接剪切破坏;400~600℃范围内,页岩表现出明显的应变软化特征,沿各层理间发生相互“错位剪切”,不再以沿层理结构直接发生剪切破坏,表现为渐进剪切破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高温 变角剪切 抗剪强度 数字图像 变形场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异步实测桥梁模态识别 被引量:1
9
作者 汪涛 任伟新 +1 位作者 杨栋 贺文宇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3-340,共8页
针对工程结构模态参数测试时,多个测点之间的时间不同步采样导致识别出的振型结果不准确问题,文章提出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异步实测桥梁模态识别方法,通过误差函数值表征不同步数据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数值误差程度,以误差函数为最小值时... 针对工程结构模态参数测试时,多个测点之间的时间不同步采样导致识别出的振型结果不准确问题,文章提出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异步实测桥梁模态识别方法,通过误差函数值表征不同步数据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数值误差程度,以误差函数为最小值时所对应的时间作为估计的时间延迟,并以此延迟修正异步实测响应数据;利用随机子空间法对修正数据进行模态参数识别,通过有限元模拟和实验验证分别讨论模态识别时,桥梁不同测点异步采样对振型识别的影响,验证所提出的时间延迟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延迟 随机子空间识别 模态识别 模态振型 异步采样
下载PDF
成型压力和脱模剂添加量对FeNiMo磁粉芯磁导率和损耗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江 熊政伟 +6 位作者 王雨 杨陆 管弦 曹林洪 王进 杨斯诺 杨栋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实现对FeNiMo的SiO_(2)绝缘包覆后制备磁粉芯,考察了硬脂酸锌脱模剂和粉芯成型压力对粉芯磁导率和功率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T/100 kHz条件下,脱模剂的添加对粉芯的磁滞损耗影响较小,对涡流损耗的影响较大。添加... 采用溶胶-凝胶法实现对FeNiMo的SiO_(2)绝缘包覆后制备磁粉芯,考察了硬脂酸锌脱模剂和粉芯成型压力对粉芯磁导率和功率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mT/100 kHz条件下,脱模剂的添加对粉芯的磁滞损耗影响较小,对涡流损耗的影响较大。添加适量的硬脂酸锌可提高粉芯的密度和电阻率。随着成型压力增大,粉芯密度逐渐增大,电阻率逐渐降低,导致涡流损耗显著增高。对于不同压力成型的样品,总损耗主要来源于磁滞损耗,这主要由粉芯的矫顽力所决定的。经过优化后的硬脂酸锌添加量为0.25 wt%,成型压力为10 MPa,对应的有效磁导率和总损耗分别为56.8和709.7 kW/m^(3)(100 mT/100 kHz)。相比于其它的SiO_(2)包覆的磁粉芯,经过本实验优化的脱模剂添加量和成型压力制备的FeNiMo粉芯,具有更高的有效磁导率和更低的总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Mo SiO_(2)包覆 成型工艺 磁滞损耗 涡流损耗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吸附引起煤体变形及吸附应力的研究
11
作者 王磊 杨栋 邢俊旺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6-734,共9页
对煤体恒温吸附氦气/超临界CO_(2)及变形进行测试试验,对煤体产生的轴向变形和径向变形实时监测,揭示有效应力作用和吸附应力作用分别引起的煤体膨胀变形量以及煤体对超临界CO_(2)的吸附应力.研究结果表明:煤体吸附不同气体表现出的轴... 对煤体恒温吸附氦气/超临界CO_(2)及变形进行测试试验,对煤体产生的轴向变形和径向变形实时监测,揭示有效应力作用和吸附应力作用分别引起的煤体膨胀变形量以及煤体对超临界CO_(2)的吸附应力.研究结果表明:煤体吸附不同气体表现出的轴向应变值要高于径向应变,氦气和超临界CO_(2)引起的煤体应变随注气压力的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在温度升高过程中,煤体吸附氦气体积应变表现为先增后减的特征,而煤体吸附超临界CO_(2)体积应变逐步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体吸附超临界CO_(2)过程中煤体变形从吸附应力引起的变形占主导逐渐转变为有效应力引起的变形占主导,吸附应力体积应变与有效应力体积应变之比在逐步减小.煤体对超临界CO_(2)的吸附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从60℃增加到80℃,吸附应力仅降低了29%,同时超临界CO_(2)与瓦斯吸附应力的比值在60℃达到最大,该温度下超临界CO_(2)驱替瓦斯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变形 吸附应力 有效应力 超临界CO_(2) 热力耦合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油页岩CT图像有机质识别分割方法研究
12
作者 王欣 杨栋 黄旭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3-672,共10页
【目的】油页岩中有机质的密度远低于其他岩石基质,因此,在CT图像中有机质的灰度值往往接近于孔隙裂隙的灰度值,从而在图像中表现为灰度值差异不明显,有机质和岩石的边界模糊等问题。【方法】为了精准识别分割出油页岩CT图像中的有机质... 【目的】油页岩中有机质的密度远低于其他岩石基质,因此,在CT图像中有机质的灰度值往往接近于孔隙裂隙的灰度值,从而在图像中表现为灰度值差异不明显,有机质和岩石的边界模糊等问题。【方法】为了精准识别分割出油页岩CT图像中的有机质,对深度学习领域的图像分割方法进行研究,并自主搭建了描述有机质分割的OM-Unet语义分割网络架构。通过在传统Unet模型中引入混合空洞卷积模块、由粗到精的部署策略和轻量化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块,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分割油页岩CT图像中的有机质,并结合MIoU等评价指标对其分割效果进行评估。【结果】OM-Unet模型的MIoU为80.66%,相较于三相分割方法、Unet、CBAM-Unet、DeepLabV3、HDC-Unet和LAFF-Unet模型分别增加了8.01%、17.68%、9.5%、2.54%、2.83%和9.13%.OM-Unet模型的MPA为89.16%,相较于三相分割方法、Unet、CBAM-Unet、DeepLabV3、HDC-Unet和LAFF-Unet模型分别增加了12.85%、20.62%、15.82%、8.81%、9.55%和15.34%.【结论】该结果证明OM-Unet模型可有效提高油页岩有机质分割的准确性,更加精确地确定有机质体积百分比、有机质团数量随温度或者热解条件的变化规律,为油页岩原位开发提供基础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油页岩 有机质 混合空洞卷积 语义分割
下载PDF
老年群体身体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13
作者 杨栋 冼冰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构建老年群体身体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可以对老年群体身体素养做出评价,为人们全面认识进而提高身体素养提供帮助.
关键词 老年群体 身体素养 评价
下载PDF
基于双占空比控制的电流型光伏微逆变器
14
作者 杨栋 王亮 栗永利 《电力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2,共4页
合理的低频电流纹波水平能有效增加微逆变器的寿命,提高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此处提出一种器件复用的电流型桥式变换器,作为两级式光伏微逆变器的前级;同时针对该变换器提出了一种包含升压占空比与功率占空比在内的双占空比调制策略,分... 合理的低频电流纹波水平能有效增加微逆变器的寿命,提高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此处提出一种器件复用的电流型桥式变换器,作为两级式光伏微逆变器的前级;同时针对该变换器提出了一种包含升压占空比与功率占空比在内的双占空比调制策略,分析了在该策略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其中,升压占空比控制光伏电池电压以及抑制光伏电池输出电流中的低频电流纹波(LFCR)成分;功率占空比控制向电网侧传输的功率以实现对低压侧电压的控制。最后通过300 W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拓扑及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低频电流纹波 双占空比调制
下载PDF
关于我国集资类犯罪的立法评析与反思
15
作者 杨栋 《争议解决》 2024年第1期523-528,共6页
为维护金融秩序,《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中的集资类犯罪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从修改的条文上看,加重了对集资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当今世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向轻罪时代迈进,然而,《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集资... 为维护金融秩序,《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中的集资类犯罪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从修改的条文上看,加重了对集资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当今世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向轻罪时代迈进,然而,《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集资类犯罪的修改,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了刑法对于集资类犯罪重刑化的立法基调。《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集资类犯罪的法律条文修改是基于金融犯罪频发的现实需求,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诸多负面效应,诸如刑法适用扩大化,不符合刑法的谦抑性等问题,这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当注重刑罚的过渡衔接,避免刑法关于集资类犯罪的立法朝着重刑化的单一方向发展,使关于集资犯罪的立法朝均衡与多样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资犯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集资诈骗罪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精神分裂症不同证型的生物学标志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琪 周志强 +5 位作者 杨栋 梁小丽 王强 石璐 杨萍 刘学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38-549,共12页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患者不同证型的代谢物差异性,研究其不同中医证型潜在标志物,为其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不同证型SZ患者53例,分为痰气郁结组(n=24)、...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SZ)患者不同证型的代谢物差异性,研究其不同中医证型潜在标志物,为其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不同证型SZ患者53例,分为痰气郁结组(n=24)、阴虚火旺组(n=15)、心脾两虚组(n=14);同时纳入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评定症状程度,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技术分析SZ痰气郁结、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证患者血浆代谢产物差异,进行多维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Z患者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及脂类等代谢通路。与阴虚火旺组比较,痰气郁结组3-羟基丁酸、天冬酰胺表达上调,心脾两虚组别胆酸、胆酸表达下调(P<0.05)。结论 SZ患者氨基酸及脂类的代谢存在异常。3-羟基丁酸、天冬酰胺、胆酸、别胆酸表达水平可作为阴虚火旺证的诊断分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证型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内镜虚拟仿真模拟系统在消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更 李欣彤 +2 位作者 杨栋 赵卓 杨落落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本研究借助内镜虚拟仿真模拟系统,探讨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研究生内镜教学及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学习内镜操作的研究生30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内镜虚... 目的本研究借助内镜虚拟仿真模拟系统,探讨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研究生内镜教学及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内镜中心学习内镜操作的研究生30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内镜虚拟仿真模拟系统+实例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边学边做。对比两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可独立完成时间、单独操作时间、熟悉度等技术指标,通过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经内镜模拟机学习后,操作考核、独立完成时间、单独操作时间及熟练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经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在学习满意度、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及教学模式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教学过程中,采用内镜虚拟仿真模拟系统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学生内镜操作能力,缩短学习时间,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虚拟仿真模拟系统 消化内镜 研究生教学
下载PDF
高温蒸汽作用油页岩孔隙-裂隙结构演化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宇星 杨栋 韩贺旭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6,共9页
油页岩孔隙裂隙演化规律是影响对流加热方式原位流态化开采油页岩的关键影响因素。选取新疆巴里坤油页岩试样,首先利用自主研制的高温蒸汽作用实验系统对试样进行加热,然后采用显微CT和扫描电镜对不同温度作用后的油页岩的孔隙裂隙特征... 油页岩孔隙裂隙演化规律是影响对流加热方式原位流态化开采油页岩的关键影响因素。选取新疆巴里坤油页岩试样,首先利用自主研制的高温蒸汽作用实验系统对试样进行加热,然后采用显微CT和扫描电镜对不同温度作用后的油页岩的孔隙裂隙特征进行测试,并利用Avizo软件,对油页岩孔裂隙结构、内部渗流场特征以及表面微观特征随温度的演化规律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表明:1)原始状态下油页岩内部裂隙以微裂隙(100~500μm)为主,随着水蒸汽作用温度不断提高,微裂隙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同时孔径较小的小孔逐步转变为孔径较大的中大孔。2)随着水蒸汽作用温度增加,油页岩孔隙度显著增加,由常温状态下的2.7%增加到555℃时的16.2%,是常温下的6倍。3)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油页岩内部连通的孔隙也不断增多,为高温水蒸汽以及热解产物的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总体上平行层理方向的渗透率总是大于垂直层理方向的渗透率。4)油页岩渗透性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当热解温度为314℃时,油页岩在平行层理方向与垂直层理方向的渗透率差异性最大,渗透率各向异性系数量级可达103.研究结论对调控水蒸汽对流加热原位开采油页岩油气的工艺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水蒸汽 油页岩 孔隙-裂隙 演化 渗流
下载PDF
电热联合老化下车载电缆终端复合绝缘结构的太赫兹频域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帅兵 李天耕 +3 位作者 杨栋 淡嘉豪 康永强 董海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17-4326,共10页
车载电缆终端作为高速铁路动车组供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因运行中长期经受电应力、热应力作用极易老化,进而导致绝缘水平下降。为解决现有条件难以有效评估车载电缆终端绝缘状态的问题,设计了不同老化梯度下的电热联合联合老化实验,提出采... 车载电缆终端作为高速铁路动车组供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因运行中长期经受电应力、热应力作用极易老化,进而导致绝缘水平下降。为解决现有条件难以有效评估车载电缆终端绝缘状态的问题,设计了不同老化梯度下的电热联合联合老化实验,提出采用太赫兹频域特性表征车载电缆终端复合绝缘结构的老化状态。通过加速老化实验,测试得到了不同老化状况下车载电缆终端复合绝缘结构的太赫兹频域特性参数,包括吸收系数、介电常数实部、介质损耗和折射率。结果显示:太赫兹频域特性参数随老化时间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规律,随着老化时间增加,吸收系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介电常数实部、介质损耗和折射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大。上述结果表明:吸收系数、介电常数实部、介质损耗和折射率等太赫兹频域特征可以用来表征电热联合老化下车载电缆终端复合绝缘结构的老化状态,可作为电缆终端等复合绝缘结构的老化评估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电缆终端 电热老化 复合绝缘结构 太赫兹 无损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