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舟曲江顶崖古滑坡复活变形特征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校辉 朱鹏 +3 位作者 窦晓东 袁中夏 张卫雄 丁保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7-957,共11页
为研究江顶崖古滑坡复活变形特征与稳定性,通过历史资料调研、现场踏勘与监测、卫星遥感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分析了主滑坡体、滑坡后壁及侧壁的变形特征与稳定性。结果表明:滑体前缘高陡边坡因降雨及河流冲刷导致坡脚失稳;中后部土体... 为研究江顶崖古滑坡复活变形特征与稳定性,通过历史资料调研、现场踏勘与监测、卫星遥感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分析了主滑坡体、滑坡后壁及侧壁的变形特征与稳定性。结果表明:滑体前缘高陡边坡因降雨及河流冲刷导致坡脚失稳;中后部土体受地下水、连续强降雨影响,抗剪强度降低,下滑力增大,逐步向前推移;最终由于前缘土体的滑动,导致抗滑力减小,随之引发整体滑动,为缓慢滑动的牵引式滑坡。滑体后壁、两侧侧壁高陡,变形迹象明显,在强降雨或地震工况下易失稳滑动。江顶崖滑坡具有长期蠕滑变形、多次复活滑动等特点,是甘肃省近年来规模、范围最大的滑坡之一,在地震或暴雨作用下,滑坡有再次复活的可能,建议加强对滑坡区的变形监测,同时,对区域内不稳定斜坡进行加固治理,防止出现重大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滑坡 蠕滑 复活 变形特征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工程疑难问题的实践与认识学术研讨会在敦煌成功召开
2
作者 杨校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40-2340,共1页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承办,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西北民族大学土木...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承办,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单位协办的“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工程疑难问题的实践与认识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10月11日至14日在敦煌召开。来自全国50余个单位的15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民族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文化遗产保护 疑难问题 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 非饱和土 防灾减灾
原文传递
西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与评价研究
3
作者 周凤玺 杨校辉 曹小林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5期111-113,共3页
以西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实施路径和效果评价,旨在为提升西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通过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以西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涵、实施路径和效果评价,旨在为提升西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通过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涵,提出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同时,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效果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为了提升评价质量,提出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完善反馈机制和关注长期效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课程思政 一体化建设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融合策略探究——以西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4
作者 周凤玺 杨校辉 曹小林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7期3-5,共3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工程师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工程师的社会价值和职业素养。以西...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工程师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工程师的社会价值和职业素养。以西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探讨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的融合实践,分析二者融合的价值,并指出融合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融合实践质量的策略。开展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的融合实践,有利于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他们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工程伦理教育 课程思政 西部高校
下载PDF
基于室内模型试验的深层堆积层古滑坡破坏机理
5
作者 窦晓东 杨校辉 +1 位作者 强远文 王信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2,247,共9页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50 mm/h降雨条件下滑坡下部首先出现裂缝,随着降雨持续,裂缝向滑坡中部延伸,前缘局部垮塌,滑坡后缘地形坡度转折处相继出现横向裂缝;滑坡前部降雨入渗...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等,研究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结果表明,50 mm/h降雨条件下滑坡下部首先出现裂缝,随着降雨持续,裂缝向滑坡中部延伸,前缘局部垮塌,滑坡后缘地形坡度转折处相继出现横向裂缝;滑坡前部降雨入渗速度为5.56×10^(-4) cm/s,滑坡下部裂缝形成后,降雨沿裂缝优势入渗浸润、软化滑带,导致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滑坡发生牵引式破坏;降雨2 h后,滑坡上部滑带土压力开始持续减小,表明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至滑坡滑动的临界值,导致滑坡上部沿滑带处发生整体推移式蠕滑变形.滑坡破坏机理为初始降雨,坡表入渗较慢,主要以孔隙流入渗为主,由于裂缝的存在导致降雨迅速入渗,在碎石土与炭质板岩碎屑接触面形成饱水带,增加滑坡内部孔隙水压,降低滑带土炭质板岩抗剪强度,导致抗滑力减小而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堆积层 古滑坡 降雨 室内模型试验 破坏机理 江顶崖
原文传递
甘肃舟曲县江顶崖滑坡抗滑桩变形监测与治理效果分析
6
作者 姜鑫 张卫雄 +2 位作者 杨校辉 陈昆全 丁保艳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4年第5期174-182,共9页
为研究白龙江流域舟曲段堆积体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承载特性及其治理效果,以舟曲江顶崖滑坡治理工程为对象,在滑坡前缘中部和两侧的3根抗滑桩迎滑面和背滑面的中部与角部分别布置钢筋应力计,获取现场3 a的动态数据,并通过ABAQUS对治理后... 为研究白龙江流域舟曲段堆积体滑坡治理中抗滑桩的承载特性及其治理效果,以舟曲江顶崖滑坡治理工程为对象,在滑坡前缘中部和两侧的3根抗滑桩迎滑面和背滑面的中部与角部分别布置钢筋应力计,获取现场3 a的动态数据,并通过ABAQUS对治理后的滑坡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当前桩身钢筋的应力增长速率较施工结束时明显减缓,低于抗拉强度设计值,且钢筋仍处于弹性工作状态,这表明抗滑桩对滑坡的治理效果较好;(2)江顶崖滑坡多级滑面的滑动导致抗滑桩不仅受到滑坡推力的作用,其表面还受到了岩土体的摩擦力作用,具体表现为3根试验桩的迎滑面与背滑面两侧的钢筋在5 m、10 m、20 m深度处均主要表现为拉应力,这与现行规范抗滑桩设计时截面前后两侧拉压应力状态相反的情况不符,是因为应力具有叠加效应,当摩擦力对桩产生的拉应力大于弯曲压应力时,会使得该侧的钢筋应力整体表现为拉应力,从而出现抗滑桩前后两侧钢筋均受拉的应力状态;(3)治理工程完工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滑坡的水平位移进行分析,发现滑坡的最大水平位移为33.93 mm,表明滑坡支护结构加固作用较好,滑坡体在经过加固后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且桩土之间形成了新的变形协调。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域堆积体滑坡治理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现场监测 抗滑桩内力 数值模拟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甘肃舟曲牙豁口多级滑坡变形特征及复活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校辉 朱鹏 +2 位作者 袁中夏 张卫雄 丁保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4-1012,共9页
2019年7月19日,甘肃舟曲县牙豁口发生多级滑坡,该滑坡是牙豁口老滑坡中部凹槽内的复活滑动,其体积约215.5×10^(4)m^(3)。该滑坡从斜坡体顶部崖口处启动,呈“流塑”状自上而下缓慢滑落至岷江,导致岷江河道被阻塞,水位上升,严重威胁... 2019年7月19日,甘肃舟曲县牙豁口发生多级滑坡,该滑坡是牙豁口老滑坡中部凹槽内的复活滑动,其体积约215.5×10^(4)m^(3)。该滑坡从斜坡体顶部崖口处启动,呈“流塑”状自上而下缓慢滑落至岷江,导致岷江河道被阻塞,水位上升,严重威胁附近居民以及下游城镇的安全。为探究该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复活机理,本研究通过野外勘察、历史资料调研,查明了滑坡的地质环境背景与变形历史;通过对遥感解译、滑坡监测以及降雨数据等分析,探讨了滑坡的启动及演化过程,揭示了滑坡的复活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牙豁口多级滑坡的复活具有逐级加载、逐级传递应力、逐级启动的特点。滑坡的复活分为3个阶段:(1)上部滑体开始缓慢的塑性流动;(2)缓坡中部平台受到上部滑体的预压,形成“切填”效应,其破坏形式为蠕滑-拉裂-滑移;(3)下部坡体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豁口滑坡 塑性流动 变形特征 复活机理 多级滑坡
下载PDF
地震后降雨作用下堆积体滑坡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鑫 刁显锋 +2 位作者 任永忠 杨校辉 胡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1-809,共9页
为研究震后降雨作用下堆积体滑坡的灾变机理、裂缝发展规律、滑坡启动时间等问题,以甘肃省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对象,采用振动台及人工降雨模型试验,开展4组相同地震烈度不同降雨强度的震后降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作用使坡体发生... 为研究震后降雨作用下堆积体滑坡的灾变机理、裂缝发展规律、滑坡启动时间等问题,以甘肃省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对象,采用振动台及人工降雨模型试验,开展4组相同地震烈度不同降雨强度的震后降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作用使坡体发生剪切破坏,震后降雨工况坡体呈现土体流失的浸蚀破坏,在坡脚处产生明显的剪出口,震后降雨作用诱发堆积体滑坡发生局部失稳。(2)地震作用使坡体中部产生剪切裂缝与错台,后缘处产生“圆弧状”张拉裂缝,在后期降雨中,裂缝变形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加剧,并在降雨中期发生突变变形。(3)地震烈度相同的情况下,滑坡启动时间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土体沉降变形与降雨强度呈对数函数关系。研究成果可为堆积体滑坡在震后降雨作用下的预警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震后降雨作用 滑坡启动时间 破坏机理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强降雨诱发的大型堆积体滑坡变形特征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姜鑫 杨校辉 +1 位作者 杨辉 丁保艳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3期125-131,共7页
强降雨易诱发规模大、灾变机制复杂的堆积体滑坡。本文以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依托,开展大型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深入研究了强降雨作用下大型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表明:50 mm/h降雨条件下大型堆积滑坡开始于前缘出现小规模崩塌,... 强降雨易诱发规模大、灾变机制复杂的堆积体滑坡。本文以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依托,开展大型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深入研究了强降雨作用下大型堆积体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表明:50 mm/h降雨条件下大型堆积滑坡开始于前缘出现小规模崩塌,随后坡面冲沟、裂缝快速发育,坡体中前部出现局部滑动,随着降雨持续,各局部滑块相互连接、贯通最终形成整体滑动;滑体、滑带和滑床雨水的入渗速率随着降雨时间延长而减慢;深部位移数据表明,堆积体滑坡的滑体、滑带与滑床变形速率存在显著差距;滑体的变形存在明显顺序,降雨前期滑体变形集中于前缘,中后部滑体受牵引作用向前滑动;降雨中后期,前缘滑体变形速率减小,中后部滑体向前推动前缘滑体,最终大型堆积体滑坡发生“牵引-推移式”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大型堆积体滑坡 变形特征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地铁车站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内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校辉 朱彦鹏 +1 位作者 郭楠 黄雪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85-197,共13页
为研究深大复杂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内力演化规律和受荷特性,以总面积约为16×104 m2、最大开挖深度为26m的基坑工程为依托,在支护桩和锚杆钢筋上预埋钢筋计,分别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和桩头侧向加载、不同工况锚杆拉拔过程中桩的内力和锚... 为研究深大复杂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内力演化规律和受荷特性,以总面积约为16×104 m2、最大开挖深度为26m的基坑工程为依托,在支护桩和锚杆钢筋上预埋钢筋计,分别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和桩头侧向加载、不同工况锚杆拉拔过程中桩的内力和锚杆内力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随着基坑的开挖,悬臂阶段3根支护桩外侧桩身应力呈拉-压-拉变化,内侧桩身应力呈压-拉变化;同一测点钢筋应力逐渐增大,最大值位置略微下移,应力零点出现的位置随桩长的不同而不同。单支点阶段随着基坑暴露时间的增加,外露桩身应力增大,桩身钢筋应力峰值出现在开挖面附近区域,嵌固段桩身应力变化复杂且应力零点比悬臂阶段出现的早。两支点阶段桩身钢筋应力变化更复杂,主要受基坑开挖时间和预应力锚杆的张拉锁定等因素的影响。(2)支护桩、锚杆支护结构设计需考虑其最大允许变形量;满足锚固长度临界值要求后,自由段越长,锚固效果越好,锚固段越短越经济。(3)在未施加拉力和不同拉力作用过程中,锚杆受力发生重分布,与以往土质或岩质基坑认识不同。(4)锚杆侧摩阻力中性点和潜在滑移面的出现与移动是一致的,可用于确定基坑潜在滑移面位置和锚杆临界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桩锚支护结构 现场试验 内力 动态演化 承载特性
原文传递
西北地区某大型深基坑群优化设计与施工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校辉 朱彦鹏 +1 位作者 郭楠 黄雪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65-173,共9页
西北地区深大复杂基坑日益增多,关于基坑群的优化设计与施工可查文献空白。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项目涵盖了当前城市开发遇到的高层建筑的多层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隧道与地铁换乘站等基坑工程。基于该特大型基坑群工程,综合... 西北地区深大复杂基坑日益增多,关于基坑群的优化设计与施工可查文献空白。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项目涵盖了当前城市开发遇到的高层建筑的多层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隧道与地铁换乘站等基坑工程。基于该特大型基坑群工程,综合考虑其特点、开发进度、工期及造价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了基坑群整体支护设计原则,结合各地块具体差异,给出了典型支护剖面优化设计和降水方案,通过施工监测说明了该方案的合理性。最后,根据内力试验和施工跟踪,分析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可为西北地区类似特大型深基坑群工程的支护方案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群 支护设计 施工监测 预应力锚杆 支护桩
原文传递
压实度和基质吸力对土石混合填料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校辉 朱彦鹏 +2 位作者 郭楠 师占宾 冉国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05-3214,共10页
针对土石混合料高填方工程分析计算参数和模型确定难题,采用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了控制基质吸力和净围压的36个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定量研究了压实度、基质吸力、配合比对非饱和重塑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非饱和压实土抗剪强度... 针对土石混合料高填方工程分析计算参数和模型确定难题,采用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了控制基质吸力和净围压的36个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定量研究了压实度、基质吸力、配合比对非饱和重塑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非饱和压实土抗剪强度、切线变形模量和切线体积模量修正算法表达式。试验结果表明:破坏应力、黏聚力随吸力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长,吸力变化对有效内摩擦角影响不大;破坏应力与强度参数随压实系数的提高而增大;土石比为4:6的土样破坏应力和强度参数整体略高于2:8的土样,有效黏聚力随粉质黏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配合比和压实系数相同的土样,净围压或吸力越大,试样强度越大,体变逐步由剪缩趋于剪胀;净围压和吸力相同的土样,在相同配合比时,压实系数越高,应变曲线逐渐由应变硬化型向理想弹塑型转变,低净围压下部分土样趋于应变软化型。修正后的非饱和土非线性增量本构关系符合大面积填方工程实际,可用于高填方地基变形计算和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料 抗剪强度 非线性模型参数 压实度 基质吸力
原文传递
西宁地区几个基坑工程问题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校辉 朱彦鹏 +1 位作者 郭楠 黄雪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08-213,共6页
为了解决用地紧张和道路交通拥挤问题,西北地区很多城市开始大规模修建高层建筑和地铁,需要开挖大量深基坑。传统支护结构的应用受到限制,而桩锚支护由于具有主动改善基坑土体的受力状态、限制基坑侧壁水平位移的优点,在西北黄土地区深... 为了解决用地紧张和道路交通拥挤问题,西北地区很多城市开始大规模修建高层建筑和地铁,需要开挖大量深基坑。传统支护结构的应用受到限制,而桩锚支护由于具有主动改善基坑土体的受力状态、限制基坑侧壁水平位移的优点,在西北黄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借助西宁地区几个采用土钉墙、复合土钉墙、预应力锚杆、支护桩等结构型式进行支护,发生变形垮塌的典型基坑工程案例,详细分析了其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总结了当前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指出了今后应重点研究:建立基于位移控制的非饱和黄土地区支挡结构土压力计算模型,完善土压力计算方法;加强深大基坑支护结构的现场测试研究,建立考虑预应力锚杆、支护桩和土体之间协同工作的动态稳定性分析模型。最后指出了常用支护结构施工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变形 分析与处理 建议
原文传递
西宁火车站基坑群深基坑支护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校辉 黄雪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14,共4页
结合西北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经验,考虑安全和造价等因素,对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工程总体项目原支护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将原方案一桩到底和框架格构梁加预应力锚索方案优化为上部土钉墙加下部排桩锚杆联合支护体系.上部通过采用坡度尽... 结合西北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经验,考虑安全和造价等因素,对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工程总体项目原支护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将原方案一桩到底和框架格构梁加预应力锚索方案优化为上部土钉墙加下部排桩锚杆联合支护体系.上部通过采用坡度尽可能缓的土钉墙,卸除土体荷载,有效减小主动土压力;下部采用在桩身最大弯矩处局部加密配筋优化的桩锚支护结构,有效地控制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变形,简化施工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 基坑群 方案优化 基坑降水
下载PDF
静压桩荷载传递与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校辉 朱彦鹏 黄雪峰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6年第1期139-143,共5页
依托某实际工程,在对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现场静力压桩试验和载荷试验过程中桩侧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其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在竖向压力作用下静压桩穿越不同的土层时,需同时克服土体对桩侧阻力和端阻力作用,不同阶... 依托某实际工程,在对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现场静力压桩试验和载荷试验过程中桩侧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其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在竖向压力作用下静压桩穿越不同的土层时,需同时克服土体对桩侧阻力和端阻力作用,不同阶段桩顶荷载作用时的端阻和侧阻的发挥性状不同;随着压桩荷载增加,桩身上部摩阻力先于下部发挥作用,较先进入极限状态,体现了其异步性,桩基设计时桩身中上部应适当加强;地基土自身的强度会随地基土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对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发挥影响显著;正常工作阶段,桩基大都处于弹性变形阶段,然而超出此范围后,桩基破坏大都表现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承载性状 侧摩阻力 静载荷试验
下载PDF
江水冲刷与降雨耦合作用下堆积体滑坡模型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校辉 周廷昱 +2 位作者 刁显锋 胡飞 龙晓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3-491,共9页
以江顶崖复活滑坡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江水冲刷强度的3组及不同江水冲刷强度与降雨条件(集中降雨、全程降雨)耦合作用的6组滑坡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因素作用下模型的破坏过程、裂缝发展规律及滑坡启动时间.结果表明,纯江水冲刷、江水... 以江顶崖复活滑坡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江水冲刷强度的3组及不同江水冲刷强度与降雨条件(集中降雨、全程降雨)耦合作用的6组滑坡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因素作用下模型的破坏过程、裂缝发展规律及滑坡启动时间.结果表明,纯江水冲刷、江水冲刷与连续降雨耦合作用工况坡体变形呈典型牵引式破坏,江水冲刷与集中降雨耦合作用诱发的滑坡属于逐级倾覆式滑坡.相同降雨条件作用下,随着江水冲刷强度的增大,坡体表面变形加剧;相同江水冲刷强度作用下,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裂缝发展速度加快、破坏程度增强;相同江水冲刷强度条件下,集中降雨引发滑坡的启动时间比连续降雨引发滑坡的启动时间提前约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滑坡 模型试验 破坏过程 裂缝发展规律 滑坡启动时间
原文传递
岩土工程课程教学探讨——以《土力学》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校辉 董建华 郭楠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第6期207-210,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发生变化,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土力学》是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一门基础而又较难掌握的基础专业课程,其教学体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显著。为使《土力学》教学更好地发展、土木专业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发生变化,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土力学》是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一门基础而又较难掌握的基础专业课程,其教学体系对学生素养的影响显著。为使《土力学》教学更好地发展、土木专业学生的能力更好提升,从《土力学》课程的定位、高校师生资源差异、课程实践模式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土力学》课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而结合近年我校《土力学》学生成绩变化、国家战略、高校职能及我校发展状况,提出对《土力学》课程应当从扩展学习模式、强化实践环节、优化考核机制、提升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改革,方能行之有效使《土力学》与当今发展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教学课程 理论与实验 改革 土力学
下载PDF
Proteus在ARM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校辉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09年第8期77-79,共3页
针对ARM系统开发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Proteus软件进行ARM系统设计的方法。分析Proteus软件的强大功能和特点,并结合一个简单的实例阐述该软件在ARM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 针对ARM系统开发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Proteus软件进行ARM系统设计的方法。分析Proteus软件的强大功能和特点,并结合一个简单的实例阐述该软件在ARM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US软件 LPC2106 仿真
下载PDF
非饱和原状和重塑Q3黄土渗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姚志华 陈正汉 +2 位作者 黄雪峰 张世径 杨校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0-1027,共8页
为研究非饱和Q3黄土渗水特性,设计一套原状黄土取样设备,取得大尺寸原状竖直和水平土柱各2个;并制备5个干密度不同的重塑土样。对9个试样进行水平土柱试验,用TDR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分别检测土样不同断面处的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 为研究非饱和Q3黄土渗水特性,设计一套原状黄土取样设备,取得大尺寸原状竖直和水平土柱各2个;并制备5个干密度不同的重塑土样。对9个试样进行水平土柱试验,用TDR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分别检测土样不同断面处的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试验结果表明:土中裂隙的走向和干密度对入渗率均有影响。对于原状试样,浸水前期竖直试样入渗率要大于水平试样,湿润锋超过50 cm后,竖直和水平试样入渗率几乎接近一致。竖直与水平原状试样的非饱和扩散率主要差别在饱和度低于0.6的区域,饱和度高于0.6两者扩散率差别不大;对于重塑试样,低饱和度区域干密度对扩散率影响要大于高饱和度区域。同等干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低饱和度区域重塑试样非饱和渗透系数大于原状试样;而高饱和度区域原状试样非饱和渗透系数大于重塑试样。取样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同类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Q3黄土 竖向和水平试样 入渗率 扩散率 非饱和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剩余湿陷量问题的合理控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世径 黄雪峰 +2 位作者 朱彦鹏 杨校辉 姚志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44-350,共7页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与剩余湿陷量的合理控制关键技术难题,对采用不同处理深度的挤密地基进行了大面积深层浸水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采用挤密地基处理在6~12 m深度以下进行深层浸水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地基...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与剩余湿陷量的合理控制关键技术难题,对采用不同处理深度的挤密地基进行了大面积深层浸水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采用挤密地基处理在6~12 m深度以下进行深层浸水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地基湿陷下沉,而地基处理在15 m深度时(剩余湿陷量远大于200 mm)地基整体实际下沉量相对较小,说明现行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对乙、丙类建筑地基关于最小处理深度的规定过于严格,不符合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建议在采取一定措施的情况下将12~15 m作为乙、丙类建筑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合理深度。并针对现行规范中对乙、丙类建筑剩余湿陷量控制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剩余湿陷量折减系数'这个概念,并提出了该折减系数的建议值,可为同类工程建设和规范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挤密地基 深层浸水 剩余湿陷量 合理处理深度 剩余湿陷量折减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