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董环 杨桂伶 王霞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6期441-444,共4页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2017年全球有3757万例房颤患者,新发房颤305万例,28.7万人因房颤死亡[1]。预计至2050年,我国将拥有近900万的房颤患者[2]。房颤导致左心房收缩功能紊乱,左心房腔内血液积聚,增加患者血栓...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2017年全球有3757万例房颤患者,新发房颤305万例,28.7万人因房颤死亡[1]。预计至2050年,我国将拥有近900万的房颤患者[2]。房颤导致左心房收缩功能紊乱,左心房腔内血液积聚,增加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房颤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3]。目前针对房颤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心率、转复窦性节律和抗凝治疗,其中永久性房颤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抗凝治疗[4]。口服抗凝药能够有效预防房颤患者血栓形成,但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降低直接影响抗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导致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目前国内研究显示,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的依从性欠佳[5]。因此,提高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依从性对改善抗凝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就药物依从性的概念、评估方法、口服抗凝药的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四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依从行为的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抗凝药 窦性节律 抗凝治疗 服药依从性 药物依从性 血栓形成 永久性房颤 心房颤动
下载PDF
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桂伶 王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3期11-12,共2页
目的比较传统手法夹闭潮式引流术、自动夹闭潮式引流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置管期间采用传统手法夹闭潮式引流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试... 目的比较传统手法夹闭潮式引流术、自动夹闭潮式引流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于置管期间采用传统手法夹闭潮式引流术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试验组于置管期间采用自动夹闭潮式引流法。观察比较2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及膀胱功能训练消耗时间、排尿情况(自行排尿、诱导排尿、再次导尿),比较2组尿管留置第4、7、10天尿路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首次排尿时间、膀胱功能训练消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诱导排尿率、再次导尿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管留置第7、10天时,2组尿培养阳性率高于尿管留置第4天(P<0.05);尿管留置第10天时,2组尿培养阳性率高于尿管留置第7天(P<0.05)。结论自动夹闭潮式引流对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训练效果优于传统方式,其可更有助于提高患者自主排尿,并可降低尿路感染,同时较少护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 留置尿管 膀胱功能 自主排尿 训练效果
原文传递
一种床单相邻角打结双人新铺法介绍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桂伶 张硕 +1 位作者 陈小花 曾小梅 《现代护理》 2008年第5期691-691,共1页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基础护理学中铺床的要求,单人操作将床单用斜角式或直角式折叠于床垫下。此法在操作比赛中,护士的表演动作轻巧大方,姿势优美,床单平整、美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病人卧床、翻身、下床活动等过程,使...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根据基础护理学中铺床的要求,单人操作将床单用斜角式或直角式折叠于床垫下。此法在操作比赛中,护士的表演动作轻巧大方,姿势优美,床单平整、美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病人卧床、翻身、下床活动等过程,使床单很快松散,出现皱折,两侧折叠边松脱,床单位变得凌乱、不平整。为减少护士铺床的难度,增加床单位的整洁,我科在多次的改良后,现采用双人相邻角打结的铺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床 双人 相邻角打结
下载PDF
医联体形式下护理托管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桂伶 胡建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4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形式下护理托管的效果及意义。方法航天中心医院自2016年对某家二级医院护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托管,通过向托管医院派驻高级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调整护理管理制度等措施对托管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整改。比较托管前、... 目的探讨医联体形式下护理托管的效果及意义。方法航天中心医院自2016年对某家二级医院护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托管,通过向托管医院派驻高级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调整护理管理制度等措施对托管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进行整改。比较托管前、托管后4个月及6个月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责任护理人员知晓、有问题找护理人员、用药知识掌握、健康指导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托管后4个月、6个月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责任护理人员知晓、有问题找护理人员、用药知识掌握、健康指导及护理的满意度高于托管前(P<0.05);托管后6个月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责任护理人员知晓、有问题找护理人员、用药知识掌握、健康指导及护理的满意度高于托管后4个月(P<0.05)。结论医联体可使托管医院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护理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及规范的操作和沟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护理 培训
原文传递
输液卡与输液执行单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桂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输液卡 执行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临床 医院信息系统 护理文书 微机系统 法律要求
下载PDF
床头温馨服务夹应用的效果评价
6
作者 杨桂伶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2X期564-565,共2页
目的评估创建温馨病区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方法通过科室文化介绍、患者入院须知、温馨提示、健康宣教、为您服务联系卡、一周菜单、满意度调查内容的设立,并自行设置满意度调查,评估床头护理温馨服务夹实施效果。结果创建床... 目的评估创建温馨病区的效果,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方法通过科室文化介绍、患者入院须知、温馨提示、健康宣教、为您服务联系卡、一周菜单、满意度调查内容的设立,并自行设置满意度调查,评估床头护理温馨服务夹实施效果。结果创建床头护理温馨服务夹前后,科室住院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馨服务夹的实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温馨服务夹 满意度
下载PDF
神经内科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苗凤茹 符雪彩 杨桂伶 《家庭护士(下旬)》 2007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对神经内科监护室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分析NICU61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2%,其中NICU内医院感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肺部感染占52%,... [目的]对神经内科监护室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分析NICU61例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2%,其中NICU内医院感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肺部感染占52%,泌尿道感染占37%胃肠道感染占10%.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为主。[结论]NICU是出现医源性感染较多的科室.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尽量降低病人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护理对策 监护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起始用药的横断面调查分析
8
作者 万志荣 杨桂伶 +2 位作者 商梦晴 冯涛 杜继臣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9期673-677,共5页
目的 国内对新发帕金森病(PD)患者起始用药缺乏相关调查。本研究横断面调查我国不同地区新发PD患者的起始药物选择,探讨现实用药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于航天中心医院门诊及北京天坛医院帕金森专病门诊就... 目的 国内对新发帕金森病(PD)患者起始用药缺乏相关调查。本研究横断面调查我国不同地区新发PD患者的起始药物选择,探讨现实用药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于航天中心医院门诊及北京天坛医院帕金森专病门诊就诊的PD患者342例,对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起始用药的种类、H-Y分级等进行记录并分类。结果 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0.9岁,病程中位数为6.7年,平均改良H-Y分级为2.43级。起始药物选择存在4种类型,即左旋多巴(LD)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DA)型,LD+DA型,non-LD并non-DA型。左旋多巴是最主要的起始药物,达到51.8%,且在青年型患者中(<40岁起病),左旋多巴仍是首要的选择药物(占41.0%),与其他研究存在一定差异。但近5年内新发PD患者中,DA型作为起始药物选择有增多趋势,考虑与指南更新有关。结论 左旋多巴目前仍是临床上不同年龄段新发PD患者起始药物的最主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药物疗法 左旋多巴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心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桂伶 董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179-0183,共5页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心脏康复患者的一种训练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HIIT可改善心血管疾病(CVD)病人心肺功能、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平衡等方面,并对患者糖脂代谢有积极的影响且具有时效短、成本...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作为心脏康复患者的一种训练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HIIT可改善心血管疾病(CVD)病人心肺功能、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平衡等方面,并对患者糖脂代谢有积极的影响且具有时效短、成本低、依从性高的特点。或可成为心脏康复新的运动处方。因此,本文结合HIIT对病人心脏康复的作用以及HIIT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间歇训练 心血管疾病 心脏康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