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胡萝卜素在耐辐射奇球菌辐射抗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桥 张晓玲 +3 位作者 张磊 代俊 张俊祥 焦炳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5-721,共7页
为研究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中类胡萝卜素的生化合成基因及其在该细菌抗辐射机制中的生物学作用,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及LC-MS技术分析了D.radiodurans所产类胡萝卜素物质的主要组分,运用PCR及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对该菌中... 为研究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中类胡萝卜素的生化合成基因及其在该细菌抗辐射机制中的生物学作用,通过有机溶剂提取及LC-MS技术分析了D.radiodurans所产类胡萝卜素物质的主要组分,运用PCR及基因同源重组技术,对该菌中类胡萝卜素生化合成途径的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hytoene synthase,crtB)及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crtI)基因进行了缺失突变,通过表型观察及HPLC定量分析突变株所产类胡萝卜素的组分变化确证突变株构建成功.野生株及crtB与crtI基因缺失突变株对电离辐射和H2O2的敏感性差异比较分析显示,和野生株相比,两种突变株对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和不同浓度H2O2的敏感性更强.crtB及crtI基因功能研究表明,这两个关键性合成基因的缺失,导致突变株不能催化合成类胡萝卜素生化合成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体——番茄红素及一系列下游产物.通过λ原噬菌体紫外线诱导系统、电子自旋共振(ESR)及DMPO自旋捕集技术,分别在体内和体外评价了其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两种类胡萝卜素对超氧阴离子(O·2)及羟自由基(·OH)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探究D.radiodurans的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和生物学功能,及类胡萝卜素在D.radiodurans抗辐射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直接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辐射奇球菌 类胡萝卜素 抗辐射 自由基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辽东湾段新生代右旋走滑变形及其模拟实验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桥 魏刚 +1 位作者 马宝军 漆家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3-489,496,共8页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区域性深断裂带,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表明郯庐深断裂主位移带在辽东湾坳陷大致沿坳陷东部边缘通过。辽东湾坳陷东部沿辽东凸起两侧发育有若干陡倾或近直立的断层。这些断层自盆地基底一直切割到新近系中,部分断层甚至切割...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区域性深断裂带,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表明郯庐深断裂主位移带在辽东湾坳陷大致沿坳陷东部边缘通过。辽东湾坳陷东部沿辽东凸起两侧发育有若干陡倾或近直立的断层。这些断层自盆地基底一直切割到新近系中,部分断层甚至切割到更新统及全新统。在辽东凸起南段,断层表现为向南西撒开、向北收敛的帚状断层组合,所有断层在剖面上均显示正断层位移特征;在辽东凸起北段,断层表现为向北北西发散、向南收敛的羽状断层组合,西侧的部分断层在剖面上具有明显的逆冲断层位移特征。辽东凸起附近盆地盖层中的断层组合表明,北北东向断层在新生代有明显的右旋走滑运动。沙箱模拟实验表明,沿辽东凸起南、北两段的断层组合可能与郯庐深断裂新生代右旋走滑位移有关,断层组合形式、运动性质的差异可能与郯庐深断裂主位移带走向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断层组合 新生代盆地 辽东湾 郯庐断裂带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南部古近系孔店组沉积时期构造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桥 漆家福 +1 位作者 常德双 李明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6-313,共8页
黄骅坳陷南部的古近系孔店组是渤海湾裂陷盆地古近纪最早的沉积地层。孔店组分布在相向倾斜的沧东断层与徐西断层构成的地堑之中。综合分析盆地剖面构造特征、残留地层厚度分布及层序结构、断层生长指数等,认为黄骅坳陷南部孔店组沉积... 黄骅坳陷南部的古近系孔店组是渤海湾裂陷盆地古近纪最早的沉积地层。孔店组分布在相向倾斜的沧东断层与徐西断层构成的地堑之中。综合分析盆地剖面构造特征、残留地层厚度分布及层序结构、断层生长指数等,认为黄骅坳陷南部孔店组沉积时期经历了从伸展拗陷(或拗断)盆地向伸展断陷盆地的构造古地理演化。孔三段、孔二段沉积时期,黄骅坳陷南部发育大量规模小的正断层,断层分布均匀、活动强度较弱,且彼此间的差异性较小,同沉积期的活动断层基本上不影响沉积区的沉降—沉积作用,充填的沉积层总体上表现为平行、亚平行或凹叠状的层序结构,沧东断层和徐西断层上盘残留地层缺失边缘相。这些特征说明沧东断层和徐西断层可能并没有构成控制孔三段、孔二段沉积时期的边界,孔三段、孔二段沉积时期沉积区可能总体上表现为伸展"拗陷"或"拗断"的构造古地理面貌。孔一段沉积时期,正断层活动明显增强,且断层活动强度的差异性明显,地壳伸展变形主要集中在沉积区内部的几条规模较大的主干基底断层和沧东断层、徐西断层上,沧东断层、徐西断层成为对沉积区有约束的边界断层,充填的沉积层总体上表现为楔状层序结构,沉积区可能总体上表现为伸展"断陷"的构造古地理面貌,并破坏了孔三段、孔二段沉积时期的盆地原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断层活动 伸展盆地 盆地原型 构造古地理
下载PDF
河南东濮凹陷古近系各组段的原始地层厚度分布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桥 漆家福 +3 位作者 程秀申 能源 谢宸 徐政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07-413,共7页
东濮凹陷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东部,属中原油田。古近系自下而上包括沙河街组一至四段和东营组。古近系原始地层厚度分布反映出东濮凹陷在古近纪具有裂陷盆地的构造古地理特点,但是古近纪不同时期裂陷盆地的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沙四段沉积时... 东濮凹陷位于河南省濮阳市东部,属中原油田。古近系自下而上包括沙河街组一至四段和东营组。古近系原始地层厚度分布反映出东濮凹陷在古近纪具有裂陷盆地的构造古地理特点,但是古近纪不同时期裂陷盆地的特征有明显的差异。沙四段沉积时期发育多沉降—沉积中心的断陷湖盆,且沉积中心不稳定;沙三段沉积时期兰聊断层是控制东濮凹陷的主边界断层,发育由2条相对稳定的NNE向沉降—沉积带构成的复式半地堑断陷湖盆,控凹断层位移沿走向的差异导致局部沉降—沉积中心在次级凹陷带内沿轴向迁移;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沉积时期东濮凹陷发育“反S型”沉降—沉积带,反映兰聊断层南段的垂直位移明显小于中段,而盆地南部的长垣断层与黄河断层的垂直位移量明显增大。古近纪构造古地理演化特征可能是导致断陷湖盆发育的岩石圈动力学机制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东濮凹陷 古近系 去压实校正 原始地层厚度 构造古地理
下载PDF
小麦遗传转化中潮霉素筛选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桥 蔺自敏 +1 位作者 侯详文 姚明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10,共7页
为建立小麦遗传转化中高效的潮霉素筛选体系,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的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探讨了潮霉素浓度、处理时间、恢复培养与否对愈伤组织分化和再生的影响,并对基因枪转化的郑麦9023、邯6172、龙麦30、龙麦31的愈伤组织进行了筛选... 为建立小麦遗传转化中高效的潮霉素筛选体系,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的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探讨了潮霉素浓度、处理时间、恢复培养与否对愈伤组织分化和再生的影响,并对基因枪转化的郑麦9023、邯6172、龙麦30、龙麦31的愈伤组织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对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基因枪遗传转化后的筛选以50mg·L-1潮霉素处理30d为宜;恢复培养不能提高筛选阶段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和分化率,但能提高转化后期的成苗率。经过筛选发现郑麦9023抗性愈伤和T0代抗性植株根系及花器官中均有GUS基因的表达;4个小麦品种抗性植株中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和候选基因PCR阳性率分别为78.95%和73.68%以上;龙麦30、龙麦31的T1代植株的候选基因PCR阳性率分别在33.33%和73.33%以上,T2代阳性率分别在71.43%和75.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胚愈伤组织 潮霉素 遗传转化
下载PDF
碎屑岩层的分层去压实校正方法 被引量:31
6
作者 杨桥 漆家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由于同一探井或同一地区中的不同层段的碎屑岩层在岩性和埋藏的动力学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观测数据建立的统一的孔隙度-深度函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各岩层的压实历史。同种类的沉积岩石的初始孔隙度值可能相差不大,它们主要受碎屑... 由于同一探井或同一地区中的不同层段的碎屑岩层在岩性和埋藏的动力学过程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据观测数据建立的统一的孔隙度-深度函数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各岩层的压实历史。同种类的沉积岩石的初始孔隙度值可能相差不大,它们主要受碎屑颗粒大小和沉积相影响,但是其压实过程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提高碎屑岩层去压实校正的精度,该文提出一种分层去压实校正方法。首先,可以按岩性和地层时代等划分"地层压实单元",然后,分别建立各"地层压实单元"的孔隙度-深度函数。不同的"地层压实单元"可以分别采用能反映它们的压实过程的压实模型,并通过实验方法确定各"地层压实单元"的初始孔隙度。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地层骨架厚度不变"原理进行去压实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层 地层压实单元 初始孔隙度 去压实校正
下载PDF
耐辐射奇球菌抗辐射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桥 张俊祥 +3 位作者 朱石桥 范成鹏 张珞珍 方呈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5-467,共3页
本研究分析了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色素物质。紫外照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紫外辐射能力。紫外扫描、高压液相测定和显色反应表明这种抗辐射物质含有萜类双键,主要吸收峰在310nm处,保留... 本研究分析了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色素物质。紫外照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抗紫外辐射能力。紫外扫描、高压液相测定和显色反应表明这种抗辐射物质含有萜类双键,主要吸收峰在310nm处,保留时间为4.632min,其含量占总量的53.04%,初步确定这种色素物质为类胡萝卜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辐射奇球菌 紫外辐射 类胡萝卜素
下载PDF
急诊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医嘱闭环管理的实施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桥 高燕 +2 位作者 姜腾轩 黄志远 李爽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5年第5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后,实施医嘱闭环管理,对规范急诊用药及医疗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应用急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就诊患者中500例病历资料,作为观察组;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应用传统流... 目的探讨急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后,实施医嘱闭环管理,对规范急诊用药及医疗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应用急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就诊患者中500例病历资料,作为观察组;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应用传统流程就诊患者中500例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在医嘱执行时间、医嘱信息错误率、医嘱信息遗漏率及合理用药等方面的差异,探讨急诊信息化实施前后医嘱管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医嘱执行时间[(9.383±2.118)min]明显较对照组[(15.568±2.533)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嘱信息错误率(1.7%)较对照组(10.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嘱信息遗漏率(0.1%)较对照组(4.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理用药率(95%)较对照组(7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急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医嘱实现了闭环管理,不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而且对规范急诊用药及持续改进医疗护理管理质量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系统 医嘱闭环管理 医疗护理 危重症
下载PDF
中国气田开发水平现状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9-32,共4页
择取反映气田开发水平的几个主要指标分析了中国气田的开发水平现状。结果表明 ,中国气田的自然资源条件并不优越 ,目前的气田开发水平还相对较低。中国中部、西部和近海地区占有 83 %的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85 %的剩余可采储量和 ... 择取反映气田开发水平的几个主要指标分析了中国气田的开发水平现状。结果表明 ,中国气田的自然资源条件并不优越 ,目前的气田开发水平还相对较低。中国中部、西部和近海地区占有 83 %的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85 %的剩余可采储量和 77%的年产量 (截至 1999年 12月 ) ;东部地区和四川气田的已开发程度和采出程度都高于 90 % ;而长庆气田、西部和近海地区却不到 10 %。必须看到 ,中国中部、西部和近海地区拥有未开发的天然气可采储量约 1× 10 12 m3;中国尚有未发现的天然气储量达 12× 10 12 m3。借鉴美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历史试图说明中部、西部和近海地区应是中国气田开发的主力对象 ,应加大勘探和开发的力度。“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田开发 天然气产量 开发评价 剩余储量 采出程度
下载PDF
关于《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桥 王子煜 《中国地质教育》 2002年第3期39-43,共5页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也将是一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关注地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人口与资源、环境、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直接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社会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等...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也将是一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关注地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人口与资源、环境、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直接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社会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等共同关注的焦点.正是如此,地球科学知识已成为当代教育的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综合性大学开始尝试对所有理工文管专业或与地学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将地球科学知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用意是激励每位新世纪的学子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概论 人类 出版 课程教学 实验课
下载PDF
论高等学校形象设计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桥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4,共4页
公共关系学指出 ,树立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的目的和核心 ,对组织发展至关重要。理论界对企业在公众中如何树立良好的形象作了许多探讨。笔者认为高等学校组织为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也应重视形象设计。
关键词 组织形象 CI 高校 设计 企业形象 公共关系学 MI VI BI 行为识别 理念识别 视觉识别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水基切削废液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桥 张秀玲 连建肖 《上海化工》 CAS 2009年第11期15-17,共3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水基切削废液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废液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工艺处理条件:常温下,当铁碳投加量为0.6g/mL、铁碳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150min、pH值为1时,水基切削废液CODCr去除率大于...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水基切削废液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废液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工艺处理条件:常温下,当铁碳投加量为0.6g/mL、铁碳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150min、pH值为1时,水基切削废液CODCr去除率大于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液 因素 影响
下载PDF
切削液废液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桥 张秀玲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机械加工业产生大量的切削液废液,如果这些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必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综述了切削液废液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 切削液废液 处理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GPS的三坐标测量机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桥 徐磊 姜瑞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4年第9期1-2,共2页
三坐标测量机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几何量测量仪器,准确评价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于提升测量结果的可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产品几何规范(GPS),分析了三坐标测量机的误差来源,给出了相应的不确定度评价指标,同时结合孔径测量的实际... 三坐标测量机是一个广泛应用的几何量测量仪器,准确评价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对于提升测量结果的可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产品几何规范(GPS),分析了三坐标测量机的误差来源,给出了相应的不确定度评价指标,同时结合孔径测量的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过程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几何规范 三坐标测量机 测量不确定度 孔径测量
下载PDF
金刚石纳米锥坑阵列结构的制备
15
作者 谭心 潘超 +2 位作者 贺占清 祁晖 杨桥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3,共8页
采用电感耦合反应离子刻蚀(ICP-RIE)技术刻蚀金刚石薄膜,通过调整刻蚀功率、角度及时间等工艺参数,低成本且高效率地实现了排列整齐的圆形纳米锥坑阵列的可控化制备。对纳米锥坑的制备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可通过调节刻蚀角度与偏压功... 采用电感耦合反应离子刻蚀(ICP-RIE)技术刻蚀金刚石薄膜,通过调整刻蚀功率、角度及时间等工艺参数,低成本且高效率地实现了排列整齐的圆形纳米锥坑阵列的可控化制备。对纳米锥坑的制备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可通过调节刻蚀角度与偏压功率控制氧等离子对金刚石进行高度方向性的刻蚀。荧光检测结果表明,直径为80~120 nm、深度为90~130 nm的纳米锥坑阵列结构可使金刚石薄膜内NV0色心的荧光强度增加21%,SiV-色心的荧光强度增加49%。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增强原因进行探究,发现纳米锥坑对泵浦激发光有局限作用,并且可在纳米锥坑附近形成法布里-珀罗共振腔,使色心的自发辐射速率加快,进而增加其荧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锥坑 金刚石薄膜 电感耦合反应离子刻蚀(ICP-RIE) 刻蚀方向性 荧光增强
原文传递
粉煤灰基混凝剂处理水基切削液废液
16
作者 杨桥 张秀玲 连建肖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56-160,共5页
通过酸浸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适量的补加SiO2、Al3+、Fe3+,从而制得集物理吸附和化学混凝为一体的粉煤灰基混凝剂,用这种混凝剂处理水基切削液废液,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废液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工艺处理条件:废... 通过酸浸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并适量的补加SiO2、Al3+、Fe3+,从而制得集物理吸附和化学混凝为一体的粉煤灰基混凝剂,用这种混凝剂处理水基切削液废液,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废液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的工艺处理条件:废液处理前稀释3倍,混凝剂投加量为6mL/L,SiO2添加量为0.05 mol/L,Al3++Fe3+添加量为0.04mol/L,Al3+∶Fe3+摩尔比为4∶1,在此条件下废液CODCr去除率大于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液 粉煤灰 影响
下载PDF
基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Ag/金刚石纳米结构增强NV色心的荧光
17
作者 谭心 郭慧文 +1 位作者 杨桥 贺占清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8-705,共8页
在纳米光子学中,提高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现如今金属纳米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荧光增强材料。通过Ag纳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提高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的荧光强度,制备了不同的Ag纳米结构(Ag纳米柱阵列和A... 在纳米光子学中,提高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现如今金属纳米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荧光增强材料。通过Ag纳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效应提高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的荧光强度,制备了不同的Ag纳米结构(Ag纳米柱阵列和Ag纳米层),探究其对NV色心的荧光增强效果。结果表明,Ag纳米柱阵列结构的加入可将金刚石NV色心的荧光强度增强2.30倍,Ag纳米层结构的加入可将其增强1.54倍。并且,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分析激发和发射两个过程发现,金刚石NV色心的荧光强度随着Ag纳米结构的加入显著提高,由此验证了实验中Ag纳米结构对金刚石NV色心荧光增强的效果。此研究结果为后续进行量子点光致发光器件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Ag纳米结构 时域有限差分法 氮空位(NV)色心 荧光增强
原文传递
渤海湾地区的中生代盆地构造概论 被引量:123
18
作者 漆家福 于福生 +3 位作者 陆克政 周建勋 王子煜 杨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U08期199-206,共8页
根据 1∶5 0万渤海湾新生代盆地区基岩地质图揭示的残留中生代地层的分布及构造变形特征 ,渤海湾地区的中生代盆地可以分为 5期。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盆地为克拉通内部大型坳陷盆地 ,其中晚三叠世盆地仅分布在渤海湾西南部地区。早... 根据 1∶5 0万渤海湾新生代盆地区基岩地质图揭示的残留中生代地层的分布及构造变形特征 ,渤海湾地区的中生代盆地可以分为 5期。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盆地为克拉通内部大型坳陷盆地 ,其中晚三叠世盆地仅分布在渤海湾西南部地区。早—中侏罗世盆地分布于印支运动形成的向斜坳陷核部 ,属于压陷挠曲型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分布广泛 ,属于裂陷盆地 ;晚白垩世盆地属于后裂陷阶段的坳陷盆地。这些盆地受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影响而发生反转。印支运动在渤海湾地区的东、西部的表现有明显差异。西部变形弱、以近EW向宽缓褶皱变形为主 ,东部变形强、并叠加了NE向褶皱和逆冲断层变形。早燕山运动使渤海湾地区形成宽缓的大型NE向褶皱变形 ,并使早—中侏罗世盆地发生反转和逆冲断层变形 ;中、晚燕山运动基本没有在渤海湾地区形成褶皱构造变形 ,而是表现为晚侏罗—早白垩世盆地和晚白垩世盆地的区域性反转隆升。下—中侏罗统沉积之后 ,渤海湾地区的构造格局发生基本变革 ,进入以裂陷盆地为主的构造演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盆地 盆地原型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渤海湾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01
19
作者 陈书平 漆家福 +1 位作者 于福生 杨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7,共7页
本文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和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点及变形主控因素。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和上下分层的变形特点,构造样式为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包括断冲褶皱、断展褶皱、滑脱褶... 本文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和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特点及变形主控因素。认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段和上下分层的变形特点,构造样式为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包括断冲褶皱、断展褶皱、滑脱褶皱、断弯褶皱和断束褶皱。构造形成时间主要是在第四纪,其中喜马拉雅运动Ⅲ幕主要影响到变形后缘山前推举带的变形,早更新世末期的新构造运动使准噶尔盆地南缘全面变形,形成现今构造格局。研究证明,在构造变形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侏罗系煤层,其分布范围决定了变形范围,其厚度决定了变形强度和应力向前传递的远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构造 构造样式 构造形成时间 变形主控因素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基岩地质图及其所包含的构造运动信息 被引量:48
20
作者 漆家福 杨桥 +2 位作者 陆克政 周建勋 王子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9-307,共9页
利用油气勘探资料编制的渤海湾盆地基岩地质图 ,分析了基岩露头分布及其反映的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基岩地质图显示渤海湾盆地基底岩层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影响发育有一系列近EW向、NNE—NE向的褶皱和逆断层等挤压构造变形。基岩... 利用油气勘探资料编制的渤海湾盆地基岩地质图 ,分析了基岩露头分布及其反映的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基岩地质图显示渤海湾盆地基底岩层受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影响发育有一系列近EW向、NNE—NE向的褶皱和逆断层等挤压构造变形。基岩露头展布表明渤海湾盆地西部、北部在侏罗纪之前的剥蚀作用明显强于东部和南部地区。基岩地层形成的区域褶皱轴向及各亚构造层之间的不整合面接触关系反映出在下—中三叠统沉积之后至下—中侏罗统沉积之前的某个“关键时刻”渤海湾地区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变革 ,导致早期的近EW向构造被NNE—NE向构造替代。而从区域应力体制来看 ,下—中侏罗统沉积之后渤海湾地区的区域构造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地质图 构造变革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