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煤炭固体废弃物中铝的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殿范 魏存弟 +1 位作者 蒋引珊 张培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7-831,共5页
为了研究煤炭固体废弃物中铝的含量及赋存状态,探讨其中氧化铝提取的可能性,在处理煤炭固体废弃物的同时扩大我国自然铝资源,分别采用化学分析、XRD、SEM及粒度分布等方法对鄂尔多斯北缘准格尔等煤田煤矸石及粉煤灰进行了化学成分、物... 为了研究煤炭固体废弃物中铝的含量及赋存状态,探讨其中氧化铝提取的可能性,在处理煤炭固体废弃物的同时扩大我国自然铝资源,分别采用化学分析、XRD、SEM及粒度分布等方法对鄂尔多斯北缘准格尔等煤田煤矸石及粉煤灰进行了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及结构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煤矸石和粉煤灰中氧化铝的质量分数均接近或大于40%,达到了铝矿床的工业品位;煤矸石中铝主要赋存在高岭石和勃姆石中,OF灰中铝主要赋存在莫来石中,而CFB灰中铝则赋存在非晶态物质中;同时CFB灰与OF灰相比具颗粒细小且粒度分布均匀、颗粒形态呈絮状、结构活性高等特点;CFB灰中的铝活性高易提取,煤矸石中的铝只需要热活化即可提取,而OF灰中的铝则需要化学活化才可以提取。高铝煤炭固体废弃物中铝的有效提取可以补充铝资源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粉煤灰 废弃物 铝资源
下载PDF
太行山区土岭、石湖金矿床成矿条件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殿范 李高山 +3 位作者 贾克实 汪学纯 鞠贵 王景书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47-54,共8页
河北省灵寿县土岭、石湖金矿赋存于太古代阜平群变质岩系中。矿体严格受构造破碎带制约,控矿构造具有多期性、复合性特点。岩浆岩发育,麻棚岩体属I型花岗岩,其金的丰度值为9.7ppb。硫、碳、氧和铅同位素特征反应成矿热液来源于岩浆岩。... 河北省灵寿县土岭、石湖金矿赋存于太古代阜平群变质岩系中。矿体严格受构造破碎带制约,控矿构造具有多期性、复合性特点。岩浆岩发育,麻棚岩体属I型花岗岩,其金的丰度值为9.7ppb。硫、碳、氧和铅同位素特征反应成矿热液来源于岩浆岩。黄铁矿中Co/Ni为2.59,Au/Ag<0.5。成矿温度190~373℃。石英包裹体成分中Cl^->F^-,Na^+>K^+。金可能以[AuCl_2]^-、[AuCl_4]^-或[AuS]^-、[AuS_2]^-等络合物形式迁移。太行山区土岭、石湖金矿床为岩浆期后热液脉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矿床 成矿条件 成因 太行山区
原文传递
石英热发光在金矿找矿中的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殿范 李高山 +1 位作者 贾克实 刘荣访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0-195,共6页
本文介绍了石英热发光在某些金矿床中矿体的不同部位的变化特征。利用石英热发光特征可以区分、评价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和石英脉的含金性。总结出含金石英脉的石英热发光曲线为双峰或多峰,而不含金的石英脉则为单峰曲线,并探索了石英热... 本文介绍了石英热发光在某些金矿床中矿体的不同部位的变化特征。利用石英热发光特征可以区分、评价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和石英脉的含金性。总结出含金石英脉的石英热发光曲线为双峰或多峰,而不含金的石英脉则为单峰曲线,并探索了石英热发光作为金矿找矿标志的规律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热发光 金矿床 找矿标志
下载PDF
石湖金矿区中石英的找矿信息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殿范 刘荣访 +1 位作者 李高山 贾克实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石英与金矿床关系十分密切,石英中含有众多的信息.通过对它的研究,可提取出许多找金矿的信息或标志.石英热发光曲线反映金的矿化强度,矿体中的石英热发光曲线呈双蜂或多峰;而矿化带中则呈包含多种隐伏峰的单蜂曲线.与成矿有关的石英红... 石英与金矿床关系十分密切,石英中含有众多的信息.通过对它的研究,可提取出许多找金矿的信息或标志.石英热发光曲线反映金的矿化强度,矿体中的石英热发光曲线呈双蜂或多峰;而矿化带中则呈包含多种隐伏峰的单蜂曲线.与成矿有关的石英红外吸光度D_2、D_2/D_1可定性地评价其含金性.含金石英中的Al_2O_3、K_2O、Na_2O、H_3O^(+)的含量随着矿体埋藏深度的增大而增加,可用其判别矿体的埋藏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红外吸光度 找矿信息 金矿区
原文传递
嫩江蛋白石页岩的结构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殿范 魏存弟 +2 位作者 宁维坤 徐少南 蒋引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1-1065,共5页
对嫩江蛋白石页岩在600℃和1200℃之间进行了热活化处理,通过SEM、XRD和BET等测试手段对热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蛋白石页岩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蛋白石页岩主要由鳞石英和α-石英微晶经无序聚集形成,具有... 对嫩江蛋白石页岩在600℃和1200℃之间进行了热活化处理,通过SEM、XRD和BET等测试手段对热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蛋白石页岩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蛋白石页岩主要由鳞石英和α-石英微晶经无序聚集形成,具有多孔状结构特征;原土比表面积平均高达82.856m2/g,并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略有增加,900℃时比表面积达最大值,此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比表面积快速下降;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速率快,脱色率可达96%以上。该蛋白石页岩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热稳定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石页岩 热处理 多孔状结构 吸附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中的香炉碗子金矿床成因和黄铁矿找矿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殿范 李高山 +1 位作者 贾克实 韩丽 《吉林地质》 1992年第4期18-27,共10页
香炉碗子金矿床产于韧性剪切带内,具有多期成矿的特点。矿床成因属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黄铁矿形成于两个成矿阶段。早期黄铁矿含金量较少,其晶体形态主要为{hko}、{hko}+{100}。晚期黄铁矿以富含金为特征,主要为它形晶,呈细... 香炉碗子金矿床产于韧性剪切带内,具有多期成矿的特点。矿床成因属浅成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黄铁矿形成于两个成矿阶段。早期黄铁矿含金量较少,其晶体形态主要为{hko}、{hko}+{100}。晚期黄铁矿以富含金为特征,主要为它形晶,呈细脉浸染状产出。黄铁矿的热电性特征可作为金矿的找矿标志。利用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所求出的产矿系数可以圈定矿体。其产矿系数<4010×10^(-2)者为工业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黄铁矿 金矿床 矿物学
下载PDF
太行山区土岭、石湖金矿区地球化学及其找矿标志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殿范 刘荣访 +1 位作者 李高山 贾克实 《吉林地质》 1991年第4期70-78,共9页
本文讨论了土岭、石湖金矿区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标志。认为该矿区成矿物质—Au具有多源性;As、Sb、Ag、Au、Cu、Pb、Zn、Co、Ni为找矿指示元素;Hg是远程指示元素,而Au则是直接指示元素。指示元素的轴向分带序列为... 本文讨论了土岭、石湖金矿区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标志。认为该矿区成矿物质—Au具有多源性;As、Sb、Ag、Au、Cu、Pb、Zn、Co、Ni为找矿指示元素;Hg是远程指示元素,而Au则是直接指示元素。指示元素的轴向分带序列为:As—Ag—Sb—Cu—Zn—Au—Pb—Ni—Co,并以此建立了预测矿体埋藏深度关系式:H=38.790As/Co+442.842 LnH=0.0923Ln[(As.Ag.Sb)/(Au.Co.Ni)]+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地球化学 勘探 指示元素
下载PDF
含矿岩体的评价标志──以太行山北段四个岩体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殿范 李高山 《吉林地质》 1994年第2期24-28,共5页
本文以太行山北段四个花岗岩岩体为例,探讨了含矿岩体的评价标志。指出,含矿岩体评价的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标志。认为,热液脉型矿床的成矿作用直接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找矿与岩体的含矿性评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关键词 评价标志 含矿岩体 太行山 花岗岩
下载PDF
河北石湖金矿区控矿构造特征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殿范 李高山 贾克实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5期516-520,共5页
本文对石湖金矿区控矿构造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总结出背斜褶皱叠加成矿断裂的多次活动和石英闪长玢岩脉外接触带与断裂带复合控制部位是矿化富集的有利地段。构造地球化学方法是进行深部找矿预测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金矿床 控矿构造 成矿预测
下载PDF
煅烧煤系高岭石的相转变 被引量:51
10
作者 魏存弟 马鸿文 +2 位作者 杨殿范 李益 三国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1,共5页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和能量色散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煤系高岭石在200~1300℃下煅烧的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煅烧高岭石的相转变经历了4个阶段:脱羟阶段(≈550℃),偏高岭石阶段(550~850℃),SiO2分凝(850~1...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和能量色散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煤系高岭石在200~1300℃下煅烧的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煅烧高岭石的相转变经历了4个阶段:脱羟阶段(≈550℃),偏高岭石阶段(550~850℃),SiO2分凝(850~1100℃)及Al2O3分凝阶段(950~1100℃),莫来石阶段(>1100℃)。550℃时高岭石失去羟基水,转变为半晶态的偏高岭石。偏高岭石莫来石的相转变过程中存在SiO2和Al2O3的分凝。能量色散分析证实了分凝Al2O3的存在。950℃的新生相是γAl2O3而不是AlSi尖晶石。莫来石是由偏高岭石分凝形成的SiO2和Al2O3反应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相转变 偏高岭石 莫来石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下载PDF
叶蜡石加热相变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13
11
作者 魏存弟 赵峰 +3 位作者 马鸿文 李金洪 杨殿范 三国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通过对叶蜡石20~1 300℃热处理产物进行系统的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的研究,发现叶蜡石加热相变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主要物相及其变化和组合特征,可以将叶蜡石的加热相变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叶蜡石阶段(室温~... 通过对叶蜡石20~1 300℃热处理产物进行系统的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等的研究,发现叶蜡石加热相变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根据主要物相及其变化和组合特征,可以将叶蜡石的加热相变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叶蜡石阶段(室温~660℃)、偏叶蜡石阶段(660~1 100℃)、不定形SiO2 与莫来石形成阶段(1 100~1 200℃)、莫来石与方石英共存阶段(≥1 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蜡石 相变 偏叶蜡石 莫来石 方石英
下载PDF
电气石活化水效应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魏存弟 孙彦彬 +1 位作者 杨殿范 孙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50-1455,共6页
为充分利用电气石的天然电极性和远红外发射特性,利用核磁共方法研究了电气石对水分子团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石能够降低水分子的17O核磁共振(NMR)半高宽,并且降低的幅度与电气石的粒径呈正相关关系;若将电气石烧成陶粒后,... 为充分利用电气石的天然电极性和远红外发射特性,利用核磁共方法研究了电气石对水分子团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石能够降低水分子的17O核磁共振(NMR)半高宽,并且降低的幅度与电气石的粒径呈正相关关系;若将电气石烧成陶粒后,则其对水分子的17ONMR半高宽降低的幅度更大。另外活化水的时效性测试结果表明,活化水在放置480h之后,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 陶粒 核磁共振 活化水
下载PDF
内蒙产高烧失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及碳化性能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以辛 杨殿范 +3 位作者 李芳菲 夏茂盛 薛兵 蒋引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73-1579,共7页
针对内蒙产高烧失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采用水洗-焙烧工艺进行了实验。探索了水选次数、焙烧条件等对提纯效果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BET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提纯试验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选法可以实现石英、长石... 针对内蒙产高烧失低品位硅藻土的提纯,采用水洗-焙烧工艺进行了实验。探索了水选次数、焙烧条件等对提纯效果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BET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提纯试验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水选法可以实现石英、长石和黏土类杂质的去除,有机质的去除采用600℃焙烧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提纯效果。提纯硅藻土SiO2质量分数达到82.98%以上,比表面积可达44.5m2/g,堆积体积达21mL/10g。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焙烧水选提纯土,获得的碳化硅藻土与橡胶相容性好,可替代半补强炭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提纯 水选-焙烧 碳化
下载PDF
掺铁-TiO_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谭惠 李殿超 +1 位作者 杨殿范 王瑛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4-208,共5页
采用酸性溶胶法制备掺铁-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测试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性能,在太阳光照射下,对pH=... 采用酸性溶胶法制备掺铁-TiO2/膨润土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测试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对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性能,在太阳光照射下,对pH=4、质量浓度为20mg/L的甲基橙溶液进行降解时,其脱色率可达95%以上,COD去除率可达85%以上。该催化剂在经过200℃焙烧活化2.5h后可多次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光催化剂 膨润土 脱色率 COD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高岭石相转变过程及Si、Al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魏存弟 杨殿范 +1 位作者 李益 三国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7-202,共6页
通过对吉林通化煤系高岭石和美国Georgia高岭石在200~1300 ℃热处理产物的MAS NMR谱和XRD,IR,DTA等的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论:①煅烧高岭石的相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脱羟阶段(约550 ℃),偏高岭石阶段(550~850 ℃),SiO2分凝(850~1100 ... 通过对吉林通化煤系高岭石和美国Georgia高岭石在200~1300 ℃热处理产物的MAS NMR谱和XRD,IR,DTA等的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论:①煅烧高岭石的相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脱羟阶段(约550 ℃),偏高岭石阶段(550~850 ℃),SiO2分凝(850~1100 ℃)及Al2O3分凝阶段(950~1100 ℃),莫来石、方英石形成阶段(1100 ℃以上);②偏高岭石-莫来石的相转变过程中存在SiO2和Al2O3的分凝,其中SiO2的分凝温度是850 ℃,而Al2O3的分凝温度是950 ℃;③1100 ℃开始,由偏高岭石分凝形成的非晶质SiO2一部分和Al2O3-γ发生反应生成了莫来石,一部分结晶为方英石;④煅烧高岭石Si、Al活性总体上随着煅烧温度的增高逐渐增强,其中Al的活性在900 ℃时达到最高,Si在1100 ℃时达到最高,当温度超过这两个临界点时,Si、Al活性将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相转变 活性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下载PDF
CaSiO_3:Eu的发光性质 被引量:9
16
作者 于立新 曹林 +1 位作者 杨殿范 张东丽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00-902,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出CaSiO_3:Eu^(3+)荧光体。研究了其荧光性质。样品的晶体结构为α-CaSiO_3和β-CaSiO_3的混合相,其激发光谱的峰位位于240,320,362,383,394,415 nm,分别对应于0→Eu的电荷迁移带和~7F_(0.1)—~5H_3,~5D_4,~5G_J,...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出CaSiO_3:Eu^(3+)荧光体。研究了其荧光性质。样品的晶体结构为α-CaSiO_3和β-CaSiO_3的混合相,其激发光谱的峰位位于240,320,362,383,394,415 nm,分别对应于0→Eu的电荷迁移带和~7F_(0.1)—~5H_3,~5D_4,~5G_J,5~L_6,~5D_3的吸收跃迁。在240 nm和394 nm激发下,Eu^(3+)离子的~5D_0—~7F_2电偶极跃迁最强,表明Eu^(3+)离子占据更多的非反演中心格位。研究了不同电荷补偿剂对发光性能的影响,以Li^+离子的电荷补偿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硅酸钙 铕离子 发光 电荷补偿
下载PDF
无机抗菌材料及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姚爱华 李殿超 杨殿范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1-174,共4页
无机抗菌材料是一种新近研制并开始获得应用的功能材料。简要介绍银系抗菌剂和氧化钛光触媒系抗菌剂的性质和抗菌机理、方法 ,并介绍应用这些无机抗菌剂制得的抗菌布料、抗菌塑料。
关键词 无机抗菌剂 二氧化钛 抗菌作用 功能材料 抗菌机理
下载PDF
炭化处理高烧失量硅藻土及对天然橡胶的性能补强 被引量:11
18
作者 薛兵 蒋引珊 +1 位作者 杨殿范 史晓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7-1621,共5页
通过缺氧条件下煅烧富含有机质的内蒙硅藻土制备了一种含炭的硅藻土,并将这种炭化硅藻土代替部分炭黑用于天然橡胶的补强.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炭化硅藻土进行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测... 通过缺氧条件下煅烧富含有机质的内蒙硅藻土制备了一种含炭的硅藻土,并将这种炭化硅藻土代替部分炭黑用于天然橡胶的补强.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炭化硅藻土进行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于600℃进行2 h的缺氧煅烧处理后,硅藻土中的有机质已经转化为无定形碳紧密吸附于硅藻土壳表面和内部的微孔中,而无定形碳的存在提高了硅藻土和天然橡胶的相容性,有利于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补强.当炭化硅藻土代替25%(质量分数)的炭黑补强天然橡胶时,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天然橡胶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叶蜡石高温相转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存弟 马鸿文 +2 位作者 杨永强 杨殿范 三国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4-219,共6页
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日本广岛胜光山叶蜡石在20~1300℃下煅烧的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叶蜡石的高温相转变经历了4个阶段:叶蜡石阶段(室温~662℃),偏叶蜡石阶段(662~1100℃)... 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日本广岛胜光山叶蜡石在20~1300℃下煅烧的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叶蜡石的高温相转变经历了4个阶段:叶蜡石阶段(室温~662℃),偏叶蜡石阶段(662~1100℃),不定形SiO2与莫来石形成阶段(1100~1200℃)和莫来石与方石英共存阶段(1300℃~).叶蜡石在662℃时失去结构水转变为偏叶蜡石.偏叶蜡石从1100℃开始转变为莫来石,同时伴随有不定形SiO2生成.1300℃时,不定形SiO2进一步结晶形成方石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蜡石 相转变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偏叶蜡石 莫来石 方石英
下载PDF
赤泥—粉煤灰微晶玻璃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宝毅 杨殿范 +1 位作者 杨振宇 魏存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26-129,共4页
利用中州铝厂固体废弃物赤泥、粉煤灰、碱渣等为主要原料,讨论利用烧结法制备建筑装饰材料微晶玻璃的可能性。借助XRD、DTA、SEM等实验研究手段,对废渣微晶玻璃组成、主晶相确定、原料选定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组成为:w(SiO2)3... 利用中州铝厂固体废弃物赤泥、粉煤灰、碱渣等为主要原料,讨论利用烧结法制备建筑装饰材料微晶玻璃的可能性。借助XRD、DTA、SEM等实验研究手段,对废渣微晶玻璃组成、主晶相确定、原料选定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组成为:w(SiO2)35%~40%、w(Al2O3)10%~18%、w(CaO)13%~23%、w(MgO)3%~4%、w(K2O+Na2O)4%~9%,可合成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微晶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粉煤灰 微晶玻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