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后营养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1
作者 赵帮豪 袁腾 +5 位作者 赵翎 阿曼古丽·如则 尼鲁帕尔·谢甫开提 马依彤 杨毅宁 高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17-1824,共8页
背景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有研究证明了糖尿病可扩大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涉及营养和炎症途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免疫营养的标志,可反映个体的炎症、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快速、易得和可... 背景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有研究证明了糖尿病可扩大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涉及营养和炎症途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免疫营养的标志,可反映个体的炎症、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快速、易得和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关于PNI在各系统中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少有文献探讨PN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PNI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053例行PCI术的STEMI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资料,计算PNI,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7例)和非MACE组(876例)。同时依据PNI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686例)与低PNI组(36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后发生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PNI对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PN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ACE组和非MACE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血清葡萄糖、Killip分级、乳酸脱氢酶、心率、肌红蛋白、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白细胞计数、脑钠肽(BNP)、PNI、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总蛋白、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葡萄糖升高(OR=1.055,95%CI=1.002~1.112,P=0.044)、GRACE评分高(OR=1.034,95%CI=0.876~0.939,P<0.001)是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PNI升高(OR=0.907,95%CI=1.017~1.050,P<0.001)是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保护因素。PNI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为0.734(95%CI=0.694~0.773),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模型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为0.791(95%CI=0.753~0.858)。低PNI组发生MACE、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住院天数、血清葡萄糖、肌钙蛋白T、CK-MB、肌红蛋白、BNP、C反应蛋白、肌酐、尿素氮高于高PNI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比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血红蛋白低于高PNI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NI与血红蛋白、HDL-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正相关(P<0.05);PNI与血清葡萄糖、肌酐、尿素氮、BNP、肌钙蛋白T、CK-MB、肌红蛋白、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 PNI是STEMI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中可作为监控患者免疫营养状态且预测患者短期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糖尿病 2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营养指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5G技术远程操控R-OneTM机器人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
2
作者 余小林 马玲 +6 位作者 郭自同 刘永国 林蕾 孙洪军 李国庆 陈韵岱 杨毅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147-153,共7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5G技术远程操控血管介入机器人(R-One^(TM))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实验猪3头,平均体质量(32±1)kg。每头实验猪各选取两支冠状动脉血管,分别设为实验组(5G网络下R-OneTM远...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5G技术远程操控血管介入机器人(R-One^(TM))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实验猪3头,平均体质量(32±1)kg。每头实验猪各选取两支冠状动脉血管,分别设为实验组(5G网络下R-OneTM远程辅助PCI)和对照组(R-One^(TM)本地辅助PCI)完成猪的PCI手术。记录手术时长、对比剂用量、围术期手术安全性等,手术结束当天处死动物(安乐死),进行解剖取样,分离靶血管进行病理分析。同时记录网络延时、数据包丢失及术者远程操作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PCI成功率均100%,无围术期不良事件,PCI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血流分级Ⅲ级,无分支丢失及冠状动脉穿孔。实验组未发生中途切换本地操作。手术期间5G远程乌鲁木齐-上海网络信号往返时间(RTT)延时平均106.66 ms(87.94~1927.12 ms),数据包丢失率0.8256%、断网后网络恢复时间<10 s;北京-上海网络信号RTT延时平均60.43 ms(40.61~377.77 ms),数据包丢失率0.0550%、断网后网络恢复时间<10 s。远程主-从端术者操作评价几乎无延时;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质量非常清晰,传输几乎无延时;术中远程音视频传输几乎无延时,传输稳定且质量高;从端器械操控非常灵活。整个实验过程中R-OneTM机器人系统未出现任何软件及硬件故障,所有动物术中及术后未出现相应的介入并发症,术后动物解剖未发现冠状动脉夹层及穿孔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本研究验证了5G技术远程操控R-OneTM行PCI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今后临床应用这一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远程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创手术
下载PDF
睡眠质量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低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赵倩 王颖 +3 位作者 谢依热·哈木拉提 古丽洁合热·吐尔逊 李晓梅 杨毅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6-1373,共8页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低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基于新疆地区心脑血管自然人群队列,于2019年7月—2021年9月采用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北部(北疆)地区乌鲁木齐市和南疆地区库尔勒市共2个固定...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低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基于新疆地区心脑血管自然人群队列,于2019年7月—2021年9月采用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北部(北疆)地区乌鲁木齐市和南疆地区库尔勒市共2个固定社区35~75岁的居民。在既往无冠心病且未发生脑血管事件的人群中,运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risk in China,China-PAR]模型进行发病风险评估,纳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低危人群。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均完成体格检查、问卷调查[包括新疆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评测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食物频率问卷]、心血管代谢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和是否有斑块形成判断研究对象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分析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低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共1528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低危人群纳入研究,平均年龄(49.4±8.2)岁,其中男性685人(44.8%)。纳入的人群中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581人(38.0%),颈动脉斑块形成305人(20.0%);其中,内膜中层增厚且斑块形成154人(10.1%)。因此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为47.9%(732人)。相较于颈动脉无增厚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斑块组的一般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水平较高,包括年龄、男性比例、血脂水平和肥胖程度等,同时PSQI睡眠评分较高[(7.06±2.13)分vs(7.43±2.51)分,P=0.001],睡眠质量较差组的比例较高(6.5%vs 12.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影响因素后,提示睡眠质量差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低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的OR(adjusted OR,a OR)=1.22,95%CI 1.004~1.492,P=0.040]。RCS分析提示PSQI和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呈现正向线性相关,即睡眠质量越差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越高。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中、低危人群中,虽然传统的代谢性危险因素处于低风险水平,但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患病率较高,并且睡眠质量差是该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睡眠质量 危险分层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STEMI患者不良临床结局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赵倩 门莉 +4 位作者 单春方 宋宁 张金宇 朱嘉俊 杨毅宁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180-1184,1188,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STEMI且在心肌缺血性症状发生12 h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目的探讨影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不良临床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STEMI且在心肌缺血性症状发生12 h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心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情况,出院后进行长期随访。利用主成分因子提取法对原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各项因子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495例,经过因子分析共提取7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70.0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因子1吸烟、男性和年龄(OR=2.668,95%CI:1.036~6.867,P=0.042),因子5冠脉多支病变和糖尿病(OR=2.802,95%CI:1.286~6.106,P=0.009)是院内死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70例完成了平均39个月的随访,其中135例(28.7%)发生了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因子4反应血脂水平(HR=1.261,95%CI:1.026~1.549,P=0.027),因子5反应多支病变和糖尿病(HR=1.306,95%CI:1.053~1.621,P=0.015),因子6反应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和CK-MB水平(HR=1.241,95%CI:1.012~1.521,P=0.037)是STEMI患者远期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临床预后应对其进行综合性管理,包括戒烟、控制体重、血脂管理以及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指导。MIF作为新型的心肌损伤标记物对STEMI患者远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下载PDF
抑制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对糖脂毒性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5
作者 张志扬 刘芬 +5 位作者 张雪鹤 房彬彬 张冀鑫 谢骞 杨毅宁 李晓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目的:探讨糖脂毒性环境中抑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的表达水平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葡萄糖和棕榈酸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体外糖脂毒性内皮细胞模型,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糖脂毒性环境中抑制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的表达水平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用葡萄糖和棕榈酸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建立体外糖脂毒性内皮细胞模型,并分为对照组、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对照组以及小干扰RNA(si-RNA)干预的高糖高脂+si-MALAT1组、高糖高脂+si-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si-MAPK1)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ALAT1、MAPK1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线粒体融合分裂、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共聚焦定位检测自噬及溶酶体相关蛋白的荧光共定位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内皮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数目;线粒体探针染色检测线粒体形态;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细胞增殖及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试验检测各组细胞中新生血管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组、高糖高脂对照组的MALAT1 mRNA、磷酸化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p-MAPK1)的表达水平增加,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表达水平下降,P均<0.05。与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si-MALAT1组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螯合体1(p62)、ROS、剪切后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p-MAPK1的表达水平均下降,线粒体融合蛋白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BCL-2、p-mTOR的表达水平均增加,P均<0.05;LC3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蛋白的荧光共定位阳性颗粒增加(P均<0.01),溶酶体数目减少;细胞增殖、迁移、成管能力均增加(P均<0.01)。与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高糖高脂+si-MAPK1组内皮细胞中p-MAPK1的表达下降,p-mTOR的表达上升(P均<0.01)。结论:抑制MALAT1表达,可降低糖脂毒性环境中线粒体的自噬水平,减少内皮细胞的凋亡及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可能与调节MAPK1/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糖脂毒性 内皮细胞功能 线粒体自噬 凋亡
下载PDF
联合教学方法改革流行病学教学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效果与评价
6
作者 赵倩 王倩 +1 位作者 杨毅宁 李晓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3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教学方法改革流行病学教学对心血管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心血管内科专业研究生,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分为传统教学对照组和联合教学试验组。联合教学方法综合了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PBL)、基... 目的:探讨联合教学方法改革流行病学教学对心血管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心血管内科专业研究生,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分为传统教学对照组和联合教学试验组。联合教学方法综合了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PBL)、基于案例学习教学方法(CBL)、卫生统计学和循证医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结果:试验组学生总成绩以及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分项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流行病学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实践测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联合教学方法可显著提高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对流行病学理论知识掌握度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基于问题学习 基于案例学习 心血管专业
下载PDF
PCSK9介导NF-κB信号通路致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余小林 房彬彬 +4 位作者 刘芬 李文玲 陈邦党 高晓明 杨毅宁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8期32-39,共8页
目的探讨PCSK9对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机制。方法以腺相关病毒8.2(adeno-associated virus 8.2,AAV8.2)为载体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人源PCSK9经尾静脉转染至小鼠肝脏表达。将36只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PCSK9对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机制。方法以腺相关病毒8.2(adeno-associated virus 8.2,AAV8.2)为载体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人源PCSK9经尾静脉转染至小鼠肝脏表达。将36只C57BL/6J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GFP组和PCSK9组,每组各12只,共饲养24周。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天狼星红染色(sirius red staining,SRS)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油红O(oil red O,OR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浸润程度。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PCSK9、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单核细胞胞内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L-2、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颗粒酶B(granulase B,GrB)。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阳性细胞百分比。Western blot法检测PCSK9干预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细胞胆固醇流出蛋白、清道夫受体相关蛋白、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PCSK9组小鼠肝脏组织脂滴总量、脂肪变性、空泡化、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加或增强(P<0.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CSK9组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GFP组及空白组(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CSK9组IL-2、TNF-α在CD4+、CD8+细胞亚群百分比明显高于高脂GFP组(P<0.05),而IL-4、INF-γ、GrB在组间各细胞群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PCSK9显著降低LDLR水平,升高ATP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清道夫受体B(scavenger receptor B,SRB或CD36)、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磷酸化IκBα激酶(phosphorylated inhibit kappa Bαkinase,p-IκBα)、磷酸化p65蛋白(phosphorylated p65,p-p65)蛋白水平(P<0.05)。结论PCSK9介导NF-κB信号通路致小鼠肝脏脂肪代谢失衡及炎性细胞因子浸润加速了肝脏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肝脏脂肪变性 炎性细胞因子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新疆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及其与心脏代谢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幸 杨毅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5-1101,共7页
背景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逐年升高,而针对新疆地区的研究较少。因新疆地区人群有特殊的地域和饮食特点,故地域性研究是必要的。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人群HUA患病现状,并探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心脏代谢指数... 背景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逐年升高,而针对新疆地区的研究较少。因新疆地区人群有特殊的地域和饮食特点,故地域性研究是必要的。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人群HUA患病现状,并探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心脏代谢指数(CMI)与HUA的相关性,为该地区HUA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年龄≥35岁的9429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合并HUA将其分为HUA组(n=527)和非HUA组(n=8902);根据CMI值将研究对象分层为Q1(CMI≤0.34)、Q2(0.34<CMI≤0.56)、Q3(0.56<CMI≤0.99)、Q4(CMI>0.99)。通过查阅嘉禾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既往病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I对HUA发病风险的影响(模型Ⅰ调整年龄、性别和BMI,模型Ⅱ调整年龄、性别、既往史、尿素氮等),并按照性别(男/女)、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进行分层分析CMI与HUA的相关性。结果9429名体检者中HUA患者527例(5.58%),平均年龄(54.3±12.9)岁;其中男434例(82.4%)、女93例(17.6%);汉族402例(76.3%)、维吾尔族82例(15.5%)、哈萨克族43例(8.2%)。HUA组与非HUA组脑卒中史、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民族、冠心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舒张压、收缩压、尿素氮、血尿酸(SUA)、肌酐、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MI、腰高比(WHtR)、C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Q1相比CMI为Q2、Q3、Q4时均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1.874、4.201、6.053,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呈正相关(P_(趋势)<0.001)。按照不同性别进行分层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Q1相比,男性CMI为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3.168、4.273,P<0.05),女性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3.144、8.805、10.938,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P_(趋势)<0.001)。按照不同民族进行分层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Q1相比,汉族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1.924、4.522、6.681,P<0.05),哈萨克族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4.004、9.461、14.291,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P_(趋势)<0.001)。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体检者HUA患病率为5.58%,HUA患者以男性和汉族为主。CMI升高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在汉族与哈萨克族人群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心脏代谢指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萨克族 横断面研究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基于可穿戴心电设备的互联网+医联体诊疗新模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楚俊昆 赵倩 +6 位作者 门莉 周欣荣 李晓梅 陈清杰 宋宁 梁存禹 杨毅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基于可穿戴心电设备的互联网+医联体”诊疗新模式对不同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三级预防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新疆地区“基于可穿戴心电设备的互联网+医联体”诊疗新模式,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应用诊...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基于可穿戴心电设备的互联网+医联体”诊疗新模式对不同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三级预防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新疆地区“基于可穿戴心电设备的互联网+医联体”诊疗新模式,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应用诊疗新模式上传心电图的498例,分为一般人群组,高危人群组、冠心病人群组,分析三组人群的一般特征、心电图表现,比较三组人群的异常心电图和心肌缺血发生率。结果冠心病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发生率、心功能Ⅱ、Ⅲ比例与其他两组相比更高(P<0.01)。三组人群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窦性心律失常,占15.26%(76/498),最常见的传导异常是束支传导阻滞,占4.62%(23/498),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53.01%(264/498)、心肌缺血(ST-T异常)检出率为30.72%(153/498)。三组人群异常心电图(χ^(2)=104.96,P<0.01)和心肌缺血(χ^(2)=107.45,P<0.01)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显示,冠心病组异常心电图和心肌缺血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新疆地区“基于可穿戴心电设备的互联网+医联体”诊疗新模式可以实时监测异常心电、心肌缺血事件,分析不同人群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心血管疾病三级预防策略,从而提升区域医联体内心血管疾病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疾病管理 医联体 互联网 可穿戴设备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慢血流患者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雪鹤 刘芬 +6 位作者 胡恺轩 赵倩 张冀鑫 李文玲 张桐 杨毅宁 李晓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慢血流患者36个月内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的慢血流患者279例。随访36个月,根据患者在随访期间冠心病发病情况分为冠心病慢血流组...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慢血流患者36个月内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的慢血流患者279例。随访36个月,根据患者在随访期间冠心病发病情况分为冠心病慢血流组(16例)与非冠心病慢血流组(263例),分析总胆红素水平与慢血流患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慢血流组与非冠心病慢血流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既往史等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冠心病慢血流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非冠心病慢血流组高[11.68(10.19,15.40)μmol/L比9.80(7.50,12.50)μmol/L,P=0.004]。进一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是慢血流患者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HR=1.321,95%CI 1.101~1.586,P=0.00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表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预测慢血流患者冠心病发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14(95%CI 0.605~0.823,P=0.004)。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慢血流患者冠心病发病存在相关性,是反映慢血流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血清总胆红素 冠心病 发病风险
下载PDF
基于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新疆两个城市社区队列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颖 赵倩 +4 位作者 谢依热·哈木拉提 古丽洁合热·吐尔逊 木尼热·木塔力甫 李晓梅 杨毅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5-680,共6页
目的:利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China-PAR)模型探讨新疆两个城市社区队列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及危险因素特征分析。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北疆乌鲁木齐市、南疆库尔勒市两... 目的:利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China-PAR)模型探讨新疆两个城市社区队列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及危险因素特征分析。方法: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北疆乌鲁木齐市、南疆库尔勒市两个社区的30~74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生理生化指标检查,排除既往患脑卒中和(或)冠心病患者后,运用China-PAR模型进行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结果:共抽取10520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6.58±8.92)岁,男性5367名(51.02%),女性5153名(48.98%)。男性的年龄、汉族比例、体重指数、腰围、身体活动理想比例、当前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服用降压药比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女性(P均<0.001);女性中膳食理想比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比例均高于男性(P均<0.001)。总人群10年心脑血管疾病平均风险为3.9%,男性平均风险高于女性(P<0.001)。总人群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危比例为9.3%,男性中高危风险占比高于女性(P<0.001)。总人群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年龄段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对比中,男性均高于女性(P均<0.001)。结论:这两个新疆城市社区有9.3%的人群处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风险。男性的平均发病风险及不同年龄段发病风险均高于女性。男性糖脂代谢紊乱、腰围、体重指数、血压等危险因素水平增高是导致这两个新疆城市社区整体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风险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风险预测 人群调查 生活方式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12
作者 安尼瓦尔·阿不里孜 田婷 +3 位作者 赵倩 罗俊一 杨毅宁 李晓梅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6,共7页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人群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新疆心脑血管疾病筛查研究队列建设中乌鲁木齐地区人群。根据MS的诊断标准,将纳入人群分为MS组及非MS组,...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人群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新疆心脑血管疾病筛查研究队列建设中乌鲁木齐地区人群。根据MS的诊断标准,将纳入人群分为MS组及非MS组,分析两组人群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按血UA水平的四分位数间距进行分组,分析不同血UA组与MS及其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纳入MS组1799例,非MS组1799例,与非MS组相比,MS组人群血UA水平明显增高,且随着血UA水平的升高,MS总患病率以及高血压、超重和(或)肥胖、血脂紊乱各组分患病率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血UA与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校正了年龄、性别、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最低血UA水平四分位组相比,血UA的二、三、四分位组MS发生的OR分别为1.473,2.345,4.257(95%CI:1.209~1.795;1.916~2.870;3.451~5.252;均P<0.00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筛检MS的血UA最佳截断点为371.95μmol·L^(-1),灵敏度为56.8%,特异度为62.8%。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人群中MS患病率较高,血UA水平与MS密切相关,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UA对MS有一定的筛检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高尿酸血症 尿酸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研究进展
13
作者 蔡欢 朱嘉俊 +2 位作者 赵倩 李晓梅 杨毅宁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2期2505-2510,共6页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主动脉瓣狭窄(AS, Aortic Stenosis)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已被开发为不可手术、高风险外科手术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主动脉瓣狭窄(AS, Aortic Stenosis)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已被开发为不可手术、高风险外科手术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有效替代和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符合TAVR手术指征的患者已经扩大到风险更低和/或更年轻的患者。但是与TAVR相关的并发症:术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问题仍令人担忧。虽然最新的中国专家共识已经明确了TAVR术后永久起搏器(PPM, Permanent Pacemaker)植入的适应症,且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改进,TAVR术后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不断降低,但是TAVR术后起搏器的植入发生率并未明显下降,并且是TAVR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关于TAVR手术后出现起搏器植入适应症的发生及预测因素,仍是目前关注的焦点。TAVR相关的传导异常预防和管理仍然是明显的临床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回顾了近些年关于TAVR相关PPM的研究进展,为临床TAVR并发症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传导障碍 预测因素 永久起搏器植入 解决办法
下载PDF
新疆地区城市人口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分析
14
作者 王颖 赵倩 +4 位作者 谢依热·哈木拉提 古丽洁合热·吐尔逊 木尼热·木塔力甫 李晓梅 杨毅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56-362,共7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城市人口理想心血管健康(ICVH)行为和因素的流行现状。[方法]2019年7月—2021年9月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北疆地区乌鲁木齐市、南疆地区库尔勒市两个固定社区30~74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生理生化指标检...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城市人口理想心血管健康(ICVH)行为和因素的流行现状。[方法]2019年7月—2021年9月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北疆地区乌鲁木齐市、南疆地区库尔勒市两个固定社区30~74岁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排除既往脑卒中和(或)冠心病患者后,分析ICVH指标的流行现状。[结果](1)共10520例,参与者平均年龄为46.58岁,男性5367例,女性5153例,全部参与者中理想空腹血糖占比78.4%(95%CI:77.6%~79.2%),理想吸烟状态占比76.5%(95%CI:75.7%~77.3%),理想总胆固醇占比65.2%(95%CI:64.3%~66.1%)。参与者达到理想体力活动水平占比仅有20.9%(95%CI:20.1%~21.7%),理想BMI水平占比31.4%(95%CI:30.5%~32.3%),理想血压水平占比39.1%(95%CI:38.2%~40.0%),理想膳食水平占比43.0%(95%CI:42.0%~43.9%)。(2)仅有1.5%(95%CI:1.3%~1.7%)的参与者拥有7项ICVH指标。(3)青年组仅有1.9%(95%CI:1.5%~2.3%)的参与者拥有7项ICVH指标,理想BMI(36.6%,95%CI:35.2%~38.0%)、理想体力活动(19.4%,95%CI:18.2%~20.5%)、理想膳食(42.6%,95%CI:41.2%~44.1%)占比均低于50%。[结论]新疆地区城市人口中,缺乏体力活动、血压偏高、膳食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在青年人中ICVH水平显现率低是该地区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心血管健康 人群调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与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相关性
15
作者 于泽宁 陈清杰 +1 位作者 李晓梅 杨毅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051-1057,共7页
[目的]研究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造影后即刻对罪犯血管行光... [目的]研究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造影后即刻对罪犯血管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并确诊为ACS的患者2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图像结果分为分层斑块组111例和非分层斑块组111例。比较分层斑块组和非分层斑块组血清NPA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分层斑块组比较,分层斑块组的饮酒史、管腔狭窄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NPAR水平高于非分层斑块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分层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特性比较,分层斑块组脂质弧更大、纤维帽厚度更薄、巨噬细胞浸润率更高、易损斑块、斑块破裂、胆固醇结晶、滋养血管、血栓、钙化小结、钙化斑块检出率更高,纤维斑块检出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PAR与斑块破裂、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CFA)表现为正相关(r=0.436、r=0.62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NPAR是ACS患者罪犯血管发生分层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86,95%CI:3.242~31.999,P<0.001)。[结论]分层斑块与斑块不稳定特性相关,血清NPAR水平在ACS罪犯血管分层斑块患者中升高,是ACS患者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 分层斑块
下载PDF
可穿戴心电设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发展历程及应用进展
16
作者 楚俊昆 赵倩 杨毅宁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12期158-164,共7页
可穿戴心电设备是一类非侵入式微型医疗监护仪器。随着移动通信、传感技术、微电子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穿戴心电设备在心血管疾病的监测诊疗、心血管危重症急救、心血管疾病慢病管理、心脏康复等领域展现其独特优势。本... 可穿戴心电设备是一类非侵入式微型医疗监护仪器。随着移动通信、传感技术、微电子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穿戴心电设备在心血管疾病的监测诊疗、心血管危重症急救、心血管疾病慢病管理、心脏康复等领域展现其独特优势。本文对近年来可穿戴心电设备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应用、最新关键技术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局限性、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新型医疗设备,最终让广大民众从可穿戴心电设备中受益,可穿戴心电设备有望推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进入“移动智能医疗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心电监护 心血管疾病 远程医疗
下载PDF
标准化病人在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毅宁 李晓梅 +3 位作者 王宁 李艳 向阳 倪国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395-1396,1399,共3页
作为现代医学教育的标志,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这一新的医学教学模式已在全球得到普及及推广。本文分析了SP的现状、先进性及其应用的广阔前景,并试图将其引进新疆地区的临床教学中,为医学生的培养提供一条可行的补充途... 作为现代医学教育的标志,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这一新的医学教学模式已在全球得到普及及推广。本文分析了SP的现状、先进性及其应用的广阔前景,并试图将其引进新疆地区的临床教学中,为医学生的培养提供一条可行的补充途径,以缓解新疆地区临床教学资源的不足,促进新疆地区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新疆地区的医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临床教学 应用
下载PDF
膳食质量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古丽洁合热·吐尔逊 杨毅宁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4598-4602,共5页
膳食与各类疾病关联已被广泛认可。而它作为可控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研究发现,改善膳食质量可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所带来的疾病负担。因此,本综述总结近年来膳食质量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主动防... 膳食与各类疾病关联已被广泛认可。而它作为可控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研究发现,改善膳食质量可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所带来的疾病负担。因此,本综述总结近年来膳食质量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主动防制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评估 膳食质量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曾璐 杨毅宁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4期6917-6922,共6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是冠状动脉疾病(CAD),其症状从因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少而引起的劳力性胸痛到因通常为非阻塞性斑块破裂而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而引起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AD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因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是冠状动脉疾病(CAD),其症状从因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少而引起的劳力性胸痛到因通常为非阻塞性斑块破裂而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减少而引起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AD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因此,识别CAD无症状高危人群是指导一级预防决策的关键。冠状动脉钙(CAC)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它可以通过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到,并通过Agatston方法进行量化。CAC检查是一种廉价、快速、低辐射剂量的检查,无需注射造影剂。它提供了其他传统心血管风险标志物和已建立的评分系统的预后信息,特别是对于低风险亚群体,如妇女和年轻人,并指示实施一级预防的适当时机,包括乙酰水杨酸和他汀类药物。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CAC评估的方法,CAC评分为零的意义,其转化为CAC > 0及其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他汀类药物和蛋白酶转化酶/可欣9型抑制剂对CAC进展的影响,CAC结果的解释,以及无症状和有症状患者的CAC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冠状动脉钙化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新疆地区医学留学生临床见习教育中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毅宁 李晓梅 +3 位作者 马依彤 黄定 马翔 王朝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外国留学生 新疆地区 临床见习 发展中国家 教育 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周边国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