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伤科泡腾颗粒中维持骨重塑稳态的生物活性分子筛选分析
1
作者 尹小娟 温慧敏 +1 位作者 杨沙 杨芝芳 《儿科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筛选小儿伤科泡腾颗粒中维持骨细胞骨重塑稳态的潜在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方法对不同提取基相、批次的小儿伤科泡腾颗粒常温提取液进行活性化学药物成分色... 目的:筛选小儿伤科泡腾颗粒中维持骨细胞骨重塑稳态的潜在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方法对不同提取基相、批次的小儿伤科泡腾颗粒常温提取液进行活性化学药物成分色谱、质谱解析。阳性对照采用伊班膦酸钠,绘制小儿伤科泡腾颗粒UPLC-Q-TOF-MS指纹图谱,结合SwissADME在线开源数据库对各成分主峰主要分子成分进行鉴定。筛选差异性分子图谱并与骨细胞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进行分子对接虚拟适配,以结合能<-15.0 kJ/mol为筛选条件,筛选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治疗闭合性骨折的潜在Q-Marker。结果:对我院多批次小儿伤科泡腾颗粒原材料进行随机分布组合,共制备得到24批次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样品,样品相似度分布区间0.901~0.976,有效成分具备一致性。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总离子流图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18个共有峰,鉴别明确12种化合物:(+)-荷包牡丹碱、齐墩果酸、1182-94-1、赤霉素A4、白桦脂酸、植物甾醇、硫酸黄连碱、T25789、芍药新苷、二氢血根碱、人参皂苷Rh2、盐酸异黄连碱。其中,(+)-荷包牡丹碱、齐墩果酸、1182-94-1、硫酸黄连碱、T25789、芍药新苷、二氢血根碱、人参皂苷Rh2、盐酸异黄连碱9种化合物筛选作为小儿伤科泡腾颗粒的潜在Q-Marker。结论:(+)-荷包牡丹碱、齐墩果酸、1182-94-1、硫酸黄连碱、T25789、芍药新苷、二氢血根碱、人参皂苷Rh2、盐酸异黄连碱可能是小儿伤科泡腾颗粒维持骨细胞骨重塑稳态的主要活性成分,具备抑制DKK1活性并加速骨细胞重建的分子学潜能,可作为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治疗闭合性骨折损伤的潜在Q-Mar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伤科泡腾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分子对接虚拟技术 Dickkopf相关蛋白1 闭合性骨折 中医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点”探讨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钠钙交换体1的影响
2
作者 宁文华 李礼 +6 位作者 张宝瑜 杨沙 张丽丽 樊小农 沈燕 张亚男 王舒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不同时相、不同缺血区域钠钙交换体1(NCX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0、1、2和24 h亚组,每亚组各7只。电针刺激大鼠“百会”...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不同时相、不同缺血区域钠钙交换体1(NCX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0、1、2和24 h亚组,每亚组各7只。电针刺激大鼠“百会”、双侧“内关”和“三阴交”,疏密波,频率2/15 Hz,强度1 mA,每次20 min,连续5 d。于末次电针后2 h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观察电针预处理对不同时相(0、1、2和24 h)、不同缺血区域(缺血区、非缺血区)皮层NCX1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的调控模式。结果:缺血区,3组间0 h时相NCX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NCX1蛋白表达于1、2和24 h均低于同时相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NCX1蛋白表达于1 h、2 h显著高于同时相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24 h降至最低,与同时相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缺血区,3组间0 h时相NCX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相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CX1蛋白表达于2 h、24 h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可上调2 h、24 h时NCX1蛋白表达,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后缺血区、非缺血区皮层NCX1蛋白表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电针预处理可以上调缺血区1 h、2 h NCX1蛋白及非缺血区2 h、24 h NCX1蛋白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预处理 脑缺血耐受 钠钙交换体
下载PDF
补肾助阳健骨方对脾肾气阳两虚证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李儒杰 寇楠 +1 位作者 庞超平 杨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7-339,共3页
目的考察补肾助阳健骨方对脾肾气阳两虚证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软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助阳健骨方,疗程3个月。检... 目的考察补肾助阳健骨方对脾肾气阳两虚证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软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助阳健骨方,疗程3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高度、骨密度、VAS评分、ODI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中医证候评分、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减小(P<0.05),骨密度增加(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术后3、6个月,2组VAS评分、ODI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补肾助阳健骨方可提高脾肾气阳两虚证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增加骨密度,改善伤椎形态及其高度,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助阳健骨方 碳酸钙D3片 骨化三醇软胶囊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3期0148-0151,共4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高中 生物教学
下载PDF
U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酒中21种氨基酸的含量
5
作者 张季 杨沙 +3 位作者 罗玉航 侯睿 马新雨 朱小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0-254,共5页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白酒中21种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方法。白酒样品经过12000 r/min离心5 min后,将上清液直接用于色谱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0~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氨基酸含量...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白酒中21种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方法。白酒样品经过12000 r/min离心5 min后,将上清液直接用于色谱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0~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氨基酸含量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0.995,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5.0 ng/m L和0.2~20 ng/mL,其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RSD)<0.29%,峰面积RSD为1.54%~10.33%,加标回收率为80%~130%。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于白酒中21种氨基酸的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氨基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脑缺血后钙稳态失衡及针刺调节机制探析
6
作者 赵若琳 李礼 +4 位作者 王瑞琦 杨沙 王舒 武虎 沈燕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细胞钙稳态失衡是脑缺血后早期损伤关键环节,与缺血性脑卒中(IS)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针刺减轻或延缓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已有广泛研究,但针刺对钙稳态调控的认识尚不充分。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针刺可通过调节细胞膜离子... 细胞钙稳态失衡是脑缺血后早期损伤关键环节,与缺血性脑卒中(IS)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针刺减轻或延缓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已有广泛研究,但针刺对钙稳态调控的认识尚不充分。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针刺可通过调节细胞膜离子型谷氨酸受体、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酸敏感离子通道和瞬时受体通道抑制外源性Ca^(2+)内流,通过调节质膜钙ATP酶和钠钙交换体表达促进胞内[Ca^(2+)]i排出,通过调节线粒体电压依赖性ATP酶和内质网IP3Rs通道促进线粒体的钙摄取、抑制内质网的钙释放,从而多途径、多靶点减轻缺血后Ca^(2+)超载;并通过抑制钙调蛋白、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和磷脂酶A2等Ca^(2+)受体及下游靶蛋白表达减轻钙超载所致的细胞损伤。后续应当从人体自适应性、整体调节和动态发展的视角,继续深入研究针刺减轻脑缺血后钙稳态失衡的机制,阐释针刺脑保护作用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钙稳态 针刺 脑保护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的选穴规律
7
作者 周杰 张淑君 +2 位作者 王志杰 杨沙 沈燕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420-425,共6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的取穴特点以及配伍规律。方法收集2001年6月至2021年12月所有针刺治疗PCI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利用Python和R语言软件对数据库中的...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的取穴特点以及配伍规律。方法收集2001年6月至2021年12月所有针刺治疗PCI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规范化数据库,利用Python和R语言软件对数据库中的穴位处方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106篇文献,归纳出42个核心穴位。督脉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经脉,并以头颈部局部取穴为主。聚类分析发现4个有效的聚类群。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头颈部穴位中,风池-完骨-天柱以及大椎-风府-百会是最重要的配伍方式,风池-完骨的组合有最高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外周部位的穴位,合谷-太冲是最高支持度的配伍方式,至阳-腰阳关-神道的提升度最高。结论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以督脉和头颈部取穴为主,在头颈部形成风池-完骨-天柱、大椎-风府-百会为主的配伍组合,而外周穴位配伍方式较为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文献研究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异病同治”在针灸处方当中的应用——以针刺治疗偏头痛和癫痫为例
8
作者 白晓平 杨沙 沈燕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29-32,共4页
以针灸治疗偏头痛与癫痫为例,从“异病同治”理念出发,探求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探讨针灸治疗上述两种疾病的方式、方法,为针灸治疗临床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偏头痛 癫痫 异病同治 针灸
下载PDF
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Ca^(2+)]_i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沙 沈燕 +1 位作者 孙云浩 王舒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研究脑缺血不同时点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Ca2+]i及醒脑开窍针刺对其影响,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早期干预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所致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 [目的]研究脑缺血不同时点大鼠海马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Ca2+]i及醒脑开窍针刺对其影响,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早期干预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所致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动态观察脑组织海马CA1区锥体细胞[Ca2+]i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内游离[Ca2+]i(以细胞内Ca2+相对荧光强度表示)在局灶性脑缺血1 h时升高,持续升高至缺血24 h时(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Ca2+]i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非穴位针刺组与模型组[Ca2+]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应时间点,醒脑开窍针刺组[Ca2+]i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提示细胞内钙超载;醒脑开窍针刺组能有效调节缺血区的[Ca2+]i,提示在缺血后针刺治疗效果越早越好,为临床及早应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局灶性脑缺血 海马CA1神经细胞 [CA2+]I 钙超载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慢频率下不同针刺时间影响内关穴干预MCAO大鼠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沙 樊小农 +9 位作者 罗丁 张亚男 魏媛媛 张海涛 陈建飞 贺妮娜 常晓波 王舒 孟智宏 石学敏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550-554,共5页
[目的]探讨慢频率下,不同针刺时间参数对内关穴经穴特异性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随机分为基础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针刺组以及内关短时间组(5秒)、中时间组(60秒)和长时间组(180... [目的]探讨慢频率下,不同针刺时间参数对内关穴经穴特异性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随机分为基础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非针刺组以及内关短时间组(5秒)、中时间组(60秒)和长时间组(180秒)共7组,内关穴3组针刺参数是固定1次/秒频率分别应用5、60、180秒的针刺时间,并每12 h针刺1次持续6次。观察效应指标即动物神经功能情况、缺血局部微循环血流量、脑组织梗死率和机制指标包括微循环血管输入支、输出支管径,以及脑组织苏木-伊红HE染色的细胞形态学指标。模型组在造模成功即刻,后4组在造模后72 h观察指标。[结果]内关3个组在效应指标的改善上优于模型组、非针刺组(P<0.05),机制指标中,内关皮质、海马、纹状体的微血管数、正常神经细胞数(P<0.05)增加,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以中长时间较优。[结论]针刺内关穴可获得较好效应,针刺时间可影响经穴效应,慢频率下应用较长针刺时间可相对获得更好效应,其内在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脑组织微循环状态、调节缺血后炎症反应,减轻神经细胞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 针刺时间 效应 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下载PDF
基于新医科融合课程思政在“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11
作者 莫艳秀 李梁政 +5 位作者 徐欧欧 吴雅婷 陈海波 杨沙 何若斓 方会龙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特点和当前教学现状,探究新医科融合课程思政在“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实施四方面入手,采用“以专业技能为中心,思政情感为主导,结合实践与科研”的小组... 针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特点和当前教学现状,探究新医科融合课程思政在“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实施四方面入手,采用“以专业技能为中心,思政情感为主导,结合实践与科研”的小组讨论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新医科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医学伦理学、法律法规和医学人文素养融入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医学生思政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满足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卓越临床医学人才的职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组织学与胚胎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小儿伤科方与小儿伤科颗粒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依从性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沙 尹小娟 +3 位作者 温慧敏 冯光富 汪蕾 李儒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分别使用小儿伤科方与小儿伤科颗粒的依从性,旨在优化后续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观察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分别使用小儿伤科方与小儿伤科颗粒的依从性,旨在优化后续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小儿伤科方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儿伤科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评估并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 d、治疗15 d及治疗1个月时的疼痛程度,治疗1个月时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功能;采用自制问卷评估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3 d、15 d及1个月时的VAS评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1个月时的骨痂X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小儿伤科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使用小儿伤科颗粒治疗的依从性更好,更利于提高治疗整体疗效、促进患儿骨折愈合,且服用颗粒制剂的不良反应少,更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疼痛 小儿伤科方 小儿伤科颗粒 关节功能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循征护理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沙 刘蕾 卢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2期161-163,共3页
目的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采用循征护理后吸入性肺炎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价。方法护理对象都是在本医院治疗的50例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选入的时间段是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依据护理方式上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n=25)选... 目的对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采用循征护理后吸入性肺炎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价。方法护理对象都是在本医院治疗的50例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选入的时间段是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依据护理方式上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n=25)选择循征护理措施,对照组(n=25)选择传统护理措施,随后对患者吸入性肺炎产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给予评价。结果观察组无论是在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控制方面,还是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上都是优于另外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选择循征护理措施之后,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得以控制,同时还会在护理满意度上得到改善,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征护理 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 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满意度 护理效果 影响
下载PDF
联合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沙 卢琴 刘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8期171-172,共2页
目的观察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实施联合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1日-2017年6月7日在医院实习护生76名,依据计算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实施联合教学模式。对比2组教学质量、护生的... 目的观察在神经内科临床带教中实施联合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1日-2017年6月7日在医院实习护生76名,依据计算机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实施联合教学模式。对比2组教学质量、护生的综合成绩及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带教质量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参照组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50,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联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带教质量,提升实习护士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带教 联合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隆起性病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沙 朱艳丽 +1 位作者 李坚 杨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1498-1499,共2页
总结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配合及护理方法要点,其中术前护理包括完善术前检查、消化道准备、器械准备,并给予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包括观察患者,配合术者切除病变组织;术后护理给予饮食指导等。综合分析认为采取... 总结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黏膜隆起性病变的配合及护理方法要点,其中术前护理包括完善术前检查、消化道准备、器械准备,并给予心理护理;术中护理包括观察患者,配合术者切除病变组织;术后护理给予饮食指导等。综合分析认为采取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胃黏膜隆起性病变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沙 卢琴 刘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5期187-188,共2页
目的就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82 例探究对象均为本医院收入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且入选的时段为2017 年5 月-2018 年5 月,参考“随机数字表法”进行两组分配,每组41 例。采用常规的护理... 目的就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82 例探究对象均为本医院收入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且入选的时段为2017 年5 月-2018 年5 月,参考“随机数字表法”进行两组分配,每组41 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参照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69±3.77)分与抑郁评分(7.48±3.81)分远低参照组(19.18±4.98)分与(12.37±4.71)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在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护理中可以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使患者神经功能快速的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脑栓塞 抑郁 神经功能 功能康复 影响价值
下载PDF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沙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6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基于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 目的:分析基于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罗伊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与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GSES)评分。结果:观察组遵从度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737,P<0.05);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情况,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适应模式 自我效能感 遵医行为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沙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3期194-195,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 目的研究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护理治疗中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 康复护理效果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Finemet软磁合金高频磁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沙 陈伯渠 +1 位作者 陆伟 严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09,112,共3页
利用XRD和TEM研究了Finemet非晶软磁合金的热处理诱发纳米晶化过程中的结构和组织形貌变化,利用Scherrer公式计算了晶化过程中产生的α-Fe颗粒的尺寸大小。由XRD及TEM的相关图谱表明,Finemet非晶软磁合金的晶化过程主要发生在500℃之后... 利用XRD和TEM研究了Finemet非晶软磁合金的热处理诱发纳米晶化过程中的结构和组织形貌变化,利用Scherrer公式计算了晶化过程中产生的α-Fe颗粒的尺寸大小。由XRD及TEM的相关图谱表明,Finemet非晶软磁合金的晶化过程主要发生在500℃之后,当退火温度为560℃时,纳米晶化充分且晶粒分布均匀,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 热处理 纳米晶化 软磁性能
下载PDF
穴位及针刺持续时间对针刺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亚男 杨沙 +2 位作者 樊小农 王舒 石学敏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了解穴位和不同针刺持续时间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在相同的刺激频率(60次/s),分别用短、中、长(5、60、180s)不同的针刺时间干预水沟穴和非穴,用Zausinger六分法评测针刺后7... [目的]了解穴位和不同针刺持续时间对针刺效应的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在相同的刺激频率(60次/s),分别用短、中、长(5、60、180s)不同的针刺时间干预水沟穴和非穴,用Zausinger六分法评测针刺后72hMCAO大鼠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了解穴位和非穴的针刺效应。[结果]1)未予针刺治疗(未针刺组),MCAO模型神经功能评分有提高趋势(P>0.05),提示72h后,MCAO大鼠在神经功能方面可有一定的限度的改善。2)针刺水沟穴后,无论针刺持续何种时间(短、中、长时间),均可改善行为学(P<0.05),提示水沟穴本身具有促进MCAO模型鼠行为学恢复的作用,显示了穴位的特异性。3)针刺非穴后,只有达到一定程度的针刺持续时间(中、长时间),行为学才有改善(P<0.05),提示此种变化,可能是通过针刺时间发挥主要作用的。[结论]针刺效应的产生主要是由穴位决定的;针刺持续时间是影响穴位效应的重要因素,好的针刺手法可以弥补取穴不当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 特异性 针刺 手法 针刺时间 行为学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