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城市的总体策划——台北生态城市的规划架构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沛儒 王鸿楷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7期15-25,共11页
近期,国内相当一部分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意和必然要求。然仅有理论指导而缺少可操作的经验加以借鉴,势必使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仅停留于“热炒概念”的层面,而... 近期,国内相当一部分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意和必然要求。然仅有理论指导而缺少可操作的经验加以借鉴,势必使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仅停留于“热炒概念”的层面,而难以收到预期成效。故我刊将陆续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对境外一些城市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经验进行介绍和探讨,以期为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受本刊之邀,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杨沛儒博士,特撰写了“生态城市设计专题”系列文章,已于今年2-3合刊上发表了第一篇《国外生态城市的规划历程1900~1990》,本期继续发表该系列第二篇文章《生态城市的总体策划——台北生态城市的规划架构》。此外,台湾高雄大学都市发展与建筑研究所所长曾梓峰教授亦结合德国生态社区规划案例,对可持续发展生态社区规划中的社会资本观念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规划 总体策划 架构 台北 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设计 社区规划 科学发展观 建筑研究所 理论指导 专家学者 大学建筑 都市发展 社会资本 建设方 新加坡 借鉴 经验 文章
下载PDF
生态城市设计系列之四 从生态系统论到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沛儒 王文礼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11期44-55,共12页
分析生态系统论在城市系统的应用,并进一 步介绍可操作的规划方法如生态工程、蒋生 式设计以及工业生态学。以新加坡裕廊岛的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操作为例,介绍如何在这 个以石化工业为基础的基地环境上,整合景 观生态学与工业生态学两种... 分析生态系统论在城市系统的应用,并进一 步介绍可操作的规划方法如生态工程、蒋生 式设计以及工业生态学。以新加坡裕廊岛的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操作为例,介绍如何在这 个以石化工业为基础的基地环境上,整合景 观生态学与工业生态学两种方法:一方面应 用景观生态原则中的景观单元规划,如廊道 或班块与生态踏脚石系统,将工业生产过程 放置在实质环境脉络中;另一方面利用工业 生态学中产业单元之间的物质与能源流动的 共生网络,来键结物质与能源流动中的回路 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论 生态工程 再生式设计 物质与能量流 生态工业园区 新加坡裕廊岛
下载PDF
城市核心区设计:新加坡的亚洲经验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沛儒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61,共7页
通过对中心区城市设计政策和建议的分析,讨论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脉络下,一个东亚现代城市其城市核心区如何转型、如何预见其未来、如何面对全球竞争以及如何走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城市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亚洲 全球竞争 城市发展模式 新加坡 东亚 可持续发展目标 政策 核心区 中心区 城市设计
下载PDF
国外生态城市的规划历程1900-1990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沛儒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2期26-37,共12页
序言:20世纪城市规划史的历史遗产 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生态城市”(eco-clty)或“可持续城市”规划(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概念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热切讨论的方向。许多具有生态意涵的城市规划构想及案例.依据可持续发展与生... 序言:20世纪城市规划史的历史遗产 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生态城市”(eco-clty)或“可持续城市”规划(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概念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热切讨论的方向。许多具有生态意涵的城市规划构想及案例.依据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原则。提出另一种城乡关系.交通运输原则.土地利用模式与都市空间形式。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崛起,正是面对当前全球人口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 城乡关系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城市 交通运输 土地利用模式 城市生态 规划设计 生态原则
下载PDF
澳门城市中心区碳排放分析评估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沛儒 李铮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74,共7页
现有关于碳足迹评估的文献多数依赖由上而下的经济系统输入输出方法对国家范围或区域尺度进行分析,或者局限于应用由下而上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分析单一建筑系统。如何从街区或小区范围(即城市设计尺度)来评估低碳城市绩效,以了解城市... 现有关于碳足迹评估的文献多数依赖由上而下的经济系统输入输出方法对国家范围或区域尺度进行分析,或者局限于应用由下而上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分析单一建筑系统。如何从街区或小区范围(即城市设计尺度)来评估低碳城市绩效,以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仍然有待研究。研究选取澳门城市中心区的2个面积约为1 km2的街区—新口岸区和佑汉区,进行城市空间形态、建筑类型、能耗与碳排放关系的分析,根据建筑的碳排放和太阳能接受度分析结果,归纳出低碳城市设计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能耗分析 碳排放 太阳能接受度 建筑类型
下载PDF
“生态城市设计”专题系列之三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沛儒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9期32-44,共13页
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方式,以及与传统生态科学取向的差异。以“景观生态规划”为理论基础,探讨生态规划在城市区域与景观层面的应用方法。操作方法包括历史景观的生态分析、生态空间策略点分析、生态化土地使用模... 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分析方式,以及与传统生态科学取向的差异。以“景观生态规划”为理论基础,探讨生态规划在城市区域与景观层面的应用方法。操作方法包括历史景观的生态分析、生态空间策略点分析、生态化土地使用模式的规划以及愿景式规划等。在城市规划制度面的执行机制,可以应用重叠分区、开展权转移、生态廊道与公共运输廊道的整合性规划等。本文旨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规划操作层面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土地嵌合体 斑块 廊道 生态空间策略点 生态补偿制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高雄洲仔湿地的城市生态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沛儒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1期14-24,共11页
本文探讨了位于自然、城市和基础设施彼此相互混杂景观中的城市湿地的生态设计方法(?)相对于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湿地(?)洲仔湿地的恢复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的典范。洲仔湿地邻近高雄高速铁路站,周围环绕不断发展中的高... 本文探讨了位于自然、城市和基础设施彼此相互混杂景观中的城市湿地的生态设计方法(?)相对于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湿地(?)洲仔湿地的恢复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的典范。洲仔湿地邻近高雄高速铁路站,周围环绕不断发展中的高密度住宅群。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却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贯穿全区的生态流。为解决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野生生物生境和城市公园之间的冲突;自然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三个城市生态愿景,重新定义了“人地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在高密度城市居住环境中,设计可以作为生态介入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恢复 生态设计 景观生态 城市生态
下载PDF
生态城市主义:5种设计维度 被引量:25
8
作者 杨沛儒 《世界建筑》 2010年第1期22-27,共6页
本文介绍生态城市主义的理论命题及其设计涵意。当代城市可持续的论述应走出城市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以形式与流动的关系来联系城市、自然与产业系统并创造共生关系。本文以新加坡、高雄、台南、台北、广州、厦门与南京的城市设计分析案例... 本文介绍生态城市主义的理论命题及其设计涵意。当代城市可持续的论述应走出城市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以形式与流动的关系来联系城市、自然与产业系统并创造共生关系。本文以新加坡、高雄、台南、台北、广州、厦门与南京的城市设计分析案例,推衍出生态城市主义的5种设计维度:包含了形式、物质、流动、尺度及时间。这5种维度涉及了空间形式的感觉经验、城市肌理及地景结构的物质表层、生态流动及其环境效应、跨尺度系统复杂性以及时间变迁管理与可持续进程等5方面的空间组织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主义 形式 物质 流动 尺度 时间
下载PDF
“生态城市设计”专题系列之六 区域尺度的城市化与生态效应: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沛儒 《现代城市研究》 2006年第4期27-35,共9页
本文探讨如何应用地理信息相关技术以及空间化的景观生态学量化方法,来分析城市与区域空间形式的变化及不同生态效应之间的复杂关系。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及景观生态学有关斑块、廊道、基质(patch-corridor- matrix)所组成的土地嵌合体理论... 本文探讨如何应用地理信息相关技术以及空间化的景观生态学量化方法,来分析城市与区域空间形式的变化及不同生态效应之间的复杂关系。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及景观生态学有关斑块、廊道、基质(patch-corridor- matrix)所组成的土地嵌合体理论(land mosaic),以台北盆地东半部基隆河流域为个案对城市与区域空间形式进行演算,包含了斑块紧密性程度、城市斑块形状及景观碎形向度等景观生态指针的应用;配合可视化空间资料的呈现,以此来掌握不同程度的城市及自然景观形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与分布状况,并衡量其生态影响的相关性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域空间形式 地理信息技术 土地嵌合体 景观生态指针
下载PDF
流动地景:大尺度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沛儒 《世界建筑》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本文介绍近几年有关景观城市主义的争论,并提出流动地景作为生态设计的另一种命题及其局限性,探讨大尺度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比较加拿大多伦多Downsview公园设计及高雄2009世运会场地规划,总结出生态设计的3种可能方法:形象地景、... 本文介绍近几年有关景观城市主义的争论,并提出流动地景作为生态设计的另一种命题及其局限性,探讨大尺度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方法。比较加拿大多伦多Downsview公园设计及高雄2009世运会场地规划,总结出生态设计的3种可能方法:形象地景、流动地景及时间地景等。生态设计的有效介入,有赖于地景生态网络的策略性位置,可影响植被变迁、生物多样性与水文过程。生态设计非固定的地景形式创造,而是一种策略规划以及机制与过程的设计。大尺度的城市地景空间可以经由精细的及渐进的改造计划,重建城市肌理与自然系统的连结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城市主义 地景生态学 形象地景 流动地景 时间地景
下载PDF
城市作为第二自然——呼伦贝尔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毅 杨沛儒 《世界建筑》 2010年第9期143-145,共3页
近年来,生态设计成为规划设计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介绍了"第二自然"的概念,并将生态化的城市区域看成"第二自然"。作者把城市设计作为一种生态的介入,结合呼伦贝尔新区设计实践,探讨了一种有实践能力的生态城市... 近年来,生态设计成为规划设计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介绍了"第二自然"的概念,并将生态化的城市区域看成"第二自然"。作者把城市设计作为一种生态的介入,结合呼伦贝尔新区设计实践,探讨了一种有实践能力的生态城市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自然 生态设计 蒙古族
下载PDF
我的月球梦
12
作者 杨沛儒 孙淑风 《小学生作文(低年级)》 2014年第1期42-45,共4页
今天,移民局通知我们全家移居月球。我高兴极了,因为我们终于可以在没有污染的环境中生活啦!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设计决策的城市形态与能耗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艺南 杨沛儒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3-1022,共10页
提出了被动式能源街区概念,并建立了多要素关联作用下的城市形态与能耗研究框架。运用多目标设计决策(MDO),以上海气候条件下的3个模拟实验为例,揭示了由建筑类型、街区容量、使用模式等城市形态要素改变而引发的建筑能耗变化规律。最后... 提出了被动式能源街区概念,并建立了多要素关联作用下的城市形态与能耗研究框架。运用多目标设计决策(MDO),以上海气候条件下的3个模拟实验为例,揭示了由建筑类型、街区容量、使用模式等城市形态要素改变而引发的建筑能耗变化规律。最后,给出了被动式能源街区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城市形态 被动式能源街区 多目标设计决策 能耗 节能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美城市规划教育导向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莉 杨沛儒 +1 位作者 董衡苹 刘扬 《国际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105,共7页
中美的城市规划教育由于制度和城市发展阶段的差异,存在诸多不同。本文从中美城市规划教育发展历程的比较出发,探讨了中美城市发展的进程、制度差异及面临的挑战的异同。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共识达成"和... 中美的城市规划教育由于制度和城市发展阶段的差异,存在诸多不同。本文从中美城市规划教育发展历程的比较出发,探讨了中美城市发展的进程、制度差异及面临的挑战的异同。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共识达成"和"能力建构"、"规范性规划"和"激励性规划"的平衡角度,对中美城市规划教育互相之间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教育 能力建构 共识达成 规范性规划 激励性规划 中国 美国
下载PDF
水岸再生的多元歧异与空问策略——以台北基隆河妈祖水岸街区更新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沛儒 钟昀青 蔡佳如 《新建筑》 2014年第3期30-33,共4页
台北城市更新是一项由政府制定容积率(FAR)奖励办法,吸引民间开发商投入资本,整合私人地主意愿进行权利均衡分配的营建工程。面对大规模有待更新的老旧城区,这是一个节省政府财政资源的权宜做法,然而在此背景下,城市的更新逐渐演变成由... 台北城市更新是一项由政府制定容积率(FAR)奖励办法,吸引民间开发商投入资本,整合私人地主意愿进行权利均衡分配的营建工程。面对大规模有待更新的老旧城区,这是一个节省政府财政资源的权宜做法,然而在此背景下,城市的更新逐渐演变成由开发商所主导的房地产事业。更新基地上为数众多的地主与开发商在利益的谈判上,彼此间逐渐失去信任,政府对于亟待更新的地区也缺乏有效的介入。以台北市基隆河妈祖水岸街区更新为例,阐述台北城市更新面临的典型难题,通过各方权利关系人参与式的设计过程,厘清各权利关系人的要求,最终结合城市设计手段,提出了多方共赢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岸更新 容积移转 城市设计 参与式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