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浸聚光光伏冷却系统的实验及数值研究
1
作者 李旭东 李勇 +2 位作者 杨洪海 韩景阳 陈艺鑫 《节能》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为了解决聚光光伏系统的散热问题,设计一种液浸聚光光伏冷却系统,研究进出口位置对液浸接收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并数值模拟接收器传热和流动性能对接收器截面几何尺寸的敏感度。结果显示:进出口位置是影响接收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在辐照强... 为了解决聚光光伏系统的散热问题,设计一种液浸聚光光伏冷却系统,研究进出口位置对液浸接收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并数值模拟接收器传热和流动性能对接收器截面几何尺寸的敏感度。结果显示:进出口位置是影响接收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在辐照强度为1.27 W/cm^(2)、进口温度14℃、流量5.5 L/min条件下,I-型接收器的光伏电池平均温度比S-型降低7℃左右。对于截面为1 200 mm^(2)的接收器,宽高比α为1∶1时接收器具有更好的发电性能。宽高比α为3∶1时,光伏电池温度增加3.72℃,电池温度不均匀度增加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液浸冷却 数值模拟 进出口位置 尺寸优化
下载PDF
轻型多旋翼无人机激光供能系统优化设计
2
作者 陈健斌 李勇 +3 位作者 杨洪海 李坤 韩景阳 陈艺鑫 《节能》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传统无人机电池的能量密度有限,限制了其飞行时间,激光供能系统可以延长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提出轻型多旋翼无人机激光供能接收阵列和扩束准直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Matlab和Simulink联合仿真,对激光供能系统的传输功率损耗进行量化分... 传统无人机电池的能量密度有限,限制了其飞行时间,激光供能系统可以延长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提出轻型多旋翼无人机激光供能接收阵列和扩束准直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Matlab和Simulink联合仿真,对激光供能系统的传输功率损耗进行量化分析,将激光传能过程中的光伏阵列设计半径和初始光斑束腰半径的比值定义为缩放因子,将总传能效率细化为大气传输效率、截断效率、高斯填充效率和光电转换效率。以悬停姿态下的轻型多旋翼无人机为基础工况,进行详细的设计计算。结果显示,在给定光伏阵列设计半径和传输距离时,缩放因子存在最优值,光伏阵列设计半径对远距离传能效率有较大影响,随着传能距离的增加,截断效率下降成为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束传输 激光电力传输 光束扩束准直 转化效率
下载PDF
SDS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对气泡泵提升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余清杰 杨洪海 +2 位作者 黄欣宇 何伟琪 任梦豪 《节能》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气泡泵是一种热驱动的动力装置,主要依靠气泡的浮升力提升液体,其提升液体的能力是判断气泡泵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工质加入气泡泵,加热功率分别为150 W、250 W、350 W、450 W和550 W,SDS... 气泡泵是一种热驱动的动力装置,主要依靠气泡的浮升力提升液体,其提升液体的能力是判断气泡泵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工质加入气泡泵,加热功率分别为150 W、250 W、350 W、450 W和550 W,SDS水溶液浓度分别为10 mg/L、90 mg/L和170 mg/L,探究不同工况下沿程加热气泡泵的提升性能并与以去离子水作为工质的气泡泵提升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加热功率下气泡泵内气体流量与SDS水溶液浓度无关,液体流量与泵送比在加热功率较小时随SDS水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加热功率较大时随SDS水溶液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SDS水溶液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气泡泵泵送的瞬时流量波动加大,管内压力的波动增大,气泡泵的泵送稳定性随SDS水溶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泵 沿程加热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用于HC-SCR还原NO_(x)的Cu基分子筛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宁淑英 苏亚欣 +1 位作者 杨洪海 温妮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8-1320,共13页
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HC-SCR)是一种有效的脱硝技术,但是在较低温度下Cu基分子筛催化剂用于HC-SCR催化还原NO_(x)存在催化活性较低、活性温度窗口较窄的问题。本文针对铜/分子筛催化剂选择催化还原NO_(x)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负载... 烃类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HC-SCR)是一种有效的脱硝技术,但是在较低温度下Cu基分子筛催化剂用于HC-SCR催化还原NO_(x)存在催化活性较低、活性温度窗口较窄的问题。本文针对铜/分子筛催化剂选择催化还原NO_(x)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负载型Cu基分子筛催化剂在HC-SCR应用中的反应机理以及载体、负载Cu含量、制备工艺、还原剂、H_(2)O和SO_(2)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掺杂与铜产生协同作用的金属助剂有助于提高低温催化活性。最后提出了制备具有优异低温催化活性的HC-SCR铜基分子筛催化剂的策略和今后开发高效性能催化剂的研究方向,例如适当增加Cu负载量、控制Si/Al比以及进一步提高金属活性组分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化合物 选择催化还原 分子筛 催化剂 低温 优化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还原前后对脉动热管传热的影响
5
作者 沈俊杰 杨洪海 +5 位作者 张苗 李勇 尹勇 陈子豪 何伟琪 张田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3-48,共6页
工业生产中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将GO(氧化石墨烯)还原,制备RGO(还原氧化石墨烯)。文中将GO及RGO应用于PHP(脉动热管),分析比较它们的结构及热物性,及其对PHP启动和传热的影响。采用闭式3回路铜制PHP,垂直强制风冷散热,蒸发段电加热功率范... 工业生产中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将GO(氧化石墨烯)还原,制备RGO(还原氧化石墨烯)。文中将GO及RGO应用于PHP(脉动热管),分析比较它们的结构及热物性,及其对PHP启动和传热的影响。采用闭式3回路铜制PHP,垂直强制风冷散热,蒸发段电加热功率范围10—105 W。PHP充液率约50%,GO及RGO纳米流体质量分数均为0.05%。研究表明:在水中添加GO及RGO有助于改善PHP的启动及传热。加热功率为20 W时,GO及RGO纳米流体的强化作用率分别为37.4%和16.7%。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强化作用有所下降。对于RGO纳米流体,当加热功率为105 W时,强化作用基本消失。与RGO相比,GO纳米流体的强化作用更大。主要归因于GO纳米流体湿润性、分散性及稳定性较好,表面张力及黏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纳米结构 物性 脉动热管 传热 流动
下载PDF
常规工况下多弯头数脉动热管运行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洪海 万勍 韩洪达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80,共4页
设计了两组内径1和2mm的40个弯头细铜管组成的脉动热管,通过开启或关闭管路中的一个阀门,可以得到闭式或开式两种回路形式,分别采用R123、水及酒精为工作介质,充液率从15%变化至95%,安装角度可任意调节。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了管内径、工... 设计了两组内径1和2mm的40个弯头细铜管组成的脉动热管,通过开启或关闭管路中的一个阀门,可以得到闭式或开式两种回路形式,分别采用R123、水及酒精为工作介质,充液率从15%变化至95%,安装角度可任意调节。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了管内径、工质种类及充液率、加热角度以及回路形式等多弯头数脉动热管在常规工况下启动及传热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弯头数 回路形式 运行性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倾斜角及充液率对脉动热管运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洪海 韩洪达 GROLL Manfred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在内径分别为1 mm和2 mm的细铜管弯曲而成的40弯头脉动热管试验装置上,采用R123、水和酒精为工作介质,研究了倾斜角及充液率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负荷下,当倾斜角从+90°逐渐转到0°,最后转到-90°... 在内径分别为1 mm和2 mm的细铜管弯曲而成的40弯头脉动热管试验装置上,采用R123、水和酒精为工作介质,研究了倾斜角及充液率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热负荷下,当倾斜角从+90°逐渐转到0°,最后转到-90°时,平均蒸发温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较低负荷下,倾斜角对运行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对于多弯头数管状脉动热管,重力作用对其传热性能的影响仍然存在,但影响程度随着热负荷的增加及管内径的减小而减弱;最佳充液率范围与管内径、加热模式、热负荷及工质种类等因素有关,在工程应用中,最佳充液率可近似取管内总体积的5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倾斜角 充液率 传热性能
原文传递
静电除尘器在公路隧道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洪海 郭浩 +2 位作者 崔兴华 杜天华 闵云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4-168,共5页
静电除尘技术是利用电场产生的静电力将颗粒物从气流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在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静电除尘(ESP)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公路隧道空气净化中,但国内尚处在探索阶段,缺少相应的行业规范及设计标准。文章设计了一... 静电除尘技术是利用电场产生的静电力将颗粒物从气流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在欧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静电除尘(ESP)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公路隧道空气净化中,但国内尚处在探索阶段,缺少相应的行业规范及设计标准。文章设计了一套静电除尘空气净化系统,并应用于实际运营的公路隧道中,进行了相关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隧道内安装运行静电除尘(ESP)系统,能显著降低颗粒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效果明显。研究成果有助于积累静电除尘系统的产品开发、设计及运行等经验,为在国内隧道或地铁等地下空间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静电除尘 净化效果 除尘效率 通风阻力
下载PDF
圆管式及方槽板式脉动热管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洪海 张晨 GROLL Manfred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72,52,共4页
对圆管式及方槽板式脉动热管试验进行了结构及运行特性的比较。分析表明,与圆管式脉动热管相比,方槽板式脉动热管存在尖角的毛细吸附力以及相邻槽道通过薄壁的横向热平衡。这些结构因素影响脉动热管的运行特性。试验表明,在水平及垂... 对圆管式及方槽板式脉动热管试验进行了结构及运行特性的比较。分析表明,与圆管式脉动热管相比,方槽板式脉动热管存在尖角的毛细吸附力以及相邻槽道通过薄壁的横向热平衡。这些结构因素影响脉动热管的运行特性。试验表明,在水平及垂直顶部加热模式下,两种热管的最佳充液率范围相同,均为40%~70%;在垂直底部加热模式下,圆管式脉动热管的最佳充液率范围是30%~70%,而方槽板式脉动热管的最佳充液率则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结构特性 运行特性 比较
下载PDF
脉动热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前沿热点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洪海 KHANDEKAR Sameer GROLL Manfred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4-138,共5页
脉动热管作为一种新型热管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性能卓越的优点,在微电子元器件的冷却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热控制技术中极具应用和发展潜力。这里简单介绍了脉动热管技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其运行特性和性能影响参数。在综... 脉动热管作为一种新型热管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和性能卓越的优点,在微电子元器件的冷却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的热控制技术中极具应用和发展潜力。这里简单介绍了脉动热管技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其运行特性和性能影响参数。在综合分析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以及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 前沿热点
下载PDF
开式脉动热管传热极限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洪海 林天伦 +1 位作者 万勍 韩洪达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36-940,共5页
在由内径分别为1 mm和2 mm的细铜管弯曲而成的2组40弯头开式回路脉动热管试验装置上,采用R123为工作介质,定性分析了充液率及加热方式对传热极限的影响,并将试验值与Katpradit传热极限关联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充液率的提... 在由内径分别为1 mm和2 mm的细铜管弯曲而成的2组40弯头开式回路脉动热管试验装置上,采用R123为工作介质,定性分析了充液率及加热方式对传热极限的影响,并将试验值与Katpradit传热极限关联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充液率的提高,传热极限先增大而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充液率(约50%);在3种加热方式中,垂直底部加热有助于脉动热管取得较大的传热极限值,而垂直顶部加热则对应较小的传热极限值.通过对Katpradit传热极限关联式进行适当修正,得到了新的试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开式回路 传热极限 倾斜角 充液率 试验关联式
原文传递
单回路闭式脉动热管内流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洪海 KHANDEKAR Sameer GROLL Manfred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3,共4页
对一个单回路闭式脉动热管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热管由铜管及玻璃管(内直径均为2mm)合制而成。两端的U形弯头是由细铜管弯曲而成,一端通电加热,另一端通水冷却。中间为两根直的平行玻璃管,采用酒精为工质。本实验目的是,揭示脉动热管内部... 对一个单回路闭式脉动热管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热管由铜管及玻璃管(内直径均为2mm)合制而成。两端的U形弯头是由细铜管弯曲而成,一端通电加热,另一端通水冷却。中间为两根直的平行玻璃管,采用酒精为工质。本实验目的是,揭示脉动热管内部所存在的复杂的气液两相现象,更好地理解其运行特性。实验表明流型及重力等对单回路系统的热力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脉动热管 单回路 流型 热力性能
下载PDF
世博A片区分布式能源系统设计及运行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洪海 周倩倩 +2 位作者 叶大法 秦伟春 国乐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2,4,共5页
将冷、热、电三联供及蓄能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于世博A片区,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以热(冷)定电"和"以电定热(冷)"两种系统配置方式;根据上海市能源价格,计算了各供能设备的运行成本,分析比较了"蓄能优先"和"... 将冷、热、电三联供及蓄能耦合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应用于世博A片区,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以热(冷)定电"和"以电定热(冷)"两种系统配置方式;根据上海市能源价格,计算了各供能设备的运行成本,分析比较了"蓄能优先"和"三联供优先"两种运行策略。在允许发电上网的政策下,综合考虑能源利用效益及经济效益,推荐采用"蓄能优先、以热(冷)定电、按需发电及供热(冷)、自发自用、热(冷)电平衡"的系统配置及运行策略,并以冬、夏季典型日为例,给出了供能系统使用顺序及能量平衡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电三联供 蓄能 系统配置 运行策略 分布式能源系统
下载PDF
脉动热管管壁与管内流体温度时间序列的混沌分析
14
作者 卢心诚 杨洪海 +1 位作者 尹勇 张苗 《节能》 2023年第9期39-42,共4页
搭建可视化脉动热管试验台,在1 Hz、10 Hz、20 Hz的采集频率下,同步测量管壁与管内流体温度,并进行直观分析与混沌分析。结果表明:在直观分析下,管壁温度始终比管内流体温度高13℃左右,且波动情况不同;当管内流动处于混沌状态,管壁不能... 搭建可视化脉动热管试验台,在1 Hz、10 Hz、20 Hz的采集频率下,同步测量管壁与管内流体温度,并进行直观分析与混沌分析。结果表明:在直观分析下,管壁温度始终比管内流体温度高13℃左右,且波动情况不同;当管内流动处于混沌状态,管壁不能较好地反映管内流体的运行情况;水的关联维度比乙醇大,管内流体的关联维度比管壁大。准确计算脉动热管温度时间序列关联维度的条件为:采集频率不低于10 Hz,数据点个数不少于5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采集频率 混沌分析 自相关函数 关联维度
下载PDF
露井联采作用下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浅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洪海 尚文凯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8-10,共3页
通过井工开采对露天矿边坡的诱发变形破坏机制的初步分析,详细论述了露井联合开采条件下的边坡岩体变形规律及特征,井工开采对边坡岩体强度及变形的影响,并对露井联采的变形破坏机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 露井联采 边坡 变形破坏 岩体强度
下载PDF
基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脉动热管可视化传热机理研究
16
作者 尹勇 杨洪海 +1 位作者 卢心诚 张苗 《节能》 2023年第2期37-42,共6页
脉动热管以质量浓度为1 440 mg/k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溶液为工质,固定充液率为50%,加热功率为10~105 W,通过可视化的角度探究CTAB/水PHP的作用机理,分析其在不同功率段的典型气泡行为,并与去离子水PHP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T... 脉动热管以质量浓度为1 440 mg/kg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水溶液为工质,固定充液率为50%,加热功率为10~105 W,通过可视化的角度探究CTAB/水PHP的作用机理,分析其在不同功率段的典型气泡行为,并与去离子水PHP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TAB/水PHP在流型方面具有较多气泡,主要以气泡簇的形式存在;加热功率为10 W时,去离子水PHP无法正常启动,其传热性能不如CTAB/水PHP;在低加热功率段,(10~30 W),二者均出现长液塞现象,且CTAB/水PHP能在加热功率更低时完成长液塞的隔断;在中等加热功率段(45~75 W),CTAB/水PHP的蒸发段产生大量小气泡,且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小气泡数量逐渐变多,去离子水PHP中未发现相同现象;高加热功率段(90~105 W),CTAB/水PHP中更多观察到长液塞包裹着大量小气泡,而去离子水PHP在流型上与中等加热段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可视化 表面活性剂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水脉动热管传热强化及性能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洪海 张苗 +4 位作者 刘利伟 周屹 沈俊杰 施伟刚 尹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5-1734,共10页
实验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纳米流体对脉动热管(PHP)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液率、浓度及加热功率显著影响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在小充液率(FR=30%)时,PHP更多是在重力辅助热虹吸管以及脉动热管的共同作用下工作,热阻较低,但容易烧... 实验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纳米流体对脉动热管(PHP)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液率、浓度及加热功率显著影响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在小充液率(FR=30%)时,PHP更多是在重力辅助热虹吸管以及脉动热管的共同作用下工作,热阻较低,但容易烧干;添加GO纳米颗粒可改善流体传热性能,降低PHP热阻,延缓烧干;尤其在质量分数0.05%~0.08%、加热功率10~50W时热阻可比纯水降低38.1%~74.1%;在质量分数0.08%~0.1%时,烧干极限Q_(max)可比纯水提高33%。在大充液率(FR=80%)时,气相空间受限,流体运动阻力较大,PHP整体运行性能较差。添加GO纳米不能明显改善PHP传热性能,在高浓度(质量分数0.1%)时还会恶化传热性能。综合考虑热阻及烧干极限,PHP在中等充液率(FR=50%)时整体运行性能最佳;且存在一个合适的工作范围(质量分数0.03%~0.08%,加热功率20~105W),使PHP热阻比纯水下降18.9%~54.4%之间,强化作用明显。最后,在实验基础上,综合应用Ku、Pr、Ja、Bo、Mo等量纲为1数组合,拟合得到实验关联式预测GO/水PHP传热性能,适用于30%~80%充液率下,质量分数0~0.1%的GO/水纳米流体脉动热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氧化石墨烯 传热强化 充液率 浓度 关联式
下载PDF
楼宇三联供容量配置及运行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洪海 肖荪 +1 位作者 吴利辉 吴植华 《制冷与空调》 2010年第6期85-86,103,共3页
楼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只有在合理的配置与运行方式下才能充分发挥节能、环保、综合效率高的优点。结合上海某工程案例,在能耗计算的基础上,对三联供系统不同的配置及运行方式进行比较。根据项目特点,提出"三联供替代应急电源&q... 楼宇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只有在合理的配置与运行方式下才能充分发挥节能、环保、综合效率高的优点。结合上海某工程案例,在能耗计算的基础上,对三联供系统不同的配置及运行方式进行比较。根据项目特点,提出"三联供替代应急电源"的容量配置模式。结果表明,按照上海目前的电价和天然气优惠价格,"以应急电源大小确定燃气机组容量,且全年工作日满负荷运行"方案是最经济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能耗 冷热电三联供 容量配置 运行方式 能耗
下载PDF
公路隧道纵向通风系统射流风机选型计算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洪海 崔兴华 《风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19,41,共4页
为满足公路隧道通风降噪的需要 ,提出了射流风机推力影响因素及其选用要求。在计算隧道中总推力的前提下确定出射流风机的推力。并确定所用风机的数量。
关键词 喷流式通风机 选型 计算 纵向通风 公路隧道
下载PDF
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与新型冷却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杨洪海 《新技术新工艺》 2006年第5期71-72,共2页
针对现代电子设备所面临的散热问题,综合分析了各种常用的和潜在的电子冷却方法,并着重阐明了新型热管技术在电子冷却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子设备 散热技术 热管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