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在新生儿胸腔镜食管闭锁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海扣 强强 +2 位作者 周士三 张浩 孙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胸腔镜食管闭锁手术中应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的通气效果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胸腔镜食管闭锁手术新生儿36例,男22例,女14例,日龄1~4 d,体重1.4~4.5 kg,ASA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胸腔镜食管闭锁手术中应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的通气效果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胸腔镜食管闭锁手术新生儿36例,男22例,女14例,日龄1~4 d,体重1.4~4.5 kg,ASA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分为两组:PCV-VG模式组(P组)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组(V组),每组18例。麻醉成功后P组和V组分别使用PCV-VG模式和VCV模式。记录气管插管前、单肺通气前10 min、单肺通气后30 min、单肺通气结束后10 min的MAP、HR、SpO_(2)。记录单肺通气前10 min、单肺通气后30 min、单肺通气结束后10 min的气道平均压(Pmean)、气道峰压(Ppeak)、吸气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P_(ET)CO_(2)、PaCO_(2)、PaO_(2)和pH。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与V组比较,单肺通气后30 min P组SpO_(2)、Cdyn、PaO_(2)和pH明显升高(P<0.05),Pmean、Ppeak、Pplat明显降低(P<0.05);单肺通气后30 min和单肺通气结束后10 min P组P_(ET)CO_(2)、PaCO_(2)明显降低(P<0.05)。与V组比较,P组术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新生儿胸腔镜食管闭锁手术中,与VCV模式比较,使用PCV-VG模式可以降低气道压力,提高肺顺应性,改善术中肺部气体交换,有利于新生儿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胸腔镜 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新生儿 单肺通气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海扣 于水 +2 位作者 米琰 季永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空白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I/R)、NaHS后处理组(N)、苍术苷组(A)、NaHS后处理+苍术苷组(N+A)。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Con组持续灌注120 min,其余各组均平衡灌注30 min,全心缺血30 min,复灌60 min。其中,N组复灌即刻给予含有NaHS的K-H液后处理,A组复灌初给予含有苍术苷(MPTP特异性开放剂)的K-H液灌注10 min,N+A组在NaHS处理后,给予苍术苷处理10 min。记录各组平衡末、复灌10、30、60 min心功能指标。复灌末各组取心脏,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分析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相比,NaHS后处理组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5),降低凋亡指数(P<0.05)。苍术苷则可以取消NaHS的作用。结论外源性H2S后处理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该作用与其抑制MPTP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凋亡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乳腺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海扣 周静 +1 位作者 拾翠翠 陈华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6-467,471,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RD组和R组(n=20),RD组肋间神经阻滞用0.375%罗哌卡因20 m L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R组用0.375%罗哌卡因20 m L。记录术后0、0.5、1、2、4、8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术后镇痛的应用。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RD组和R组(n=20),RD组肋间神经阻滞用0.375%罗哌卡因20 m L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R组用0.375%罗哌卡因20 m L。记录术后0、0.5、1、2、4、8 h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术后首次VA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相比,RD组患者注药后0.5、1、2、4 h心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首次VAS评分降低(P<0.05),且口干发生率高。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375%罗哌卡因20 m L肋间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用于乳腺癌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肋间神经 神经阻滞 乳腺癌 术后镇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海扣 周静 +1 位作者 孙剑 陈华军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3期3481-3483,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腋路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择期进行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R组(n=15)和RD组(n=15),R组用0.3%罗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RD组则使用0.3%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记录术后不同时...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腋路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择期进行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R组(n=15)和RD组(n=15),R组用0.3%罗哌卡因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RD组则使用0.3%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FLACC变化;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和镇痛持续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R组比较,RD组患者术后4 h、6 h、8h、10 h FLACC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D组有1例出现心动过缓。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3%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时可以延长罗哌卡因的神经阻滞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好,但可能导致心动过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过氧化氢灌注损伤大鼠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海扣 周静 于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8-981,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氧化应激损伤大鼠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离体心脏K-H液平衡灌注20 min后,模型组灌注含有H2O2200μmo·lL-1的K-H液10 min,K-H液60 min;H2O2+NaHS组依次灌注含有H2O2200μmo·lL-1的K-H液10 min...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对氧化应激损伤大鼠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离体心脏K-H液平衡灌注20 min后,模型组灌注含有H2O2200μmo·lL-1的K-H液10 min,K-H液60 min;H2O2+NaHS组依次灌注含有H2O2200μmo·lL-1的K-H液10 min,NaHS 10μmo·lL-1的K-H液10 min,K-H液60 min。记录平衡末、处理后10,30和60 min的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灌注结束后检测冠脉漏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相比,H2O2+NaHS组能显著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P<0.05);冠脉漏出液中LDH〔(884±51)vs(1290±71)U·L-1〕和MDA〔(7.6±0.6)vs(9.3±0.6)nmol·L-1〕的含量下降,SOD含量增高〔(90±11)vs(69±8)U·L-1〕(P<0.05);HE染色可见心肌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外源性硫化氢能减轻大鼠离体心脏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氧化应激 离体心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在女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海扣 周静 +1 位作者 李茂 孙红梅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4487-4489,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复合氯胺酮在女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30例择期乳房肿块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0mg,芬太尼0.1mg和氯胺酮2.0mg/kg,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5.0mg·kg-1·h-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复合氯胺酮在女性乳房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30例择期乳房肿块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0mg,芬太尼0.1mg和氯胺酮2.0mg/kg,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5.0mg·kg-1·h-1;B组注射负荷剂量Dex 0.5μg/kg(注射时间10min),持续泵注维持量0.2μg·kg-1·h-1,静脉注射氯胺酮2.0mg/kg。常规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术后1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Ramsay评分;记录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围术期HR、MAP降低(P<0.05);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hVAS评分及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呼吸抑制及舌后坠发生率低(P<0.05)。结论 Dex复合氯胺酮用于女性乳房肿块切除术,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麻醉 右美托咪定 乳房肿块 女性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海扣 孙红梅 周士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6期2941-294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商品名:长托宁)的效果。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阿托品组和长托宁组,分别在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阿托品及长托宁各0.01 mg/kg,记录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和体温,并观察唾液分泌量...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商品名:长托宁)的效果。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阿托品组和长托宁组,分别在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阿托品及长托宁各0.01 mg/kg,记录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和体温,并观察唾液分泌量及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阿托品组给药后心率加快明显(P<0.05),血压及体温与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阿托品组4例苏醒期间可见口腔分泌物,且躁动发生率高于长托宁组。结论长托宁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时间长,且能稳定心率,减少苏醒期躁动,较阿托品更适合用于七氟醚吸入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小儿 七氟醚 麻醉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在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大鼠离体心肌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于水 杨海扣 +2 位作者 米琰 季永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9-764,共6页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硫化氢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7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4):缺血/再灌注组(I/R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组),溶媒组(D组),LY294002组(L组),硫化氢后处理+LY29400...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硫化氢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7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4):缺血/再灌注组(I/R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组),溶媒组(D组),LY294002组(L组),硫化氢后处理+LY294002组(N+L组)。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min后停灌40min复灌60min。记录平衡末及灌注结束时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心率(HR)、冠脉血流量(CF);灌注结束时,TTC法染色心肌切片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半定量p-Akt和总的Akt表达水平。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基础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结束时,与I/R组比较,N组可改善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和凋亡指数降低(P<0.05),p-Akt表达水平升高(P<0.05)。LY294002逆转了硫化氢后处理的心功能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凋亡指数及p-Akt表达水平(P<0.05),使L组和N+L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凋亡 坏死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腹腔镜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孙红梅 杨海扣 拾翠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35期4595-4596,共2页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腹腔镜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随机分为2组(n=25),A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B组采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比较2组手术开始时(T1...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腹腔镜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随机分为2组(n=25),A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B组采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比较2组手术开始时(T1)、气腹后5 min(T2)、气腹后10 min(T3)、术毕(T4)等4个时间点的HR、MBP、PETCO2、Sp(O2)变化及2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和PACU滞留时间。结果 2组手术时间及各时间的HR、MBP、PETCO2、Sp(O2)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B组的苏醒时间和PACU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麻醉可以安全用于小儿腹腔镜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时的非插管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阻滞 七氟醚 小儿 腹腔镜手术 单侧斜疝
下载PDF
硫化氢对甲醛炎性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米琰 杨海扣 +2 位作者 于水 季永 曾因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635-637,共3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HS)和腹腔注射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DL-炔丙基甘氨酸(PAG)对甲醛炎性痛大鼠的行为学影响,探讨小分子气体硫化氢(H2S)在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疼痛模型组、...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HS)和腹腔注射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DL-炔丙基甘氨酸(PAG)对甲醛炎性痛大鼠的行为学影响,探讨小分子气体硫化氢(H2S)在炎性痛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疼痛模型组、人工脑脊液组、NaHS组、生理盐水组、PAG组。注射溶媒、NaHS或PAG后,向大鼠一侧足底皮下注射5%甲醛溶液,观察60 min,进行疼痛行为学评分。结果疼痛模型组、人工脑脊液组和生理盐水组的疼痛行为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第二相反应时段,与疼痛模型组相比,人工脑脊液组和生理盐水组的疼痛行为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NaHS组和PAG组的疼痛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鞘内注射NaHS和腹腔注射PAG均能对甲醛炎性痛大鼠产生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硫氢化钠 DL-炔丙基甘氨酸 疼痛 甲醛试验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永 于水 +1 位作者 杨海扣 曾因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829-833,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即分为3组(n=14):sham组、I/R组、H2S后处理组(N组)。采用离体心脏Lange...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42只雄性SD大鼠随即分为3组(n=14):sham组、I/R组、H2S后处理组(N组)。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40 min复灌60 min。记录平衡末及灌注结束时的左室舒张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心率(HR)、冠状动脉血流量(CF);灌注结束时,TTC法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半定量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结束时,与I/R组比较,N组可改善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和AI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外源性H2S后处理通过调控Bcl-2与Bax表达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凋亡 硫化氢 后处理 Bcl-2 BAX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罗派卡因在乳腺癌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士三 杨海扣 李茂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3期2588-2589,共2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罗派卡因用于乳腺癌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吗啡组,每组20例。PCEA配方为地佐辛组地佐辛5 mg+0.125%罗派卡因+生理盐水至100 mL,吗啡组为吗啡5 mg+0.125%罗派卡因...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罗派卡因用于乳腺癌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吗啡组,每组20例。PCEA配方为地佐辛组地佐辛5 mg+0.125%罗派卡因+生理盐水至100 mL,吗啡组为吗啡5 mg+0.125%罗派卡因+生理盐水至100 mL。观察术后4,8,12,24 h上肢Bromage评分和VAS评分,并观察术后24 h内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术后24 h内上肢Bromage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与吗啡组相比,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少。结论地佐辛复合罗派卡因用于乳腺癌术后PCEA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罗派卡因 乳腺癌 硬膜外镇痛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
13
作者 季永 杨海扣 +2 位作者 于水 米琰 曾因明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500-503,共4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后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后处理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心脏灌注模型,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NaHS后处理组(N组);苍术苷组(MPTP的特异性开放剂,A组);NaHS+苍术苷组(N+A组)。记录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冠状动脉流量(CF);检测再灌注15、30、60min时各组冠脉漏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HD)的活力。再灌注结束后取出心脏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H2S可以使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后HR和LVDP升高,冠脉漏出液中LDH活力下降。联合使用苍术苷后,H2S的心肌保护作用被抵消。结论 H2S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阻断MPTP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 后处理 MPTP
下载PDF
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七氟醚在小儿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孙红梅 杨海扣 拾翠翠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1期70-71,共2页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上消化道畸形,通常需要幽门环肌切开术以解除消化道梗阻,通常30rain手术,要求麻醉平稳、安全、快速。我们采用依托咪酯乳剂复合七氟醚麻醉,麻醉过程平稳,苏醒迅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幽门环肌切开术 依托咪酯乳剂 七氟醚麻醉 复合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应用 小儿 上消化道畸形
下载PDF
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预测气管导管型号在新生儿肠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海扣 张浩 +3 位作者 周静 强强 吴佩红 孙剑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预测无套囊气管导管型号在新生儿肠切除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全麻下行肠切除术的新生儿42例,男23例,女19例,ASAⅡ-Ⅲ级。根据插管方式随机分为超声测量组(U组)和常规组(N...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预测无套囊气管导管型号在新生儿肠切除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全麻下行肠切除术的新生儿42例,男23例,女19例,ASAⅡ-Ⅲ级。根据插管方式随机分为超声测量组(U组)和常规组(N组),每组各21例。U组使用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预测无套囊气管导管型号,N组根据插管指南选择气管导管型号。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气管导管更换率;记录术后喉痉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观察围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等指标变化。结果与N组相比,U组气管导管更换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时间、反流换管率、插管并发症及围术期HR、MAP、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预测气管导管型号准确性高,能提高新生儿气管插管成功率,降低插管时气管导管更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超声 环状软骨 气管插管 肠切除
下载PDF
瑞马唑仑在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静 颜丙春 +3 位作者 杨海扣 孙剑 杨勇 张玉凤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9期3369-3372,共4页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在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3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例择期行清宫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21例)和瑞马唑仑组(22例),2组患者术前均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然后丙...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在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3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3例择期行清宫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21例)和瑞马唑仑组(22例),2组患者术前均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然后丙泊酚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瑞马唑仑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1 mg/kg。观察2组患者入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滞留时间、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以及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等。结果 2组患者苏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以及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时间、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马唑仑可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患者PACU滞留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安全地用于妇科住院患者清宫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瑞马唑仑 妇科 清宫术 麻醉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婴儿MRI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海扣 孙剑 +2 位作者 周静 张浩 张玉凤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2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滴鼻在婴儿MRI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7月于本院接受MRI检查患儿6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D1组(Dex 2µg/kg,n=30)和D2组(Dex 3µg/kg,n=31)。滴鼻后30 min内进行Ramsay评分。比较两...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滴鼻在婴儿MRI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7月于本院接受MRI检查患儿6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D1组(Dex 2µg/kg,n=30)和D2组(Dex 3µg/kg,n=31)。滴鼻后30 min内进行Ramsay评分。比较两组患儿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镇静失败率和不良反应。结果D1、D2组镇静起效时间分别为(16.73±3.29)min,(12.48±2.6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苏醒时间分别为(38.50±10.40)min,(59.03±16.8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镇静成功率分别73.3%、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低氧血症及严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两种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应用于婴儿MRI检查均安全有效,其中Dex 3µg/kg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婴儿 MRI 镇静
下载PDF
术前右美托咪定滴鼻在再次手术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海扣 孙剑 +4 位作者 周静 张玉凤 张浩 杨勇 拾翠翠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735-738,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在再次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择期手术患儿50例,根据手术情况将其分为首次手术组和再次手术组,各25例。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躁动评分、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术前滴鼻在再次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择期手术患儿50例,根据手术情况将其分为首次手术组和再次手术组,各25例。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Ramsay评分、躁动评分、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在滴药后10、20、30 min及拔管后10、30、60 min时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入室时、插管时、切皮时及拔管后10、30、60 min时HR、MA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入麻醉恢复室10、30、60 min时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躁动、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再次手术时使用右美托咪定2μg/kg在术前30 min滴鼻能发挥良好镇静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术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前用药 婴幼儿 再次手术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滴鼻联合丙泊酚在儿童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浩 周静 +4 位作者 孙剑 杨海扣 张玉凤 李茂 费蕾蕾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377,共4页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滴鼻联合丙泊酚在儿童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2~6岁行肠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PN组和PA组,每组36例。PN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0.04 mL·kg^(-1)滴鼻后予丙泊酚2 mg·kg^(-1)静脉注射。PA组给予艾司... 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滴鼻联合丙泊酚在儿童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2~6岁行肠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PN组和PA组,每组36例。PN组给予氯化钠注射液0.04 mL·kg^(-1)滴鼻后予丙泊酚2 mg·kg^(-1)静脉注射。PA组给予艾司氯胺酮1 mg·kg^(-1)滴鼻,待改良警觉/镇静量表(MOAA/S)评分为4分时予丙泊酚2 mg·kg^(-1)静脉注射。当MOAA/S评分≤3分时即开始肠镜检查,操作过程中每5 min评估一次MOAA/S评分。记录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发生情况,计算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N组完成35例,PA组完成34例。与PN组相比,PA组丙泊酚总用量和体动、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操作开始后5、10、15、20 min,2组MOA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2组苏醒时间和低氧血症、术后恶心呕吐、精神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滴鼻联合丙泊酚用于儿童肠镜检查能够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且可减少丙泊酚总用量、减轻循环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投药 鼻内 结肠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