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期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
1
作者 杨海花 卫海燕 +4 位作者 王诗琦 黄爱 李杨世玉 李园 张强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α-hydroxylase/17,20-lyase deficiency,17OHD)在儿童期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4例17OH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α-hydroxylase/17,20-lyase deficiency,17OHD)在儿童期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4例17OH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基因突变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例患儿确诊时,年龄为11月21天至10岁6月;染色体核型均为46,XY;社会性别为男性1例,女性3例;主诉为阴茎短小1例、腹股沟肿块1例、高血压2级2例;彩超检查分别在阴囊、腹股沟、腹股沟内环口发现睾丸3例。4例患儿8点皮质醇、睾酮、雄烯二酮水平均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孕酮、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均升高,17羟孕酮均正常。3例患儿血钾轻度减低(3.44~3.48 mmol/L)。CYP17A1纯合突变1例,复合杂合突变3例,其中c.563 A>G和c.436+1G>T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位点,3例均存在c.985_987delinsAA变异;4例均接受口服氢化可的松治疗。结论外生殖器异常、腹股沟/阴唇包块及高血压是46,XY的17OHD儿童期的主要表现,早期规范治疗可减少并发症,CYP17A1 c.985_987delinsAA变异可能为我国17OHD患儿的热点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7A1 17α-羟化酶/17 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 性发育异常 高血压
下载PDF
AMME chromosomal region gene 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一例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王小红 杨海花 +2 位作者 高静 陈永兴 卫海燕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1例身材矮小、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病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特殊矮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身材矮小、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父母行基因检测,并给予患儿常规治疗、随访。结果结合患儿特殊面容及基因检测,诊... 目的探讨1例身材矮小、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病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特殊矮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身材矮小、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父母行基因检测,并给予患儿常规治疗、随访。结果结合患儿特殊面容及基因检测,诊断为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结合文献复习总结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特点。结论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运动语言落后、肌张力减低、听力损失、面中部发育不全,部分存在心脏改变、腭裂、骨骼改变及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智力落后和肾钙质沉着症。该文报道1例AMMECR1基因新变异引起身材矮小、面中部发育不全患儿的病例资料,结合特殊面容及基因检测,诊断为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性疾病,本文初步概括其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AMMECR1基因变异矮小相关综合征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ECR1基因 身材矮小 面中部发育不全 发育迟缓 Xq22.3-q23微缺失
下载PDF
“食品试验优化设计”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3
作者 杨海花 武永杰 +1 位作者 杜双奎 刘亚平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实验教学是“食品试验优化设计”课程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从实验内容构建、教学软件选择以及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等几个方面探索并总结了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有效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食品试验优化设计”及相似课... 实验教学是“食品试验优化设计”课程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从实验内容构建、教学软件选择以及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等几个方面探索并总结了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有效方法,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食品试验优化设计”及相似课程实验教学效果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试验优化设计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脉冲强光技术对食品加工品质的影响及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符传涵 杨海花 +2 位作者 李瑜 董冠男 王周利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5-338,共14页
脉冲强光是一类新兴的非热处理技术,该装置以稀有气体被电离后释放高能量的脉冲光来降低固体表面或液态食品中的微生物负载量,从而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且对多种营养成分造成不明显的破坏,还可以改良部分食品的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这弥... 脉冲强光是一类新兴的非热处理技术,该装置以稀有气体被电离后释放高能量的脉冲光来降低固体表面或液态食品中的微生物负载量,从而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且对多种营养成分造成不明显的破坏,还可以改良部分食品的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这弥补了传统热力杀菌方法与化学杀菌方法的缺陷。脉冲强光中的光化学效应、光热效应被认为是降低食品中微生物负载量的主要机制。综合多方面的研究,脉冲强光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安全控制中均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该研究主要综述了脉冲强光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安全控制方面的应用进展,评价了不同脉冲强光处理对食品品质中部分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最后展望了脉冲强光技术的前景与该技术的部分不足之处,为脉冲强光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强光 食品加工 安全控制 品质分析
下载PDF
A20单倍剂量不足合并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杨威 毋盛楠 +5 位作者 郝会民 杨海花 王小红 陈永兴 苏畅 卫海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15-17,共3页
A20单倍剂量不足(HA20)是一种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功能缺失性变异导致的一种罕见的早发性自身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罕见,容易误诊;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A20单倍剂量不足(HA20)是一种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功能缺失性变异导致的一种罕见的早发性自身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罕见,容易误诊;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血症,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患儿危害巨大。现报道1例HA20同时合并MMA患儿的临床诊疗及遗传学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HA20的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及MMA的诊治,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于HA20及MMA的认识,并对疾病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0单倍剂量不足 甲基丙二酸血症 HA20 TNFAIP3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长服役期内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演变预测
6
作者 张学鹏 张戎令 +3 位作者 陈心亮 杨海花 于大海 宋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6-850,共15页
为研究长服役期内既有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演变规律及其预测模型,以唐包铁路、西户铁路等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服役时间为2、16、25、30、40、52、66、88、95和100 a的在役桥涵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凝土回弹法,开展役桥涵混凝土强度试验,分... 为研究长服役期内既有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演变规律及其预测模型,以唐包铁路、西户铁路等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服役时间为2、16、25、30、40、52、66、88、95和100 a的在役桥涵为研究对象,基于混凝土回弹法,开展役桥涵混凝土强度试验,分析长服役期内既有桥涵混凝土强度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基于试验实测混凝土强度数据与收集的230组同类条件下在役桥涵(服役时间2~88 a)混凝土强度数据,构建GA-BP神经网络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此外,为提高模型可应用性,基于高精度GA-BP神经网络强度预测模型,建立一般矩阵公式和简化公式。基于本文构建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分析该类地区(试验中已调研区域)长服役期内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既有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本文构建的GA-BP神经网络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不同服役时间下的混凝土强度,预测数据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8.76%,决定系数为0.83。本文简化公式(C25)精度较高,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6.6%,为便于简化计算,推荐简化公式(C25)作为长服役期内混凝土强度预测公式。百年服役期内混凝土强度经历2个时间阶段,即混凝土强度缓慢上升期(1~49 a)、混凝土强度快速下降期(49~100 a)。随混凝土结构服役时间增加,混凝土结构劣化速率增加,导致混凝土结构在长期服役过程中,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混凝土结构服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长服役期 GA-BP神经网络 演变规律 强度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一例赖氨酸尿性蛋白耐受不良患儿的临床与SLC7A7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郝会民 杨海花 +2 位作者 沈凌花 卫海燕 陈永兴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1-2,12,共3页
目的探讨一例赖氨酸尿性蛋白耐受不良(Lysinuric Protein Intolerance,LPI)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LPI患儿的临床特点,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患儿家系进行基因检测。结果2岁2月,男性患儿,表现为异常哭闹,发育迟缓,身材矮小... 目的探讨一例赖氨酸尿性蛋白耐受不良(Lysinuric Protein Intolerance,LPI)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LPI患儿的临床特点,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患儿家系进行基因检测。结果2岁2月,男性患儿,表现为异常哭闹,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厌恶蛋白。高通量测序提示SLC7A7基因存在c.625+1G>A和c.225_c.226insAGGGTGTGCTCATATACAGTGCCTCCTTTGGTCTCTCTCTGGTCATC(p.W76Rfs*110)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自于表型正常的母亲和父亲,c.225_c.226insAGGGTGTGCTCATATACAGTGCCTCCTTTGGTCTCTCTCTGGTCATC(p.W76Rfs*110)为未报道过的变异。结论LPI临床缺乏特异性,厌恶蛋白是本病的一个明显特征,新位点变异扩展了SLC7A7基因变异谱,基因检测是确诊LPI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尿性蛋白耐受不良 SLC7A7 高氨血症
下载PDF
石仙桃多糖的提取工艺及纯化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海花 翁寒梅 +2 位作者 管永光 林燕 甘纯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3,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石仙桃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盐析法除蛋白、乙醇反复沉淀的方法纯化石仙桃多糖。结果表明,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时间、料液...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石仙桃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盐析法除蛋白、乙醇反复沉淀的方法纯化石仙桃多糖。结果表明,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石仙桃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浸提时间5h,料液比1:40。在此工艺条件下,石仙桃多糖的得率为2.25%。纯化后的多糖经纯度鉴定为均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石仙桃 提取 纯化
下载PDF
河南地区21-羟化酶缺乏症患儿CYP21A2基因突变谱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海花 王会贞 +6 位作者 陈永兴 王小红 杨威 陈琼 沈凌花 刘晓景 卫海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遗传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6年,祖籍河南,汉族,临床诊断为21-OHD患儿及其家系的基因检测结果。应用Sanger测序和MLPA方法进行21羟化酶基因CYP21A2检测,对于CYP21A2基因突变呈阴性的患儿,...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遗传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6年,祖籍河南,汉族,临床诊断为21-OHD患儿及其家系的基因检测结果。应用Sanger测序和MLPA方法进行21羟化酶基因CYP21A2检测,对于CYP21A2基因突变呈阴性的患儿,再进行二代测序以明确诊断。结果共54个家系55例患儿,病程1个月~8年,其中临床诊断失盐型49例(男37例、女12例),单纯男性化型6例(女3例、男3例)。46例患儿检测到CYP21A2基因突变,突变频率依次为c.293-13A/C>G(I2G)、全基因缺失或大片段缺失、C.955G>T(p.Q319X)、C.515T>A (p.I172N)、c.1069G>T(p.R357W)。9例CYP21A2检测阴性者,二代测序检测到NROB1(DAX1)7例,更正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结论河南地区临床诊断21-OHD患儿CYP21A2最常见热点突变类型是c.293-13A/C>G(I2G),其次为基因大片段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羟化酶缺乏症 CYP21A2 基因突变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下载PDF
手术室护士对清醒手术患者的术前心理干预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海花 《齐鲁护理杂志》 2003年第7期486-487,共2页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士术前心理干预对非全身麻醉下施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全身麻醉下施术的清醒患者 180例 ,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 ,实验组患者于术前 1d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心理干预 ,对照组按常规施术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SA...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士术前心理干预对非全身麻醉下施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非全身麻醉下施术的清醒患者 180例 ,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 ,实验组患者于术前 1d由手术室护士进行心理干预 ,对照组按常规施术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SAS量表分值及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SAS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术后随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手术室护士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清醒 术前心理干预 术后随访 非全身麻醉 手术室护理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LHCGR基因突变所致家族性男性性早熟家系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海花 陈永兴 卫海燕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1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choriogonadotropin receptor,LHCGR)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收集1例2岁5... 目的:探讨1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对黄体生成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choriogonadotropin receptor,LHCGR)基因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收集1例2岁5个月F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征、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等,并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LHCGR基因的11个外显子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患儿身高98 cm,双侧睾丸3.5 mL,阴茎长7 cm、横径2 cm,阴毛PH2期;血睾酮3.09 ng/mL,促黄体生成素基础值<0.1 mU/mL,卵泡刺激素基础值0.2 mU/mL,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中促黄体生成素峰值0.88 mU/mL、卵泡刺激素峰值1.35 mU/mL,符合外周性性早熟表现。进一步行PCR扩增片段测序显示,LHCGR基因第11外显子1723A>C突变,导致575位氨基酸残基由异亮氨酸变为亮氨酸。患儿母亲检测到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但未出现青春期发育异常。结论:FMPP是外周性性早熟罕见病因,本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检测发现LHCGR基因杂合突变c.1723A>C(p.Ile575Leu),母子具有相同基因型但表型不同,可能与女性雌激素的产生和卵泡发育需要LH和FSH的共同参与及青春期前女性性腺上不表达或低表达LHCGR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 LHCGR基因 点突变
下载PDF
运输通道线网布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海花 《交通标准化》 2004年第10期44-47,共4页
运输通道交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目标、多准则、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随着实际情况及影响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运输通道 线网布局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21-羟化酶缺乏症药物治疗进展
13
作者 杨海花 卫海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5-8,13,共5页
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与雄激素过量所致,治疗上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及盐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但氢化可的松的剂量调整及治疗监测对临床医生具有较大挑战,本文主要针对21-羟化... 21-羟化酶缺乏症(21-OH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与雄激素过量所致,治疗上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及盐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但氢化可的松的剂量调整及治疗监测对临床医生具有较大挑战,本文主要针对21-羟化酶缺乏症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羟化酶缺乏症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微课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杨海花 武永杰 +1 位作者 杜双奎 李志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第2期45-45,共1页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微课的出现给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微课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课的定义、特点及制作的流程,并分析了微课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根由。
关键词 微课 教学改革 应用前景
下载PDF
卫星RNA对黄瓜花叶病毒基因组RNA体外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海花 康良仪 +1 位作者 赵大健 田波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6年第4期373-377,共5页
卫星RNA对黄瓜花叶病毒基因组RNA体外合成的影响杨海花,康良仪,赵大健,田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卫星RNA,黄瓜花叶病毒,依赖RNA的RNA聚合酶,体外合成利用卫星RNA生防制剂控制田... 卫星RNA对黄瓜花叶病毒基因组RNA体外合成的影响杨海花,康良仪,赵大健,田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卫星RNA,黄瓜花叶病毒,依赖RNA的RNA聚合酶,体外合成利用卫星RNA生防制剂控制田间的番茄、青椒、烟草等由黄瓜花叶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卫星RNA RNA 体外合成 基因组
下载PDF
紫山药酚酸类化合物鉴定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7
16
作者 于东 方忠祥 +3 位作者 杨海花 张进杰 叶兴乾 吴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27-2532,共6页
【目的】对产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为其后续天然产物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紫山药及其加工产品的宣传,为这种特色蔬菜更好地走向市场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对... 【目的】对产自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的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含量分析,为其后续天然产物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紫山药及其加工产品的宣传,为这种特色蔬菜更好地走向市场提供帮助。【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技术,对该特种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酚酸在紫山药中主要以可溶态酚酸形式存在。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类和不可溶态酚酸类均主要为芥子酸和阿魏酸,且芥子酸含量均高于阿魏酸含量。紫山药中可溶态酚酸含量为356.71μg.g-1DW;不溶态酚酸含量为26.92μg.g-1DW。【结论】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质谱技术可快速有效分析紫山药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 酚酸 鉴定
下载PDF
圈卷产色链霉菌分化及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华荣 吴畏 +5 位作者 田宇清 杨海花 宋幼新 董可宁 黄喜平 宋大康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98-402,共5页
链霉菌分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一个饶有兴趣并富有挑战性的世界前沿研究课题.在原核生物的分化研究中,主要以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模式系统,但枯草杆菌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分化过程远比链霉菌简单,不象链霉菌有基质菌丝、气生... 链霉菌分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是一个饶有兴趣并富有挑战性的世界前沿研究课题.在原核生物的分化研究中,主要以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作为模式系统,但枯草杆菌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分化过程远比链霉菌简单,不象链霉菌有基质菌丝、气生菌丝、菌丝螺旋和孢子分隔那样的发育分化过程[1].在真核生物中也有分化研究的报道,如构巢曲霉、酵母等.由于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比原核生物复杂得多,弄清分化中基因调控的关系就更加困难.因此,选用链霉菌作分化研究的材料有其独一无二的优越性.国际上有关链霉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年来主要以链霉菌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和链霉菌的分化基因两个大的方面作为研究的热点和主攻方向,并展开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卷产色 链霉菌 分化 特性
下载PDF
大蒜无土栽培有机和混合基质配方筛选 被引量:9
18
作者 杜慧芳 程智慧 +1 位作者 杨海花 贾绍亮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4-188,共5页
以大蒜品种G88为试材,以菇渣、锯末、炉渣和泥炭按体积比组成5种基质配方,以土壤栽培为对照;施用消毒鸡粪和有机生态型复合肥,筛选了大蒜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各基质配方栽培的大蒜在生长发育、产量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等方面均... 以大蒜品种G88为试材,以菇渣、锯末、炉渣和泥炭按体积比组成5种基质配方,以土壤栽培为对照;施用消毒鸡粪和有机生态型复合肥,筛选了大蒜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各基质配方栽培的大蒜在生长发育、产量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等方面均优于土壤栽培,大蒜的出苗期缩短,鳞芽分化期提早,蒜薹和蒜头成熟期提前,产量显著提高,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水平较高。不同配方基质中含有丰富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物理性质基本保持稳定,5种配方基质均适合于大蒜的栽培。比较而言,以纯有机基质配方A3(菇渣4+泥炭1)栽培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基质配方 无土栽培
下载PDF
链霉菌发育控制启动子—P_(TH4)对孢子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华荣 贾君永 +2 位作者 聂丽平 杨海花 田宇清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3-380,共8页
在原核生物发育分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中,链霉菌因其复杂的分化生命周期,无与伦比的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数千种天然抗生素的70%由链霉菌产生),使之成为原核生物乃至微生物发育与分化研究的最好模式系统[1... 在原核生物发育分化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中,链霉菌因其复杂的分化生命周期,无与伦比的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能力(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数千种天然抗生素的70%由链霉菌产生),使之成为原核生物乃至微生物发育与分化研究的最好模式系统[1],为研究基因时空表达和阐明分化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PTH4 链霉菌 分化 发育控制 孢子形成
下载PDF
圈卷产色链霉菌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sanH和sanI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蔚 田宇清 +1 位作者 杨海花 谭华荣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8-604,共7页
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克隆到圈卷产色链霉菌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约 7 0kb的DNA片段。该片段除含有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sanF外 ,对sanF上游约 2 2kb的BglⅡ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 ,还含有两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 (ORF)。ORF1... 通过反向遗传学方法克隆到圈卷产色链霉菌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约 7 0kb的DNA片段。该片段除含有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sanF外 ,对sanF上游约 2 2kb的BglⅡ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 ,还含有两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 (ORF)。ORF1由 1 2 33个核苷酸组成 ,ORF2由 1 95个核苷酸组成 ,它们分别编码由 41 0个氨基酸残基和 6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依次命名为sanH和sanI。蛋白序列数据库比较结果表明 ,SanH和SanI与浅灰链霉菌 (Streptomycesgriseolus)中共转录的细胞色素P450 (cytochromeP450 )和铁氧还蛋白 (ferredoxin)有较高的同源性 ,一致性分别为 46%和 56% ,相似性分别为 62 %和70 %。基因功能研究表明 ,sanH基因的破坏虽不影响圈卷产色链霉菌产生的尼可霉素的生物活性 ,但该基因可能参与了尼可霉素羟基化反应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卷产色链霉菌 尼可霉素生物合成基因 sanH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