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胆管炎诊断与治疗的进展及展望
1
作者 侯心阔 杨生虎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15986-15991,共6页
急性胆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其主要是因胆道结石和胆道梗阻引起。早期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它可能会迅速进展为感染性休克或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作为良性胆道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急性胆管炎是一... 急性胆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其主要是因胆道结石和胆道梗阻引起。早期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它可能会迅速进展为感染性休克或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作为良性胆道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急性胆管炎是一种潜在的全身感染性疾病。《东京指南2007》(TG07)是最早发布、也是最广泛认可的急性胆道感染诊治指南。该指南在2013年(TG13)和2018年(TG18)进行了修订。TG13和TG18在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的诊断方面没有改变,但在治疗方面,微创技术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而早期诊断、早期胆道引流以及早期适当的治疗是降低急性胆管炎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在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同时,结合东京指南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将急性胆管炎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如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诊疗手段等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并对今后的临床诊治策略进行讨论,以便于应用于临床,为临床医师在胆管炎的诊治过程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管炎 胆道梗阻 胆道感染 诊断 治疗 东京指南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
2
作者 孙兆栋 杨生虎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5期7361-7368,共8页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愈后...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愈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症患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随着该疾病临床上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本文从急性胰腺炎患者因素、免疫因素、细胞因子因素、生化因素、影像因素、评分系统、对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且研究的预测因子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严重程度预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干预胃部术后胃瘫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生虎 韩云 +3 位作者 李晓峰 党宝宝 杨立平 董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76-1478,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抑郁状态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胃部手术后胃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15例采用一般西医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汉...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抑郁状态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胃部手术后胃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1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15例采用一般西医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抑郁评分分别为(21.4±8.2)(20.5±7.3),焦虑评分分别为:(22.6±5.0)(21.3±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对照组抑郁评分分别为(10.4±2.8)(14.1±6.3),焦虑评分分别为:(13.1±2.8)(15.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治疗方式在改善患者精神心理方面由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显著得改善胃部手术后胃瘫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电针疗法 针刺疗法 穴位注射疗法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胃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抑郁状态
原文传递
胃癌术后的早期腹腔内化疗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生虎 徐文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3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对预后的影响及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同期174例胃癌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n=89)、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组(n=85),腹腔化疗组分为普通腹腔内化疗组(n=53)、腹腔温热化疗组(n=32)。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对预后的影响及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同期174例胃癌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n=89)、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组(n=85),腹腔化疗组分为普通腹腔内化疗组(n=53)、腹腔温热化疗组(n=32)。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早期腹腔内化疗术后5年生存率为63.1%,单纯手术组54.3%;早期腹腔内化疗组复发率为10.4%,单纯手术组复发率为30.3%;腹腔内化疗组肛门排气及进食时间较单纯手术组延长。经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腹腔内化疗组术后各血液指标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内化疗组间比较:生存率、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温热化疗组较普通化疗组白细胞明显下降、肛门排气和开始进食时间延长(P<0.05)。结论:早期行腹腔内化疗能提高胃癌患者的术后生产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早期腹腔化疗 顸后 并发症
下载PDF
P-选择素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生虎 王海久 +2 位作者 韩云 张杰 秦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721-723,共3页
关键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P-选择素 病理生理过程 生物学行为 病理过程 外科疾病 肝门阻断 肝外伤
下载PDF
腹腔镜修补术在腹壁切口疝中应用
6
作者 杨生虎 戴勇 +1 位作者 连晓华 李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9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腹壁切口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腹壁切口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及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切口血肿、肺部感染、肠梗阻、复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修补术 腹壁切口疝 传统修补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3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44
7
作者 李晓峰 杨生虎 +2 位作者 韩云 杨立平 秦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实施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0例。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实施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肿瘤根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均<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总数、近切缘距肿瘤距离及远切缘距肿瘤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近期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D2根治术 腹腔镜 手术并发症 淋巴结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切除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立平 李晓峰 +6 位作者 耿兴隆 秦伟 戴勇 党宝宝 杨生虎 韩云 董晋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3797-3800,共4页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切除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纯组(55例)和联合组(38例)。单纯组患者均行腹腔镜微创切除术治疗。联合组患者于腹腔镜微创...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切除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单纯组(55例)和联合组(38例)。单纯组患者均行腹腔镜微创切除术治疗。联合组患者于腹腔镜微创切除术前给予亚叶酸钙注射液400 mg/m2+奥沙利铂注射液85 mg/m2,静脉滴注2 h,d1+氟尿嘧啶注射液2 400 mg/m2,静脉滴注46 h,d2,2周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后隔4周行腹腔镜微创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肠外营养、预防性抗炎等常规治疗,并于术后行6个疗程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或替吉奥+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观察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切除范围、中转开腹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完整切除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流质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44.8%,疾病控制率为92.2%,发生Ⅰ级不良反应23例次、Ⅱ级13例次、Ⅲ级3例次。联合组患者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率、切除范围、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恢复流质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切除术前采用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方案用于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术中完整切除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新辅助化疗 亚叶酸钙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晓峰 于昆 +6 位作者 戴勇 秦伟 杨生虎 党宝宝 韩云 杨立平 董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161-4163,共3页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胆红素主要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SHAM)组,40只为OJ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法建立大鼠OJ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平均分为OJ对照...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胆红素主要因子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50只清洁级SD大鼠,其中10只作为假手术(SHAM)组,40只为OJ组。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法建立大鼠OJ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平均分为OJ对照组和OJ实验组,OJ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OJ实验组给予陈蒿汤灌胃。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总胆汁酸(TBA)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MRP2转运蛋白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OJ组大鼠肝血管充血,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出现点状坏死,肝内胆管扩张,小叶周边可见新生小胆管样上皮细胞,以汇管区明显,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中AST、ALB、TB、TBA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而OJ实验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OJ对照组(P<0.05)。OJ实验组和OJ对照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SHAM组;而OJ实验组肝组织MRP2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OJ对照组(均P<0.05)。结论茵陈蒿汤对OJ大鼠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而上调肝组织中MRP2蛋白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提示茵陈蒿汤可作为治疗OJ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蒿汤 梗阻性黄疸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下载PDF
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云 杨生虎 +1 位作者 李晓峰 杨立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7-850,共4页
目的 探讨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案和1∶2配对研究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0例(A组)和开腹组40例(B组... 目的 探讨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案和1∶2配对研究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腹腔镜组20例(A组)和开腹组40例(B组)。A组:13例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7例行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术,无中转手助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B组:患者中,29例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11例行规则性肝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禁食时间、术后平均腹腔引流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围手术期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A组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246.12±234.35)mL明显少于B组(407.08±190.14)mL,差异有显著性(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效果相对安全有效,有助于肝癌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能够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肝切除 肝肿瘤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立平 李晓峰 +6 位作者 秦伟 戴勇 党宝宝 杨生虎 韩云 耿兴隆 董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819-4821,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nm23-H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150例,另选择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77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nm23-H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标本150例,另选择正常结直肠组织标本77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阳性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组织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的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MMP-2、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而nm23-H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P<0.05)。结论 Survivin、MMP-2、nm23-H1及VEGF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病及进展过程,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浸润情况,辨别肿瘤分期、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URVIVIN 基质金属蛋白酶-2 NM23-H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腹腔灌洗液中CK20m RNA水平与结直肠癌不同术式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云 杨生虎 +2 位作者 李晓峰 杨立平 耿兴隆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灌洗液中CK20m RNA的临床意义以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9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利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以上患者腹腔灌洗液中CK20m RNA表达,从而探究CK20m RNA的临床价值以及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 目的探讨腹腔灌洗液中CK20m RNA的临床意义以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9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利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以上患者腹腔灌洗液中CK20m RNA表达,从而探究CK20m RNA的临床价值以及评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实用性。结果 10例良性病变腹部手术组患者腹腔灌洗液中CK20m RNA无明显表达。39例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可见CK20m RNA表达,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总表达率为40.2%(47/117),且术前、术中以及术后CK20m RNA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7例开腹手术组和22例腹腔手术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CK20m RNA阳性表达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安全有效,与开腹手术相比并不增加癌细胞局部种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CK20MRNA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术后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云 秦伟 +2 位作者 杨生虎 李晓峰 杨立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46-2648,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后肝脏中的表达。方法监测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组及假手术组TGF-β1的表达强度。结果 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表达强度较高,术后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后肝脏中的表达。方法监测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组及假手术组TGF-β1的表达强度。结果 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表达强度较高,术后3、6、9 d表达强度逐渐下降,与假手术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1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前术后肝脏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术后不同时段差异不同,术后随时间推移TGF-β1表达减弱。2胆道外引流术可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越早引流肝损伤恢复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梗阻性黄疸 胆道外引流
下载PDF
结肠腺癌中叉头框蛋白M1表达及其与上皮型黏附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峰 杨生虎 +2 位作者 韩云 杨立平 秦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628-5630,共3页
目的检测叉头框蛋白(FOX)M1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的关系。方法结肠腺癌组(观察组)和正常结肠黏膜组(对照组)术后的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FOXM1和E-cadherin的表达,观察FOXM1和E-cadherin在... 目的检测叉头框蛋白(FOX)M1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的关系。方法结肠腺癌组(观察组)和正常结肠黏膜组(对照组)术后的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FOXM1和E-cadherin的表达,观察FOXM1和E-cadherin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表达差别,分析FOXM1和E-cadherin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FOXM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E-cadheri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FOXM1过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微血管浸润密切相关。FOXM1过表达与肿瘤体积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FOXM1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 FOXM1过表达可以促进结肠腺癌的发生和发展,FOXM1过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对细胞间的黏附进行调节,促进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癌 叉头框蛋白(FOX)M1 上皮型黏附蛋白(E-cadherin)
下载PDF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生虎 孟魁 《集团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石油企业 中国 人力资源管理 国有企业 人事制度 人才机制
下载PDF
柠檬烯乳化液对杏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菊莲 杨生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4期42-45,共4页
用柠檬烯复合液浸泡杏3min后,研究柠檬烯乳化液对杏贮藏期间各项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明显地抑制杏的腐烂变质,减缓杏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消耗和分解,延缓杏采后生理变化,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 用柠檬烯复合液浸泡杏3min后,研究柠檬烯乳化液对杏贮藏期间各项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明显地抑制杏的腐烂变质,减缓杏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的消耗和分解,延缓杏采后生理变化,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保持杏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期,提高其耐贮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烯 采后生理 贮藏品质
下载PDF
射波刀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毅峰 杨生虎 张萍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射波刀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TACE疗... 目的观察射波刀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TACE疗法,观察组采取TACE联合射波刀方案,比较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E-钙蛋白(E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不良反应情况,并观察2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复查显示,治疗总有效率75. 00%,明显高于对照组54. 17%(P <0. 05);治疗后2周,观察组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血清EC、VEGF、MM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 33%,对照组31. 25%,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 TACE联合射波刀可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波刀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近期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飞阳G0T数控系统驱动安川驱动的调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生虎 于冰冰 《现代商贸工业》 2011年第12期230-231,共2页
阐述数控加工中心的配置和工作原理,论述伺服控制的动态调试的重要性,研究动态调试的理论性方法和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CAK50100为例,介绍采用SIGMWIN+和飞阳数控系统自带动态优化软件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 自动谐调 动态优化 调试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生虎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4期36-37,共2页
就具体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控教育中的应用模式来说,提高中职数控教学质量的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第一,多媒体技教学模式;第二,人工智能模拟教学模式;第三,互联网跨时空教学模式。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中职 数控 教学
下载PDF
嵌顿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琳 杨生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9期197-198,共2页
嵌顿性腹股沟疝作为腹部外科最重要的急诊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理念的更新和疝材料学的发展,腔镜技术在嵌顿性腹股沟疝修补应用的研究日趋广泛。综合考虑不同年龄段、病人的一般情况等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本文将嵌顿性疝常见... 嵌顿性腹股沟疝作为腹部外科最重要的急诊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理念的更新和疝材料学的发展,腔镜技术在嵌顿性腹股沟疝修补应用的研究日趋广泛。综合考虑不同年龄段、病人的一般情况等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本文将嵌顿性疝常见的手术术式在嵌顿性疝修补术的进展、优势、局限性及目前所遇到的难题作系统性总结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顿性腹股沟疝 手术方式 治疗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