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其中医证候特点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秀捷 张晨 +6 位作者 齐文升 蓝海涛 王硕 杨忆熙 赵昕 叶锡鲁 马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特点及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分析分离自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3月-2006年2月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7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资料及中医证候。结果: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特点及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分析分离自本院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3月-2006年2月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7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资料及中医证候。结果: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外,7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者的中医证候以虚实夹杂证及实证为主(共占97.26%),而其中虚实夹杂证以气虚痰阻证、阴虚热郁证为主,实证以痰热郁阻证、痰瘀互阻证为主。结论: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联合治疗,同时可考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中医证候 特点
下载PDF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被引量:22
2
作者 杨秀捷 张晨 +6 位作者 齐文升 蓝海涛 王硕 杨忆熙 赵昕 叶锡鲁 马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分离2005年3月—2006年2月本院ICU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6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与中医证候的关...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分离2005年3月—2006年2月本院ICU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6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除亚胺培南外(敏感率为83.33%),6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敏感率<40.00%)。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的中医证候全部为虚实夹杂证,以热郁证(42.42%)、痰阻证(34.85%)、气虚证(39.39%)、阴虚证(37.88%)为主。结论: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应以亚胺培南作为一线抗菌药物,同时可考虑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中医证候
下载PDF
真心痛的辨证分型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秀捷 何龙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7期828-829,共2页
目的探讨真心痛的证型规律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60例,对其辨证分型进行归纳,并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对其血脂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瘀、气虚、痰浊为真心痛的主要病机,痰瘀痹阻证、气虚血瘀证和气阴(血)... 目的探讨真心痛的证型规律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心肌梗死60例,对其辨证分型进行归纳,并以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对其血脂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瘀、气虚、痰浊为真心痛的主要病机,痰瘀痹阻证、气虚血瘀证和气阴(血)两虚证是最常见的中医证型。HDL降低和VLDL升高与真心痛发病密切相关。血瘀证、气虚证和痰证与VLDL升高密切相关,气虚证与TG升高密切相关。结论真心痛辨证应重视血瘀、气虚、痰浊;HDL降低和VLDL升高是真心痛发病的危险因素;血瘀证、气虚证和痰证的真心痛患者VLDL水平高于正常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心痛 辨证论治 血脂
下载PDF
从脾论治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秀捷 张晨 赵冰 《北京中医》 2006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健脾降浊方治疗组(n=60)、血脂康对照组(n=30)两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血脂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目的探讨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健脾降浊方治疗组(n=60)、血脂康对照组(n=30)两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中医证候、血脂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降浊方能有效地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且有相当好的调脂作用,初步证明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脾虚证 健脾降浊法
下载PDF
脑卒中与血脂的关系浅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秀捷 陈建华 《北京中医》 1998年第2期51-53,共3页
本文将250例脑卒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中经络组、中脏腑组;气虚血瘀组、阴虚阳亢组;西医分为脑梗塞组、脑出血组;颈内动脉系统组、椎基底动脉系统组。与60例健康人进行血脂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中经络组、中脏腑组、气虚血瘀组... 本文将250例脑卒中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中经络组、中脏腑组;气虚血瘀组、阴虚阳亢组;西医分为脑梗塞组、脑出血组;颈内动脉系统组、椎基底动脉系统组。与60例健康人进行血脂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中经络组、中脏腑组、气虚血瘀组、阴虚阳亢组、脑梗塞组、脑出血组、颈内动脉系统组、椎基底动脉系统组CHO、TG、VLD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中经络组和中脏腑组间血脂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内动脉系统组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气虚血瘀组CHO、TG与阴虚阳亢型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脑梗塞组CHO与脑出血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气虚血瘀 血脂 中医病理学
下载PDF
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国勤 齐文升 +4 位作者 熊抗美 杨秀捷 付亚龙 赵冰 宋庆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61-462,共2页
目的:观察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运用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1例临床观察,血管再通指标按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年所刊登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 目的:观察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10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运用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51例临床观察,血管再通指标按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年所刊登的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863%和5600%(P<005),4周病死率分别为392%和1000%,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96%和1000%(P<001和P<0001),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588%和1600%,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176%和2200%(P<0001和P<001),休克发生率分别为392%和800%(P<001)。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溶栓治疗 尿激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防风通圣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硕 赵婷 +9 位作者 齐文升 刘永俊 杨秀捷 莫婷婷 王静 刘贵颖 高峰 刘荣奎 嵇焕盛 关世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评价防风通圣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表寒里热,表里俱实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24例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按中心进行分层,按2∶1比例分为2组。试验组(216例)服用防风通圣颗粒(3 g/次,2次/天),疗程3天... 目的评价防风通圣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表寒里热,表里俱实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24例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按中心进行分层,按2∶1比例分为2组。试验组(216例)服用防风通圣颗粒(3 g/次,2次/天),疗程3天;入组时腋下体温高于37℃者每日加服1次;对照组服用防风通圣颗粒模拟剂(用法、用量及疗程同试验组)。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体温复常率、体温复常时间、单项症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完成203例,对照组完成101例。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愈显率55.67%(113/203),总有效率93.10%(189/203),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24±4.46)分;对照组分别为5.94%(6/101)、36.63%(37/101)、(3.27±3.29)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体温复常率:试验组为87.50%(98/112),对照组为58.49%(31/53),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体温复常时间: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单项中医症状疗效:服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获不同程度改善,两组3个主症发热、恶寒、大便秘结,治疗后积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无明显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防风通圣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表寒里热,表里俱实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通圣颗粒 上呼吸道感染 随机对照观察
下载PDF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急性脑出血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国勤 齐文升 +5 位作者 熊抗美 杨秀捷 赵冰 宋庆桥 张晨 钟利群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报道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48例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并随机与西医保守治疗组作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愈显率为64.6%,病死率为8.3%,CT血肿完全和大部分吸收率为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愈显率为26.5%,... 本文报道运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48例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并随机与西医保守治疗组作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愈显率为64.6%,病死率为8.3%,CT血肿完全和大部分吸收率为8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愈显率为26.5%,病死率为14.3%,CT血肿完全吸收和大部分吸收率为45.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具有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中医药疗法 犀角地黄汤
下载PDF
加味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荣 齐文升 +1 位作者 杨秀捷 王颖辉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3期418-420,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采用加味银翘散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加味银翘散模拟剂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口服,疗程均为3 d,治疗后观察两... 目的观察加味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采用加味银翘散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加味银翘散模拟剂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口服,疗程均为3 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降温疗效。结果中药组降温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降温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中药组体温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体温正常化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银翘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降温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热病 随机对照试验 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药疗法 加味银翘散
下载PDF
针刺对慢性炎症疾病中炎症介质的调控及机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硕 杨秀捷 +1 位作者 齐文升 董锡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炎症是各种损伤因素引发机体产生的一系列以防御为主的复杂反应。任何炎症都是以变质开始,经过渗出防御,最终增生修复。慢性炎症以增生为主,一般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表现[1]。慢性炎症导致的持续氧化应激反应会使个体衰老... 炎症是各种损伤因素引发机体产生的一系列以防御为主的复杂反应。任何炎症都是以变质开始,经过渗出防御,最终增生修复。慢性炎症以增生为主,一般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表现[1]。慢性炎症导致的持续氧化应激反应会使个体衰老加快,并和癌症及老年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但慢性炎症的治疗较为棘手。针刺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疏通人体经络、调节脏腑阴阳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针刺疗法对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动物试验和长期的临床实践和证明,针刺对急慢性非感染性炎症以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相当好的疗效[2],针刺可抑制变质和渗出性病变的发展,促进增生修复过程,又能抑制肉芽组织的过度增生,使炎症趋于好转和痊愈,从而缩短慢性炎症病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炎症 炎症介质 调控作用 机制
下载PDF
白牛宣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荣 高荣林 +2 位作者 齐文升 杨秀捷 杨忆熙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11期1999-2002,共4页
目的观察白牛宣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中药组采用白牛宣肺汤和孟鲁司特钠片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白牛宣肺汤模拟剂和孟鲁司特钠片口服,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止咳疗效。结... 目的观察白牛宣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中药组采用白牛宣肺汤和孟鲁司特钠片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白牛宣肺汤模拟剂和孟鲁司特钠片口服,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止咳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日间、夜间、VAS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差别不大(P>0.05)。经治疗7 d后中药组日间、夜间、VAS咳嗽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经治疗后中药组日间、VAS咳嗽症状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中药组日间和夜间止咳的总有效率90.91%、87.88%,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8.75%、56.25%(均P<0.05)。治疗后中药组止咳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整个观察过程中未发生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白牛宣肺汤治疗感染后咳嗽止咳疗效满意,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随机对照试验 中医药疗法 白牛宣肺汤
下载PDF
消胀贴外敷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畅 荆璐 +3 位作者 李少萍 赵昕 杨秀捷 齐文升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12期2116-2119,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消胀贴神阙穴贴敷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例与对照组16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或胃管注入,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予消胀贴神阙... 目的初步探讨消胀贴神阙穴贴敷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4例与对照组16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或胃管注入,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予消胀贴神阙穴贴敷。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72 h,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7 d后,总有效率为64.29%。对照组治疗后72 h总有效率为43.75%;治疗7 d后总有效率56.2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分别为(17.10±4.80)分、(20.70±5.70)分,分别低于治疗前的(26.70±4.00)分、(26.60±5.40)分(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鸣音次数为(1.80±1.20)次/min,高于对照组的(0.80±1.00)次/min(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7日时腹腔压、腹围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疗后第7日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喂服胃肠动力药物,使用消胀贴神阙穴贴敷更能有效地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消胀贴 神阙穴
下载PDF
消胀贴神阙穴贴敷辅助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畅 杨秀捷 +5 位作者 赵昕 王颖辉 远庚 付征 马石征 齐文升 《北京中医药》 2018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观察消胀贴神阙穴贴敷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脓毒症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及改善胃肠道动力等西医基础治疗。根据... 目的观察消胀贴神阙穴贴敷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脓毒症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及改善胃肠道动力等西医基础治疗。根据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寒热错杂,清浊相混"证候特点,治疗组加予消胀贴神阙穴贴敷。疗程共7天,观察治疗后72 h及治疗后7天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72 h,治疗组总有效率55.0%,对照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F=119.08,P=0.000;对照组F=14.2,P=0.000),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05,P=0.000)。结论消胀贴神阙穴贴敷可有效改善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消胀贴 神阙穴 寒热错杂 清浊相混
原文传递
加减葛根汤治疗外寒内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虞桂 杨秀捷 +3 位作者 马荣 王颖辉 齐文升 杨忆熙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2期1048-1050,1059,共4页
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91例,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加减葛根汤,1次.8 h-1;对照组予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1粒,1次.12 h-1。疗... 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汤治疗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91例,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加减葛根汤,1次.8 h-1;对照组予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1粒,1次.12 h-1。疗程3 d。并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体温评分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降温起效时间为6.52 h,退热时间18.29h;对照组平均降温起效时间为8.64 h,退热时间24.00 h。两组降温起效时间、退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7.73%。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5.11%,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两组上呼吸道感染体温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葛根汤对于外感风寒内蕴郁热型上呼吸道感染的退热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风寒内蕴郁热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清热通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7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国勤 宋庆桥 +1 位作者 齐文升 杨秀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清热通痹汤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治疗方法 疗效
下载PDF
感染后咳嗽中西医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硕 何龙 +1 位作者 杨秀捷 齐文升 《北京中医药》 2015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临床常见病,是亚急性咳嗽的主要病种,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大约11%~25%会发生PIC,其虽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却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有诸多影响,患者往往频繁就医及大量使用镇咳药物,造成...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临床常见病,是亚急性咳嗽的主要病种,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者,大约11%~25%会发生PIC,其虽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却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有诸多影响,患者往往频繁就医及大量使用镇咳药物,造成卫生支出负担。而不恰当的用药,不仅延误病情,而且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损害。目前西医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现将PIC中西医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西医疗法 中医疗法 文献综述
原文传递
加减葛根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荣 杨秀捷 +1 位作者 王颖辉 齐文升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11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中药组采用加减葛根汤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加减葛根汤模拟剂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口服,2组疗程均... 目的观察加减葛根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中药组采用加减葛根汤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模拟剂口服,对照组采用加减葛根汤模拟剂和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口服,2组疗程均为3天,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降温疗效。结果中药组降温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降温起效时间相近,中药组解热时间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0.01);中药组体温复常率为86.15%,对照组为5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体温复升率为30.77%,对照组为58.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减葛根汤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降温疗效满意,体温复升率低,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郁热内伏 加减葛根汤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银杏达莫过敏致一过性意识丧失1例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来 杨秀捷 +1 位作者 吴小宏 王学勤 《中国中医急症》 2009年第7期1179-1180,共2页
1病例资料 某男,76岁。患者4d来出现头晕,行走时步态不稳,颈部不适,未用药物治疗,于2008年7月22日上午9:00来我院老年科门诊就诊。查Bp140/70mmHg,P88次/min,神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哕音,心律齐,腹... 1病例资料 某男,76岁。患者4d来出现头晕,行走时步态不稳,颈部不适,未用药物治疗,于2008年7月22日上午9:00来我院老年科门诊就诊。查Bp140/70mmHg,P88次/min,神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哕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神经系统: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头颅CT示双侧多发腔隙性梗死,脑白质变性,轻度脑萎缩。既往否认癫痫病史;1995年曾患脑梗死,经治疗好转,未留下后遗症;血压偶不稳定。否认药物过敏史。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入银杏达莫(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医辨证合血疗治疗急性脑梗塞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建华 杨秀捷 赵冰 《中国中医急症》 1998年第2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脑梗塞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谢海洲运用开窍法论治脑髓神志病的经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冰 张晨 +2 位作者 杨秀捷 李大齐 张华东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11期821-822,共2页
著名老中医谢海洲教授擅长治疗疑难杂病,尤善运用开窍法治疗脑髓神志病,认为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特殊地位,是精神思维活动的物质承载体,心脑共同参与神志意识活动,以脑窍立论治疗脑髓神志病是对中医脏腑理论的发展;确立了补肾荣脑、... 著名老中医谢海洲教授擅长治疗疑难杂病,尤善运用开窍法治疗脑髓神志病,认为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特殊地位,是精神思维活动的物质承载体,心脑共同参与神志意识活动,以脑窍立论治疗脑髓神志病是对中医脏腑理论的发展;确立了补肾荣脑、升清降浊、醒脑开窍、化瘀开窍、芳香开窍等开窍六法,自创开窍新方数十首,用药亦具鲜明特色,并善用芳香及虫类药物,取其辛香走窜、化浊开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髓神志病 开窍法 老中医经验 谢海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