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瘢痕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金敏艳 杨秀芹 +5 位作者 魏绪旺 孙春丽 苏玉娟 汤晓丹 王丽 于恩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面部深度烧伤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于面部创面愈合后即开始抗瘢痕治疗,对照组采用硅酮凝胶外用,3次/d,观察组... 目的观察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面部深度烧伤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于面部创面愈合后即开始抗瘢痕治疗,对照组采用硅酮凝胶外用,3次/d,观察组采用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观察患者瘢痕增生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VSS评分分别为(2.48±0.51)、(1.48±0.65)、(0.88±0.67)分,均低于对照组(2.40±0.50)、(1.92±0.57)分、(1.40±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使用硅酮凝胶,应用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后瘢痕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 软坚通络中药 湿敷 瘢痕增生
下载PDF
遗传学课程思政创新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庞宇 顾志刚 +2 位作者 荣博涵 林旭 杨秀芹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遗传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生产大类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针对教学中发现的课程思政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以强化学生“三农”服务意识为目标,利用遗传学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科学理念为支撑,提出一体双翼的教学模式。通过调整教学目标、重构教... 遗传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生产大类培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针对教学中发现的课程思政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以强化学生“三农”服务意识为目标,利用遗传学蕴含的思想内涵和科学理念为支撑,提出一体双翼的教学模式。通过调整教学目标、重构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等措施与东北农业大学“勤奋、求实、奉献、创新”的校风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东农动科精神有效融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的效果,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三农”的家国情怀,激励学生爱校、爱院的母校情节。培养学生树立客观、严谨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优秀的青年创新人才,助力“三农”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三农” 课程思政 教学创新
下载PDF
猪嵌合RNA BCL2L2-PABPN1剪接调控、表达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3
作者 杨秀芹 张倩 +4 位作者 李佳欣 郝婉君 张晓涵 何鑫淼 庞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7,共9页
相邻基因间顺式剪接(cis-splicing of adjacent gene,cis-SAGe)产生的嵌合RNA在细胞生长、疾病发生等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cis-SAGe剪接调控机制,研究在前期克隆BCL2L2-PABPN1(BP)基础上,利用minigene、定点突变、瞬时转染、... 相邻基因间顺式剪接(cis-splicing of adjacent gene,cis-SAGe)产生的嵌合RNA在细胞生长、疾病发生等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cis-SAGe剪接调控机制,研究在前期克隆BCL2L2-PABPN1(BP)基础上,利用minigene、定点突变、瞬时转染、半定量RT-PCR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分析BP转录后剪接的调控元件,发现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exon 9、gh-1 intron 3、srp40-exonic splicing enhancer、β-tropomyosin exon 6b等剪接增强子元件在嵌合子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比较分析BP与两个亲本基因组织表达以及亚细胞定位情况。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揭示BP转录后调控机制及功能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RNA BCL2L2-PABPN1 剪接 顺式调控元件
下载PDF
肺炎型浸润性黏液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回顾
4
作者 王超 夏天 +3 位作者 何晓宁 杨秀芹 安静 单裕清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6期549-555,共7页
目的:分析肺炎型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IMA)的影像学征象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23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肺炎型IMA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总结该... 目的:分析肺炎型浸润性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IMA)的影像学征象与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度。方法:回顾并分析23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肺炎型IMA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总结该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3例肺炎型IMA患者,以咳嗽为症状发现13例,其中咳白痰6例。首诊误诊肺炎11例,其中2例首次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学报告为炎症。多发病灶9例,单发14例;CT检查两肺外周分布为主16例,中心性分布2例,弥漫性分布5例;上叶3例,中叶3例,下叶17例。影像上,病变实性成分较少,斑片状实变影伴磨玻璃影23例(100.0%),“充气支气管”征17例(包括“枯树枝”征11例),“叶间裂膨隆”征6例;囊腔或空洞影15例;双肺或单肺伴发不规则结节7例;增强扫描示23例均呈轻中度强化,其中“血管造影”征有19例。23例患者均未见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沿肺泡壁排列的高柱状细胞,胞浆及肺泡腔内大量黏液(黏液湖),细胞核轻度异型性。结论:虽然肺炎型IMA在影像上很难与肺炎相鉴别,但其仍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动态CT结合穿刺活检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黏液腺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肺炎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实施策略
5
作者 杨秀芹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7-121,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而青少年健康是健康中国的基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其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价值。教育信息化能突破学生接受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时空限制,丰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而青少年健康是健康中国的基石。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其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价值。教育信息化能突破学生接受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时空限制,丰富学生接受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资源,但其当前存在数据收集的科学性有待提升、教师专业培训项目有待开发、体育与健康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有待深化等问题,提出强化体育与健康教育信息化有关文件的引导,深化体育与健康和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信息化延伸到全社会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健康中国 体育与健康 青少年
下载PDF
环境行政处罚修复功能的理论证成与规范构建
6
作者 陈幸欢 杨秀芹 《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我国环境行政处罚的理论及实践均注重其惩戒功能,而忽视了与恢复生态环境相对应的修复功能。同时,宏观层面行政处罚的修复导向不明确,微观层面行政处罚的具体修复规则缺失,导致环境行政处罚的修复功能得不到彰显。在理论上,环境行政处... 我国环境行政处罚的理论及实践均注重其惩戒功能,而忽视了与恢复生态环境相对应的修复功能。同时,宏观层面行政处罚的修复导向不明确,微观层面行政处罚的具体修复规则缺失,导致环境行政处罚的修复功能得不到彰显。在理论上,环境行政处罚的修复功能与惩戒功能并行不悖,其应然功能格局为前置修复功能,并将惩戒功能作为修复功能实现的基础和保障。鉴于此,应按照“宏观—微观”的思路,实现修复功能的规范构建。宏观层面,明确环境行政处罚的修复导向,将修复作为环境行政处罚的首要责任承担方式。微观层面,将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修复的目标;遵循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理性选择修复方式;从主体、标准和监督三个方面规范修复成果的验收;建立以修复效果为核心的分级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行政处罚 修复功能 惩戒功能 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治理
下载PDF
基于GLEAM遥感模型的中国1980-2011年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 被引量:32
7
作者 杨秀芹 王国杰 +1 位作者 潘欣 张余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32-141,共10页
对中国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及对中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该文基于GLEAM(global land-surface evaporation:the Amsterdam methodology)遥感蒸散发模型,通过对GLEAM产品在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的... 对中国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及对中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该文基于GLEAM(global land-surface evaporation:the Amsterdam methodology)遥感蒸散发模型,通过对GLEAM产品在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的精度验证以及中国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GLEAM产品在中国区域满足精度要求,在站点尺度上,GLEAM产品在草原半干旱区的模拟程度最好,海北、内蒙古、当雄3个草原站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均值为0.77(0.65~0.85);森林站的CC相关系数均值为0.66(0.40~0.85),禹城农田站CC值为0.68;在流域尺度上,海河(相对偏差(relative bias,RB)16.2%)、黄河(RB,15.2%)、西北诸河流域(RB,9.2%)的验证结果精度较好。在绿洲或农灌区降水较少的年份,GLEAM产品符合地表实际蒸散发可能大于降水的规律;2)1980-2011年中国的多年平均蒸散发为18~1 400 mm,空间分布呈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西北地区多年平均蒸散发最少,海南岛与台湾岛是多年平均蒸散发的极大值区;3)1980-2011年中国平均的年地表蒸散发变化范围为349.7~436.0 mm,多年平均年地表蒸散量为397.5 mm。近32 a中国区域平均地表蒸散发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2.3 mm/(10 a);4)1980-2011年中国各栅格地表蒸散量变化速率为-86.5~108.7 mm/(10 a),地表蒸散发减少的面积占28.4%,9.45%的区域地表蒸散发呈明显减少、显著减少及急剧减少趋势,主要位于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西部(新疆西部及东北部、西藏西北部)、甘肃南部等地。地表蒸散发增加的面积占71.6%,18.2%的区域地表蒸散发呈显著增加、急剧增加的趋势,主要位于海河区的河北南部及山东西北部、淮河流域的山东半岛、黄河区的青海东部、长江中下游区的四川东部、山西南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东南诸河区、珠江区及云南南部等;5)各栅格年蒸散发的变化趋势主要由夏季蒸散发变化趋势主导,春季、秋季、冬季对年蒸散发变化趋势的影响较弱。该研究对理解中国气候变化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中国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提供参考及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模型 蒸散 GLEAM 中国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基于GLEAM模型的淮河流域地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8
作者 杨秀芹 王国杰 +1 位作者 叶金印 李雅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139,共7页
蒸散发是连接地表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纽带,淮河流域地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分析对深入理解中国气候过渡带水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价值。该文基于流域水量平衡原理,利用流域水文数据对淮河流域GLEAM产品进行精度验证;并利用GLEA... 蒸散发是连接地表水循环和能量循环的纽带,淮河流域地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分析对深入理解中国气候过渡带水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价值。该文基于流域水量平衡原理,利用流域水文数据对淮河流域GLEAM产品进行精度验证;并利用GLEAM(global land-surface evaporation:the Amsterdam methodology)产品分析1980-2011年淮河流域地表蒸散发年际和年内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及其水资源二级分区的降水实测值与GLEAM产品估算结果比较,平均相对偏差为8.0%,相关系数高达0.94,GLEAM产品对于淮河流域的模拟精度较高;2)淮河流域1980-2011年多年平均年地表蒸散量为673 mm;3)淮河流域多年平均年地表蒸散量空间变化范围为528~848 mm,空间差异显著,呈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淮河以南地表蒸散量大于淮河以北地表蒸散量,四个季节地表蒸散发具有类似的空间分布特征;4)近32 a淮河流域平均的年地表蒸散量变化范围为588.6~767.8 mm,且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地表蒸散量的季节变化大致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8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且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272.0 mm)>春季(191.4 mm)>秋季(144.3 mm)>冬季(65.0 mm);5)基于栅格尺度年地表蒸散量的变化速率主要受春季主导,依次为夏季、秋季,冬季的影响最小,淮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地表蒸散发量呈增加趋势。该研究可为淮河流域洪涝、干旱等极端水文气象事件的监测与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该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及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蒸散量 土壤 淮河流域 GLEAM 时空变化
下载PDF
野猪、民猪、大白猪μ-钙激活酶基因的变异位点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秀芹 刘惠 +2 位作者 郭丽娟 许尧 刘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1-586,共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CAPN1基因变异与肉嫩度的关系,寻找与猪嫩度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对CAPN1基因组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利用PCR-SSCP方法对其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子扫描,寻找多态位点,分析不同基因型在野猪、民猪、大白猪中的种间分布规律。... 为了进一步研究CAPN1基因变异与肉嫩度的关系,寻找与猪嫩度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对CAPN1基因组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利用PCR-SSCP方法对其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子扫描,寻找多态位点,分析不同基因型在野猪、民猪、大白猪中的种间分布规律。获得了猪CAPN1基因的15个内含子序列;根据GenBank上提供的CAPN1CDS及克隆的内含子序列设计了5对多态性引物进行PCR-SSCP分析;共找到8个SNPs,其中7个位于外显子上,1个位于内含子上,并且外显子上的突变有3个是错义突变,分别造成了蛋白质多肽链上第54位氨基酸的S/T、第192位氨基酸的G/E、第363位氨基酸的V/I替代;χ2独立性检验表明不同基因型在大白猪与野猪、民猪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野猪和民猪之间除了S1引物3种基因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外(0.01<P<0.05),其他引物上差异不显著(P>0.05)。这些多态位点具有成为分子标记的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N1基因 嫩度性状 PCR-SSCP
下载PDF
猪Toll样受体4基因SNPs功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秀芹 陈月婵 +4 位作者 汪亮 李海涛 刘娣 关庆芝 付博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50-1056,共7页
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基因突变会影响受体的信号转导能力和机体的疾病抗性/易感性。文章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c.611 T>A(p.Leu204His)、c.1027C>A(p.Gln343Lys)和c.... 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基因突变会影响受体的信号转导能力和机体的疾病抗性/易感性。文章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c.611 T>A(p.Leu204His)、c.1027C>A(p.Gln343Lys)和c.1605 G>T(p.Leu535Phe)3个错义突变对猪TLR4功能的影响。利用RT-PCR方法克隆猪TLR4基因全长编码区并引入定点突变;利用真核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在瞬时转染的PK-15细胞内研究3个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对猪TLR4配体识别和信号转导能力的影响;同时,利用创造酶切位点PCR-RFLP方法分析对TLR4活性有显著影响的点突变在民猪、大白、长白和中国东北野猪4个群体中的分布。结果,成功获得了民猪TLR4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和3个单碱基变异体,构建了不同等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PK-15细胞内确定了c.1605 G>T变异导致TLR4向下游传递信号的能力显著降低(P<0.01),该SNP只存在于民猪和野猪中且频率较高。猪TLR4基因c.1605 G>T变异影响Toll样受体的信号传递,可能和机体的疾病抗性/易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SNP 功能分析
下载PDF
基于MOD16产品的淮河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分布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杨秀芹 王磊 王凯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3-1352,共10页
蒸散发是陆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联系着陆面水循环和地表能量平衡.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对淮河流域实际蒸散量时空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气候过渡带水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应用遥感技术对淮河流域MOD16_ET数据... 蒸散发是陆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联系着陆面水循环和地表能量平衡.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对淮河流域实际蒸散量时空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气候过渡带水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应用遥感技术对淮河流域MOD16_ET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并分析2000-2014年淮河流域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OD16_ET产品在淮河流域内的精度总体上符合要求;淮河流域多年平均蒸散发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南高北低,季节蒸散量的空间分布与年蒸散量的空间分布大体一致;近15 a淮河流域平均的实际蒸散量变化范围为531.7~634.0 mm,且存在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实际蒸散量的季节变化大致呈单峰型分布,且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夏季(257.2 mm)〉春季(143.7 mm)〉秋季(120.7 mm)〉冬季(66.6 mm);淮河流域西北部,夏、秋、冬三季的季节蒸散量变化速率对年蒸散量变化速率的贡献较大;淮河流域东部,春季的蒸散量变化速率占年蒸散量变化速率的比重较大.研究结果对于淮河流域内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旱涝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MOD16 淮河流域 时空变化
下载PDF
1125肥药双效剂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秀芹 朱宝昌 +1 位作者 王芳 车风荣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研究了 112 5植物保护剂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喷施稀释 15 0×、30 0×、45 0×、6 0 0×、75 0×液后 ,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112 5可增加小麦茎粗 ,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增加叶面积、延长叶片功能... 研究了 112 5植物保护剂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喷施稀释 15 0×、30 0×、45 0×、6 0 0×、75 0×液后 ,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112 5可增加小麦茎粗 ,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增加叶面积、延长叶片功能期 ,增加穗粒数、千粒重 ,提高灌浆速度 ,降低小麦白粉病的发病率 ,产量比对照增加 1.32 %~ 9.80 % ,以喷施 30 0×液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 ,与对照的差异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其次是喷施 45 0×液的处理 ,与对照的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1125植物保护剂 肥药双效剂
下载PDF
猪myostatin基因5’调控区的酶切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秀芹 刘娣 +1 位作者 李景芬 孙继权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用 PCR- RFLPs分析方法 ,对长白、大白、杜洛克、军牧 号、民猪 5个猪种的 myostatin基因 5’调控区进行了酶切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 ,长白、大白、杜洛克以等位基因 T为主 ,检测的 4 0头军牧 号的等位基因全部是 T,民猪 3种基因型均... 用 PCR- RFLPs分析方法 ,对长白、大白、杜洛克、军牧 号、民猪 5个猪种的 myostatin基因 5’调控区进行了酶切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 ,长白、大白、杜洛克以等位基因 T为主 ,检测的 4 0头军牧 号的等位基因全部是 T,民猪 3种基因型均有 ,且频率近乎相等。统计分析表明 ,3种基因型的分布在长白、大白、杜洛克、军牧 号间差异不显著 ,而民猪同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STATIN基因 调控区 酶切多态性 品种
下载PDF
野猪MC4R基因的克隆及变异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秀芹 于浩 +1 位作者 顾志刚 刘娣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4,共4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4是在人类肥胖研究中发现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调节动物的体重、采食量和能量稳态,缺失MC4R基因的突变纯合体小鼠出现遗传性肥胖。为了进一步揭示其群体遗传变异,寻找新的遗传标记,本研究对野猪(Sus scrofa ussuricus)MC4... 黑素皮质素受体4是在人类肥胖研究中发现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调节动物的体重、采食量和能量稳态,缺失MC4R基因的突变纯合体小鼠出现遗传性肥胖。为了进一步揭示其群体遗传变异,寻找新的遗传标记,本研究对野猪(Sus scrofa ussuricus)MC4R基因进行了克隆(GenBank accession NoDQ388767)和序列分析,并对所发现的错义突变进行了基于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的PCR-RFLP分析。序列分析表明野猪与民猪MC4R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完全相同,与大白猪相比存在4个SNPs;对14头野猪的酶切多态性分析表明该突变位点是多态位点,并且3种基因型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结果表明,野猪具有独特的遗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MC4R基因 PCR—RFLP
下载PDF
绵羊群体中不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秀芹 宋旭婷 +3 位作者 徐雪 陆明海 亓美玉 姚玉昌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6,共6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公共健康问题。利用菌体细胞或光滑型脂多糖(S-LPS)作抗原,检测待检动物血清中抗体血清学诊断方法,是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公共健康问题。利用菌体细胞或光滑型脂多糖(S-LPS)作抗原,检测待检动物血清中抗体血清学诊断方法,是布鲁氏菌病检疫主要手段。但目前尚无完美的单一检测方法用于动物布鲁氏菌检测。本研究针对RBT,SAT,i ELISA和c ELISA四种常用检测方法,在绵羊群体中(n=204),利用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AUC值等参数评估其准确性。应用单一方法检测时,i ELISA敏感性最高(93.15%);SAT特异性最高(98.47%);i ELISA的Youden指数和AUC值最大,分别达到88.75%和0.94。四种不同检测方法中,i ELISA和c ELISA之间符合率最高(87.25%),SAT和i ELISA之间Kappa值最高(0.72)。两种方法组合作平行试验时,所有组合以SAT+i ELISA的Youden指数值和AUC值最大,分别达到92.27%和0.96;系列试验时,RBT+i ELISA的Youden指数值和AUC值最大,分别达到83.70%和0.92。研究结果将为布鲁氏菌病净化过程中检测组合的筛选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诊断 绵羊
下载PDF
猪TLR4基因可变剪接体的鉴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秀芹 翟春媛 +1 位作者 李海涛 刘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51-1056,共6页
为合理、有效地利用民猪资源进行抗病育种,本研究利用重叠延伸RT-PCR结合巢式PCR法扩增民猪TLR4基因,寻找可变剪接体;利用竞争性RT-PCR方法研究各可变剪接体的组织表达情况。获得了猪TLR4基因3个可变剪接体(其中2个是未见报道的),并且... 为合理、有效地利用民猪资源进行抗病育种,本研究利用重叠延伸RT-PCR结合巢式PCR法扩增民猪TLR4基因,寻找可变剪接体;利用竞争性RT-PCR方法研究各可变剪接体的组织表达情况。获得了猪TLR4基因3个可变剪接体(其中2个是未见报道的),并且鉴定出一类特殊的剪接模式——外显子内部的部分片段被单独剪除,该类型在动物中尚属首次发现;组织表达分析表明3个可变剪接体普遍表达。TLR4基因存在着复杂的剪接机制,也暗示着其功能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猪 TLR4基因 可变剪接 组织表达
下载PDF
蒸发皿蒸发量变化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秀芹 钟平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94-1498,共5页
对近几十年蒸发皿蒸发量分析表明,许多区域平均的蒸发皿蒸发量存在持续的下降趋势,全球变暖并没有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蒸发皿蒸发量与人们预期的理论结果相反;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研究进展;总结了关于蒸发皿蒸发量变化成... 对近几十年蒸发皿蒸发量分析表明,许多区域平均的蒸发皿蒸发量存在持续的下降趋势,全球变暖并没有使蒸发皿蒸发量增加,蒸发皿蒸发量与人们预期的理论结果相反;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研究进展;总结了关于蒸发皿蒸发量变化成因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皿 蒸发量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猪miR-101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秀芹 万洪宇 +3 位作者 王金奎 韩丽鑫 杜欣 禚建树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80,共7页
miRNA是一类长20~25 nt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调控靶基因转录后表达参与机体各项生命活动。人类miR-101是重要疾病相关miRNA,参与维持机体健康、抵御疾病。目前有关猪miR-101研究尚不多见,为确定其在猪抗病毒免疫反应... miRNA是一类长20~25 nt内源性、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调控靶基因转录后表达参与机体各项生命活动。人类miR-101是重要疾病相关miRNA,参与维持机体健康、抵御疾病。目前有关猪miR-101研究尚不多见,为确定其在猪抗病毒免疫反应中作用,研究利用stem-loop RT-PCR方法构建猪miR-101组织表达谱和poly(I:C)诱导表达谱。结果表明,猪miR-101在肝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高浓度poly(I:C)能有效抑制猪miR-101转录表达。为深入阐明miR-101在猪抗病毒免疫反应中作用奠定基础,为培育高抗病性猪品种(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1 poly(I:C) STEM LOOP RT-PCR 表达
下载PDF
野猪CAPN10基因两个剪接变异体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秀芹 关庆芝 +3 位作者 于浩 郭丽娟 刘慧 刘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09-1614,共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CAPN10在肌肉生长和肉质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野猪CAPN10 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相对定量RT-PCR和竞争性RT-PCR方法研究该基因的表达情况。获得了野猪CAPN10的2个剪接变异体,二者前604个氨... 为了进一步研究CAPN10在肌肉生长和肉质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克隆野猪CAPN10 cDNA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相对定量RT-PCR和竞争性RT-PCR方法研究该基因的表达情况。获得了野猪CAPN10的2个剪接变异体,二者前604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在多肽链相同位置处都存在着钙蛋白酶家族的特征性结构域和催化活性中心;相对定量RT-PCR分析表明,CAPN10普遍表达于所检测的野猪12种组织内,在6、9、12月龄的肌肉组织中大白猪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同一发育时期的野家杂交猪(P<0.05);竞争性RT-PCR分析表明,2个变异体都表达于所检测的野猪9种组织内。结果表明CAPN10的表达量与肌肉的嫩度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CAPN10 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
下载PDF
猪CAPN1基因部分外显子及3′UTR区的SNPs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秀芹 刘慧 +3 位作者 郭丽娟 关庆芝 许尧 刘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1-746,共6页
以野猪、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根据网上公布的序列设计了7对引物,采用测序、PCR-SSCP和PCR-RFLP方法对CAPN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和3′UTR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CAPN1基因多态性与瘦肉率和嫩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1... 以野猪、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根据网上公布的序列设计了7对引物,采用测序、PCR-SSCP和PCR-RFLP方法对CAPN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和3′UTR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CAPN1基因多态性与瘦肉率和嫩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1个SNPs,其中5个位于外显子,4个位于内含子,2个位于3′UTR区,外显子中的突变有一处是错义突变,导致了蛋白质多肽链第260位氨基酸发生了M/V的替代。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在所检测的各多态位点上,野猪、民猪、大白猪3个品种间不同基因型的分布都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而野猪和民猪之间各基因型的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民猪和大白猪之间各基因型的分布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P<0.01)。结合品种特性分析表明,P4、P6引物和3′UTR区HinfⅠ位点所检测的不同基因型和瘦肉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N1基因 瘦肉率 嫩度 PCR-SSCP PCR-RFL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