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风险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杨绍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925-1931,共7页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npathy,CIN)的风险,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收治于六盘水首钢水...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ontrast induced nephronpathy,CIN)的风险,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3月收治于六盘水首钢水钢医院的1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103例)和验证组(41例),将建模组按照术后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38例)和无CIN组(65例),采用LASSO回归模型和10倍交叉验证法获得术后CIN的最佳风险预测因素,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CIN发生率为36.89%(38/103)。年龄、糖尿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对比剂用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是患者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利用建模组和验证组构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均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危险分层系统将患者分为4个亚组:极低风险组(总分<65分)、低风险组(65分≤总分<150分)、中风险组(150分≤总分<200分)和高风险组(总分≥200分),不同风险评分患者CIN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95,P=0.001)。结论 通过年龄、糖尿病、LVEF、对比剂用量、Scr等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术后CIN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对比剂肾病 急性心肌梗死 列线图
下载PDF
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性心梗介入治疗中慢(无)血流的影响探析
2
作者 杨绍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29-0031,共3页
分析研讨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性心梗介入治疗中慢(无)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接受急性心梗介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均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一组各45例。施以氯吡格雷治疗的为对照组,施以负荷量替格瑞洛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慢(无)血流发生... 分析研讨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性心梗介入治疗中慢(无)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接受急性心梗介入治疗的病人随机均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一组各45例。施以氯吡格雷治疗的为对照组,施以负荷量替格瑞洛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慢(无)血流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流分级情况。结果 研究组慢(无)血流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0级和1级的血流分级差异不显著(P>0.05);2级和3级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性心梗介入治疗中慢(无)血流的影响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出现慢(无)血流的几率,缩减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安全性,改善病人的血流分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量 替格瑞洛 急性心梗 介入治疗 慢(无)血流
下载PDF
心电混沌信号特征C0复杂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易力 李祥 +2 位作者 李伟 王捷 杨绍汪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针对传统心电图状态信息表征方法所存在的心脏疾病特征提示的敏感性不足、指标量化依赖主观判断、病发期存在心电波形无明显改变等临床局限,探讨心电混沌信号特征C0复杂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以寻求更好的ACS辅助检测方... 目的针对传统心电图状态信息表征方法所存在的心脏疾病特征提示的敏感性不足、指标量化依赖主观判断、病发期存在心电波形无明显改变等临床局限,探讨心电混沌信号特征C0复杂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以寻求更好的ACS辅助检测方向。方法以确定学习算法获取心电信号动力学数据,基于混沌学理论计算得出心电动力学数据的混沌特征指标C0复杂度,随机选择心电波形无明显改变的ACS患者30例和健康者30例的心电信号数据,对C0复杂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CS患者心电动力学数据的C0复杂度与健康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ACS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心电动力学数据的C0复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电混沌信号特征C0复杂度可用于辅助检测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电动力学数据 混沌特征指标 C0复杂度
下载PDF
对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绍汪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4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对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介入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50... 目的 :探讨对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介入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为介入组患者使用介入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心功能的改善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介入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介入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提高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改善其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左心功能不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杨绍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1期0069-0071,共3页
对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收集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胺碘酮和厄贝沙坦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对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择本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收集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胺碘酮和厄贝沙坦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心率、呼吸、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PH值、乳酸、碱剩余和尿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LVFE和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有效率高,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厄贝沙坦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中应用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6
作者 张苡榕 李勇军 +2 位作者 唐一锋 柳丽 杨绍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期0085-0085,87,共2页
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患者中采取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共94例研究对象,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患者。同时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情况;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94例患... 分析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患者中采取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共94例研究对象,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患者。同时接受介入封堵术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心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情况;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全部9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封堵术,平均手术时间(53.27±17.35)min,平均住院时间(6.38±1.26)d。全部患者治疗后LVEF高于治疗前,LVEDD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R、SDNN、SDANN上,治疗前和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SDNN、rMSSD、PNN50上,治疗前和治疗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共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动静脉瘘,2例胸腔积液,1例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64%(5/47)。结论:介入封堵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患者中,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并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 介入封堵术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