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牡丹皮中7个成分含量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洁 卢超 +2 位作者 冯若冰 杨绯绯 玉珍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5,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牡丹皮中酚及其苷类(丹皮酚)、萜及其苷类(芍药苷、氧化芍药苷)、鞣质类(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有机酸及其酯类(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黄酮类(槲皮素)等7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牡丹皮中酚及其苷类(丹皮酚)、萜及其苷类(芍药苷、氧化芍药苷)、鞣质类(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有机酸及其酯类(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黄酮类(槲皮素)等7个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 nm。以丹皮酚为内参物,计算其他6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计算各成分的含量。结果:丹皮酚、芍药苷、氧化芍药苷、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槲皮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0);一测多评法测得7个成分的含量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牡丹皮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准确,可为控制牡丹皮的整体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一测多评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不同间作模式对田间小气候特征及凤丹光合特性和种实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玉珍 徐艳花 +2 位作者 刘瑞霞 李娟 杨绯绯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4,共9页
以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单作模式为对照,对凤丹与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和胡桃(Juglans regia Linn.)间作模式下4月份... 以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单作模式为对照,对凤丹与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Thouin)Koehne〕、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Roem.〕和胡桃(Juglans regia Linn.)间作模式下4月份至8月份田间小气候特征以及凤丹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特征参数和种实性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凤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间作模式下田间空气温度(Ta)、空气相对湿度(RH)和光合有效辐射(PAR)以及凤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均存在差异。与凤丹单作模式相比,间作模式下田间Ta和PAR值均不同程度降低,但RH值变化不明显,其中,凤丹-女贞间作模式对田间Ta值的调节作用更明显,而在凤丹-木瓜间作模式下田间PAR值的降幅最大。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叶绿素含量总体上显著高于凤丹单作模式,以凤丹-木瓜间作模式下叶绿素含量最高;总体上看,凤丹叶片的Pn、Gs和Tr值以及单株果荚数、单果种子数、果实直径、种子千粒质量和种子产量在凤丹-女贞和凤丹-香椿间作模式下均高于凤丹单作模式,但在凤丹-木瓜间作模式下则整体较低,而Ci值则明显波动。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Pn值与气体交换参数和田间环境参数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影响Pn值的主要因子存在差异。其中,在凤丹-女贞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Pn值随PAR值的升高而减小;在凤丹-木瓜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Pn值随Ci、Ta和PAR值的升高而减小;在凤丹-香椿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Pn值随Gs和Tr值的升高而增大,随Ci值的升高而减小;在凤丹-胡桃间作模式下凤丹叶片Pn值随RH值的升高而增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与凤丹单作相比,凤丹与其他树种间作可有效调节田间小气候,降低田间空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且可不同程度影响凤丹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种实发育,其中,凤丹-女贞和凤丹-香椿间作模式对田间小气候的调节效应更强,可使凤丹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大,种子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间作模式 光合特性 种子产量 田间小气候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对‘凤丹'牡丹丹皮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田云芳 常可可 +3 位作者 杨绯绯 刘洁 孙陈 玉珍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502-4509,共8页
为了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牡丹的丹皮酚含量,以提升‘凤丹'牡丹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本研究通过‘凤丹'牡丹,与木瓜、香椿、核桃、女贞分别间作,测定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凤丹'牡丹丹皮品质及产量,分析单作模式下的不同部位的药... 为了比较不同种植模式下牡丹的丹皮酚含量,以提升‘凤丹'牡丹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本研究通过‘凤丹'牡丹,与木瓜、香椿、核桃、女贞分别间作,测定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凤丹'牡丹丹皮品质及产量,分析单作模式下的不同部位的药用价值。结果表明,在丹皮中所含丹皮酚含量方面,五种栽培模式下丹皮酚含量高低顺次如下:凤丹||女贞>凤丹||木瓜>凤丹单作>凤丹||核桃>凤丹||香椿,且都在花期达到最高值。除凤丹||香椿间作种植模式外,其余间作种植模式下丹皮产量均比单作低,且所有种植模式均在果熟期达到最高值。丹皮酚产量最高的种植模式是凤丹||香椿间作,最低的是凤丹||核桃,且所有种植模式均于果熟期达到最高值。凤丹'牡丹单作时,以丹皮中的丹皮酚含量最高,达到68.07mg/g,其次为木质部、芽和果荚,而茎中的含量最低。此外,以丹皮中丹皮酚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木质部等其他部位的产量(P<0.05)。因此,可在郑州及邻近地区采取凤丹||香椿间作栽培模式,并以丹皮为其主要药用部位,在果熟期进行采收。本研究为郑州地区凤丹栽培模式和采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牡丹 丹皮酚 立体化栽培
原文传递
银叶真藓外植体组织培养消毒方法的筛选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军珂 申珂琪 +3 位作者 牛琳媛 杨绯绯 杜春兰 汪琛颖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26-3331,共6页
为给银叶真藓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提供无污染材料,本研究对银叶真藓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消毒方法进行筛选。分别使用酒精、次氯酸钠溶液和青霉素溶液作为消毒剂,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下处理银叶真藓外植体,然后分别将处理后的材料接种在改良的... 为给银叶真藓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提供无污染材料,本研究对银叶真藓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消毒方法进行筛选。分别使用酒精、次氯酸钠溶液和青霉素溶液作为消毒剂,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下处理银叶真藓外植体,然后分别将处理后的材料接种在改良的Knop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一定时间后,通过形态观察银叶真藓的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对银叶真藓的消毒效果欠佳,而青霉素溶液对银叶真藓的消毒效果较好,由此筛选出银叶真藓外植体组织培养的最佳消毒方法为:用浓度为300 mg/L青霉素溶液浸泡1.5 h。利用本研究筛选出的消毒方法可以获得形态观察上无杂菌污染的银叶真藓材料,为后续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前银叶真藓DNA的获取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叶真藓 组织培养 消毒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