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震后快速损伤评估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耀鑫 杨永强 +1 位作者 杨游 公茂盛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8,共10页
为了利用结构地震响应观测数据在震后对结构进行损伤快速评估,本文提出了基于BP传播神经网络多参数预测震后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本文设计了9个不同设防烈度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 为了利用结构地震响应观测数据在震后对结构进行损伤快速评估,本文提出了基于BP传播神经网络多参数预测震后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本文设计了9个不同设防烈度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用损伤指数量化了结构损伤程度。利用有限元模拟结果,创建了神经网络的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建立了结构参数与结构损伤指数之间的映射,对比了不同参数组合预测结构损伤水平的能力,提出了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此方法预测结构损伤指数准确度高,耗时短,可为建筑工程震后损伤快速评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地震响应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神经网络 结构损伤 快速评估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耀鑫 朱家胜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期113-115,共3页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是一种内镜下胃黏膜呈特征性马赛克样改变的疾病,其组织学上无明显炎性改变。PHG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超过65%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会发展为PHG。目前PHG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PHG临床主要...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是一种内镜下胃黏膜呈特征性马赛克样改变的疾病,其组织学上无明显炎性改变。PHG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超过65%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会发展为PHG。目前PHG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PHG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其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和组织学.治疗主要针对降低门静脉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肝硬化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隐源性细菌性肝脓肿危重症演变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贵 邱钧 +5 位作者 朱元娜 朱锋 杨耀鑫 陈伟 季月辉 刘昌阔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99-405,共7页
目的 探讨影响隐源性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es of cryptogenic origin,PLAC)危重症演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因患PLAC而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75例,治疗30 d后依据临床症状分为危重... 目的 探讨影响隐源性细菌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es of cryptogenic origin,PLAC)危重症演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因患PLAC而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75例,治疗30 d后依据临床症状分为危重症组(n=32)和重症组(n=43),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LAC危重症演变的危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75例PLAC患者中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6例(34.67%)、胸腔积液22例(29.33%)、腹腔积液2例(2.67%)、脓毒症18例(24.00%)、感染性休克伴多器官功能障碍3例(4.00%)、侵袭综合征4例(5.33%);治疗方式包括行单纯抗感染治疗25例(33.33%),行抗感染联合脓肿穿刺引流治疗47例(62.67%),行肝叶切除术联合抗感染治疗3例(4.00%);病原学培养包括脓液培养47例,抽血培养38例,两种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53,P<0.001),其中革兰阴性菌36例、革兰阳性菌9例、肺炎克雷伯菌30例(66.67%)、大肠埃希菌2例(4.44%),两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20,P=0.001);革兰阴性菌对所有常用抗生素总敏感率均在87%以上(除过氨苄西林,敏感率仅为4%)。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碱性磷酸酶、血红蛋白、D-二聚体、胆固醇、抗生素疗程、脓肿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是PLAC危重症演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是保护因素(P均<0.05);利用以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79(95%CI0.694~0.82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95%CI0.825~0.899),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提示模型准确性、有效性相对较好。结论 PLAC发病比较隐匿,临床应重点关注患者年龄、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和血红蛋白情况,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PLAC) 隐源性 重症 因素 年龄 碱性磷酸酶 凝血酶原时间 D-二聚体 血红蛋白
下载PDF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李添亮 李志贵 杨耀鑫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11期4944-494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为外科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外科住院的胃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共483例,其中实施根治切除术187例,姑息...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为外科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外科住院的胃癌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共483例,其中实施根治切除术187例,姑息切除术93例,剖腹探查及未手术203例,CT诊断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者217例,肿大者266例,用SPSS13.0软件的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来评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程度。结果全部患者、姑息切除组、剖腹及未手术组组内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者与肿大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77.13±2.66月、19.73±0.62月、10.16±0.96月VS10.83±0.46月、12.62±0.42月、9.34±0.26月,前两者差异显著,后者无显著差异。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组内姑息切除与剖腹及未手术组平均生存时间12.73±0.42月VS9.34±0.26月,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组内姑息切除与剖腹及未手术组平均生存时间19.68±0.63月VS10.16±0.96月,均差异显著。结论不论实施何种治疗,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者平均和中位生存时间显著好于肿大者;胃癌晚期患者不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与否,姑息切除者要好于剖腹及未手术者;实施根治切除时应摘除腹膜后肿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膜后 淋巴结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地震观测数据的结构损伤水平表征参数研究
5
作者 杨永强 杨耀鑫 +2 位作者 杨游 左占宣 公茂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51,共10页
为了能在震后更好地利用测得的结构动力响应参数快速对结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文中挑选了最大层间位移角、自振频率相对改变量和顶层加速度放大系数3个参数,分析结构损伤指数与3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且提出了一种组合结构体系参数。结... 为了能在震后更好地利用测得的结构动力响应参数快速对结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文中挑选了最大层间位移角、自振频率相对改变量和顶层加速度放大系数3个参数,分析结构损伤指数与3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且提出了一种组合结构体系参数。结果表明,结构损伤指数与最大层间位移角的相关性为高度相关,与自振频率相对改变量和顶层加速度放大系数的相关性均为中度相关。但由于目前地震后难以准确地获得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数据,因此基于自振频率相对改变量与顶层加速度放大系数给出了一种组合结构体系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其与结构损伤指数相关性优于组合前的2个单参数,能较好地预测结构震后损伤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工程地震风险监测和震后损伤快速评估提供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观测 RC框架结构 损伤评估 数值拟合
下载PDF
HIF-1α在门静脉高压症家兔胃壁中的表达及断流术对其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耀鑫 邱钧 朱家胜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断流术前、后门静脉高压症家兔胃黏膜中的表达,探讨HIF-1α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发展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新西兰兔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G,n=15)、模型对照组(MCG,n=15)、断流术组...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断流术前、后门静脉高压症家兔胃黏膜中的表达,探讨HIF-1α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发展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新西兰兔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G,n=15)、模型对照组(MCG,n=15)、断流术组(DSG,n=15),分笼、编号、普通颗粒饲料喂养。后二组(MCG、DSG)家兔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15周后即形成血吸虫病肝硬化模型。待测定门静脉压力确定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对各组家兔行相应的手术处理,并于术前、术后取相应的胃黏膜组织。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在家兔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感染尾蚴后第15周,断流术组(DSG)家兔在断流术前及术后2周HIF-1α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CG)(P<0.01),模型对照组(MCG)家兔在术前HIF-1α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NCG)(P<0.01),术后2周模型对照组(MCG)家兔HIF-1α的表达仍高于正常对照组(NCG)(P<0.01),DSG和NCG术后2周HIF-1α的表达高于各自术前水平(P<0.01);结论 HIF-1α在断流术前后DSG组胃黏膜中高表达,提示HIF-1α可能参与了PHG的发生发展;DSG组门静脉压力明显高于NCG组,提示门静脉高压状态可能影响HIF-1α的表达,从而间接影响PHG的发生发展;断流术后DSG组和NCG组家兔HIF-1α明显升高,胃黏膜病变加重,提示断流术本身能通过某种机制影响HIF-1α的表达,从而引起PHG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血吸虫病 家兔 VEGF
下载PDF
腹股沟疝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耀鑫 邱钧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人96例,统计病人术后并发症与年龄、性别、腹股沟疝位置和类型、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手术方式等一般临床资料之...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人96例,统计病人术后并发症与年龄、性别、腹股沟疝位置和类型、体质量指数(BMI)以及手术方式等一般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病人27例,其中出现早期并发症的病人19例,远期并发症的病人8例。病人的性别、腹股沟疝位置和类型对病人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总发生率均无影响(P>0.05)。>60岁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1%明显高于≤60岁的病人[0~30岁:11.1%,>30~60岁:12.0%](P<0.05)。BMI≤24 kg/m2的病人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9.5%(P<0.05)和并发症总发生率11.9%(P<0.01)均低于BMI>24 kg/m2的病人(27.8%,40.8%)。TAPP手术治疗相较于开放性手术,术后病人早期并发症发生率(8.3%比31.3%)和并发症总发生率(12.5%比43.8%)均明显下降(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4.325)、BMI(OR=5.087)以及手术方式(OR=0.184)是影响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他因素(性别、疝位置、疝类型)不是影响病人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股沟疝病人选择TAPP治疗可以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同时病人的自身因素年龄和BMI也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术/副作用 腹股沟 腹腔镜检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胰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詹先锋 刘丹峰 +2 位作者 朱家胜 邱钧 杨耀鑫 《肝胆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脾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5月芜湖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和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6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实施脾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脾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5月芜湖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和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6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实施脾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胰瘘的危险因素。结果胰瘘19例,27.9%,单因素分析显示,血吸虫性肝硬化、巨大脾脏、原位脾切除术、合并慢性胰腺炎、脾门脂肪堆积、切割闭合器离断脾蒂、术中脾门出血是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原位脾脏切除术、血吸虫性肝硬化、脾门脂肪堆积及术中脾门出血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位脾脏切除术、血吸虫性肝硬化、脾门脂肪堆积及术中脾门出血与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密切相关,采用托出式脾切除术、脾门血管逐步分离、防止脾门出血,可以避免或减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并发胰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高血压 脾切除术 胰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范围扩展至重掺杂的杂质(载流子)浓度及其...
9
作者 杨耀鑫 《上海科技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81-89,共9页
关键词 MOS电容 杂质浓度 测量 非破坏性
下载PDF
单光纤偏振干涉型温度传感器的光电讯号处理系统
10
作者 杨耀鑫 《上海科技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92-96,共5页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讯号处理
下载PDF
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
11
作者 邱钧 朱锋 +3 位作者 唐国华 杨耀鑫 王雷 吴鹏飞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近年来结直肠癌术后切口疝患者疝修补方式,比较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方式与传统无张力修补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结果:二组患者手... 目的:研究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近年来结直肠癌术后切口疝患者疝修补方式,比较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方式与传统无张力修补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结果: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组患者在术后总引流量、切口液化感染、术后慢性疼痛及疝复发率上明显低于传统无张力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补片联合自身腹膜折叠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能有效减少患者切口感染,减少术后慢性疼痛及疝再发的发生率,是一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补片 腹膜折叠 切口疝 巨大腹壁修补
下载PDF
激光CVD法制备α—SiC:H膜和太阳电池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吴鼎祥 杨耀鑫 《薄膜科学与技术》 1992年第4期77-81,共5页
关键词 激光CVD 太阳电池 α-SiC:H
下载PDF
ArUco辅助的爬壁机器人自主定位方法
13
作者 张文 杨耀鑫 +1 位作者 黄天帜 孙振国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5,44,共10页
针对现有的爬壁机器人定位技术在纹理特征不明显、环境相对封闭、存在强磁干扰等特殊环境下的不足,提出利用机载鱼眼相机观测固定于地面的ArUco码的全新定位方案并实现了基于该定位方案的惯性测量单元/编码器/鱼眼相机多传感器融合的自... 针对现有的爬壁机器人定位技术在纹理特征不明显、环境相对封闭、存在强磁干扰等特殊环境下的不足,提出利用机载鱼眼相机观测固定于地面的ArUco码的全新定位方案并实现了基于该定位方案的惯性测量单元/编码器/鱼眼相机多传感器融合的自主定位方法A-IEF。该方法首先识别ArUco码,并根据其在鱼眼图像中的位置筛选关键帧;然后,研究了固定于地面的ArUco码的角点在鱼眼图像中的重投影规律,并结合机器人姿态约束进行重定位优化;其次,在关键帧区间内,推导了角点重投影误差关于机器人位置和姿态增量的雅可比矩阵;接着,设计了基于ES-EKF(误差状态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多信息融合方法,以编码器估计的位移误差及ArUco角点重投影误差作为观测量,实现对机器人航向角和位置的修正;最后,在大型钢制构件上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其中位置估计精度保持在0.06 m以内,航向角估计精度保持在3.7°以内,相较于ArUco-rectified、航位推测法等定位算法,位置误差降低约47%,航向角误差降低约68%,并能够实现在弱光照环境中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误差状态扩展卡尔曼滤波 爬壁机器人 位姿估计 ArUco码
原文传递
高双折射单模光纤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书铨 杨耀鑫 +1 位作者 左晓路 周丰年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541-543,共3页
1 引言 偏振干涉型光纤温度计的灵敏度介于干涉型和强度型之间。典型的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是以光纤耦合器为核心,构成Mach-Zehnder的一类干涉仪,它是以两根光纤分别作为干涉仪的测量臂和参考臂。虽然灵敏度高,但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对... 1 引言 偏振干涉型光纤温度计的灵敏度介于干涉型和强度型之间。典型的干涉型光纤温度传感器是以光纤耦合器为核心,构成Mach-Zehnder的一类干涉仪,它是以两根光纤分别作为干涉仪的测量臂和参考臂。虽然灵敏度高,但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对参考臂的干扰极为敏感,以致在一般条件下,难以正常工作。文献[2]则以一根高双折射光纤中正交偏振模HE_(11)对外界因素有不同相移,使这两个模式的光发生干涉,从而能有效地克服外界因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传感器 单模光纤 双折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