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脾胃理论探讨脾气虚病机与细胞自噬功能紊乱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杨良俊 刘伟 +3 位作者 胡志鹏 郑嘉怡 李思怡 潘华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共4页
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等功能上与中医脾胃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中医脾胃理论,从机体运化失调、卫气不固及气血津液输布失常等脾气虚病机着手,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自噬功能下降在... 细胞自噬作为细胞的分解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免疫防御等功能上与中医脾胃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基于中医脾胃理论,从机体运化失调、卫气不固及气血津液输布失常等脾气虚病机着手,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自噬功能下降在细胞代谢、免疫防御及衰老中的研究成果,分析脾气虚病机与自噬功能紊乱之间的关联,提出自噬功能下降可视为中医脾气虚的微观病机,为揭示脾气虚的微观本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自噬 脾胃理论 病机 紊乱
下载PDF
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娅 杨良俊 +1 位作者 张云 薛晓鸥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4期586-589,共4页
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是疾病病机的外在反映,它是中医辨证的结果,也是论治的前提,在中医诊断、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医证候要素是组成中医证候的主要元素,它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辨证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 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概括,是疾病病机的外在反映,它是中医辨证的结果,也是论治的前提,在中医诊断、治疗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医证候要素是组成中医证候的主要元素,它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辨证体系,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证候要素的提出入手,探讨目前证候要素常见的提取方式,并对证候要素的应用特点及优势做出论述。证候要素对认识疾病病机及深化对病机的认识带来便利。证候要素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辩证体系,为证候规范化及揭示疾病病机规律、特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证候要素 研究概况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及关联规则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方药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良俊 李嘉丽 +5 位作者 樊湘珍 郑嘉怡 李思怡 刘洋 何维 潘华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筛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中药处方,分析其核心处方及用药规律,从以方测证角度探讨胃癌前病变的核心病机,为指导此病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CNKI中公开发表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文献... 目的:筛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中药处方,分析其核心处方及用药规律,从以方测证角度探讨胃癌前病变的核心病机,为指导此病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CNKI中公开发表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文献,筛选其中有效的中药处方,对其进行方药名称规范,借助频数统计、因子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对胃癌前病变的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胃癌前病变文献共356篇,共涉及中药248味,药物出现频率≥20%的中药共17味,出现总频次为2274次;共提取药物组合公因子6个,累计贡献率达55.132%;在支持度为85,置信度为0.9的条件下,经过关联规则分析的核心用药组合为19个,共包含9味中药。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以脾虚夹瘀毒为其核心病机,治疗应以健脾化瘀解毒为法,健脾是化瘀、解毒的基础,同时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配以辛开苦降、濡润通降,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因子分析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方药
原文传递
基于互联网+医疗健康背景下的智慧中医诊疗新模式探讨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良俊 严艳 +4 位作者 李嘉丽 樊湘珍 梁绮婷 周恒立 潘华峰 《卫生软科学》 2020年第8期26-29,共4页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背景下,从线上中医诊断、线下患者就诊及智慧中医大数据3个方面阐述智慧中医诊疗模式。在智慧中医实践中,可结合远程“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信息模式,建立患者疑难病症远程就诊体系及慢性病随访管理制度,并... 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背景下,从线上中医诊断、线下患者就诊及智慧中医大数据3个方面阐述智慧中医诊疗模式。在智慧中医实践中,可结合远程“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信息模式,建立患者疑难病症远程就诊体系及慢性病随访管理制度,并通过深度挖掘海量中医数据,发掘名医诊疗疾病的核心治法与方药,对疾病进行精准化预防和管理,实现我国智慧中医推广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中医 新模式 互联网+医疗健康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下载PDF
四柱学说对中医学的指导价值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德辰 赵莹 +2 位作者 杨良俊 莫钦 丁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0期1461-1464,共4页
四柱学说是中国传统易学数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我国古代天文干支历法。中医学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哲学体系、取类比象等哲学思辨的思维方式在四柱学说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与发挥,特别是对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的论述尤... 四柱学说是中国传统易学数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我国古代天文干支历法。中医学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哲学体系、取类比象等哲学思辨的思维方式在四柱学说中均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与发挥,特别是对五行生克制化关系的论述尤为深刻,是深入理解中医五行学说的桥梁。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四柱学说对中医的体质判断、疾病预测及辅助治疗思路的确定方面均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笔者不揣浅陋,于文中试举几例,以供学者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柱学说 中医 干支 五行
下载PDF
中西医互参论肾虚口咸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良俊 李娅 +1 位作者 王德辰 张永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3期430-432,436,共4页
中医很早就意识到口咸与肾虚之间的关联,认为口咸的病机乃肾中精气亏虚,摄纳失司,以致寒水上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补肾为法的方案来治疗此症。虽然治疗肾虚口咸的方药临床验之有效,但时至今日,仍对此症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及治疗原理不... 中医很早就意识到口咸与肾虚之间的关联,认为口咸的病机乃肾中精气亏虚,摄纳失司,以致寒水上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补肾为法的方案来治疗此症。虽然治疗肾虚口咸的方药临床验之有效,但时至今日,仍对此症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及治疗原理不甚明了。通过挖掘中医理论对口咸的认识,查阅现代医学对肾虚实质的研究及口咸的病理生理机制,明确肾虚口咸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口腔病理改变,以此建立肾虚口咸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之间的关联,实现中西医理论上的汇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咸 肾虚 中西医 肾上腺皮质功能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慢性胃炎-胃癌“炎癌转变”关键基因与通路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良俊 胡志鹏 +3 位作者 李嘉丽 樊湘珍 何维 潘华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7-151,I0030,共6页
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揭示慢性胃炎-胃癌"炎癌转变"关键基因与通路,以揭示胃癌的发病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55696基因芯片数据,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出慢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间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 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揭示慢性胃炎-胃癌"炎癌转变"关键基因与通路,以揭示胃癌的发病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55696基因芯片数据,利用R语言Limma包筛选出慢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间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以明确其关键基因。结果慢性胃炎-胃癌过程的共同差异基因有57个,均为上调基因。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富集于16条生物过程条目和4条信号通路。PPI网络模块鉴定出8个关键蛋白,分别为IL8、FPR1、FCGR3A、S100A8、S100A9、CXCR2、MMP9、CCL3。结论本研究所鉴定的差异表达基因和通路可促进对慢性胃炎-胃癌"炎癌转变"机制的理解,并且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和预防的分子生物标记物,并为中医药改善慢性胃炎,阻断"炎癌转变"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胃癌 慢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基因 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良俊 蔡甜甜 +4 位作者 李嘉丽 樊湘珍 何维 刘洋 潘华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803-1806,2013,共5页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TCMSP数据库选取四君子汤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含有的491个化合物,筛选其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同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挖掘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靶点...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TCMSP数据库选取四君子汤中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含有的491个化合物,筛选其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同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挖掘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靶点;结合化合物及疾病靶点,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四君子汤中含有123个活性成分,对应慢性萎缩性胃炎78个靶点;GO生物过程相关条目36个;KEGG通路14条,涉及肿瘤信号通路(pathways in cancer)、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结论:四君子汤主要通过调控细胞炎症、增殖、凋亡、代谢来治疗漫性萎缩性胃炎,这为阐明四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开展实验验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网络药理学 慢性萎缩性胃炎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白芍-柴胡药对治疗肝细胞癌作用机制探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弛 杨良俊 +2 位作者 李菁 钟崇 林丽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79,I0036,共6页
目的探究白芍-柴胡药对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有效活性化合物及其靶点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白芍-柴胡药对中的化合物以及相关靶点蛋白,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和Genecard数据库查询与靶点... 目的探究白芍-柴胡药对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有效活性化合物及其靶点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白芍-柴胡药对中的化合物以及相关靶点蛋白,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和Genecard数据库查询与靶点蛋白相对应的人类基因名称,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挖掘肝细胞癌疾病靶点,将其与中药靶点蛋白映射;将映射出的药对治疗HCC的有效靶点导入Cytoscape 3.2.1构建网络图,并运用CT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获得白芍-柴胡药对治疗HCC的共22个成分和170个有效靶点;获得16条GO生物过程和7条相关信号通路,涉及代谢通路(Metabolic pathways)、Ras通路(Ras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结论白芍-柴胡药对活性靶点主要通过代谢通路、Ra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过程及其代谢来发挥治疗作用,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网络药理学 肝细胞癌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关联规则算法的刘玉宁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邱斌辉 甘宇 +6 位作者 黄小桐 杨良俊 甘慧芳 樊然然 谢冰冰 马雷雷 刘玉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417-419,共3页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肾脏,使肾单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破坏,以致残存肾单位不能完全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肾脏,使肾单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破坏,以致残存肾单位不能完全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玉宁 关联规则算法 肾单位 不可逆性破坏 用药规律 生黄芪 癥积 临床综合征 关联规则分析
下载PDF
从丹溪传承河间看金元胃阴学说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佳杰 傅睿 +2 位作者 刘珊 杨良俊 陈明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梳理朱丹溪对刘河间学术思想的传承,探讨金元时期胃阴学说的发展。[方法]通过对刘河间和朱丹溪主要著作的研习,查阅相关文献报道,搜集、整理、归纳刘河间及朱丹溪胃阴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分析两者间的传承发展关系。[结果]刘... [目的]梳理朱丹溪对刘河间学术思想的传承,探讨金元时期胃阴学说的发展。[方法]通过对刘河间和朱丹溪主要著作的研习,查阅相关文献报道,搜集、整理、归纳刘河间及朱丹溪胃阴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梳理、分析两者间的传承发展关系。[结果]刘河间虽以火热立论,但亦十分重视脾胃,且提出“胃中润泽”的观点,临证多用寒凉药物,辅以滋阴降火,并顾护脾胃。朱丹溪通过亲炙罗知悌,全面继承河间学说,在其“火热论”的基础上,提出“相火论”,提倡“滋阴则火自降”;进一步发展河间“阳热怫郁、宣通玄府”的观点,创立了著名的“六郁”学说,着眼于脾胃气机升降;传承河间“胃中润泽说”,治以“养胃滋阴”,形成了独特的丹溪养阴理论。[结论]研究朱丹溪对刘河间的传承脉络,对于理解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了解金元时期胃阴学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河间 朱丹溪 胃阴 传承 金元四大家
下载PDF
楼宇多层建筑消防科学设计和给水系统安装方案
12
作者 杨良俊 《科技经济市场》 2007年第3期186-,共1页
本文通过多年来楼宇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和研究,就典型工程实例的区域集中消防设施及给水系统设计,把规范和实践相结合,对多层建筑消防系统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就安装维护等方案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关键词 楼宇建筑 消防系统 建筑消防
下载PDF
PDCA循环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叶思燕 李云龙 +3 位作者 吴凤 庞叶佳 许锦奋 杨良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16期2073-2074,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68例需要护理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对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68例需要护理的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血气分析指标、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及预后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pH值、PaO2、SaO2、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预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对重症肺炎的患者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对预后效果的满意度,实用性强,可广泛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护理 重症肺炎 预后康复效果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60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云龙 杨良俊 +1 位作者 许锦奋 梁如生 《海峡药学》 2015年第7期179-180,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应用中医疗法治疗的价值。方法将自2010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胃溃疡患者共计12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遵循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60例。对照... 目的观察分析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应用中医疗法治疗的价值。方法将自2010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胃溃疡患者共计12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遵循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方案,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中药方剂综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方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效果确切,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脾胃虚寒 中医 疗效
下载PDF
中医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思燕 许锦奋 +2 位作者 杨良俊 李云龙 庞叶佳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7期987-988,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肠鸣音恢复时... 目的探讨中医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及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中医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其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集束化护理干预 重症胃肠功能障碍 并发症
下载PDF
药物敷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7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云龙 杨良俊 +3 位作者 许锦奋 梁如生 曹映月 叶思燕 《北方药学》 2015年第9期59-60,共2页
目的:对药物敷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5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8例患儿行中药敷贴治疗,观察组76例患儿在中药敷贴的基础上加... 目的:对药物敷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15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8例患儿行中药敷贴治疗,观察组76例患儿在中药敷贴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79%,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3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药物敷贴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锦奋 李云龙 杨良俊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9期26-26,共1页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AST、ALT、BUN...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AST、ALT、BUN及Cr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AST、ALT、BUN及Cr水平等指标均出现下降的趋势,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效果较好,见效快,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治疗 脓毒性休克 临床疗效 观察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下采取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云龙 叶思燕 +3 位作者 许锦奋 杨良俊 曹映月 刘佳莹 《智慧健康》 2022年第4期106-108,112,共4页
目的探索血液高凝状态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运用那屈肝素钙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2018年1月-2021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1∶1形... 目的探索血液高凝状态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运用那屈肝素钙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2018年1月-2021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1∶1形式随机分组,32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抗感染、吸氧、平喘等),3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那屈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细胞压积指标无统计学(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血氧饱和度、凝血酶原时间指标无统计学对比价值(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更优,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6.97%、对照组81.25%,数据差异统计学存在(P<0.05)。结论血液高凝状态下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运用那屈肝素钙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发作 Ⅱ型呼吸衰竭 那屈肝素钙
下载PDF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结合西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CS和FMA-B评分的影响
19
作者 李云龙 王雷 +3 位作者 许锦奋 杨良俊 曹映月 刘佳莹 《北方药学》 2022年第7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患者采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与西药相结合的疗效,以及对患者CCS(中国卒中量表)和FMA-B(平衡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到院就诊的7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35例对照组,3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患者采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与西药相结合的疗效,以及对患者CCS(中国卒中量表)和FMA-B(平衡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到院就诊的7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杏芎氯化钠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CCS评分、FMA-B评分以及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照组85.72%相比较高(P<0.05)。观察组CCS评分为(9.47±2.91)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FMA-B评分为(12.78±3.69)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CRP、hs-CRP指标水平分别为(12.16±3.13)mm/h、(1.53±0.36)mg/L、(2.53±1.08)mg/L,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CBF、CBV、MTT、TTP分别为(73.29±8.91)mL/100mg、(1.94±0.48)mL/100g、(121.93±18.65)s、(94.22±11.46)s,与对照组(63.88±7.62)mL/100mg、(1.71±0.32)mL/100g、(154.96±20.15)s、(109.71±12.86)s存在差异,P<0.05。结论:杏芎氯化钠注射液与常规西药结合治疗ACI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增加脑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改善与平衡能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杏芎氯化钠注射液 CCS FMA-B
下载PDF
基于中医辨证思维提升中医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管理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静 杨良俊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3年第17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辨证思维提升中医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管理价值。方法:为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医院中医消化内科从2022年开始实施基于中医辨证思维的培训模式;从2022年1—11月期间消化内科规范化培训...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辨证思维提升中医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的管理价值。方法:为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医院中医消化内科从2022年开始实施基于中医辨证思维的培训模式;从2022年1—11月期间消化内科规范化培训医师中选取30名,作为管理后;从2021年1—10月期间常规培训管理下,中医消化内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中随机抽选30名,作为管理前。考核所有参加培训医师相关知识掌握度,评估培训医师个人能力水平提升情况,调查培训医师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方法的满意度,探讨实施基于中医辨证思维培训模式的实际效果和临床价值。结果:管理后医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水平、中医专科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所有参加培训医师的个人能力水平评分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总满意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基于中医辨证思维的培训模式应用于中医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医师培训知识掌握度,提高专业水平和个人能力,对促进科室和医院整体规培质量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思维 中医消化内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