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夹层与高血压 被引量:48
1
作者 冯金华 杨茂萍 +1 位作者 曹世平 侯玉清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主动脉夹层 (AD)的发生与高血压 (HBP)的关系 ,伴有和不伴有HBP的AD患者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措施对AD预后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自 1992年 1月 - 2 0 0 2年 10月南方医院住院确诊的AD病人 5 3例 ,统计并分析其临床病...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主动脉夹层 (AD)的发生与高血压 (HBP)的关系 ,伴有和不伴有HBP的AD患者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措施对AD预后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自 1992年 1月 - 2 0 0 2年 10月南方医院住院确诊的AD病人 5 3例 ,统计并分析其临床病史 ,首发症状 ,伴发和不伴发HBP患者的收缩压 ,舒张压和平均压的水平以及死亡情况 ,同时分析药物 ,手术和血管内支架三种不同治疗措施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剧烈胸痛是大多数AD病人的第一症状 ,高血压患者AD的发生率 (4 1/ 5 3)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12 / 5 3) (P <0 0 1) ,血压改变以收缩压和平均压的增高明显 (P<0 0 5和P <0 0 5 ) ,有高血压的AD患者早期死亡为 2 2 % ,晚期死亡率为 0 % ,而非高血压的AD病人早期死亡率为17% ,晚期死亡率为 12 % ;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70 3% (2 6 / 37) ,死亡率 2 9 7% (11/ 37) ,手术治疗组有效率 4 4 4 %(4 / 9) ,治愈率 33 3% (3/ 9) ,死亡率 5 5 6 % (5 / 9) ;血管内支架治疗的治愈率 10 0 % (5 / 5 ) ,死亡率为 0 %。结论 主动脉夹层易发生在有HBP的患者 ,其发生的危险性与收缩压的关系比较密切 ,有HBP的AD患者早期死亡率高 ,而非HBP的AD患者死亡发生比较晚 ,HBP患者易发AD的机制可能与血管壁的“重塑” ,以及血管壁结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 死亡率
下载PDF
光致噻吨酮与胺类、酚类、醇类的电子转移和氢转移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倩 王金婷 +1 位作者 张立敏 杨茂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81-2488,共8页
利用激光闪光光解方法研究了一系列胺类、酚类、醇类在脱氧乙腈中猝灭噻吨酮(TX)三重态的反应,得到了相应的瞬态吸收光谱和猝灭速率常数(kq).通过对光谱演变特性的分析,推断出三重态噻吨酮与不含有活泼氢的胺发生了电子转移反应,与含有... 利用激光闪光光解方法研究了一系列胺类、酚类、醇类在脱氧乙腈中猝灭噻吨酮(TX)三重态的反应,得到了相应的瞬态吸收光谱和猝灭速率常数(kq).通过对光谱演变特性的分析,推断出三重态噻吨酮与不含有活泼氢的胺发生了电子转移反应,与含有活泼氢的胺发生了电子-质子转移反应.三重态噻吨酮与酚类、醇类反应中观察到噻吨酮加氢自由基的生成,据此推断出三重态噻吨酮与酚类、醇类发生了氢转移反应.胺类的猝灭速率常数随着反应自由能变(ΔG)的增大而减小,说明电子转移影响了噻吨酮三重态的猝灭.酚类的猝灭速率常数先随ΔG增大而减小,后随酚阳离子的酸性增强逐渐增大,可能是猝灭过程中电子转移影响减弱的同时氢转移影响逐渐增强.醇类的猝灭速率常数随着醇的α-C—H键能的增大而减小,说明α-C—H键能是影响噻吨酮三重态猝灭的关键因素.比较以前研究的胺类、酚类、醇类与三重态呫吨酮(XT)、芴酮(FL)反应的结果可知,由于分子结构差异性的影响,相关的猝灭速率常数按照呫吨酮、噻吨酮、芴酮的顺序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转移 氢转移 噻吨酮 胺类酚类 醇类
下载PDF
NASICON型固态电解质LATP电化学性能及稳定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贾雪莹 刘兴亮 +2 位作者 张路遥 汪伟伟 杨茂萍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6,共5页
NASCION型磷酸钛铝锂Li_(1+x)Al_(x)Ti_(2-x)(PO_(4))_(3)(LATP)作为一种低成本、高锂离子电导特性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锂电池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LATP固态电解质在正极材料及隔膜包覆领域的潜在应... NASCION型磷酸钛铝锂Li_(1+x)Al_(x)Ti_(2-x)(PO_(4))_(3)(LATP)作为一种低成本、高锂离子电导特性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锂电池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LATP固态电解质在正极材料及隔膜包覆领域的潜在应用,对其电化学性能及充放电结构变化过程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LATP在锂离子电池体系中循环稳定性较差,充放电循环容量迅速衰减,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LATP储锂容量的主要贡献来源于Ti^(4+)/Ti^(3+)的价态变化,但是该过程并不完全可逆,使得储锂容量骤降。同时,LATP会与电解液中含氟组分反应生成TiF3,使得Ti^(3+)向电解液中溶出。但是,在循环后LATP导电性有所增强,可能得益于材料表面形成的电子导电层,该特性将有助于其在正极材料表面包覆应用领域的性能发挥。因此,针对LATP在实际电池体系中的应用开发,未来仍需评估LATP结构变化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善其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LATP 电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CS_2^+离子~2∑_g^+←~2∑_u^+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计算以及与光解离谱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玉超 张立敏 +3 位作者 庄秀娟 王金婷 杨茂萍 俞书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32-1536,共5页
将线性三原子分子离子CS2+的对称伸缩振动简化为SC和S之间的简谐振动,用谐振子的势能曲线和波函数对CS2+分子离子2∑g+和2∑u+电子态(对称伸缩)振动能级间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果与2∑g+←2∑u+跃迁的光... 将线性三原子分子离子CS2+的对称伸缩振动简化为SC和S之间的简谐振动,用谐振子的势能曲线和波函数对CS2+分子离子2∑g+和2∑u+电子态(对称伸缩)振动能级间跃迁的Franck-Condon因子进行了计算,得到的结果与2∑g+←2∑u+跃迁的光解离谱实验强度进行了比较,对前人给出的分子数据(转动常数、分子平衡核间距)进行了验证和分析,讨论了经由2∑g+←2∑u+电子态振动能级间跃迁的光解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2^+离子 FRANCK-CONDON因子 光解离谱
下载PDF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Excitation-dissociation Channels for Molecular Ions
5
作者 来丽坤 张立敏 +1 位作者 杨茂萍 周丹娜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23-227,339,共6页
When the molecular ions XYZ+ (XY2+) are excited simultaneously from an electronic state E0 into two higher electronic states Ea and EZ with supervened dissociation or predisso- ciation,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α ... When the molecular ions XYZ+ (XY2+) are excited simultaneously from an electronic state E0 into two higher electronic states Ea and EZ with supervened dissociation or predisso- ciation,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α and β excitation-dissociation channels occurs. A the- oretical model is provided to deal with the competition of the two excitation-dissociation channels with more than two kinds of ionic products for XYZ+ (XY2+). Supposing that the photo-excitation rates of two states Eα and Eβ are much less than their dissociation or pre-dissociation rates, a theoretical equation can be deduced to fit the measured data, which reflects the dependence of the product branching ratios on the intensity ratios of two excitation lasers. From the fitted parameters the excitation cross section ratios are obtained. In experiment, we studie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excitation-dissociation channels of CO^2+. By measuring the dependence of the product branching ratio on the intensity ratio of two dissociation lasers and fitting the experiment data with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 excitation cross section ratios were d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ion Competition of two excitation channel PHOTODISSOCIATION Excitation cross section ratio
下载PDF
碳纳米管修饰钛酸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茂萍 朱文婷 +1 位作者 刘大军 谢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3,共3页
以碳纳米管(CNT)的乙醇分散液作为碳源,制备CNT修饰钛酸锂(Li4Ti5O12)。用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测试分析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用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CNT的引入,抑制了晶体颗粒在烧结过程中的长大,产物的平均... 以碳纳米管(CNT)的乙醇分散液作为碳源,制备CNT修饰钛酸锂(Li4Ti5O12)。用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测试分析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用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CNT的引入,抑制了晶体颗粒在烧结过程中的长大,产物的平均粒径为200~400 nm。Li4Ti5O12/CNT的比容量较高、倍率性能较好,在1.0~2.5 V充放电,0.2 C、2.0 C、5.0 C和10.0 C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9.9 mAh/g、154.7 mAh/g、136.2 mAh/g和126.3 mAh/g;1.0 C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锂(Li4Ti5O12) 碳纳米管(CNT) 修饰 倍率性能
下载PDF
气相沉积碳源对LiFePO_4/C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杨茂萍 郭钰静 +1 位作者 刘兴亮 谢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
以FeC2O4·2H2O、Li2CO3和NH4H2PO4为原料,采用分步引入碳源的方式,在前驱体中加入蔗糖预烧,在烧结过程中分别引入甲炕和甲苯蒸气,将高温固相反应与化学气相沉积(CVD)相结合,制备LiFePO4/C复合材料。通过XRD、SEM、透射电... 以FeC2O4·2H2O、Li2CO3和NH4H2PO4为原料,采用分步引入碳源的方式,在前驱体中加入蔗糖预烧,在烧结过程中分别引入甲炕和甲苯蒸气,将高温固相反应与化学气相沉积(CVD)相结合,制备LiFePO4/C复合材料。通过XRD、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拉曼光谱进行结构和微观形貌分析;用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考察电化学性能。以甲苯为气相沉积碳源制备的LiFePO4/C复合材料,没有磷化铁杂质,具有较好的晶体颗粒单分散性和较高的电导率。在2.0-4.0V放电,0.2C比容量为154.8mAh/g,5.0C比容量为0.2C时的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C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CVD) 碳包覆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铝箔涂碳对LiFePO_4/C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马守龙 杨茂萍 +1 位作者 刘兴亮 郭钰静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2,共4页
研究涂碳铝箔作为集流体对磷酸铁锂(LiFePO_4)/C正极材料及电池性能的影响。铝箔涂碳可抑制电极材料的极化,提高材料与集流体的粘附效果,降低两者间的电荷转移电阻,提高Li+的扩散速率。以涂碳铝箔为集流体的半电池,在10 C倍率下的中值... 研究涂碳铝箔作为集流体对磷酸铁锂(LiFePO_4)/C正极材料及电池性能的影响。铝箔涂碳可抑制电极材料的极化,提高材料与集流体的粘附效果,降低两者间的电荷转移电阻,提高Li+的扩散速率。以涂碳铝箔为集流体的半电池,在10 C倍率下的中值电压仍在3.10 V以上,活性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电荷转移电阻比光铝箔低65%以上,Li+扩散速率是光铝箔的3倍以上。涂碳铝箔作为集流体,可降低组装的全电池的内阻,与光铝箔相比,内阻降幅在25%以上,功率密度涨幅大于35%;在4 C倍率下全电池的中值电压仍在3.00 V以上,在3.65~2.00 V放电,4.00 C/0.33 C容量比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4) 涂碳铝箔 集流体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不同还原方法制备石墨烯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屈杨 汪伟伟 杨茂萍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32-936,共5页
采用Hummers改进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分别选取水合肼、硼氢化钠、铝粉对所制备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处理,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谱学、形貌表征... 采用Hummers改进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分别选取水合肼、硼氢化钠、铝粉对所制备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处理,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谱学、形貌表征,用高性能电池检测系统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进行充放电测试、循环测试、CV测试和EIS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分布相对均一、团聚现象较弱、片层厚度为1.107 nm、片层层数约为1~2层,C/O比为1.6。经过三种还原方法处理的石墨烯的含氧官能团在氧化石墨烯基础上都出现明显下降,C/O质量比分别提高到6.4、5.3、3.7。对三种不同还原方法制备的石墨烯(rGO/N_2H_4·H_2O、rGO/NaBH_4、rGO/AlP)进行电化学性能研究,导电性呈现rGO/N_2H_4·H_2O>rGO/Na BH_4>rGO/AlP趋势。导电性高,所制得的电池反应活性较高、极化较低,进而表现出较好的倍率和循环性能,GO/N_2H_4·H_2O、rGO/NaBH_4和rGO/AlP的0.2 C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8.4、153.3和144.8 mAh/g;其中rGO/N_2H_4·H_2O的导电性最高,表现出更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1 C倍率保持95.5%、2 C倍率保持仍能达到90.1%,0.2 C@RT 8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能达到95.3%,而rGO/NaBH_4、rGO/AlP分别为91.1%和89.6%,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还原法 石墨烯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Mn_(1-x)Fe_xPO_4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齐美洲 汪志全 +1 位作者 李道聪 杨茂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2,共4页
橄榄石型LiMPO_4正极材料相对于层状结构正极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将Mn与Fe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LiMn_(1-x)Fe_xPO_4正极材料,兼具了LiFePO_4和LiMnPO_4二者的优点,从而得到研究者们大量的关注。综述了近五年来LiMn_(1-x)Fe_xPO_4... 橄榄石型LiMPO_4正极材料相对于层状结构正极材料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将Mn与Fe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LiMn_(1-x)Fe_xPO_4正极材料,兼具了LiFePO_4和LiMnPO_4二者的优点,从而得到研究者们大量的关注。综述了近五年来LiMn_(1-x)Fe_xPO_4正极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分析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锰锂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共沉淀法 溶剂热法
原文传递
锂硫电池用碳化钛涂层隔膜性能探究
11
作者 方建华 曹勇 +2 位作者 杨茂萍 郑明森 董全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0,共5页
为提高锂硫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本文使用纳米碳化钛(TiC)作为涂层制备得到TiC/Celgard涂层隔膜,并探究其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层隔膜能有效提高电池在不同倍率下的比容量以及电池的循环性能,在2C倍率下... 为提高锂硫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本文使用纳米碳化钛(TiC)作为涂层制备得到TiC/Celgard涂层隔膜,并探究其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涂层隔膜能有效提高电池在不同倍率下的比容量以及电池的循环性能,在2C倍率下仍表现出650 mAh·g^(-1)的比容量,0.5C循环100周容量仍能保持在843.1m 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碳化钛 涂层隔膜
下载PDF
铁磁性杂质对LiFePO_(4)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霞 刘兴亮 +1 位作者 钟明明 杨茂萍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6-350,共5页
定量分析商品化磷酸铁锂(LiFePO_(4))中的磁性杂质及含量,得出主要成分是含铁化合物或铁单质。通过逆向试差手段,在实验电池制作的合浆阶段添加铁粉,考察铁粉添加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随着铁粉添加量从0增加到50.0×10^(-4)%,电池... 定量分析商品化磷酸铁锂(LiFePO_(4))中的磁性杂质及含量,得出主要成分是含铁化合物或铁单质。通过逆向试差手段,在实验电池制作的合浆阶段添加铁粉,考察铁粉添加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随着铁粉添加量从0增加到50.0×10^(-4)%,电池首次充电(0.10 C至3.65 V)比容量由157.7 mAh/g升高至174.4 mAh/g,首次循环的库仑效率由85.7%下降到76.2%,与分容24 h的电压降由5.47 mV逐渐升至43.9 mV相对应。随着铁粉添加量从0增加到10.0×10^(-4)%,高温(55℃)搁置7 d,绝对值电压及漏电流增大,容量保持能力由98.37%下降到84.15%;常温(25℃)搁置28 d,绝对值电压也增大;对分容后的电池进行拆解,发现负极上黑点呈上升趋势,可归因于正极侧铁粉在充电过程中被氧化,游离在电解液中,穿过隔膜到达负极表面,放电时被还原并沉积在负极表面,造成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LiFePO_(4)) 铁粉 电池性能 磁性杂质
下载PDF
三元前驱体微观形貌结构对LiNi0.85Co0.10Mn0.05O2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龙 张二冬 +3 位作者 IQBAL Azhar 李道聪 杨茂萍 夏昕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09-414,共6页
通过调节共沉淀制备过程中氨水浓度和pH值控制三元前驱体的成核与长大过程,制备得到团聚态和均一态两种微观结构的Ni0.85Co0.10Mn0.05(OH)2前驱体。两种前驱体的粒度分布,比表面,振实等理化指标接近。烧结后制备LiNi0.85Co0.10Mn0.05O2... 通过调节共沉淀制备过程中氨水浓度和pH值控制三元前驱体的成核与长大过程,制备得到团聚态和均一态两种微观结构的Ni0.85Co0.10Mn0.05(OH)2前驱体。两种前驱体的粒度分布,比表面,振实等理化指标接近。烧结后制备LiNi0.85Co0.10Mn0.05O2三元正极材料测试电化学性能表明,两种正极的克容量及倍率性能相近,但具有均一态结构的正极材料1C循环50周后容量保持率达到98.3%,高于团聚态结构正极材料的96.9%循环保持率。d Q·d V-1分析表明,具有均一态结构的正极材料循环前后的氧化还原峰位置和压差稳定,显示了较小的极化损失。进一步通过SEM表征,循环前后具有均一态结构的正极材料断面密实,显示出较高的机械强度,因此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颗粒无明显破碎,有较稳定的电极/电解液界面,可改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前驱体 二次球形貌 LiNi0.85Co0.10Mn0.05O2
下载PDF
分级过程对LiFePO_4/C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兴亮 杨茂萍 +1 位作者 汪伟伟 曹勇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1-666,共6页
本文采用磷酸铁工艺路线制备碳包覆的磷酸铁锂(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系统考察了气流粉碎分级过程对LiFePO_4/C正极材料及全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级前磷酸铁锂颗粒粒度较大,中值粒径为17.37μm,呈规整球形形貌,具有较高的振实... 本文采用磷酸铁工艺路线制备碳包覆的磷酸铁锂(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系统考察了气流粉碎分级过程对LiFePO_4/C正极材料及全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分级前磷酸铁锂颗粒粒度较大,中值粒径为17.37μm,呈规整球形形貌,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和碳含量;分级后球形被打碎,振实减小.全电池测试结果显示,分级过程对全电池的容量、交流内阻、直流内阻、功率密度的影响较小;但分级前电芯的低温放电容量保持率和550周的高温循环保持率分别60.1%和87.5%,明显优于分级后的49.5%和84.7%.分级前碳层能均匀包覆在磷酸铁锂表面形成均匀导电网络,而分级过程将磷酸铁锂的碳层有一定的剥离和破坏导致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气流粉碎分级 全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兴亮 杨茂萍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93-2095,共3页
以磷酸铁为铁源和磷源、碳酸锂为锂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考察不同碳源,包括葡萄糖、酚醛树脂、抗坏血酸和淀粉对磷酸铁锂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制备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粒径小,电化学极... 以磷酸铁为铁源和磷源、碳酸锂为锂源,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考察不同碳源,包括葡萄糖、酚醛树脂、抗坏血酸和淀粉对磷酸铁锂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制备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粒径小,电化学极化小等优势;在2.5-4.2 V充放电范围,0.1、0.2、0.5、1和3 C倍率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9.5、152.0、147.1、139.2和121.9 m Ah/g,其中1 C倍率循环2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8.5%,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正极材料 碳源 包覆 性能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新型黏结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大宇 包婷婷 +2 位作者 夏昕 杨茂萍 李道聪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203-1210,共8页
硅基材料由于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安全的嵌锂工作电位和廉价易得等诸多优点,是下一代高比能量电池体系最理想的负极材料。尽管硅基材料的研究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但是硅基材料嵌锂时巨大的体积膨胀,循环性能较差等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 硅基材料由于具有超高的理论比容量,安全的嵌锂工作电位和廉价易得等诸多优点,是下一代高比能量电池体系最理想的负极材料。尽管硅基材料的研究已经进行很长时间,但是硅基材料嵌锂时巨大的体积膨胀,循环性能较差等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开发高性能硅基负极黏结剂是解决硅基材料应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刚柔并济"结构特性的黏结剂分子能够有效抑制硅基材料结构膨胀粉化,保持电极导电网络的完整性,从而有效提升其循环性能。本文综述了硅基负极黏结剂的特性要求,新型硅基负极黏结剂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复合体系聚合物黏结剂的开发;特殊空间构型黏结剂的开发;新型导电黏结剂的开发;自支撑无黏结剂硅基负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基负极 聚合物黏结剂 循环性能
下载PDF
高耐热陶瓷隔膜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谢玉虎 李凯 +2 位作者 陈萌 陈龙 杨茂萍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6-718,共3页
相对于传统聚烯烃隔膜,陶瓷隔膜因其良好的耐热收缩性能得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选择两款不同类型的黏结剂制备陶瓷隔膜。首先考察黏结剂对陶瓷隔膜性能的影响,然后研究陶瓷隔膜耐热收缩性能与电池安全性能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陶瓷... 相对于传统聚烯烃隔膜,陶瓷隔膜因其良好的耐热收缩性能得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选择两款不同类型的黏结剂制备陶瓷隔膜。首先考察黏结剂对陶瓷隔膜性能的影响,然后研究陶瓷隔膜耐热收缩性能与电池安全性能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陶瓷隔膜的耐热收缩性能与黏结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正相关。电池过充电和加热安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高耐热陶瓷隔膜有助于降低发生热失控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陶瓷隔膜 黏结剂 热失控
下载PDF
杂质元素对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兴亮 杨茂萍 +1 位作者 冯家琰 陈霞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21年第4期20-28,共9页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以热稳定性优异、循环寿命好、电化学稳定、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动力电池领域最理想的正极材料之一。磷酸铁锂材料进行工业化应用,需要通过放大实验,一般来说,引入不具有活性的杂质元素不仅会导致材料的比容量、能量密...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以热稳定性优异、循环寿命好、电化学稳定、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动力电池领域最理想的正极材料之一。磷酸铁锂材料进行工业化应用,需要通过放大实验,一般来说,引入不具有活性的杂质元素不仅会导致材料的比容量、能量密度的下降,当杂质中含金属类型磁性杂质时,会对电池的寿命及安全性有严重损害。主要从元素体相掺杂、溶解性杂质、以及磁性杂质的生成及对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性能影响与相关机制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掺杂 磁性杂质 电化学
原文传递
前驱体预包覆合成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大军 杨续来 +3 位作者 杨茂萍 杨尘 何学刚 谢佳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3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对原料二水磷酸铁的预包覆处理,合成碳包覆磷酸铁锂材料。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合成的磷酸铁锂材料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对磷酸铁进行碳... 通过对原料二水磷酸铁的预包覆处理,合成碳包覆磷酸铁锂材料。采用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合成的磷酸铁锂材料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对磷酸铁进行碳预包覆能有效提高最终合成产物的电化学性能,在对磷酸铁原料进行1.34%碳含量的包覆后,以此为原料合成磷酸铁锂材料,得到的磷酸铁锂材料含碳量为2.38%时,10C放电容量达到120.7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前驱体 碳包覆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磁性杂质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兴亮 杨茂萍 +2 位作者 钟明明 汪伟伟 曹勇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22年第3期16-21,共6页
研究生产过程中经电磁棒除磁的磷酸铁锂材料和吸附的磁性杂质,XRD和SEM表征的磁性杂质与正常磷酸铁锂无本质区别,用ICP和清洁度分析方法测试有较多、较大的磁性物质,并在软包电池制作的合浆阶段添加磁性杂质,系统考察了磁性杂质的添加... 研究生产过程中经电磁棒除磁的磷酸铁锂材料和吸附的磁性杂质,XRD和SEM表征的磁性杂质与正常磷酸铁锂无本质区别,用ICP和清洁度分析方法测试有较多、较大的磁性物质,并在软包电池制作的合浆阶段添加磁性杂质,系统考察了磁性杂质的添加对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磁性杂质添加量的提高,电芯短期内的容量、充放电曲线无影响,中期内电芯搁置的绝对值电压、高温和常温的容量保持及恢复率明显下降的趋势,长期内由于磁性杂质的存在导致容量保持率和放电中值电压进一步的下降。因此在磷酸铁锂生产过程中对磁性杂质的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磁性杂质 电池性能 自放电 管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