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多肽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紫苏子及其混淆品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西晓 陈振德 +2 位作者 许重远 侯连兵 刘建武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605-607,共3页
采取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紫苏子及其混淆品蛋白多肽进行分析,结果差异显著,容易区别。
关键词 紫苏子 高效毛细管电泳 生药鉴别 HPCE 蛋白多肽
下载PDF
术后粘连的药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杨西晓 侯连兵 单友亮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术后粘连是腹部、妇科以及心脏手术后常见的临床问题 ,是导致肠梗阻、不孕、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国内外对术后粘连发病机制及防治的主要研究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为基础 ,介绍术后粘连的发病机... 目的 术后粘连是腹部、妇科以及心脏手术后常见的临床问题 ,是导致肠梗阻、不孕、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国内外对术后粘连发病机制及防治的主要研究进展。方法 以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为基础 ,介绍术后粘连的发病机制 ,抗粘连药物的作用途径等方面最新研究成果 ,将主要的抗粘连药按化学药物、机械屏障、中草药等分类介绍。结果与结论 由于缺乏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 ,术后粘连发病机制的分子水平仍不清楚 ,防治手段存在弊端 ,缺乏具有确切疗效的药物。目前国外主要的发展方向为可生物降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粘连 药物防治 手术并发症 发病机制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常通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西晓 朱丙辉 +4 位作者 方继辉 郭丹 王春霞 曾煦欣 侯连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19-721,共3页
目的 :建立常通口服液 (黄芪、丹参、大黄等 )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君药丹参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 ,对黄芪、丹参、大黄进行薄层鉴别。结果 :丹参素在 1 .31~ 1 69.68μg·mL- 1 范围内 ,对照品浓度在峰... 目的 :建立常通口服液 (黄芪、丹参、大黄等 )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君药丹参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 ,对黄芪、丹参、大黄进行薄层鉴别。结果 :丹参素在 1 .31~ 1 69.68μg·mL- 1 范围内 ,对照品浓度在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 0 0 .4 % ,RSD为 1 .9%。薄层图谱斑点清晰 ,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方法简便可靠 ,精密度高 ,分离度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通口服液 丹参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中丝裂霉素C的含量 被引量:6
4
作者 杨西晓 陈建海 +1 位作者 郭丹 谢庆东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3-695,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丝裂霉素 C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MMC-PBCA-NP)中药物含量。方法:采用C_(18)柱(4.6 mm×150 mm,5 μm),以混合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丝裂霉素 C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MMC-PBCA-NP)中药物含量。方法:采用C_(18)柱(4.6 mm×150 mm,5 μm),以混合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65 nm。结果:丝裂霉素 C(MMC)浓度在5~25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n=6)为98.15%。结论:本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 MMC-PBCA-NP 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MMC)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BCA) 纳米粒(NP)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常通口服液对手术所致肠粘连大鼠肠壁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杨西晓 曾煦欣 侯连兵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6-207,共2页
目的:探讨常通口服液对术后肠粘连的防治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损伤盲肠浆膜,结扎相应腹壁制成肠粘连模型,观察常通 口服液对粘连模型大鼠肠壁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结果:常通口服液能抑制创面TGF-β1的过度表达。结论:常通口服 ... 目的:探讨常通口服液对术后肠粘连的防治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损伤盲肠浆膜,结扎相应腹壁制成肠粘连模型,观察常通 口服液对粘连模型大鼠肠壁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结果:常通口服液能抑制创面TGF-β1的过度表达。结论:常通口服 液通过抑制模型肠壁创面TGF—β1的过度表达而起到预防肠粘连的作用可能是其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通口服液 术后肠粘连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辛夷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西晓 庄志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90-492,共3页
辛夷含有挥发油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过敏,改善微循环,Ca2+拮抗及PAF拮抗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 辛夷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青玄片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行为学及纹状体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西晓 杨莉 +3 位作者 霍启录 刘米娜 林雪霞 刘思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60-1563,共4页
目的:研究青玄片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探讨青玄片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方法:取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坦片阳性对照组及青玄片高、中、低剂量组。小... 目的:研究青玄片对帕金森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探讨青玄片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方法:取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坦片阳性对照组及青玄片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腹腔注射MPTP(30 mg/kg)制备帕金森病模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模型组不干预,阳性药对照组给予等容积安坦片混悬液,实验药物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青玄片提取液。干预7 d后观测小鼠的自主活动、爬杆能力及悬挂能力,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纹状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结果:青玄片能显著增加小鼠在测试时间内的自主活动次数(P<0.01),显著缩短爬杆时间差值,提高附着能力分值(P<0.05),给予青玄片干预后模型小鼠纹状体TNF-α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青玄片能提高PD小鼠肢体运动协调能力,并能显著抑制PD小鼠中脑内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生成,对PD模型小鼠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青玄片 行为学试验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西晓 陈建海 郭丹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对药用载体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体外采用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测定、溶血试验,体内采用皮下和肌肉内埋植载体的炎症反应试验。结果该载体对细胞属无毒级,无溶血性,在动物体内埋植3个月后载体降解... 目的对药用载体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体外采用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测定、溶血试验,体内采用皮下和肌肉内埋植载体的炎症反应试验。结果该载体对细胞属无毒级,无溶血性,在动物体内埋植3个月后载体降解,周围组织无明显炎症反应。结论所制备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纳米粒 药物载体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细胞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西晓 陈建海 +1 位作者 任非 郭丹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58-759,共2页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及其载体对正常肝细胞株生长的毒性及其作用浓度与细胞抑制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染色,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的测定,分析药物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结果 在低于28.56μg·mL-1的浓度内聚... 目的 研究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及其载体对正常肝细胞株生长的毒性及其作用浓度与细胞抑制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染色,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的测定,分析药物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结果 在低于28.56μg·mL-1的浓度内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无细胞毒性,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细胞毒性低于丝裂霉素。结论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可作为抗癌药物丝裂霉素的载体,载药后可降低丝裂霉素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常通口服液对术后黏连动物组织羟脯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西晓 郭丹 +4 位作者 吴清和 荣向路 曾煦欣 王春霞 侯连兵1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93-1394,共2页
关键词 常通口服液 腹部手术后 羟脯氨酸 预防 胶原蛋白 药组 伤口愈合 动物组织 代谢 氨基酸
下载PDF
注射用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西晓 陈建海 +1 位作者 郭丹 任非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0-282,共3页
采用乳化聚合法新鲜制备的注射用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06.8±7.2)nm,平均包封率(92.1±2.3)%,载药量(7.3±0.2)%。半数致死剂量(LD50)本品为54.3mg/kg,注射用丝裂霉素为13.6mg/kg。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纳米粒
下载PDF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组织修复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西晓 《中医药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73-74,共2页
通过系统查阅近年来有关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报道 ,介绍了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丹参水溶性成分在心血管、血液系统、抗炎及组织修复方面所具有的药理活性。丹参水溶性成分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但其对组织修复的作用尚需深入研究。
关键词 水溶性成分 组织修复 丹参 作用研究 抗炎 血液系统 心血管 应用 提取工艺 复方
下载PDF
尿毒清片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西晓 王一 侯连兵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9-610,共2页
建立尿毒清片(黄芪、丹参、大黄、白芍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薄层鉴别法鉴别黄芪、丹参、大黄、何首乌、苦参。芍药苷在3.90~47.05μg/ml范围内,对照品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 建立尿毒清片(黄芪、丹参、大黄、白芍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薄层鉴别法鉴别黄芪、丹参、大黄、何首乌、苦参。芍药苷在3.90~47.05μg/ml范围内,对照品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RSD为2.20%(n=6)。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该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尿毒清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清片 芍药苷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浅谈中药咨询服务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西晓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53-555,共3页
目的:为提高医院中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中药咨询服务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开展中药咨询服务工作的医院较少。中药房应建立完善的中药咨询服务体系,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关键词 中药 咨询服务 内容
下载PDF
天然药物治疗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西晓 侯连兵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了解天然药物治疗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概况。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按中医理论对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复方治疗、单一提取物治疗等三方面概述。结果:综述了天然药物治疗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概况。结论:... 目的:了解天然药物治疗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概况。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按中医理论对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绝经期综合征的中药复方治疗、单一提取物治疗等三方面概述。结果:综述了天然药物治疗妇女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概况。结论:目前无论是国外开发的植物雌激素产品还是国内的中药复方,其临床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中药在治疗绝经期综合征上有一定的优势,应加强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药物 中药 绝经期综合征
下载PDF
中药治疗贫血的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西晓 《中医药研究》 1998年第4期54-56,共3页
中药治疗贫血的药理研究进展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510515)杨西晓贫血是一种常见症状,多种疾病均可造成贫血,中药在生血、预防贫血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其药理研究不断深入,现就抗贫血中药药理研究现状作一个总结。... 中药治疗贫血的药理研究进展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药学部(510515)杨西晓贫血是一种常见症状,多种疾病均可造成贫血,中药在生血、预防贫血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其药理研究不断深入,现就抗贫血中药药理研究现状作一个总结。1单味药研究概况缺铁性贫血(I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中医药疗法 中药 药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皮肤条件影响茶碱经皮吸收的观察
17
作者 杨西晓 李国锋 侯连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28-1231,共4页
目的 考察不同皮肤组织对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择茶碱 (TP)为模型药物 ,以体外Franz吸收池法 ,评价TP经完整皮肤和剥离角质层皮肤的体外透皮能力Kp ,以及吸收促进剂肉豆蔻酸异丙酯 (IPM)对Kp的影响。结果 TP经剥离角质层皮肤... 目的 考察不同皮肤组织对药物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择茶碱 (TP)为模型药物 ,以体外Franz吸收池法 ,评价TP经完整皮肤和剥离角质层皮肤的体外透皮能力Kp ,以及吸收促进剂肉豆蔻酸异丙酯 (IPM)对Kp的影响。结果 TP经剥离角质层皮肤的Kp是经完整皮肤的 2 1倍 ,加入IPM后TP的Kp分别提高到原来的 8 9倍 (经完整皮肤 )和 15 1倍 (经剥离角质层皮肤 )。结论 IPM非常显著地增加TP经不同皮肤层的经皮吸收。本文也为皮肤病态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离角质层 经皮吸收 茶碱 肉豆蔻酸异丙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常通口服液中大黄酸的含量
18
作者 杨西晓 郭丹 侯连兵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755-756,共2页
目的建立常通口服液中大黄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64:36,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8.84%,RDS为0.71%。结论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 目的建立常通口服液中大黄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相色谱法,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64:36,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8.84%,RDS为0.71%。结论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常通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通口服液 大黄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常通口服液对肠管运动的影响
19
作者 杨西晓 侯连兵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常通口服液对实验动物肠管运动的影响。方法:常通口服液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予四磨汤,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观察常通口服液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对阿托品所致肠运动功能低下小鼠肠推进的影响,... 目的:探讨常通口服液对实验动物肠管运动的影响。方法:常通口服液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给予四磨汤,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观察常通口服液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对阿托品所致肠运动功能低下小鼠肠推进的影响,对大鼠在体肠管运动的影响,对兔离体空肠运动的影响。结果:常通口服液能显著增强正常小鼠及阿托品所致的肠运动功能低下小鼠的小肠推进功能。能增强大鼠在体肠蠕动强度和家兔离体回肠的收缩,但对蠕动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常通口服液对肠管运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通口服液 肠管运动 实验研究 中药
下载PDF
当归注射液的临床新用途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西晓 《中医药研究》 1998年第5期55-56,共2页
近年来当归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科疾病,取得显著疗效。由于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损伤、镇痛,并对血液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且显示出临床疗效。因此,当归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仍有扩大,本文介绍部分临床应用近... 近年来当归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科疾病,取得显著疗效。由于其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损伤、镇痛,并对血液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且显示出临床疗效。因此,当归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仍有扩大,本文介绍部分临床应用近况。1痛经李氏〔1〕在治疗12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注射液 临床应用 痛经 腰腿痛 乳痛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