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清蛋白阳性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与视觉发育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诗巧 郝瑞 张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大脑的复杂功能有赖于其内在神经元及神经网络系统的相互作用,而谷氨酸能投射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生后视觉系统的发育存在“关键期”,此时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从而影响视觉可塑性。视觉环境的变化... 大脑的复杂功能有赖于其内在神经元及神经网络系统的相互作用,而谷氨酸能投射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生后视觉系统的发育存在“关键期”,此时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从而影响视觉可塑性。视觉环境的变化会使视皮层之间的神经联系和突触结构发生适应性调整,细胞外基质中的神经周围网在这个过程中被证实发挥重要作用,而其主要包裹的小清蛋白阳性抑制性中间神经元(PV^(+)INs)亦参与了视觉发育关键期可塑性调控。PV^(+)INs为一类表达小清蛋白的中间神经元,存在于大脑各部分。尤其近年来研究发现,特异性调控这类神经元不仅解释了弱视、抑郁症以及自闭症等疾病的潜在治疗机制,还为这些疾病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法。现对PV^(+)INs从起源到视觉发育关键期结束过程中各类调控因素,以及其参与视觉发育可塑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视皮质可塑性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清蛋白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视皮层 可塑性 关键期
下载PDF
蓝光对豚鼠屈光系统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王宵 栾长霖 +4 位作者 孙一帆 杨诗巧 王凯磊 郝瑞 张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研究蓝光对镜片诱导近视(LIM)豚鼠的眼屈光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的三色豚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白光LIM组、蓝光LIM组(420 nm LED灯,照度700 lx),后两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镜片诱导近视。所有豚鼠均处于12 h光照/12 h黑暗周... 目的研究蓝光对镜片诱导近视(LIM)豚鼠的眼屈光发育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的三色豚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白光LIM组、蓝光LIM组(420 nm LED灯,照度700 lx),后两组豚鼠右眼配戴-10.00 D镜片诱导近视。所有豚鼠均处于12 h光照/12 h黑暗周期。在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4周测量所有豚鼠屈光度、眼轴长度、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干预4周时对豚鼠行角膜荧光染色以及视网膜HE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干预前至干预2周时(0-2周变化量),白光LIM组豚鼠向近视漂移(-2.22±1.28)D,眼轴延长(0.40±0.05)mm,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厚度变薄,分别变化(-7.42±7.04)μm和(-6.29±4.66)μm;与白光LIM组相比,蓝光LIM组豚鼠向远视漂移(0.48±1.16)D,眼轴长度延长(0.20±0.10)mm(均为P<0.05),视网膜增厚(1.36±7.46)μm,脉络膜增厚(8.05±8.08)μm(均为P<0.05)。在干预2周至干预4周时(2-4周变化量),与对照组相比,白光LIM组和蓝光LIM组豚鼠屈光度均向近视发展,分别变化(-4.64±0.50)D和(-2.11±2.02)D(均为P<0.05),白光LIM组豚鼠的眼轴长度延长,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仍变薄,分别变化(0.44±0.06)mm、(-7.35±5.87)μm、(-4.84±2.61)μm;但此时蓝光LIM组豚鼠的脉络膜厚度停止增加并变薄,并且视网膜厚度减少,分别变化(-0.33±5.95)μm、(-4.78±4.96)μm。角膜荧光染色和视网膜HE染色结果表明,长时间蓝光照射可导致角膜和视网膜细胞的损伤。结论蓝光可能通过脉络膜相关机制影响近视的发展,但其抑制效果并不与时间呈单纯的正相关,长期的蓝光照射会损伤角膜和视网膜,从而降低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蓝光 屈光发育 豚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