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贤艺作品欣赏
1
作者 杨贤艺 《艺术教育》 2010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原文传递
“双创”教育如何持久可持续?——意大利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及启示
2
作者 邱德峰 杨贤艺 黄娅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双创教育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意大利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对意大利创新创业教育典型实践及经验进行分析,发现意大利在创业型大学、国际化发展、学位创新改革以及专业集群化等方... 双创教育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以意大利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对意大利创新创业教育典型实践及经验进行分析,发现意大利在创业型大学、国际化发展、学位创新改革以及专业集群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并形成了以高校自治与国家评估的双向规导,知识合作—混合实验室的先锋发展,高校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势共赢,社会包容—“第三使命”职能的有效拓展的教育体系,可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 双创教育 创业型大学 第三使命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高师油画人体课教学散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贤艺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前,在高师油画人体课教学中,既无统一的高师油画教材,又无独立完整的教学大纲。为此,探讨人体怎样才能成为艺术,把握表现人体的技能技巧,掌握正确的认识和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高师油画人体课教学实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油画人体课 人体艺术 教学研究 高等师范教育
下载PDF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注重多样教学方法传授--长江师范学院《色彩》课程教学谈
4
作者 杨贤艺 《美术大观》 2009年第2期156-157,共2页
长江师范学院色彩课程被评为2007年重庆市精品课程,这门课程的亮点是:组建较强的师资队伍、建设较完备的“色彩”网站、编著具有我院特色的“色彩”教材和其他色彩辅助教材、绘制大量各阶段的教学范画、完成制作不同教师的不同课题的... 长江师范学院色彩课程被评为2007年重庆市精品课程,这门课程的亮点是:组建较强的师资队伍、建设较完备的“色彩”网站、编著具有我院特色的“色彩”教材和其他色彩辅助教材、绘制大量各阶段的教学范画、完成制作不同教师的不同课题的教学光盘、开展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组建“色彩研习会”等。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主要的平台,它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通过教学相长,不断启迪学生探索求知的热望,它也维系着教师怎样的“教”和学生怎样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 课程教学 教学资源 师范学院 知识传授 教学方法 长江 利用
下载PDF
色彩课程中新材料新技法的实验教学
5
作者 杨贤艺 《美术大观》 2006年第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色粉画 丙烯 烯烃 新技法 油画棒 色彩课程
下载PDF
“新艺考”改革方案的多源流模型分析
6
作者 李健 聂磊 杨贤艺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9期107-119,共13页
“新艺考”改革是新高考改革的持续深化,探讨“新艺考”改革方案制定的多维因素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还能够为“新艺考”改革方案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基于美国政策学家和政治学家约翰·金登提出的多源流模型,... “新艺考”改革是新高考改革的持续深化,探讨“新艺考”改革方案制定的多维因素不仅能够深入地了解政策制定的过程,还能够为“新艺考”改革方案的动态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基于美国政策学家和政治学家约翰·金登提出的多源流模型,根据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现实环境,对多源流模型进行本土化修正。结合有关教育部文件、全国两会提案、智库意见、媒体报道等,对影响艺考改革的问题、政策和政治源流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三源”耦合、相互嵌套出触发政策之窗开启的内在机制,为政策制定者从增强政治觉悟、重视焦点事件、建立多维意见反馈机制、健全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艺考” 艺考 改革方案 多源流模型 改革政策
下载PDF
对当代写实油画的冷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贤艺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37-39,共3页
“写实”是画家用以表现思想的一种手段,从史的角度看,这种手法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并将亘古不变,但不宜将之推向绝对的极端。近年不少受宠的写实作品表面看来技术精致,风格多样,规模宏大,实则做作匠气,内涵空泛,缺乏油画艺术的... “写实”是画家用以表现思想的一种手段,从史的角度看,这种手法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并将亘古不变,但不宜将之推向绝对的极端。近年不少受宠的写实作品表面看来技术精致,风格多样,规模宏大,实则做作匠气,内涵空泛,缺乏油画艺术的生命力和勉力,表现出画家灵魂的枯竭和情感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写实油画 思考
下载PDF
素描教学改革之必要性与可行性
8
作者 杨贤艺 《涪陵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40-42,共3页
我国高等美术院校承袭了前苏联契氏教学体系,“准确”与“肖似”一直是评判学生素描基本功优劣的标准,这种状况延续已有半个世纪了。时代在进步,艺术在发展,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教学新模式已刻不容缓。那种重长期作业... 我国高等美术院校承袭了前苏联契氏教学体系,“准确”与“肖似”一直是评判学生素描基本功优劣的标准,这种状况延续已有半个世纪了。时代在进步,艺术在发展,探索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教学新模式已刻不容缓。那种重长期作业轻短期作业、重基础轻表现的教学模式,应改革为长短期作业循环交替纳入课堂教学,并对短期作业进行考评的方式。长短期作业有机结合的训练,能使学生眼、脑、手的配合更具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描 教学 自由造型 改革 必要性 可行性
下载PDF
去往节日会场的土家女(油画)
9
作者 杨贤艺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论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贤艺 《艺术教育》 2006年第4期94-95,共2页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在艺术特色上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以及主观精神的表现上都和之前的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重写生,重实践,并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在艺术特色上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以及主观精神的表现上都和之前的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重写生,重实践,并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调强烈的新画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派 印象派画家 艺术特色
原文传递
“技”与“道”的分离与统一——辩证地看待高校油画教学
11
作者 杨贤艺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5-176,共2页
在我国,油画是一种舶来品,是一个年轻的画种,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载体,特别是写实性油画创作,它以自然与真实为审美追求,将这种独特的客观性、典型性和现实性发挥到极致。油画在中国教育领域内取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中... 在我国,油画是一种舶来品,是一个年轻的画种,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载体,特别是写实性油画创作,它以自然与真实为审美追求,将这种独特的客观性、典型性和现实性发挥到极致。油画在中国教育领域内取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油画教育发展与传承的不同理解和定位。中国油画教学的艺术特质是什么?其创造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否也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空间?这一系列问题的本质就是“技”与“道”的关系问题。传统的二元观点很容易将“技”与“道”对立起来,于是就很容易出现一个教学上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教学 “道” “技” 高校 辩证 分离 中国油画 西方文化
原文传递
土家族民族风情绘画创作短札
12
作者 杨贤艺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9-150,共2页
一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重庆市酉阳县兴隆镇的某个吊脚楼里,血管里涌动着土家人的鲜血。与很多同龄人不同的是,在贫乏的乡村文化生活中,我在绘画中找到了乐趣。1982年,我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既得到了系统的理论知识... 一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重庆市酉阳县兴隆镇的某个吊脚楼里,血管里涌动着土家人的鲜血。与很多同龄人不同的是,在贫乏的乡村文化生活中,我在绘画中找到了乐趣。1982年,我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既得到了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专业技能。从四川美院毕业后,我2002年又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学习,从更高的高度与更宽广的视野再次体会了创作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创作 民族风情 土家族 四川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60年代 20世纪 文化生活
原文传递
即将逝去的风景之三十六·一朵祥云
13
作者 杨贤艺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三十六
原文传递
初日照吊楼
14
作者 杨贤艺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9-189,共1页
原文传递
改革与发展——记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学科的演进
15
作者 彭一虹 杨贤艺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150,共8页
上世纪80年代末,为适应山区普及艺术教育之需要,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的前身涪陵师专美术系诞生了。涪陵师专美术系最初设置美术教育专科,以培养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美术教师为宗旨,
关键词 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 长江 九年制义务教育 演进 学科 改革 80年代
原文传递
梦回家园
16
作者 杨贤艺 《美术向导》 2003年第3期53-54,共2页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盛夏.我降生在一个偏远的土家山寨的一座普通的木楼里。家乡的弹丸之地位于川、鄂、湘、黔交界的名叫兴隆的大山里面。这是一个石板路和吊脚楼组成的小镇,四面部是高山。山民们深居山坳,不知外面的世界是怎样?...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盛夏.我降生在一个偏远的土家山寨的一座普通的木楼里。家乡的弹丸之地位于川、鄂、湘、黔交界的名叫兴隆的大山里面。这是一个石板路和吊脚楼组成的小镇,四面部是高山。山民们深居山坳,不知外面的世界是怎样?天地有多宽?他们都充满幻想,禀性刚烈如火,民气强悍如焰,执著而坚毅。也许我命中注定与美术有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贤艺 油画 绘画生涯 创作题材 绘画风格
原文传递
公路旁的农家
17
作者 杨贤艺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2-172,共1页
原文传递
小街·油画
18
作者 杨贤艺 《中国美术教育》 2005年第1期F002-F002,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