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提取紫丁香花多酚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1
作者 刘佳怡 黄磊磊 +2 位作者 王天怡 张庆芬 杨逢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9,共9页
为建立一种环保高效的紫丁香花多酚提取方法并研究丁香花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了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法(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紫丁香花多酚进行提取。首先,筛选出氯化胆碱-苹果酸(摩尔比1:1.5)作为提取溶剂,以单因素实... 为建立一种环保高效的紫丁香花多酚提取方法并研究丁香花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本研究采用了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法(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紫丁香花多酚进行提取。首先,筛选出氯化胆碱-苹果酸(摩尔比1:1.5)作为提取溶剂,以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为优化关键因素,多酚提取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并研究紫丁香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30 g/mL,超声功率300 W时,紫丁香多酚提取量可达52.19±0.13 mg/g,显著高于传统水提法和有机溶剂(60%乙醇、甲醇)提取法(P<0.05)。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当紫丁香花多酚浓度为2.0 mg/mL时,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28%和52.57%。综上,超声协同低共熔溶剂提取法能够绿色、高效地提取紫丁香多酚物质,为紫丁香提取和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花 总多酚 超声 低共熔溶剂(DESs)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提取丁香叶黄酮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分析
2
作者 黄磊磊 刘佳怡 +2 位作者 王天怡 张庆芬 杨逢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170,共10页
为研究丁香叶中总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本文首次采用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对4种丁香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纤维素酶用量、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对小叶丁香叶总黄酮... 为研究丁香叶中总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本文首次采用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对4种丁香叶中的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指标,单因素实验分析纤维素酶用量、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液料比、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对小叶丁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抗氧化检测丁香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加酶量2%,pH5.5,超声时间40 min,超声功率400 W,乙醇体积分数63%,温度56℃,液料比30:1(mL/g),在该条件下,小叶丁香叶总黄酮提取得率为32.21±0.16 mg/g,与回归模型的预测值32.57 mg/g接近。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丁香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小叶丁香>暴马丁香>白丁香>紫丁香;对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小叶丁香>暴马丁香>紫丁香>白丁香。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法能高效提取丁香叶中的总黄酮,且丁香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纤维素酶辅助超声提取 总黄酮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茶条槭叶没食子酸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姣 孙思全 +1 位作者 张庆芬 杨逢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35-143,共9页
为探索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提取技术,以确立其最佳提取工艺,以单宁酶耦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为方法,6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时间、单宁酶添加量、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pH值6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没食子酸得率为评价指... 为探索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提取技术,以确立其最佳提取工艺,以单宁酶耦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为方法,6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时间、单宁酶添加量、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pH值6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没食子酸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离子交换树脂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纯化没食子酸。以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没食子酸和抗坏血酸(vitamin,V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40 min、单宁酶添加量4.3%、料液比1∶60(g/mL)、微波功率520 W、提取温度60℃、pH7。在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为(26.25±0.41)%,与理论推测值26.64%接近,经纯化后没食子酸的纯度达到90%以上。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中,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清除率均比VC的清除率高。研究表明单宁酶耦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能够提高茶条槭叶没食子酸得率,茶条槭叶没食子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条槭叶 单宁酶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没食子酸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模型优化色木槭籽油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思全 李姣 +1 位作者 张庆芬 杨逢建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为研究色木槭籽油的超声提取工艺,以色木槭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7.50 g/... 为研究色木槭籽油的超声提取工艺,以色木槭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7.50 g/mL,超声时间62 min,超声功率350 W,实际操作得油率为30.00%,与预期得油率30.48%基本一致。对比分析超声辅助提取与索氏提取所得色木槭籽油的脂肪酸构成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提取方式对籽油脂肪酸构成无影响,色木槭籽油脂肪酸类型19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比92%,代表性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42.4%)。色木槭籽油属于半干性油,干燥性和氧化稳定性较好,油脂各项指标均满足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该研究证实超声辅助提取能够实现色木槭籽油的高效提取,在不影响籽油脂肪酸构成的基础上,对其品质有所改善,为色木槭籽油的制备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木槭籽油 超声提取 响应面优化 脂肪酸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诱导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超声提取工艺
5
作者 李占君 马珂 +2 位作者 徐宜彬 王岩 杨逢建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0,共11页
为研究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超声辅助提取(UAE)工艺,以油脂和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单因素分析实验,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67%乙醇水溶液、液料比10∶1 mL/g、茶皂素质量浓度0.3%、功率100 W、时间20 min、水浴... 为研究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超声辅助提取(UAE)工艺,以油脂和原花青素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单因素分析实验,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工艺为67%乙醇水溶液、液料比10∶1 mL/g、茶皂素质量浓度0.3%、功率100 W、时间20 min、水浴温度50℃,预期得率分别为21.24%和3.03 mg/g,实际得率为20.86%和2.98 mg/g,相对误差为1.79%、2.97%。对比得出,UAE动力学以较短的时间进入平衡状态;UAE处理可以提高种鳞粉末在溶液中的比表面积;油脂和原花青素对应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由大到小依次均为原花青素、维生素E(Ve)、油脂。研究表明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茶皂素诱导UAE红松种鳞油脂和原花青提取具有优势。研究成果可为红松种鳞的深度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种鳞油脂 红松种鳞原花青素 提取动力学 超声辅助提取 清除自由基能力
下载PDF
八种菊科外来植物种子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的差异 被引量:49
6
作者 杨逢建 张衷华 +5 位作者 王文杰 祖元刚 陈华峰 贾晶 关宇 张乃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2-449,共8页
种子繁殖是菊科植物延续后代的主要途径。目前在菊科植物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害入侵植物,有鉴于此,选择典型的6种入侵植物和2种非入侵植物对其种子表面形态特征、种子千粒重、种子萌发特性、种子激素和单宁等代谢产物进行测定,试图对这... 种子繁殖是菊科植物延续后代的主要途径。目前在菊科植物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害入侵植物,有鉴于此,选择典型的6种入侵植物和2种非入侵植物对其种子表面形态特征、种子千粒重、种子萌发特性、种子激素和单宁等代谢产物进行测定,试图对这些菊科入侵植物的入侵原因进行探讨。所选择的植物包括:取种于温带的入侵植物假苍耳(Ira xanthifolia Nutt)、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irla L.)和非入侵植物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 Cav、);亚热带的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H.B.K、)、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um(L.)R.M、Kingand H.Robinson、)和非入侵植物金光菊(Rudbeckiaserotina(syn、R.hirta))。结果表明,在传播方式上,入侵植物比非入侵植物传播方式较为高等且多样化,薇甘菊、飞机草、紫茎泽兰均具有冠毛且种子轻小,适于风力传播;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具有钩刺,易被人或动物携带;假苍耳种子较小且容易和北方的谷类等作物种子混杂,增加了人类活动传播的机会;而非入侵种金光菊和波斯菊种子较大,主要靠重力传播。在种子萌发率上,出现了南高北低的现象,这可能与种子的休眠有关,种子萌发速率在入侵种和非入侵种中平均为3d,两者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在种子生理生化特性上,种子GA和LAA含量在入侵种和非入侵种中区别不大,平均值分别在0.9~5wg/g和0.079~0.3μg/g之间;单宁含量出现南高北低现象,但在入侵种和非入侵种之间没有规律。所以在简单的风干种子的激素和单宁含量、种子萌发速率上并不能揭示出入侵种的快速占领新生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性 有性繁殖体 传播 萌发 激素 单宁
下载PDF
光胁迫对南方红豆杉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杨逢建 庞海河 +2 位作者 张学科 孙佳音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6-558,共3页
研究了在光胁迫下南方红豆杉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和紫杉醇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在光胁迫下均减少,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逐渐上... 研究了在光胁迫下南方红豆杉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和紫杉醇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在光胁迫下均减少,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逐渐上升,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先上升后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前两周与对照相比降低,2周后高于对照;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高于对照,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其趋势先降低后上升。光胁迫处理后,南方红豆杉叶片中紫杉醇含量与对照相比,在第1周时略有下降,而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紫杉醇含量在第2周开始迅速大量积累,而在处理3周时达到较高值,已增加到1.5倍,这对提高人工种植的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胁迫 南方红豆杉 叶绿体色素 紫杉醇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入侵植物薇甘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逢建 张衷华 +3 位作者 王文杰 陈华峰 张宇亮 祖元刚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3-679,共7页
水分是影响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但通过调控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来探讨这一入侵植物的适应能力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设置2个水分梯度:处理Ⅰ土壤含水量30% ̄60%和空气相对湿度80% ̄90%,处理Ⅱ土壤含... 水分是影响薇甘菊(Mikaniamicrantha)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但通过调控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来探讨这一入侵植物的适应能力的报道较少。本文通过设置2个水分梯度:处理Ⅰ土壤含水量30% ̄60%和空气相对湿度80% ̄90%,处理Ⅱ土壤含水量10% ̄20%和空气相对湿度20% ̄30%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土壤含水量在10% ̄20%且空气相对湿度在20% ̄30%时,水分胁迫能显著影响薇甘菊的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胁迫条件下植株生长速率明显降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最大量子效率分别是1.94μmol.m-2.s-1和64.91mmol.mol-1,比对照8.63μmol.m-2.s-1和211.34mmol.mol-1明显偏低。本文将空气相对湿度作为水分胁迫条件之一,阐述了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能扩大薇甘菊的适生范围,并分析得出气孔限制可能是水分胁迫下薇甘菊生长受抑制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水分胁迫 光响应曲线 水分利用效率 气孔密度 水分胁迫条件 幼苗生长 入侵植物 空气相对湿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生长发育及其紫杉醇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逢建 庞海河 +2 位作者 祖元刚 张学科 高银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2-746,共5页
研究了人工种植的3年生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发育特征及其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并观测了其生长环境因子的动态特征。通过对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发育特征以及其枝叶中紫杉醇含量与生长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南方红豆杉生长发育与空气和土壤... 研究了人工种植的3年生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发育特征及其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并观测了其生长环境因子的动态特征。通过对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发育特征以及其枝叶中紫杉醇含量与生长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南方红豆杉生长发育与空气和土壤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空气和土壤温度、土壤N和K含量、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紧实度呈正相关,与净辐射和土壤P含量呈负相关,但相关关系不显著,说明高温、高湿以及遮荫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的生长,且对土壤P含量有较高需求;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与空气和土壤湿度、土壤N、P和K含量呈负相关,与净辐射、空气和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紧实度呈正相关,但相关关系均不显著,说明高温、高光强和干旱促进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的增加,且紫杉醇含量的增加对土壤中N、P和K含量有一定的需求,尤其是N和K,对P需求不大;南方红豆杉生长发育与其枝叶中紫杉醇含量呈负相关,相关关系也不显著,推测紫杉醇可能是南方红豆杉的防御物质,以促使南方红豆杉抵御高温、干旱和高光强等不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紫杉醇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林业有害植物豚草挥发油GC—MS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逢建 王纪坤 +3 位作者 张莹 张衷华 陈华峰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7-459,共3页
通过对豚草新鲜枝叶进行水蒸气蒸馏,应用色质分析(GC—MS)方法,对林业有害植物豚草挥发成份进行鉴定及定量分析,鉴定出28种化合物,为探讨豚草能分布于不同的水分和热量带并使其他植物受害的机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林业有害植物 豚草 挥发油 色谱分析 质谱分析 植物他感作用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含量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杨逢建 庞海河 +2 位作者 张学科 孙佳音 祖元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1-914,共4页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taxol)、三尖杉宁碱(cephalomannine)和人工半合成紫杉醇的主要原料巴卡亭Ⅲ(bac-catinⅢ)、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Ⅲ,10-DAB)在一个...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taxol)、三尖杉宁碱(cephalomannine)和人工半合成紫杉醇的主要原料巴卡亭Ⅲ(bac-catinⅢ)、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Ⅲ,10-DAB)在一个生长季的含量变化.研究表明:从4月新枝叶萌发至11月枝叶基本停止生长,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等药用活性物质含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的最高值都出现在5月;巴卡亭Ⅲ和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含量的最高峰值分别出现在9月和4月.相关分析发现,南方红豆杉枝叶中4种药用活性物质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紫杉醇与三尖杉宁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三尖杉宁碱含量与10去-乙酰巴卡亭Ⅲ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抗癌活性物质 含量
下载PDF
封山育林后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杨逢建 赵则海 +2 位作者 付玉杰 祖元刚 李弘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3-507,共5页
通过对小兴安岭地区曾遭受严重破坏并实施封山育林后的针阔混交林、杨桦林和蒙古栎林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封山育林是促进森林植被恢复的有效措施 ,植被恢复比较迅速 ,植被高度、盖度及物种数均发生明显变化 ,尤其是垂直结构变... 通过对小兴安岭地区曾遭受严重破坏并实施封山育林后的针阔混交林、杨桦林和蒙古栎林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封山育林是促进森林植被恢复的有效措施 ,植被恢复比较迅速 ,植被高度、盖度及物种数均发生明显变化 ,尤其是垂直结构变化明显。对封山育林后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山育林 天然次生林 群落结构特征
下载PDF
不同遮荫强度下南方红豆杉枝叶紫杉醇产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逢建 周瑞 +2 位作者 庞海河 张学科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研究了在一个生长季节内遮荫网不同遮荫强度下对人工种植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枝叶生物量、紫杉醇含量和产量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遮荫网89%和46.4%遮光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生物量、紫杉醇含量及其产量随发育节... 研究了在一个生长季节内遮荫网不同遮荫强度下对人工种植的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枝叶生物量、紫杉醇含量和产量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遮荫网89%和46.4%遮光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生物量、紫杉醇含量及其产量随发育节律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季节变化。在遮荫网89%和46.4%遮光条件下,89%遮荫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节内都明显高于46.4%遮荫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生物量;在遮荫网89%和46.4%遮光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在5月中旬、7月末和11月末都出现较高峰值,后者紫杉醇含量峰值都明显比前者紫杉醇的含量高;89%和46.4%遮荫网遮光条件下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产量都在11月末期时达到最高,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因此,生产实践中可采用46.4%遮荫网遮光,采收的最佳季节为11月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荫强度 季节动态 紫杉醇 南方红豆杉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测定飞机草总黄酮的质量分数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逢建 杨磊 +1 位作者 张衷华 陈华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3-45,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测定了飞机草总黄酮的质量分数,飞机草全草的黄酮质量分数较高,无水乙醇浸膏中总黄酮质量分数可达12.57%,全草中的总黄酮质量分数达2.07%,其中半数左右为多甲氧基黄酮。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所有...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测定了飞机草总黄酮的质量分数,飞机草全草的黄酮质量分数较高,无水乙醇浸膏中总黄酮质量分数可达12.57%,全草中的总黄酮质量分数达2.07%,其中半数左右为多甲氧基黄酮。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所有的谱峰作光谱采集定性,据此在HPLC法中,将认定的所有黄酮类化合物的峰面积相加后作线性回归,得出总黄酮质量分数。本法较以往测定总黄酮的方法精确度高,可信度大,非黄酮类化合物杂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因此HPLC—DAD法更适合作为总黄酮的分析方法。飞机草所含的多甲氧基黄酮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飞机草成分的开发既可为人类提供健康产品,又为飞机草这种我国重要的林业有害植物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草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
下载PDF
外来有害植物种群扩散的综合测定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逢建 祖元刚 +4 位作者 王文杰 赵则海 曹建国 张衷华 陈华峰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5-340,共6页
在外来有害植物试点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外来有害植物的特点,介绍了外来有害植物种群测定的样地选择和设置方法。对外来有害植物入侵生境条件、有性繁殖能力、无性繁殖能力及入侵现状评价、种群扩散测定的内容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根... 在外来有害植物试点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外来有害植物的特点,介绍了外来有害植物种群测定的样地选择和设置方法。对外来有害植物入侵生境条件、有性繁殖能力、无性繁殖能力及入侵现状评价、种群扩散测定的内容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了外来有害植物综合分析指数,分析外来有害植物入侵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综合治理外来有害植物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有害植物 种群扩散 测定方法 植物入侵 繁殖能力 设置方法 植物种群 生境条件 现状评价 计算方法 综合分析 发展趋势 参考资料 综合治理
下载PDF
重度盐碱地营造杨树人工林土壤改良效果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逢建 刘维 +1 位作者 李德文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9-342,共4页
为探讨重度盐碱地营造杨树人工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本实验以黑龙江省肇东市重度盐碱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穴改良"一字沟"觅食丘式原位修复、小穴改良"十字沟"觅食台式原位修复和小穴改良"井字沟"觅食坛... 为探讨重度盐碱地营造杨树人工林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本实验以黑龙江省肇东市重度盐碱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穴改良"一字沟"觅食丘式原位修复、小穴改良"十字沟"觅食台式原位修复和小穴改良"井字沟"觅食坛式原位修复的方法对重度盐碱地进行改良。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不同改良措施后土壤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壤pH值、电导率含量显著下降;土壤碳酸根含量显著下降,交换性钙、镁含量显著提高;土壤胡敏酸和壳聚糖含量明显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三种不同的改良措施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盐碱地 杨树 土壤特性 改良效果
下载PDF
具有时滞的一般型脉冲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逢建 张超龙 +2 位作者 吴东庆 陈新明 杨建富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CSCD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讨论具有时滞的一般性脉冲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在不假定激励函数有界或可导的前提下,利用非光滑分析和Lyapunov泛函,得到了这类神经网络系统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和全局指数稳定性判别准则.作为特例,得到了Hopfield神经网络,时滞细胞神经网... 讨论具有时滞的一般性脉冲神经网络的稳定性.在不假定激励函数有界或可导的前提下,利用非光滑分析和Lyapunov泛函,得到了这类神经网络系统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和全局指数稳定性判别准则.作为特例,得到了Hopfield神经网络,时滞细胞神经网络,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的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和全局指数稳定性判定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态 时滞 脉冲 非光滑分析 指数稳定性
下载PDF
具有时滞的广义BAM脉冲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英文)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逢建 张超龙 吴东庆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7-593,共7页
本文讨论一类具有时滞的广义双向联想记忆(BAM)脉冲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利用Banach空间的不动点定理和Lyapunov泛函,在不假定激励函数有界、单调和可微的条件下,得到了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及其为全局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文末通过... 本文讨论一类具有时滞的广义双向联想记忆(BAM)脉冲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利用Banach空间的不动点定理和Lyapunov泛函,在不假定激励函数有界、单调和可微的条件下,得到了平衡点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及其为全局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文末通过实例阐释了所获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 神经网络 时滞
下载PDF
具有可变时滞的非自治离散Logistic方程的全局吸引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逢建 罗毅平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得到了具有可变时滞的非自治离散Logistic方程的正解收敛于方程的正平衡常数 的一系列充分条件和振动准则.
关键词 非自治 LOGISTIC方程 全局吸引性 振动性
下载PDF
利用算子法求解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逢建 李炜 +1 位作者 吴东庆 张超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X期127-128,130,共3页
讨论了利用算子法求解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相对于传统高等数学中惯用的待定系数法和工程中常用的Laplace变换法,该方法具有计算非常简单的优点.
关键词 算子 微分方程 非齐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