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金虎 杨大雷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双切口双钢板内...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对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日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单侧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关节稳定性、日常生活能力、平衡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骨关节炎指数(WOMAC)中日常生活、疼痛、关节畸形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后倾角(P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WHOQOL-BREF)中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更佳,可提高关节稳定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强日常活动能力,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 单侧锁定钢板固定术 关节稳定性 并发症
下载PDF
中国区域气候干湿与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其差异性分析
2
作者 李春华 朱飙 +3 位作者 杨金虎 刘晨汐 段欣妤 黄鹏程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74-1687,共14页
气候干湿是表征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土壤干湿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水文气候概念,二者有其差异性,也有一定一致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者演变趋势与差异。鉴于此,对中国气候干湿与土壤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差异进行分析... 气候干湿是表征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土壤干湿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水文气候概念,二者有其差异性,也有一定一致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者演变趋势与差异。鉴于此,对中国气候干湿与土壤干湿变化特征及其差异进行分析,明确气候干湿与土壤干湿的异同。采用湿润度指数对中国气候干湿整体状况及区划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同时段土壤干湿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近60余年中国不同气候区分界线未发生明显变化,但不同的气候态与1961—1990年气候态时段相比,中国北方自西向东存在一个面积广大的气候变干带,其湿润度指数存在着轻微变小的趋势,只是变化程度尚未达到改变气候分类的程度。(2)中国不同气候区气候干湿与土壤干湿在年内变化有所差异,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二者一致性明显好于半干旱和干旱区;不同气候区潜在蒸散与降水差值的月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对干旱与半干旱区而言,3—9月与3—6月为气候干期,该时段干旱发生的可能较大;半湿润气候区7—8月进入水分盈余阶段,而湿润气候区,除个别月份,全年基本处于水分盈余状态。(3)中国区域气候干湿变化与土壤湿度多年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同气候区多年湿润度指数均呈轻微增加趋势,但土壤湿度大部呈变干趋势,侧面说明中国不同气候区农牧业生产潜在干旱风险在增高。研究结果有助于全面认识气象干湿与土壤干湿,促进对二者关联的进一步研究;同时有助于加强干旱风险的防控意识,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抗旱应对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干湿 土壤湿度 变化特征 差异性 中国
下载PDF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近60 a气象干旱气候特征分析
3
作者 李春华 朱飙 +1 位作者 杨金虎 黄鹏程 《干旱气象》 2024年第4期519-526,535,共9页
为研究我国干旱半干旱区连续无雨日气候特征的变化趋势,利用该区域74个气象站1961—2022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研究区连续无雨日变化特征及其在1961—1990年和1991—2020年前后两个时段的差异等进行分析,重点关注16 d及以上连续无雨日,... 为研究我国干旱半干旱区连续无雨日气候特征的变化趋势,利用该区域74个气象站1961—2022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研究区连续无雨日变化特征及其在1961—1990年和1991—2020年前后两个时段的差异等进行分析,重点关注16 d及以上连续无雨日,并将16~25 d、26~40 d、41~60 d、60 d以上连续无雨日分别定义为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结果表明: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16 d及以上连续无雨日的发生次数和日数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重旱、特旱对应的连续无雨日发生次数和日数,干旱区分别是半干旱区的2.0倍与6.0倍左右;1991—2020年与1961—1990年相比,研究区西部不同等级气象干旱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而中东部有所增加;研究区西部不同等级干旱发生日数同样减少明显,中部轻旱和中旱发生日数减少,而重旱和特旱发生日数有所增加;研究时段内,该区域绝大部分气象站点不同等级干旱发生次数和日数均未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区 长历时 气象干旱 气候特征 突变分析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燕麦间作箭筈豌豆与施肥对饲草养分累积、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4
作者 杨金虎 李立军 +3 位作者 张艳丽 渠佳慧 韩冬雨 赵鑫瑶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为研究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水分和养分高效利用的饲用作物栽培模式,于2020-2021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奈曼沙漠化研究站开展大田试验。在燕麦灌浆期刈割后进行饲草复播,复播设置种植模式及施肥处理双因素试验,3种种植模式分别为单作燕麦(‘蒙... 为研究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水分和养分高效利用的饲用作物栽培模式,于2020-2021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奈曼沙漠化研究站开展大田试验。在燕麦灌浆期刈割后进行饲草复播,复播设置种植模式及施肥处理双因素试验,3种种植模式分别为单作燕麦(‘蒙燕1号’,SO),单作箭筈豌豆(SV),2行燕麦与4行箭筈豌豆间作(IOV);4种施肥处理分别为不施肥(N),施化肥(磷酸二铵,C,150kg/hm^(2)),施生物有机肥(润泽生物有机肥,O,900kg/hm^(2)),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生物有机肥+磷酸二铵,G,全量配施),探讨间作与施肥对复种燕麦、箭筈豌豆饲草养分累积、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与施肥可显著增加饲草产量,2020年和2021年G处理较N处理鲜草产量显著提高74.0%和63.5%,干草产量显著提高55.4%和57.0%;燕麦箭筈豌豆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表明该间作模式提高土地生产力,具有土地利用优势。间作与施肥显著增加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整体表现为SO>IOV>SV。燕麦箭筈豌豆间作系统的养分优势主要体现在饲草氮累积量的增加,而磷钾累积量则低于单作燕麦,高于单作箭筈豌豆;2020年和2021年G处理下的燕麦间作箭筈豌豆的饲草氮累积量分别比N、C、O处理增加152.2%、21.7%、47.1%和119.8%、17.6%、41.2%。综合分析得出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处理是最适宜的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施肥 产量 水分利用率 养分累积量
下载PDF
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大雷 杨金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4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分析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01±1.24)周,短于对照组的(11.58±1.75)周,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美国足踝外科学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内各维度评分分别为(86.31±4.21)分、(76.94±3.89)分、(78.96±3.75)分、(76.21±3.84)分、(77.25±3.98)分,高于对照组的(78.97±3.63)分、(68.36±3.21)分、(70.53±3.04)分、(69.57±3.01)分、(68.42±3.2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作用明显,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城市大型绿地复耕规划研究
6
作者 杨金虎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4年第9期6-10,共5页
城市化的扩张导致大型绿地建设成绩斐然,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当前乡村振兴事业的稳步推进,城乡关系迎来了新的变革。该文提出城市大型绿地复耕规划,将大城市变成“小城市”的集合体,让田园穿插其间,能够有效缓解人地矛盾、增加... 城市化的扩张导致大型绿地建设成绩斐然,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当前乡村振兴事业的稳步推进,城乡关系迎来了新的变革。该文提出城市大型绿地复耕规划,将大城市变成“小城市”的集合体,让田园穿插其间,能够有效缓解人地矛盾、增加土地供应、保障粮食安全,以及满足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增长的资源需求,让农业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摒弃城乡二元化观念,以田园森林作为城市的基底,重塑城市空间格局,构建新的绿色、灰色图底关系,统筹协调发展城市资源,协调处理好自然、社会、政府、市场关系,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打造都市田园城市新形态,改变目前城市以灰色空间包围绿色“斑块”的发展模式。希望能在城市可持续规划中引起思考,为城市大型绿地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促进城市空间格局健康发展,营造和美城市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绿地 复耕规划 城市格局 田园城市 资源融合
下载PDF
阴山南麓复种燕麦箭筈豌豆间作和施氮对土壤特性和饲草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韩冬雨 李立军 +7 位作者 廉玮歆 张艳丽 赵鑫瑶 杨金虎 焦伟红 王千军 韩雪 张宏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161,共11页
为探究内蒙古阴山南麓地区饲草间作和施氮对土壤特性和饲草产量的影响,以饲用燕麦和普通箭筈豌豆为材料,于2020-2021年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种种植模式(OV:燕麦箭筈豌豆间作;MO:燕麦单作;MV:箭筈豌豆单作)和3个施氮水平(N0:0 kg/hm^(2... 为探究内蒙古阴山南麓地区饲草间作和施氮对土壤特性和饲草产量的影响,以饲用燕麦和普通箭筈豌豆为材料,于2020-2021年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种种植模式(OV:燕麦箭筈豌豆间作;MO:燕麦单作;MV:箭筈豌豆单作)和3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75:75 kg/hm^(2);N150:150 kg/hm^(2))。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氮素含量、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饲草干草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间作较单作提高了土壤全氮含量,所有处理以OV-N75土壤全氮含量最高,2年较N0分别提高50.89%和4.76%;随施氮量增加土壤碱解氮含量呈增加趋势,在N150水平达最高,所有处理以OV-N150处理最高,2年较N0分别提高9.54%和29.15%,但与N75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间作结合施氮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所有处理以OV-N150处理最高,2年较N0分别提高113.60%和119.64%;土壤铵态氮含量以MV模式最高,且在N150施氮水平达最大值,2年较N0分别提高18.13%和69.37%。不同施氮水平下3种种植模式土壤pH均表现为MO>MV>OV,所有处理以2020年OV-N75处理土壤pH最低,较其他处理降低0.38%~3.40%;施氮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所有处理以MV-N150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2020年较N0和N75分别提高14.45%和9.70%,2021年较N0和N75分别提高32.54%和6.23%;随施氮量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增加趋势,3种种植模式均在N150处理达最高,但与N75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OV模式N75处理2年较N0分别提高11.31%和29.73%;施氮较不施氮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但N75与N150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OV模式N75处理2年较N0分别提高7.57%和24.12%。施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间作结合施氮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以OV模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2年N75处理较N0分别提高76.16%和71.72%;以MV模式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最高,2年N75处理较N0分别提高217.56%和184.28%。不同种植模式燕麦和箭筈豌豆随施氮量增加干草产量呈增加趋势,间作模式以N150处理干草产量最高,2年干草产量N75较N0分别提高了29.41%和27.54%,N150较N0分别提高了36.60%和51.21%。综上,燕麦箭筈豌豆间作模式能够提高该地区饲草种植多样性,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和速效养分含量,且在75 kg/hm^(2)施氮条件下与150 kg/hm^(2)无差异性显著(P>0.05),较不施氮相比显著提高饲草干草产量,更适于阴山南麓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饲用燕麦 箭筈豌豆 施氮 土壤特性 干草产量
下载PDF
沿黄灌区饲用油菜与苏丹草间作对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李磊磊 李立军 +5 位作者 张艳丽 杨金虎 王佩佩 朱利华 王石清 赵国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2,共8页
为探究沿黄灌区饲用油菜与苏丹草间作对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2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酶活性,比较分析饲用油菜单作、苏丹草单作、饲用油菜苏丹草间作3个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 为探究沿黄灌区饲用油菜与苏丹草间作对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22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土壤酶活性,比较分析饲用油菜单作、苏丹草单作、饲用油菜苏丹草间作3个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饲用油菜苏丹草间作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较饲用油菜单作和苏丹草单作分别提高了8.09%~13.93%和13.01%~58.02%。饲用油菜苏丹草间作使土壤细菌OTUs数目和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提高。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表现不同,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为优势菌门,Salinimicrobium、海杆菌属、革兰菌属为优势菌属;间作种植模式提高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革兰菌属的相对丰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蔗糖酶与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碱性磷酸酶与蛭弧菌门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放线菌门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氢酶与蛭弧菌门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可知,饲用油菜苏丹草间作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和有益菌物种丰度,可作为改善沿黄灌区盐碱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饲用油菜 苏丹草 酶活性 细菌群落
下载PDF
氮肥对宽幅增密燕麦氮平衡指数、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韩雪 王英 +6 位作者 赵鑫瑶 李晓婷 张艳丽 杨金虎 周洋 李嘉琪 李立军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64-78,共15页
【目的】明确内蒙古阴山南麓地区宽幅增密燕麦高产的最佳施氮模式。【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5个施氮水平(N1:35 kg/hm^(2)、N2:70 kg/hm^(2)、N3:105 kg/hm^(2)、N4:140 kg/hm^(2)、N5:175 kg/hm^(2))和2个追氮时期(T1:分蘖期、T2... 【目的】明确内蒙古阴山南麓地区宽幅增密燕麦高产的最佳施氮模式。【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5个施氮水平(N1:35 kg/hm^(2)、N2:70 kg/hm^(2)、N3:105 kg/hm^(2)、N4:140 kg/hm^(2)、N5:175 kg/hm^(2))和2个追氮时期(T1:分蘖期、T2:孕穗期),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和追氮时期对各生育期燕麦氮平衡指数(NBI)、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生育中后期,燕麦净光合速率和NBI值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灌浆期,以T2处理N4施氮水平光合能力最好,但与N3施氮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等施氮量下,T2处理燕麦生育中后期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NBI值较T1处理分别提高1.40%~11.97%和9.82%~23.26%,均以N3施氮水平增幅最大。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燕麦产量构成因素协同提高,籽粒产量提高了3.99%~9.10%,其中N4施氮水平籽粒产量最高为3901.13 kg/hm^(2),但与N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抽穗期和灌浆期,燕麦叶绿素指数(Chl)和NBI值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灌浆期相关系数更高。【结论】内蒙古阴山南麓地区宽幅增密种植模式下燕麦生产的适宜施氮量为105~140 kg/hm^(2),最佳追氮时期为孕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燕麦 氮平衡指数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冻融受荷砂岩力学性能劣化与统计损伤模型研究
10
作者 张二锋 刘慧 +1 位作者 康跃明 杨金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
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中,砂岩作为主要的工程地质含水层之一,冻融环境影响砂岩的力学及变形特性。为研究受冻融环境影响下受荷岩力学性能的劣化和损伤特性,以陕西地区红色细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0、5、10、20和30次冻融循环... 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中,砂岩作为主要的工程地质含水层之一,冻融环境影响砂岩的力学及变形特性。为研究受冻融环境影响下受荷岩力学性能的劣化和损伤特性,以陕西地区红色细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0、5、10、20和30次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冻融后砂岩的单轴压缩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和力学特征参数,对冻融岩石进行力学特征参数分析,建立冻融环境下岩石力学性能的劣化模型;基于冻融环境对岩石损伤的影响,考虑岩石在变形阶段中压密阶段的特点,建立考虑压密阶段修正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压密阶段的占比越来越大,峰值应也变逐渐增大,冻融循环前30次岩石发生脆性破坏,冻融循环30次后岩石脆性明显减弱,应变软化阶段明显;冻融循环前10次,力学特征参数损失率增长较快,之后明显减缓;冻融循环30次之后,峰值强度损失率为47.27%,弹性模量损失率为60.35%;其中力学特征参数损失率与冻融循环次数成一次线性增长,在建立的力学性能劣化模型中,冻融后岩石力学性能占比成指数递减,利用冻融环境下岩石的孔隙特征,可准确预测岩石在冻融环境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考虑压密阶段的修正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曲线拟合度更高,修正理论模型可对冻融受荷岩石力学性能劣化和损伤预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 受荷 岩石力学 统计损伤 本构模型
下载PDF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干湿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飙 张强 +4 位作者 李春华 黄鹏程 杨金虎 胡婕 刘晨汐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4,共13页
气候干湿状况是表征区域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水循环与陆面蒸散发作用的综合结果。本文从湿润度指数入手,结合降水与潜在蒸散的时空变化,分析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特点与干湿变化特征及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分析... 气候干湿状况是表征区域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水循环与陆面蒸散发作用的综合结果。本文从湿润度指数入手,结合降水与潜在蒸散的时空变化,分析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气候特点与干湿变化特征及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分析发现:近50年来,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区均呈变湿趋势。干旱区与半干旱区潜在蒸散与降水月差值在年内出现时间上存在不一致,且干旱区明显大于半干旱区;3~9月为干旱气候区潜在蒸散与降水差值大值期,3~6月半干旱区潜在蒸散明显大于降水,7月起差值明显减小。作用分析表明,在干旱区,降水对湿润度指数的影响更大,而对于半干旱区,降水与潜在蒸散作用相当。长期以来,我国整个干旱与半干旱区大部分土壤湿度在逐渐变干,尤其是农业耕作层的浅层土壤,几乎全区域一致呈现变干趋势,说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业生产存在较大的潜在干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 气候特征 气候干湿 土壤湿度
下载PDF
Negative magnetoresistance in the antiferromagnetic semimetal V_(1/3)TaS_(2)
12
作者 王子 彭馨 +13 位作者 张胜男 苏亚慧 赖少东 周旋 吴春翔 周霆宇 王杭栋 杨金虎 陈斌 翟会飞 吴泉生 杜建华 焦志伟 方明虎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567-571,共5页
Intercalate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Cs)attract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rich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In this article,we grew successfully high-quality V_(1/3)TaS_(2) crystals by a vapor t... Intercalate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Cs)attract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rich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In this article,we grew successfully high-quality V_(1/3)TaS_(2) crystals by a vapor transport method.We measured the magnetization,longitudinal resistivityρxx(T,H),Hall resistivityρxy(T,H),as well as performed calculations of the electronic band structure.It was found that V_(1/3)TaS_(2) is an A-type antiferromagnet with the Neel temperature T_(N)=6.20 K,and exhibits a negative magnetoresistance(MR)near T_(N).Both band structure calculations and Hall resistivity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d it is a magnetic semime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RESISTANCE antiferromagnetic semimetal band structure
原文传递
有关耕地复耕工作的实践与探讨——基于陕西的调研
13
作者 冯涛 杨金虎 +1 位作者 赵映秋 李良军 《中国土地》 2024年第6期18-21,共4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陕西省耕地复耕现状,并结合调研和基础数据分析,厘清了目前耕地复耕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从主客观因素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从深化理解、完善机制、信息管控、合理补偿、科学引导、因地制宜等各方面全方位支撑耕...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陕西省耕地复耕现状,并结合调研和基础数据分析,厘清了目前耕地复耕工作中仍存在的问题,从主客观因素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从深化理解、完善机制、信息管控、合理补偿、科学引导、因地制宜等各方面全方位支撑耕地复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策建议 合理补偿 科学引导 实践与探讨 完善机制 主客观因素 因地制宜 复耕
原文传递
降雨影响条件下滑坡滑移面深度力学机理研究
14
作者 赵智辉 杨金虎 +1 位作者 康跃明 肖勇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264-269,共6页
滑坡规律一直是地质灾害滑坡领域研究的热点,针对滑坡滑移面分布不明晰的问题,以滑坡理论中的滑移面深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斜坡上饱和土层理论滑移面深度计算模型。根据平衡力学法,在滑动面控制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叠加原理推导并验证了... 滑坡规律一直是地质灾害滑坡领域研究的热点,针对滑坡滑移面分布不明晰的问题,以滑坡理论中的滑移面深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斜坡上饱和土层理论滑移面深度计算模型。根据平衡力学法,在滑动面控制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叠加原理推导并验证了满足模型边界条件滑动层的深度解析解,并建立了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含水率和剪切强度的关系。在以上研究基础上,以六盘水市多个滑坡体监测工程为背景,提出滑坡体现场监测试验的可行性研究方案。通过现场试验,对滑坡体滑坡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滑坡体在不同降雨量环境下滑坡变化规律,发现降雨量累计值达到临界值会造成滑坡体发生滑坡,同时发现连续降雨造成滑坡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变大,以及含水率与土体的抗剪切力的相关性作用。研究了滑动层深度与内摩擦角和黏聚力的关系,表明引起滑动的饱和土层在坡脚处较深,到坡面上部逐渐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工况 现场实验 边坡稳定性 自动化监测 含水率
下载PDF
基于GNSS技术对滑坡体稳定性试验研究
15
作者 赵智辉 杨金虎 《山西建筑》 2024年第3期86-89,共4页
以一煤矿上方滑坡自动化监测工程为背景,提出北斗/GNSS技术对滑坡稳定性现场试验的可行性研究方案。通过现场GNSS监测数据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整个滑坡体的变化规律后,证明目前地表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同时发现通过GNSS... 以一煤矿上方滑坡自动化监测工程为背景,提出北斗/GNSS技术对滑坡稳定性现场试验的可行性研究方案。通过现场GNSS监测数据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整个滑坡体的变化规律后,证明目前地表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同时发现通过GNSS技术可以用来监测滑坡体顶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滑坡 现场实验 监测设备 预警模型
下载PDF
中国西北近45a来极端低温事件及其对区域增暖的响应 被引量:44
16
作者 杨金虎 沈永平 +1 位作者 王鹏祥 杨启国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6-542,共7页
利用中国西北五省(区)1960-2004年100个台站逐日最低温度资料,通过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台站的逐日极端低温阈值,对近45 a来西北地区逐年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进行了时空诊断,并分析其同西北区域性增暖的响应.结果表明:一致性异常分布是... 利用中国西北五省(区)1960-2004年100个台站逐日最低温度资料,通过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台站的逐日极端低温阈值,对近45 a来西北地区逐年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进行了时空诊断,并分析其同西北区域性增暖的响应.结果表明:一致性异常分布是中国西北年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的最主要空间模态;中国西北年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可分为以下5个关键区:北疆区、青海北部区、西北东部区、南疆区及青南高原区;年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除了青南高原区表现为微弱的减少趋势外,北疆区、青海北部区、西北东部区和南疆区均表现为显著的减少趋势,并且发生了突变现象.在年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的各主要空间分区中,13~15 a和7~8 a的周期在所有分区中反映得比较清楚;年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对西北区域性增暖呈显著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 极端低温 时空演变 增暖响应
下载PDF
中国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37
17
作者 杨金虎 江志红 +1 位作者 王鹏祥 陈彦山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83,共9页
基于中国1955-2004年314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值方法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阈值,进而对中国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北部、湖南、四川西南部及西藏和新疆西部地区与中国其他区域呈反向变... 基于中国1955-2004年314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值方法定义了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阈值,进而对中国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北部、湖南、四川西南部及西藏和新疆西部地区与中国其他区域呈反向变化特征,是中国年极端降水事件的主要空间异常模态;中国年极端降水事件的时间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北、西北东部、华北表现为减少趋势,其中东北和华北发生了突变,而西北西部、长江中下游、华南及青藏高原表现为增加趋势,其中西北西部、长江中下游发生了突变;中国各分区年极端降水事件的周期振荡不完全一致;中国年极端降水事件与年降水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从季节来看,夏季极端降水事件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极端降水事件 时空特征
下载PDF
近60年来西南地区旱涝变化及极端和持续性特征认识 被引量:46
18
作者 杨金虎 张强 +2 位作者 王劲松 姚玉璧 尚军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33-1340,共8页
利用1953~2012年中国西南地区4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温度资料,通过降水和潜在蒸发均一化旱涝指数,从旱涝的年代际、年际、季节内变化以及极端和持续性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旱涝的空间趋势变化来看,西南近60 a来秋季和... 利用1953~2012年中国西南地区44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温度资料,通过降水和潜在蒸发均一化旱涝指数,从旱涝的年代际、年际、季节内变化以及极端和持续性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旱涝的空间趋势变化来看,西南近60 a来秋季和年变化呈显著的一致变旱趋势,而春、夏、冬3季旱涝变化趋势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从旱涝的时间演变来看,在温度与降水双重因子驱动下春、夏、秋、冬均表现为干旱化趋势,相比较秋季的干旱化程度最强,而春季的最弱,夏、冬两季相当,而全年的干旱程度比四季的程度更强;从极端旱涝的多时间尺度来看,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极端洪涝发生频次逐渐减少,而极端干旱发生频次逐渐增多,从季节尺度看,春、冬两季极端干旱发生频次较多,而夏季最少,极端洪涝发生频次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最少。从旱涝的持续性特征来看,持续性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有增长趋势,发生频率有增多趋势,发生强度有增强趋势,并且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而持续性洪涝事件的持续时间、发生强度没明显变化趋势,发生频率有减少趋势,发生的季节也没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旱涝 演变 极端 持续性
原文传递
近半个世纪中国西北干湿演变及持续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19
作者 杨金虎 江志红 +1 位作者 刘晓芸 岳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2,共13页
利用1960-2007年中国西北地区248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温度资料,通过降水和潜在蒸发均一化干湿指数,从年际演变、季节内变化以及持续性特征等方面较系统地揭示了近半个世纪来西北地区的区域性干湿演变事实,结果表明:在温度与降水双重... 利用1960-2007年中国西北地区248个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温度资料,通过降水和潜在蒸发均一化干湿指数,从年际演变、季节内变化以及持续性特征等方面较系统地揭示了近半个世纪来西北地区的区域性干湿演变事实,结果表明:在温度与降水双重因子驱动下西北地区的干湿演变特征同降水单一要素驱动下的干旱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化趋势的贡献程度比较显著;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西北各分区每年异常干旱月份发生概率呈增多趋势,而异常湿润月份发生概率除了北疆地区外,其它分区近10 a异常偏少,这种现象在西北东南部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四季干湿变化来看,冬季表现为湿润化趋势,而春、夏、秋三季呈现出了干旱化趋势。另外西北东南部、青海高原东侧以及南疆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少出现过持续性湿润事件,而持续性干旱事件却明显多于90年代以前,而且持续性干旱的最长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北疆地区和青海高原48 a来持续性干湿事件发生频次、强度以及持续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化,而青海高原地区相比其它区域持续性干湿事件偏少,强度偏弱,最长持续时间也偏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演变 持续性 中国西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