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灌浆加固液化砂土地基的动力反应研究 被引量:148
1
作者 程晓辉 麻强 +2 位作者 杨钻 张志超 李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86-1495,共10页
饱和松砂地基在地震等周期性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液化,而松砂边坡在降雨或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中易发生"静态"液化,这些都易造成路基沉陷、滑坡、地下管道及隧道的上浮等与液化相关的工程灾害。相对传统的地基加固技术,微生物灌浆... 饱和松砂地基在地震等周期性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液化,而松砂边坡在降雨或地下水位上升过程中易发生"静态"液化,这些都易造成路基沉陷、滑坡、地下管道及隧道的上浮等与液化相关的工程灾害。相对传统的地基加固技术,微生物灌浆加固技术是利用一项微生物成矿学的最新进展,即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结晶技术,通过向松散砂土地基中低压传输微生物细胞以及营养盐,最终在砂土孔隙中快速析出碳酸钙胶凝结晶,改善地基力学性能。微生物灌浆加固技术具有扰动小、工期短、加固效果明显和低耗能等优势,是目前地基加固研究的前沿问题。通过标准动三轴及振动台试验来检测微生物灌浆是否能够用于液化地基加固。首先,概要介绍了微生物灌浆加固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发展水平,给出了适用于液化砂土地基加固的微生物灌浆方法。其次,通过标准动三轴及小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微生物灌浆加固液化砂土的抗液化性能,以及其它动力性能,并与传统的液化地基加固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灌浆加固砂柱及模型地基的抗液化性能显著提高。可以说,微生物灌浆技术在液化砂土地基加固方面具有潜在的工程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砂土 地基加固 微生物灌浆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结晶 动力反应
原文传递
均质混凝土受压性能的细观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
作者 方志 杨钻 苏捷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02-1109,共8页
将混凝土看作由骨料、砂浆及它们之间的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在细观层次上建立了均质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随机骨料模型,分别赋予细观单元弹脆性和弹塑性本构关系,研究了采用不同本构关系的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细... 将混凝土看作由骨料、砂浆及它们之间的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在细观层次上建立了均质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随机骨料模型,分别赋予细观单元弹脆性和弹塑性本构关系,研究了采用不同本构关系的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细观损伤演化过程,分析了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的差异,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混凝土试件的破坏是由于细观损伤的积累导致的;界面相是混凝土材料内部最薄弱的地方;砂浆单元采用弹塑性本构关系时所得混凝土棱柱体受压的宏观应力-应变全曲线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单轴压缩 细观 数值分析 随机骨料模型 本构模型
下载PDF
混凝土受压性能的非均质细观数值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方志 杨钻 苏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将混凝土看作是由骨料、砂浆及它们之间的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在细观层次上建立了非均质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随机骨料模型,分别赋予细观单元弹脆性损伤本构关系或弹塑性本构关系,研究了采用不同本构关系的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在单轴压... 将混凝土看作是由骨料、砂浆及它们之间的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在细观层次上建立了非均质混凝土棱柱体试件的随机骨料模型,分别赋予细观单元弹脆性损伤本构关系或弹塑性本构关系,研究了采用不同本构关系的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细观损伤演化过程,获得了相应的混凝土单轴受压宏观应力-应变曲线,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混凝土试件的破坏是由于细观损伤的积累导致的;非均质模型计算所得的宏观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与试验结果吻合相对较好,弹塑性本构模型计算所得的曲线下降段比弹脆性模型更接近于试验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单轴压缩 细观 数值分析 随机骨料模型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巴氏芽孢八叠球菌诱变选育脲酶高产菌株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萌 程晓辉 +1 位作者 杨钻 郭红仙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134,共5页
脲酶催化尿素的水解生成形成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巴氏芽孢八叠球菌ATCC11859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诱变,得到高产脲酶突变株。其中菌株B-20的脲酶活性最高,为28.4mmol/min,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07%。对该菌株接... 脲酶催化尿素的水解生成形成铵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巴氏芽孢八叠球菌ATCC11859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诱变,得到高产脲酶突变株。其中菌株B-20的脲酶活性最高,为28.4mmol/min,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07%。对该菌株接种量、氮源种类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为10%,且采用大豆粉为氮源时,脲酶活性最高为32.9 mmol/min。对脲酶高产菌株的选育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芽孢八叠球菌 脲酶 亚硝基胍 诱变选育
下载PDF
土壤中产脲酶细菌的分离及其在微生物砂浆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萌 程晓辉 +1 位作者 杨钻 郭红仙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6,共4页
从土壤中筛选培育出一株脲酶高产菌株,经16S rDNA鉴定为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利用该菌株制备微生物砂浆,所制备的砂浆单轴抗压强度为2.4MPa。对所产生的物质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所形成的物质为方解石和球霰石,每克砂... 从土壤中筛选培育出一株脲酶高产菌株,经16S rDNA鉴定为迟缓芽孢杆菌(Bacillus lentus)。利用该菌株制备微生物砂浆,所制备的砂浆单轴抗压强度为2.4MPa。对所产生的物质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所形成的物质为方解石和球霰石,每克砂柱中碳酸钙的含量为163.15mg/g。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砂粒之间有球状及六面体状碳酸钙结晶生成,粘结后的砂柱中仍存在大量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芽孢杆菌 微生物矿化 碳酸钙 脲酶
下载PDF
牛田洋大桥主桥钢桁梁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琴 杨钻 王雷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4,共7页
汕头市牛田洋大桥主桥为(77.5+166.1+468+166.1+77.5)m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主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上层为双向8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下层为双线跨座式轨道交通。该桥采用半飘浮体系,纵、横向正交分离的减隔震约束体系。主梁采用... 汕头市牛田洋大桥主桥为(77.5+166.1+468+166.1+77.5)m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主桥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上层为双向8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下层为双线跨座式轨道交通。该桥采用半飘浮体系,纵、横向正交分离的减隔震约束体系。主梁采用带副桁的板桁结合钢桁梁结构,主桁采用三角桁,桁高11 m,2片主桁中心间距16 m;副桁上弦杆采用平行四边形箱形截面,弦杆顶板中心线间距37.2 m。主梁共63个节间,标准节间长15.1 m,主跨及次边跨公路桥面系采用纵横梁体系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板,边跨公路桥面系采用纵、横梁支撑的混凝土桥面板;下层轨道交通无桥面板,设置下平纵联。索梁锚固采用锚拉板式钢锚箱。主梁标准节段采用两节间大节段全焊制造。边跨、次边跨钢桁梁采用顶推法施工,主跨钢桁梁采用悬臂吊装法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公轨两用桥 钢桁梁 桥面板 平纵联 全焊节段 结构设计
下载PDF
榕江大桥总体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雷 陈政清 +2 位作者 梁立农 罗新才 杨钻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149,共6页
介绍了潮惠高速公路榕江大桥主桥总体设计、桥型方案研究及最终实施方案——柔梁矮塔斜拉桥的结构设计等内容。该桥采用双塔混合梁柔梁体系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采用辐射形布置,集中锚固于塔顶,成功解决了航运、航空高程限制问题和结构抗... 介绍了潮惠高速公路榕江大桥主桥总体设计、桥型方案研究及最终实施方案——柔梁矮塔斜拉桥的结构设计等内容。该桥采用双塔混合梁柔梁体系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采用辐射形布置,集中锚固于塔顶,成功解决了航运、航空高程限制问题和结构抗风、抗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江大桥 混合梁 柔梁体系 矮塔斜拉桥设计
原文传递
新时代背景下物理化学实验的课程思政教学初探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越 杨钻 《大学化学》 CAS 2021年第8期21-27,共7页
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介绍其化学化工学院在新时代背景下,深挖实验哲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关注实验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立足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聆听实验背后科学家的故事,学习科学家的精神,以及... 以辽宁师范大学为例,介绍其化学化工学院在新时代背景下,深挖实验哲学思想,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关注实验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立足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聆听实验背后科学家的故事,学习科学家的精神,以及重视研究设计型实验,强化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等,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初步探索,以期为高校实验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课程思政 物理化学实验
下载PDF
牛田洋大桥主桥结构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钻 王雷 +2 位作者 王景奇 孙向东 梁立农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共8页
汕头牛田洋大桥主桥为公轨两用半飘浮体系双塔斜拉桥,跨径布置为(77.5+166.1+468+166.1+77.5)m。公轨分层布置,上层通行8车道公路,下层通行双线跨座式轨道。主桥采用纵、横向正交分离的减隔震约束体系。主梁采用带副桁的板桁结合钢桁梁... 汕头牛田洋大桥主桥为公轨两用半飘浮体系双塔斜拉桥,跨径布置为(77.5+166.1+468+166.1+77.5)m。公轨分层布置,上层通行8车道公路,下层通行双线跨座式轨道。主桥采用纵、横向正交分离的减隔震约束体系。主梁采用带副桁的板桁结合钢桁梁,空间三角形桁式,桁高11 m、宽16 m,标准节间长15.1 m,采用大节段全焊制造。中跨、次边跨公路桥面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边跨公路桥面采用混凝土桥面板。塔柱采用厝角头造型,全高182.9 m,设3道横梁。塔柱基础采用哑铃形承台+大直径变截面钻孔灌注桩。斜拉索采用7 mm平行钢丝索,强度等级为1770 MPa。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大桥具备良好的静、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轨两用桥 斜拉桥 钢桁梁 板桁结合 全焊节段 约束体系 受力分析 桥梁设计
下载PDF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总体设计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钻 《广东公路交通》 2016年第3期39-42,66,共5页
结合大埔至潮州高速公路桥梁的总体设计与应用实践,对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布置、桥墩结构型式的选择、高墩桥梁的选型、大跨径桥梁设计、支座的选型和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同类工程桥梁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山区 桥梁 总体设计 高墩 大跨径桥梁
下载PDF
板桁结合梁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景奇 王雷 +2 位作者 华旭刚 杨钻 黄智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35-2042,共8页
为研究板桁结合梁的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以国内某拟建公轨两用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通过1:60缩尺比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在低阻尼条件下研究主梁的涡振性能及涡振主要诱因,进一步探究检修道栏杆形式、安装水平翼板以及间隔封闭检修道栏杆对板... 为研究板桁结合梁的涡振性能及抑振措施,以国内某拟建公轨两用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通过1:60缩尺比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在低阻尼条件下研究主梁的涡振性能及涡振主要诱因,进一步探究检修道栏杆形式、安装水平翼板以及间隔封闭检修道栏杆对板桁结合梁涡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板桁结合梁在成桥状态+3°风攻角下会发生大幅竖向及扭转涡振,而且桥面检修道栏杆和防撞栏杆是引起涡振的主要原因。改变检修道栏杆外形对竖向和扭转涡振的控制效果都不理想;安装水平翼板能够有效抑制竖向涡振,但是对扭转涡振的控制效果不佳;间隔封闭检修道栏杆对主梁竖向及扭转涡振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而且其控制效果与封闭栏杆的方式有关,而非仅取决于透风率的改变。从机理上看,这可能是因为间隔封闭检修道栏杆不仅改变了涡脱方式,而且削弱了涡激力沿跨向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板桁结合 气动特性 涡振 气动控制 风洞试验
下载PDF
梅州客都大桥总体设计
12
作者 杨钻 王雷 王景奇 《广东公路勘察设计》 2014年第4期7-10,13,共5页
广东梅州客都大桥主桥采用拱梁组合受力体系,跨径组合为2×80m,拱轴线为变异的二次抛物线。设计中对拱轴线的计算与选择、吊杆、系杆的选型与布置方式作了分析和探讨,针对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采用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介绍其设... 广东梅州客都大桥主桥采用拱梁组合受力体系,跨径组合为2×80m,拱轴线为变异的二次抛物线。设计中对拱轴线的计算与选择、吊杆、系杆的选型与布置方式作了分析和探讨,针对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采用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介绍其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以期对后续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二次抛物线 合理拱轴线 吊杆
下载PDF
梅州客都大桥总体设计
13
作者 杨钻 王雷 王景奇 《广东公路交通》 2014年第6期19-23,共5页
广东梅州客都大桥主桥采用拱梁组合受力体系,跨径组合为2×80m,拱轴线为变异的二次抛物线。设计中对拱轴线的计算与选择、吊杆、系杆的选型与布置方式作了分析和探讨,针对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采用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介绍其设计方... 广东梅州客都大桥主桥采用拱梁组合受力体系,跨径组合为2×80m,拱轴线为变异的二次抛物线。设计中对拱轴线的计算与选择、吊杆、系杆的选型与布置方式作了分析和探讨,针对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采用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介绍其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以期对后续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二次抛物线 合理拱轴线 吊杆
下载PDF
某斜拉桥主墩承台应力分析
14
作者 杨钻 《工程与建设》 2014年第6期758-760,共3页
某斜拉桥采用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主墩承台平面为哑铃型,并配以梅花布置状群桩基础。文章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其主墩承台在施工、成桥、正常使用工况以及船舶撞击偶然作用工况进行应力分析,掌握承台在各种不利工况下的应力状态,为承... 某斜拉桥采用双塔双索面半飘浮体系,主墩承台平面为哑铃型,并配以梅花布置状群桩基础。文章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其主墩承台在施工、成桥、正常使用工况以及船舶撞击偶然作用工况进行应力分析,掌握承台在各种不利工况下的应力状态,为承台的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承台 应力分析
下载PDF
拱涵结构的矢跨比分析
15
作者 杨钻 《山西建筑》 2011年第16期200-201,共2页
对拱涵设计过程中土压力的计算、计算模型的选择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分析了不同拱圈矢跨比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矢跨比的选择与跨径、地基抗力系数等因素相关,随着跨径、地基抗力系数的增大,最优矢跨比减小。
关键词 拱涵 结构设计 矢跨比
下载PDF
拱涵结构的矢跨比分析
16
作者 杨钻 兰南 《广东公路勘察设计》 2011年第2期12-15,共4页
对拱涵设计过程中土压力的计算、计算模型的选择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分析了不同拱圈矢跨比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矢跨比的选择与跨径、地基抗力系数等因素相关,4m跨径以下的拱涵当拱圈矢跨比为1/2时整体受力优于矢跨比为1/2... 对拱涵设计过程中土压力的计算、计算模型的选择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分析了不同拱圈矢跨比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矢跨比的选择与跨径、地基抗力系数等因素相关,4m跨径以下的拱涵当拱圈矢跨比为1/2时整体受力优于矢跨比为1/2.5和1/3拱涵,5m、6m跨径的拱涵矢跨比为1/2.5时的整体受力优于矢跨比为1/2和1/3的拱涵。随着跨径、地基抗力系数的增大,最优矢跨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涵 结构设计 矢跨比
下载PDF
口服湿热痹胶囊大鼠体内代谢产物分析
17
作者 李鑫 杨钻 +3 位作者 潘韬文 王嘉一 丁雪 李坤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鉴定湿热痹胶囊给予大鼠后血浆、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1 mm×50 mm,1.7μm),柱温40℃。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采用电喷雾电离离子源,... 目的鉴定湿热痹胶囊给予大鼠后血浆、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产物。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2.1 mm×50 mm,1.7μm),柱温40℃。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采用电喷雾电离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出湿热痹胶囊中7种入血的原型成分,在尿液中分析出湿热痹胶囊原型成分6种,粪便中分析出湿热痹胶囊原型成分11种。结论体内测得成分可能为湿热痹胶囊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痹胶囊 超高压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 代谢产物
下载PDF
柔梁矮塔斜拉桥抗震体系和减隔震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雷 梁立农 +2 位作者 罗霞 韩金豹 杨钻 《广东公路勘察设计》 2015年第2期13-18,共6页
柔梁密索体系矮塔斜拉桥以实桥个例出现,工程界多视其为常规斜拉桥的特例,现有研究。本文针对柔梁密索体系矮塔斜拉桥研究现状,以潮惠高速公路榕江大桥为依托,从减震机理出发,研究柔梁矮塔斜拉桥的合理结构体系和减震措施,并通过... 柔梁密索体系矮塔斜拉桥以实桥个例出现,工程界多视其为常规斜拉桥的特例,现有研究。本文针对柔梁密索体系矮塔斜拉桥研究现状,以潮惠高速公路榕江大桥为依托,从减震机理出发,研究柔梁矮塔斜拉桥的合理结构体系和减震措施,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进行验证。纵向加设粘滞阻尼器对塔顶位移及梁端位移能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对塔底受力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横向加设弹塑性钢阻尼器对主梁跨中横向位移及梁端位移能起明显的控制作用,对塔顶横向位移减震效果不太明显,但对索塔横向受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桥的分析研究填补了该类斜拉桥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梁矮塔斜拉桥 大跨径 抗震体系 减隔震措施 填补空白
下载PDF
榕江大桥总体设计
19
作者 王雷 梁立农 +1 位作者 罗新才 杨钻 《广东公路勘察设计》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介绍潮惠高速公路榕江大桥主桥总体设计、桥型方案研究及最终实施方案——柔梁矮塔斜拉桥的结构设计等内容。,该桥采用双塔混合梁柔梁体系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采用辐射形布置,集中锚固于塔顶,成功解决了航运、航窄高程限制问题和... 本文介绍潮惠高速公路榕江大桥主桥总体设计、桥型方案研究及最终实施方案——柔梁矮塔斜拉桥的结构设计等内容。,该桥采用双塔混合梁柔梁体系矮塔斜拉桥,斜拉索采用辐射形布置,集中锚固于塔顶,成功解决了航运、航窄高程限制问题和结构抗风、抗震问题,为以后同类情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梁体系矮塔斜拉桥 混合梁 榕江大桥 总体设计
下载PDF
劣化古建砖石砌体的微生物注浆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钻 程晓辉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53,共6页
微生物灌浆加固劣化砌体结构是在不适合使用石灰、水泥和环氧树脂等传统灌浆材料情况下,在被加固空腔内原位填充颗粒,使其作为加固材料的骨架,并通过注入微生物和胶凝溶液的方法,在填充颗粒孔隙内诱导生成碳酸钙、胶凝颗粒,形成具有一... 微生物灌浆加固劣化砌体结构是在不适合使用石灰、水泥和环氧树脂等传统灌浆材料情况下,在被加固空腔内原位填充颗粒,使其作为加固材料的骨架,并通过注入微生物和胶凝溶液的方法,在填充颗粒孔隙内诱导生成碳酸钙、胶凝颗粒,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微生物砂浆体。通过微生物加固实验室简化模型与现场灌浆试验等方法相结合,对高强度微生物砂浆加固各类劣化砌体的方法进行优化研究,为微生物灌浆技术应用于高质量砖石砌体文物建筑加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化砖石建筑 微生物注浆 实验室模型试验 原位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