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罗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替莫唑胺方案后线治疗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陈智 杨镇洲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735-740,共6页
目的评价安罗替尼(Anlotinib)联合卡培他滨/替莫唑胺(CAPTEM)方案在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患者后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二线化疗后进展脑转移的SCLC患者23例,后线治... 目的评价安罗替尼(Anlotinib)联合卡培他滨/替莫唑胺(CAPTEM)方案在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患者后线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二线化疗后进展脑转移的SCLC患者23例,后线治疗方案予Anlotinib靶向治疗联合CAPTEM方案抗肿瘤治疗。观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颅内无进展生存时间(i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纳入患者的PFS和iPFS;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相关数据的生存分析,评估该联合方案对晚期SCLC脑转移患者后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疗效分析: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0例,病情稳定10例,疾病进展3例;ORR为43.47%,DCR为86.95%。脑转移评估: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1例,病情稳定10例,疾病进展2例,iORR为47.82%。患者中位PFS为6.4(5.4,7.0)个月,iPFS为6.5(5.5,7.4)个月。单因素分析: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标准评分、同步颅内转移灶放疗对患者的PFS有一定影响(P<0.05),而体力状况ECOG评分、同步颅内转移灶放疗与患者的iPF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体力状况ECOG评分对患者的PFS及iPFS均具有显著影响(P<0.01)。23例患者未出现4级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常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30.43%(7/23)]、口腔黏膜炎[17.39%(4/23)]、高血压[26.08%(6/23)]、胃肠道反应[30.43%(7/23)]、食欲减退[21.73%(5/23)]、腹泻[13.04%(3/23)]等,均为1~2级;1例患者出现高血压3级不良事件,予高血压药物后控制良好,调整剂量后反应良好;所有患者无咯血、颅内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Anlotinib联合CAPTEM方案使SCLC脑转移患者在后线治疗中的疗效获益,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 脑转移 安罗替尼 卡培他滨 替莫唑胺 多线治疗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抑制Bcap-37细胞增殖与TGF-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镇洲 糜漫天 +2 位作者 朱俊东 张乾勇 熊继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抑制Bcap 3 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时TGF β和TGF β受体表达的改变。 方法 以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 3 7细胞 ,采用TGF β拮抗试验、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实验方法 ,检测大豆异黄酮作用后Bc...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抑制Bcap 3 7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时TGF β和TGF β受体表达的改变。 方法 以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 3 7细胞 ,采用TGF β拮抗试验、免疫细胞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实验方法 ,检测大豆异黄酮作用后Bcap 3 7人乳腺癌细胞TGF β1、TGF β2 及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3× 10 -5mol/L三羟异黄酮作用后Bcap 3 7细胞TGF β1、TGF β2 及受体表达增强 ,而二羟异黄酮处理组其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三羟异黄酮抑制Bcap 3 7细胞增殖同时伴有TGF β1、TGF β2 及受体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乳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PE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杨镇洲 陈幸华 +3 位作者 王东 向德兵 张曦 张沁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4-556,共3页
目的 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脱嘌呤 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 apyrimidinicendonu clease,APE1)基因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分析在MM细胞系KM3、32例MM患者 和10例正常... 目的 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患者脱嘌呤 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 apyrimidinicendonu clease,APE1)基因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分析在MM细胞系KM3、32例MM患者 和10例正常自愿者骨髓标本中检测APE1蛋白表达及定位,并且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其积分光密度值。结果 在阳性 对照的MM细胞系KM3中胞核、胞核 胞浆、胞浆均有APE1表达,其中尤以胞核明显。APE1胞浆阳性分度在正常对照组、 初治组、复发或难治组间依次增高(P<0.01,0.05)。结论 APE1蛋白表达强度与MM疗效有关,APE1基因表达增强可能 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APE1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用整合医学理念提高肿瘤内科临床带教质量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镇洲 蓝保华 +2 位作者 何昊 张志敏 李钱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5-996,共2页
临床带教是医学教育的必经历程,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依靠临床带教,临床带教是把书本知识理论转变为临床实际工作的过程,是培养临床医生工作能力的必然途径[1]。目前,我国临床医学课程因专业条款的不同划分越来越细化,虽然这种划分使... 临床带教是医学教育的必经历程,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依靠临床带教,临床带教是把书本知识理论转变为临床实际工作的过程,是培养临床医生工作能力的必然途径[1]。目前,我国临床医学课程因专业条款的不同划分越来越细化,虽然这种划分使得教师对这一部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更详细的阐述,专科医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掌握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疾病本身不是单纯发生在一个组织和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理念 临床带教质量 肿瘤内科 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课程 临床实际工作 临床医生 临床带教老师 工作能力 临床教学过程
下载PDF
血卟啉衍生物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肺腺癌细胞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镇洲 张云嵩 +4 位作者 李梦侠 曾林立 李增鹏 王东 王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4-496,共3页
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在体和离体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以MTT法检测HpD-PDT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的量效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在体和离体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以MTT法检测HpD-PDT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的量效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构建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通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HpD-PDT对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应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HpD-PDT作用后,A549细胞增殖受抑,凋亡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抑制效率依赖于HpD浓度及激光剂量;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肿瘤生长受抑、凋亡增加,也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pD-PDT可有效杀伤肺腺癌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光照疗法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系 肿瘤 小鼠
原文传递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大出血相关因素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杨镇洲 王阁 +4 位作者 雷新 余娴 马俊刚 全晋 王东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12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抢救治疗方法并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对9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经治疗达到止血目的,4例抢救失败死亡,病死率44.4%。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抢救治疗方法并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对9例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经治疗达到止血目的,4例抢救失败死亡,病死率44.4%。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出血原因较复杂,且病死率高,合理的治疗措施和及时预防处理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治疗 大出血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抑制BCap-3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镇洲 朱俊东 +3 位作者 糜漫天 张乾勇 周东明 郎海滨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13-914,共2页
采用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 - 37细胞 1~ 4d后 ,以生长曲线、3 H -TdR掺入试验反映其增殖活力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 :1~ 9×10 5mol/L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 - 37细胞 3~ 4d后 ,对BCap -37细胞... 采用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 - 37细胞 1~ 4d后 ,以生长曲线、3 H -TdR掺入试验反映其增殖活力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 :1~ 9×10 5mol/L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 - 37细胞 3~ 4d后 ,对BCap -37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 ,且与剂量及培养时间成正相关 ,而在相同剂量条件下二羟异黄酮对BCap - 37细胞生长无抑制作用。三羟异黄酮处理BCap - 37细胞 4d后 ,BCap - 37细胞的增殖指数明显下降 ,细胞主要阻滞于G1期。提示 :三羟异黄酮对BCa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乳腺癌 细胞增殖 BCAP-37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大豆异黄酮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镇洲 糜漫天 +3 位作者 朱俊东 张乾勇 周东明 郎海滨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 探讨大豆异黄酮抑制 BCa P- 3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 选择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 BCa P- 37细胞 ,采用生长曲线3H- Td R掺入试验及流式细胞分析等实验方法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 BCa P- 37增殖的抑制... 目的 : 探讨大豆异黄酮抑制 BCa P- 3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 选择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 BCa P- 37细胞 ,采用生长曲线3H- Td R掺入试验及流式细胞分析等实验方法 ,观察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 BCa P- 37增殖的抑制作用 ,同时用转化生长因子 (TGP) β拮抗试验、Western blot分析 ,检测 TGFβ1、TGFβ2 及受体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  (1~ 9)× 1 0 -5mol/L三羟异黄酮作用 3~ 4d可抑制 BCa P- 37细胞增殖 ,细胞受阻于 G1期 ,且 BCa P- 37细胞的TGFβ1、TGFβ2 及受体表达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增加。而二羟异黄酮处理组不明显。结论 : 三羟异黄酮抑制 BCa P- 37细胞增殖能力强于二羟异黄酮 ,三羟异黄酮可能通过诱导 TGF-β和 TGF-β受体表达的增加而抑制人乳腺癌细胞 BCa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乳腺癌 转子生长因子β 细胞增殖
下载PDF
APE1在PD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变化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镇洲 曾林立 +4 位作者 张云嵩 李梦侠 李增鹏 王东 王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552-2554,共3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表达的影响及疗效的关系。方法以Western blot分析PDT处理调控作用影响A549细胞APE1表达变化的时效关系,构建Ad5/F35-APE1 siRNA腺病毒干扰载体,通过Western b...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表达的影响及疗效的关系。方法以Western blot分析PDT处理调控作用影响A549细胞APE1表达变化的时效关系,构建Ad5/F35-APE1 siRNA腺病毒干扰载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其对APE1蛋白的敲低作用,设空白对照组、Ad5/F35-APE1 siRNA感染组、PDT组和Ad5/F35-APE1 siRNA+PDT组,采用MTT法观察不同组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PDT诱导A549细胞APE1蛋白表达增强在24h达到高峰,10MOI Ad5/F35-APE1 siRNA重组腺病毒感染A549细胞48h抑制APE1表达最为显著,MTT检测显示随光照剂量的增加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同时Ad5/F35-APE1 siRNA+PDT组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Ad5/F35-APE1 siRNA重组腺病毒能有效抑制PDT诱导的肺癌细胞APE1表达增加,明显增强PDT对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1 光动力疗法 肺腺癌 Ad5/F35-APE1siRNA重组腺病毒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细胞TGF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镇洲 糜漫天 +1 位作者 朱俊东 张乾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作用后 BCap- 37人乳腺癌细胞 TGFβ和 TGFβ受体表达的改变。方法 以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 BCap- 37细胞 ,采用 TGFβ拮抗试验、Western blot分析和原位杂交等实验方法 ,检测大豆异黄酮作用后 BCap- 37人...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作用后 BCap- 37人乳腺癌细胞 TGFβ和 TGFβ受体表达的改变。方法 以二羟异黄酮、三羟异黄酮处理 BCap- 37细胞 ,采用 TGFβ拮抗试验、Western blot分析和原位杂交等实验方法 ,检测大豆异黄酮作用后 BCap- 37人乳腺癌细胞 TGFβ1、TGFβ2 及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3× 1 0 -5mol/L三羟异黄酮作用后 Bcap- 37细胞 TGFβ1、TGFβ2 及受体表达增强 ,而二羟异黄酮处理组在相同作用浓度下其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三羟异黄酮可促进 Bcap- 37细胞 TGFβ1、TGFβ2 及受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乳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抗辐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镇洲 陈幸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7-469,共3页
关键词 抗辐射药物 细胞因子 含硫化合物
下载PDF
FDG PET显像在判断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病灶复发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镇洲 王阁 +6 位作者 王东 雷新 周芊 魏娜 余娴 马俊刚 全晋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20期2057-2058,共2页
目的探讨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随诊中的临床价值以及与CT、MRI的互补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放射治疗后6~8个月、CT和MRI检查考虑鼻咽病灶复发的6例鼻咽癌患者,随后行FDG PET检查,并均作病理活检... 目的探讨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随诊中的临床价值以及与CT、MRI的互补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放射治疗后6~8个月、CT和MRI检查考虑鼻咽病灶复发的6例鼻咽癌患者,随后行FDG PET检查,并均作病理活检。结果6例CT和MRI提示肿瘤复发的鼻咽癌患者,PET显示其中2例有局灶性FDG代谢明显增高,经病理活检,证实仅2例FDG摄取浓聚的病变为肿瘤复发。结论与CT和MRI检查相比,FDG 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定性诊断上具有明显优势,若结合CT或MRI的影像结果分析,取得局部病变的结构与代谢改变复合信息,对后期局部复发病灶的精确适形放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恶性肿瘤 FDG PET 放射疗法 CT MRI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特异的APE1siRNA在KM_3细胞中的转染与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镇洲 陈幸华 +3 位作者 张曦 彭贤贵 王东 杨志祥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308-1309,1312,共3页
目的观察APE1siRNA在KM3细胞内表达情况.方法将构建的MM特异APE1siRNA表达质粒pSilecer K-IE-IgP APE1siRNA与eGFP以脂质体共转染KM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通过Western blot分析验证APE1siRNA在KM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M... 目的观察APE1siRNA在KM3细胞内表达情况.方法将构建的MM特异APE1siRNA表达质粒pSilecer K-IE-IgP APE1siRNA与eGFP以脂质体共转染KM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通过Western blot分析验证APE1siRNA在KM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MM特异APE1siRNA表达质粒与eGFP共转染,转染效率约为38%~48%,且APE1siRNA转染细胞较对照组能有效敲除APE1基因表达.结论 APE1siRNA在KM3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涉RNA 多发性骨髓瘤 APE1 真核表达
下载PDF
双功能基因APE1对多发性骨髓瘤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镇洲 陈幸华 +3 位作者 王东 张曦 肖华亮 彭贤贵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MM细胞APE1基因表达及定位对MM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标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MM细胞系KM3,并在32例MM患者和10例正常自愿者骨髓标本中检测APE1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MM患者骨髓标本有APE1和CD38蛋白... 目的探讨MM细胞APE1基因表达及定位对MM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标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MM细胞系KM3,并在32例MM患者和10例正常自愿者骨髓标本中检测APE1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MM患者骨髓标本有APE1和CD38蛋白共表达;在作为阳性对照的MM细胞系KM3中胞核、胞核/胞浆、胞浆均有APE1表达,其中尤以胞核明显;APE1胞浆阳性分度在正常对照组、初治组、复发或难治组间依次增高(P<0.01或0.05)。结论APE1蛋白表达强度与MM疗效有关,APE1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APE1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的抗癌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镇洲 糜漫天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大豆异黄酮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 ,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植物雌激素 ,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抗癌效应 植物雌激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试论临床肿瘤学课程设立的意义及实习带教教员的选拔条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镇洲 周人杰 饶叶俊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1期75-76,共2页
肿瘤学是当今医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当前迫切要求建立具有肿瘤学自身学科特色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临床本科肿瘤学教学内容,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中开设肿瘤学课程;本文通过对临床肿瘤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四个条件的论述,探索临床肿瘤... 肿瘤学是当今医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当前迫切要求建立具有肿瘤学自身学科特色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临床本科肿瘤学教学内容,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中开设肿瘤学课程;本文通过对临床肿瘤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四个条件的论述,探索临床肿瘤学教师选拔制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学 临床教学 教师 选拔条件
下载PDF
APE1表达增强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对马法兰耐药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镇洲 王东 +3 位作者 谢家印 向德兵 肖华亮 彭贤贵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19期1445-1448,1452,共5页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 ase,APE1)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马法兰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荧光抗体免疫标记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观察KM3细...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 endonucle ase,APE1)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马法兰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荧光抗体免疫标记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观察KM3细胞、32例MM患者和10例正常自愿者骨髓标本APE1蛋白定位及表达,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0~15 μmol/L马法兰作用KM3细胞1~2 d后APE1表达的变化.结果:APE1和CD38蛋白在MM细胞存在共表达,APE1蛋白表达尤以细胞核周围表达明显;APE1阳性表达在正常对照组、MM初治组和MM复发或难治组间依次增高,P<0.05;马法兰可诱导KM3细胞APE1表达增强,并与其作用时间及剂量成正比.结论:APE1蛋白表达强度与MM疗效有关,且马发兰作用可诱导其表达增强,提示APE1基因表达增强可能在MM对马发兰耐药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血液学 多发性骨髓瘤/药理学 DNA-(无嘌呤或无嘧啶位点)裂合酶/遗传学 美法仑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白介素-6对马法兰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KM_3凋亡的影响
18
作者 杨镇洲 陈幸华 +3 位作者 王东 王阁 李忠俊 王吉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59-961,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在马法兰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凋亡效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技术(FACS)、DNA片段化百分率、凋亡细胞的原位检测(TUNEL法)和Westernblot分析,观察IL6对马法兰诱导KM3细胞凋亡的...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在马法兰诱导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KM3凋亡效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技术(FACS)、DNA片段化百分率、凋亡细胞的原位检测(TUNEL法)和Westernblot分析,观察IL6对马法兰诱导KM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IL6作用可使马法兰诱导的KM3细胞凋亡减少,同时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IL6可通过调节caspase3、caspase8表达保护马法兰诱导的KM3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肿瘤 白细胞介素6 马法兰 细胞凋亡
下载PDF
EphB4在三羟异黄酮抑制红系祖细胞分化中的作用研究
19
作者 杨镇洲 刘林 +3 位作者 陈幸华 刘红 李忠俊 王吉刚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309-1310,共2页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抑制红系祖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 选择三羟异黄酮处理脐血CD34+ 细胞 ,采用红系爆式集落计数、免疫表型分析等实验方法 ,观察三羟异黄酮对红系祖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同时用Westernblot分析检测EphB4酪氨酸磷酸化... 目的 探讨三羟异黄酮抑制红系祖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 选择三羟异黄酮处理脐血CD34+ 细胞 ,采用红系爆式集落计数、免疫表型分析等实验方法 ,观察三羟异黄酮对红系祖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同时用Westernblot分析检测EphB4酪氨酸磷酸化变化。结果  1 0~ 90 μmol/L三羟异黄酮作用 7~ 1 4d可抑制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和 glycophorinA蛋白表达 ,同时红系祖细胞EphB4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降低 ,并且三羟异黄酮抑制红系祖细胞分化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异黄酮 红系祖细胞 EPHB4 细胞分化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显微术在检测多发性骨髓瘤蛋白共表达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杨镇洲 王东 +3 位作者 陈幸华 张曦 肖华亮 彭贤贵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endonuclease,APEl)基因表达,探讨其与MM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标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分析MM细胞系KM3、32例MM患者和10例正常...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urinic/apyrimidinicendonuclease,APEl)基因表达,探讨其与MM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标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分析MM细胞系KM3、32例MM患者和10例正常自愿者骨髓标本中检测APE1蛋白表达及定位。结果:MM患者骨髓标本有Apel和CD38蛋白共表达;在作为阳性对照的MM细胞系KM3中胞核、胞核/胞浆、胞浆均有APEl表达,其中尤以胞核明显;APEl胞浆阳性分度在正常对照组、初治组、复发或难治组间依次增高(P<0.01或0.05)。结论:APEl蛋白表达强度与MM疗效有关,APEl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APEL DNA损伤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