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E-MRI定量参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与凝血功能状态的关系探究
1
作者 杨靖泽 尹劲 +3 位作者 胡清 杨海青 张涵 易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与凝血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正常关节受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与凝血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正常关节受检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相对增强(RE)、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相对增强(MRE)、最大强化斜率(Slope_(max))、最大增强(ME)],评价DCE-MRI定量参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DCE-MRI定量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分析DCE-MRI定量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DCE-MRI定量参数及凝血功能指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关系,DCE-MRI定量参数与凝血功能指标相关性。结果观察组RE、MRE、ME、Slope_(max)、AU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RE、ME、Slope_(max)、AUC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AUC值分别为0.719、0.767、0.800、0.834、0.814,联合预测AUC值最大为0.928;预后不良患者病程、关节压痛与肿胀指数、疾病活动度、RE、MRE、ME、Slope_(max)、AUC、FBG、D-D、PT、APTT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MRE、ME、Slope_(max)、AUC、FBG、D-D、PT、APTT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程,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疾病活动度及预后情况显著相关(P<0.05);RE、MRE、ME、Slope_(max)、AUC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FBG、D-D、PT、APTT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凝血功能状态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的可靠手段,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定量参数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新型改良3D PSI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胡清 李川 +2 位作者 史冲 阮默 杨靖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新型改良3D打印个体化导向(patient 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 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新型改良3D打印个体化导向(patient 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二〇医院10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KA治疗,研究组采用新型改良3D PSI辅助TKA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假体组件位置偏差、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下肢力线参数[冠状位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mechanical 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mLDFA)、下肢机械轴夹角(hip-knee-ankle,HKA)]、步态参数(支撑时间百分比、步幅、步速)、膝关节功能(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生活质量(arthritis impact measurement scale 2,AIMS2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2 d引流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患者LTC角、FFC角、HKA角、LFC角、FTC角偏差均较对照组小(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ROM、支撑时间百分比、步幅、步速均高于对照组,冠状位mLDFA、HKA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HSS评分高于对照组,AIMS2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改良3D PSI辅助TKA治疗KOA能优化手术情况,提高操作精度,改善患者下肢力线,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个体化导向 3D打印 下肢力线参数 膝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下载PDF
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涵 尹劲 +2 位作者 杨靖泽 黄杰平 周兆文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8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选取1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选取1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0,P<0.05)。研究组治疗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和12周后,研究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和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部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腰背痛疾病治疗成绩标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33%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骨折端的愈合,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脊柱微创手术 保守治疗 疼痛 神经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涵 尹劲 +2 位作者 杨靖泽 黄杰平 周兆文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第9期149-153,共5页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共计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拟行手术治疗,按照均等单盲方将80例患者...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共计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拟行手术治疗,按照均等单盲方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两组均给予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3 d和手术后1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IL-6、IL-8、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生活质量4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疼痛 血清炎性因子 并发症 生命质量
下载PDF
应用多种方法成功救治前臂毁损伤1例
5
作者 杨靖泽 李军 +1 位作者 林玮 施荣茂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F0003-F0003,F0004,共2页
肢体毁损伤的修复和重建是创伤骨科的难点,这种创伤往往造成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并伴有肌肉、血管、神经、肌腱的严重损伤。
关键词 前臂 毁损伤 骨折 封闭负压引流
下载PDF
维生素D水平与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非术椎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郎爱强 徐增辉 +3 位作者 孙启增 杨靖泽 贺云 段洪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980-983,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后非手术椎体发生骨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 目的研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后非手术椎体发生骨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行单节段双侧入路PVA治疗的112例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术前骨密度、术前25-羟基维生素D值、手术方式、手术椎体节段、术后复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值等资料,根据患者PVA术后是否发生非术椎骨折将所有患者分为骨折组和非骨折组,非骨折组患者51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73.3±9.7)岁。骨折组61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75.0±8.5)岁。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密度值、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组和非骨折组复查25-羟基维生素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再发骨折的风险大约是术后有抗骨质疏松治疗患者的4.13倍,术后补充维生素D,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值每提升1 ng/mL,再发骨折的风险降低约5.8%。结论PVA术后规律补充维生素D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减少PVA术后再发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强化术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25-羟基维生素D
下载PDF
智能红绿灯的发展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佳阳 李浩 杨靖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第10期256-257,共2页
当前交通拥堵已经成了常态,十字路口尤为严重.而现有的红绿灯控制大多采用固定配时方式,时常会出现不同方向上车流量不同但放行时间相同的,进而导致车辆堆积,造成路口交通拥塞,并且也可能出现交通盲指挥.为了使十字路口通行效率最大化,... 当前交通拥堵已经成了常态,十字路口尤为严重.而现有的红绿灯控制大多采用固定配时方式,时常会出现不同方向上车流量不同但放行时间相同的,进而导致车辆堆积,造成路口交通拥塞,并且也可能出现交通盲指挥.为了使十字路口通行效率最大化,引入智能红绿灯系统是必须的.该文介绍了国内外智能红绿灯数十年的研究历程.并且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视觉与云计算的智能红绿灯的研究探讨.应用智能红绿灯使各十字路口的车辆通行能力达到最大,进而大大提高出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红绿灯 通行效率 交通拥塞 计算机视觉 云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