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菜轮作下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慧 余端 +3 位作者 杭晓宁 马连杰 廖敦秀 卢文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0-556,共7页
【目的】分析稻菜轮作模式下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氮肥减量施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设置氮肥全量施用(T1)、氮肥减施(T2)、氮肥配施有机肥(T3)、不施氮肥(CK)4个处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其... 【目的】分析稻菜轮作模式下不同施氮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氮肥减量施用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设置氮肥全量施用(T1)、氮肥减施(T2)、氮肥配施有机肥(T3)、不施氮肥(CK)4个处理,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其对土壤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T1处理的细菌群落Chao1指数和Observed指数低于CK处理,T2、T3处理高于CK,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1、T2、T3处理的细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CK处理,差异不显著。T1、T2、T3处理的真菌Chao1指数和Observed指数均高于CK处理,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低于CK处理,差异不显著。微生物群落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4个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基本相似,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3处理的真菌群落组成与CK、T1、T2处理有一定的差异。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基本相似,4个处理的细菌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n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T2处理的绿弯菌门相对丰度最高,T3处理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施氮处理均降低了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相对丰度。真菌群落组成有一定的差异性,真菌优势菌群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T1处理增加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T2处理增加被孢霉门的相对丰度,T3处理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T2处理显著降低了大理石雕菌属(Marmoricola)相对丰度,T3处理显著增加腐质霉属(Humicola)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相对丰度,施氮处理均显著降低链格孢属(Alternaria)相对丰度。【结论】在水稻-茎瘤芥轮作模式下,与氮肥全量施用相比,减氮施肥和氮肥配施有机肥均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降低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差异不明显,其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大理石雕菌属、腐质霉属、青霉菌属和链格孢属相对丰度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菜轮作 氮肥减施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相对丰度
下载PDF
2006—2015年重庆市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杭晓宁 张健 +3 位作者 胡留杰 罗佳 马连杰 廖敦秀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4-531,共8页
利用2006—2015年重庆市农业生产统计数据,对全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分析,探讨造成碳排放和碳吸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所有排放因子中,氮肥的排放量和占比均最高,约为50%,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6... 利用2006—2015年重庆市农业生产统计数据,对全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估算、分析,探讨造成碳排放和碳吸收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所有排放因子中,氮肥的排放量和占比均最高,约为50%,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6年的51.35%下降到2015年的47.32%;水稻是重庆市第一大农作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碳吸收第一大来源,截至2015年,其全生育期碳吸收量达到4.099 5×106 t,占全市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的39.16%;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占同时期播种面积的比例也呈现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19.78%下降到2015年的17.44%,即农田生产产生的碳排放需要全市约1/5的播种面积来消纳;重庆市农田生态系统处于碳盈余状态,2015年达到了2.727 2×106 hm2,重庆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逐年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排放 碳吸收 碳足迹 重庆市
下载PDF
西南地区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5
3
作者 杭晓宁 罗佳 +7 位作者 张鹏程 李真熤 张健 胡留杰 余端 何为媛 周优良 廖敦秀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5,共8页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而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在系统梳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对气...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而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又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在系统梳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推动作用和适应气候变化下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考验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意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人口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已不能满足需求,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可以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生产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依据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进农业生产经验,提出了我国西南地区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建议对策,制定区域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政策制度,完善区域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技术措施,综合开发和因地制宜选择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气候智慧型农业
下载PDF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农业面源TN、TP排放特征分析
4
作者 杭晓宁 张健 +6 位作者 黄祥 胡留杰 廖敦秀 朱小坡 吴平 周余 张鹏程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8期59-63,共5页
为掌握丘陵山区农业面源TN、TP的来源,制定切实有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制度及措施,选取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为研究对象,以行政村为单元,运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村生活的TN、TP排放量。结果表明:... 为掌握丘陵山区农业面源TN、TP的来源,制定切实有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制度及措施,选取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为研究对象,以行政村为单元,运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村生活的TN、TP排放量。结果表明:李市镇农业面源TN、TP均表现为畜禽养殖>土地利用>生活源>水产养殖。TN、TP年排放量,土地利用中蔬菜地最大,分别占土地利用排放总量的32.25%、21.71%;畜禽养殖中生猪养殖最大,分别占畜禽养殖排放总量的32.56%、30.92%;鲢养殖分别占水产养殖排放总量的33.78%、36.49%;生活源中人粪尿导致的TN和生活污水导致的TP排放量,分别占生活源的50.90%和70.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TN TP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
下载PDF
不同轮作模式下稻田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慧 马连杰 +3 位作者 杭晓宁 朱金山 卢文才 廖敦秀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4-810,共7页
为探讨不同轮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设置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绿肥、水稻-冬闲4个处理,于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提取基因组DNA,构建文库,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 为探讨不同轮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设置水稻-小麦、水稻-油菜、水稻-绿肥、水稻-冬闲4个处理,于水稻收获后采集土壤样品,提取基因组DNA,构建文库,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门和属水平上的群落结构变化。从12个土壤样品中共获得24 537个细菌OUT和5 882个真菌OTU,其中,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为土壤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为优势真菌门。从门的分类水平看,不同轮作模式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群落各门类组成的比例发生改变。属水平的分析结果也表明,不同轮作模式土壤中细菌前20个优势属的丰度和真菌前10优势属的丰度同样发生明显改变。不同轮作作物改变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比例,水稻-绿肥和水稻-冬闲处理有益微生物比例高于其他处理。随着轮作作物的改变,土壤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轮作 土壤细菌 土壤真菌
下载PDF
一株产红色素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色素性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连杰 张慧 +3 位作者 杭晓宁 胡留杰 余端 廖敦秀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43-1746,1751,共5页
本研究对分离自重庆垫江稻田土壤的一株产红色色素细菌进行了形态学和16S rRNA序列鉴定,测定红色素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菌与多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16S rRNA序列一致;产生的色素在541 n... 本研究对分离自重庆垫江稻田土壤的一株产红色色素细菌进行了形态学和16S rRNA序列鉴定,测定红色素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菌与多株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16S rRNA序列一致;产生的色素在541 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与灵菌红素最大吸收峰接近,初步推测其为灵菌红素或其衍生物;该红色素在pH 6~11性质稳定;紫外光照射稳定性差,耐氧化能力较强,与还原剂产生沉淀;金属阳离子对该色素有不同程度的消色作用,Cu^(2+)消色作用最明显,遇SO_4^(2-)离子产生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红菌素 色素 黏质沙雷氏菌 16SrRNA
下载PDF
以农民为中心的参与式植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聂智星 杭晓宁 +4 位作者 罗佳 王苗 王云龙 吴小园 赵团结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8-55,共8页
常规育种体系无法满足欠发达边远地区和有机农业等异质环境下多目标的作物新品种需求。参与式植物育种(PPB)针对当地农民需求,突出农民主导和参与,可弥补常规育种体系的不足。PPB可提高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利用效率、提升农民技能和素质、... 常规育种体系无法满足欠发达边远地区和有机农业等异质环境下多目标的作物新品种需求。参与式植物育种(PPB)针对当地农民需求,突出农民主导和参与,可弥补常规育种体系的不足。PPB可提高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利用效率、提升农民技能和素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等组织的参与式育种研究计划,已选育数以百计的作物新品种,并不断完善PPB的亲本选配、后代选择、良种生产与推广等技术体系。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PPB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植物育种 常规育种 新品种 遗传多样性 可持续农业
下载PDF
缓控释肥组配对长江上游早熟杂交籼稻再生稻产量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巫军 段秀建 +8 位作者 杭晓宁 唐明瑜 姚雄 唐永群 刘强明 文明 肖人鹏 张现伟 李经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82,共9页
旨在研究长江上游再生稻区头季稻缓控释肥优化方案对早熟杂交籼稻头季稻和再生稻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以早熟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为材料,头季稻机插开展试验,设置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B-PCU... 旨在研究长江上游再生稻区头季稻缓控释肥优化方案对早熟杂交籼稻头季稻和再生稻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以早熟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为材料,头季稻机插开展试验,设置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B-PCU)、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处理(B-SRFB)、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基一蘖处理(BT-PCU)、缓释掺混肥一基一蘖处理(BT-SRFB)、当地常规施氮处理(CF)和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对照处理(CK)。结果表明,较CF处理,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头季稻产量降低,再生稻产量增加,差异不显著;缓释掺混肥增加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再生季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主要归因于有效穗明显增加,提高库容水平,一基一蘖处理>一次性基施处理。较CF处理,不同缓控释肥处理均降低头季稻花前的物质积累,但不同缓控释肥一基一蘖处理明显增加成熟期物质积累,归因于花后作物生长速率显著增加;再生季,不同施肥处理再生力相当,缓释掺混肥处理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CF和4个月树脂尿素,再生季作物生长速率明显增加,进而提高成熟期物质积累,其中,缓释掺混肥一基一蘖处理最高。说明长江上游早熟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在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中,头季稻采用缓释掺混肥组配尿素的施肥方式有利于中稻-再生稻群体光合产物积累和产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缓控释肥 产量 物质积累
下载PDF
菌渣栽培基质下不同施肥水平对羽衣甘蓝观赏性状及光合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留杰 杭晓宁 +2 位作者 马连杰 张健 廖敦秀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3期15-18,共4页
利用菌渣基质盆栽羽衣甘蓝,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0、3、4、5、6 g·株-1)的羽衣甘蓝观赏性状及光合色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菌渣基质栽培下,施用复合肥均有效提高了羽衣甘蓝的观赏性状指标和光合色素水平。羽衣甘蓝株高、茎粗、开... 利用菌渣基质盆栽羽衣甘蓝,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0、3、4、5、6 g·株-1)的羽衣甘蓝观赏性状及光合色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菌渣基质栽培下,施用复合肥均有效提高了羽衣甘蓝的观赏性状指标和光合色素水平。羽衣甘蓝株高、茎粗、开展度、叶片数等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均呈增加的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羽衣甘蓝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a/b比值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综上,菌渣作栽培基质原材料,配合复合肥可以有效满足羽衣甘蓝生长的养分需求,可作为羽衣甘蓝栽培基质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菌渣基质 观赏形状 光合色素
下载PDF
育苗基质不同配方对糯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留杰 聂明 +2 位作者 杭晓宁 张健 廖敦秀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4期71-74,共4页
试验设置6个处理,以商品泥炭基质为对照,分别按照5种竹渣配比,从理化性质、玉米幼苗形态指标、评价指标等几个参数综合考虑,综合评价育苗基质的效果。结果初步表明:育苗基质的容重为0.22~0.33 g·cm-3,基质通气孔隙度为5.08%~6.1... 试验设置6个处理,以商品泥炭基质为对照,分别按照5种竹渣配比,从理化性质、玉米幼苗形态指标、评价指标等几个参数综合考虑,综合评价育苗基质的效果。结果初步表明:育苗基质的容重为0.22~0.33 g·cm-3,基质通气孔隙度为5.08%~6.19%,基质总孔隙度为62.93%~70.34%,基质持水孔隙度为57.66%~65.27%,水汽比为9.63~12.86;综合玉米形态指标、评价指标等,E配方(竹屑、腐殖酸、粉煤灰、珍珠岩、蛭石按体积比7.0∶0.9∶0.1∶1.0∶1.0配制)与商品泥炭基质均无显著差异,且壮苗指数高于商品泥炭基质,可用作玉米育苗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基质 竹屑 理化性质 玉米幼苗 形态指标 评价指标
下载PDF
竹渣育苗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留杰 聂明 +3 位作者 杭晓宁 张健 廖敦秀 余端 《南方农业》 2018年第31期26-29,共4页
试验设置5个处理,以商品基质为对照,采用4种竹渣配比(自配基质1~4),从理化性质、黄瓜幼苗形态指标、评价指标等几个参数综合考虑,综合评价竹渣育苗基质培育黄瓜幼苗的效果。结果表明:自配基质的容重范围在0.42~0.47 g·cm-3,基质... 试验设置5个处理,以商品基质为对照,采用4种竹渣配比(自配基质1~4),从理化性质、黄瓜幼苗形态指标、评价指标等几个参数综合考虑,综合评价竹渣育苗基质培育黄瓜幼苗的效果。结果表明:自配基质的容重范围在0.42~0.47 g·cm-3,基质通气孔隙度在4.10%~4.87%,基质孔隙度在40.34%~45.18%,水汽比在9.30~10.59;自配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均好于商品基质,其中以自配基质1(竹渣、腐殖酸、园土、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4∶1∶2∶1∶2)效果最好。认为竹渣作为黄瓜育苗基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渣 育苗基质 理化性质 壮苗指数 生长函数 黄瓜
下载PDF
基于农民认知的农作物良种需求与推广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智星 罗佳 +3 位作者 王云龙 吴小园 王苗 杭晓宁 《中国种业》 2009年第6期10-12,共3页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农作物良种的推广现状和需求在农民认知、良种推广和种子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对良种的认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建立服务农民的高效作物良种推广体系,提高农民...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农作物良种的推广现状和需求在农民认知、良种推广和种子市场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对良种的认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建立服务农民的高效作物良种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技能和农作物生产的积极性等方面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新品种 农民需求 种子市场 参与式育种
下载PDF
中国再生稻田土壤培肥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成芳 胡红青 +7 位作者 曹凑贵 黄见良 周勇 朱建强 秦鱼生 杭晓宁 尧水红 张卫建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4期2666-2669,2721,共5页
综述了再生稻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剖析了再生稻田土壤培肥途径与机制,提出了秸秆还田、茬口期利用、深耕改土和合理施用有机肥等多途径培肥措施,旨在为中国再生稻生产和高产稻田培肥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再生稻 培肥 途径与机制
下载PDF
重庆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种类鉴定
14
作者 罗佳 杭晓宁 +3 位作者 汝学娟 胡明瑜 尹贤贵 潘光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516,共5页
为了明确危害重庆市番茄的根结线虫种类,于2020年,在重庆市潼南区、璧山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合川区、江津区等主要蔬菜基地利用5点取样法采集番茄根结线虫病根样品,分离根结线虫,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种类鉴定。... 为了明确危害重庆市番茄的根结线虫种类,于2020年,在重庆市潼南区、璧山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合川区、江津区等主要蔬菜基地利用5点取样法采集番茄根结线虫病根样品,分离根结线虫,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根结线虫雌成虫为白色柠檬形,雌虫会阴花纹接近圆形,线纹呈波浪形,没有明显的侧线,背弓高,呈梯形,顶部平滑,这些特征与报道的南方根结线虫形态特征相似;研究发现,根结线虫DNA只有用南方根结线虫特异性引物能扩增出目的片段,对该扩增出的目的片段的测序结果进行blastn比对,发现该片段与南方根结线虫的一段cDNA序列(Sequence ID:JK286281.1)一致性为93.75%。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本研究中危害重庆番茄的根结线虫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该研究结果对重庆番茄根结线虫病害防治以及抗根结线虫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根结线虫 病原 种类鉴定
原文传递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意义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杭晓宁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年第11期48-49,共2页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各行各业均已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以农业机械化发展最为明显,新技术、新机具在相继投入使用的同时,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环节,仍会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 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各行各业均已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以农业机械化发展最为明显,新技术、新机具在相继投入使用的同时,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生产环节,仍会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为有效改善此种现状,综合分析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发展对策,希望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化 新技术 新机具 推广意义 发展对策
下载PDF
鲲鹏展翅九万里
16
作者 杭晓宁 《中国军转民》 2004年第6期24-27,共4页
航空工业多年形成了“摊子大、战线长、劳动生产率低下、专业化程度低和投资主体单一”的结构性矛盾。这是困扰和制约集团公司发展的“瓶颈”。而改革重组和结构调整正是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战略性举措。不改革、不调整只有“死路”一... 航空工业多年形成了“摊子大、战线长、劳动生产率低下、专业化程度低和投资主体单一”的结构性矛盾。这是困扰和制约集团公司发展的“瓶颈”。而改革重组和结构调整正是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战略性举措。不改革、不调整只有“死路”一条。2000年9月,刘高倬总经理明确指出航空工业战略性重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他说,当今世界并购浪潮风起云涌,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做大做强,这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就航空工业来看,不少企业专业不精,能力较弱,“大杂烩”、“小蚂蚁”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果不进行整合,就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更谈不上参与国际竞争。一、紧紧围绕大集团战略发展目标,以改革和结构调整为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航一集团 大集团战略 中国航空工业 结构调整 流程再造 管理创新 企事业单位 机制创新 核心竞争力 战略重组
下载PDF
新路标:探索发展之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民品发展工作会议侧记
17
作者 杭晓宁 《中国军转民》 2000年第7期30-32,共3页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民品发展工作会议是一次抓紧研究和落实集团公司民品发展战略的重要会议。江泽民总书记近来对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指示,特别是寓军于民。
关键词 民品发展 中国航空工业 国防科技工业 寓军于民 江泽民 战略 总书记 技术创新 发展战略 汽车零部件
下载PDF
寓军于民 军民结合 能军能民 以民养军 开创民品发展新局面——中航第一集团公司召开第一次民品发展工作会议
18
作者 杭晓宁 郎素芳 《中国军转民》 2000年第7期29-30,共2页
8月23日~25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一次民品发展工作会议在洛阳召开。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高倬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关键词 民品发展 国防科技工业 中国航空工业 三个代表 总经理 江泽民 寓军于民 总书记 军民两用技术 洛阳
下载PDF
农业机械使用中的维修与节能环保要求
19
作者 杭晓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0408-0409,共2页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越发重视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与发展,只有在农业机械设计环节充分融入节能环保设计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农业机械节能环保优势。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机维修特点及节能环保技术要求,针对农业...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越发重视节能环保型农业机械的应用与发展,只有在农业机械设计环节充分融入节能环保设计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凸显农业机械节能环保优势。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机维修特点及节能环保技术要求,针对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常见维修及节能环保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维修 节能环保 问题 措施
下载PDF
分析农牧业机械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20
作者 杭晓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1期0421-0422,共2页
随着农牧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化农业已经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实际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仍然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及管理工作质量低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农牧业机械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本... 随着农牧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化农业已经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实际农业机械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仍然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及管理工作质量低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利于农牧业机械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以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从农牧业机械管理工作常见的问题入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业 机械 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