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现状调查
1
作者 林伟龙 王惠 杨文静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现状,为我国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网”平台向各级肿瘤专业质控中心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有222家质控中心参与调查,其中195家(87.... 目的了解我国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现状,为我国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网”平台向各级肿瘤专业质控中心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有222家质控中心参与调查,其中195家(87.84%)挂靠在临床科室,166家(74.77%)有经费预算;省级质控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和重点工作相比市级/区县级质控中心开展更好;参与调查的质控中心均建立了工作联系,但仍存在部分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挂靠单位、上级质控中心对辖区质控中心的支持和指导力度不够等问题。结论为进一步推进肿瘤专业质控中心建设,应侧重对基层质控中心建设的政策支持,重点加强质控中心内部建设,加快完善质控网络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质控体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术后行内固定治疗对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林伟龙 林宇超 郑晓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研讨外固定支架术后行内固定治疗对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5月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莆田九十五医院骨科收治的142例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 目的研讨外固定支架术后行内固定治疗对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5月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莆田九十五医院骨科收治的142例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在外伤清创后,直接行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外伤清创后行外固定联合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骨痂形成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9.33±3.18)分、(87.99±5.1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08、7.432,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及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后先实施外固定支架术,再行内固定治疗,有助于骨折部位的快速愈合,使关节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改善炎性因子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二者联合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干开放性骨折 外固定支架术 内固定治疗 骨折愈合 并发症
下载PDF
传统锁定钢板与MIPPO双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观察
3
作者 刘磊 蓝芳 林伟龙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12期2294-2297,共4页
目的探讨传统锁定钢板与微创经皮钢板(MIPPO)双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旨在为后续内固定手术方案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其中33例接受传统... 目的探讨传统锁定钢板与微创经皮钢板(MIPPO)双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旨在为后续内固定手术方案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其中33例接受传统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案治疗(对照组),另27例接受MIPPO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案治疗(试验组);比较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开始扶拐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HSS评分优良率、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开始扶拐负重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痂形成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HS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伸直和屈曲角度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相比,MIPPO双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微创经皮钢板 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伟龙 朱越峰 李连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85-487,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经验。方法 对 7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 (6 3例 )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6例 )。结果 行内固定治疗者患肢功能的优良率为 80 .9% (5 1/ 6 3例 ) ...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经验。方法 对 7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 (6 3例 )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6例 )。结果 行内固定治疗者患肢功能的优良率为 80 .9% (5 1/ 6 3例 ) ,并发症发生率多。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患肢功能的优良率为 93.8%(15 / 16例 )。结论 对无手术禁忌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尽可能行假体置换术 ,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治疗 外科手术 内固定 老年人
下载PDF
黄燕基于“情志—气机—肝轴”论治顽固性失眠 被引量:6
5
作者 林伟龙 张新春 黄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8-719,共2页
文章介绍了黄燕教授从"情志—气机—肝轴"论治顽固性失眠的经验。情志不畅则气机逆乱,肝失疏泄,导致五脏气血紊乱,容易诱发失眠。治疗上应注重调畅情志和疏泄肝气的结合,肝郁为根,情志不舒为本,标本兼治,方能使人体复归"... 文章介绍了黄燕教授从"情志—气机—肝轴"论治顽固性失眠的经验。情志不畅则气机逆乱,肝失疏泄,导致五脏气血紊乱,容易诱发失眠。治疗上应注重调畅情志和疏泄肝气的结合,肝郁为根,情志不舒为本,标本兼治,方能使人体复归"昼精夜瞑"的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 情志—气机—肝轴 经验
原文传递
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四肢淋巴水肿远期疗效观察——附32例报告 被引量:10
6
作者 林伟龙 范永前 李连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83年至1989年32例采用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9~15年随访。结果:患者肢体周径缩小,皮肤柔软,丹毒发作完全控制19例,占59.4%。偶有丹毒...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83年至1989年32例采用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9~15年随访。结果:患者肢体周径缩小,皮肤柔软,丹毒发作完全控制19例,占59.4%。偶有丹毒发作9例,占28.1%。无效4例,占12.5%。结论:应用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减少感染发作,具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水肿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丹毒
下载PDF
合作学习方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林伟龙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6-128,118,共4页
采用实验研究、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等方法,对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实施合作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和主... 采用实验研究、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等方法,对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实施合作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能促使学生更快掌握篮球的技战术能力,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 教学 合作学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林伟龙 蓝芳 林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9期1514-1515,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强化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8例。根据术前和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矢...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强化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表现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8例。根据术前和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oswes州功能障碍指数(ODI)及随访期间固定失败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25±6.4)个月。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60.2±27.8)min;术中出血量40~80ml,平均(65.2±225)ml。伤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522±36)%改善至术后1周(90.4±2.2)%及末次随访的(89.6±28)%;伤椎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30.2±43)°改善至术后1周的(7.1±12)°及末次随访的(7.8±1.3)°;ODI评分由术前(6612±271)分改善至术后1周的(2272±3.14)分及末次随访的(2455±3.74)分。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面Cobb角、ODI平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比较,伤椎前缘高度比、OD|、矢状面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神经功能损伤、内固定失败情况及后凸畸形再发。结论经皮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骨水泥成形术可恢复伤椎高度,改善后凸畸形,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安全、可靠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 椎体成形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4
9
作者 林伟龙 李连生 马元璋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年第4期210-211,共2页
采用殷华符评分标准,对84例“经后路脊髓前外侧减压术”患者的术前病程和术后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病程在一年之内施行手术者,术后达到“基本实现日常生活”者平均为90.7%;而术前病程超过一年者,术后“基本实现日常... 采用殷华符评分标准,对84例“经后路脊髓前外侧减压术”患者的术前病程和术后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病程在一年之内施行手术者,术后达到“基本实现日常生活”者平均为90.7%;而术前病程超过一年者,术后“基本实现日常生活”平均为31.6%(P<0.01)。术前病程在一年之内与一年以上相比术后优良率有极显著差异。我们认为:脊髓型颈椎病应尽早手术,以不超过一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型 外科手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椎板棘突翻转回植和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颈椎管狭窄
10
作者 林伟龙 李连生 范永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87-888,共2页
目的探讨椎板切开后部分椎管后壁缺损及固定等难题,防止椎板移位及再关门。方法用微型风动摆锯沿关节突内侧切开两侧椎板,将椎板、棘突和黄韧带复合体整块取下。再行两侧神经根管内口扩大术及脊髓前外侧减压术。然后将椎板、棘突和黄韧... 目的探讨椎板切开后部分椎管后壁缺损及固定等难题,防止椎板移位及再关门。方法用微型风动摆锯沿关节突内侧切开两侧椎板,将椎板、棘突和黄韧带复合体整块取下。再行两侧神经根管内口扩大术及脊髓前外侧减压术。然后将椎板、棘突和黄韧带复合体翻转回植。结果3例病人术后3个月和半年复查X线片和CT显示:椎板骨性融合,颈椎活动度好。平均随访31月,临床症状无复发。结论通过侧翻棘突椎板黄韧带复合体可以增加椎管的矢状径。侧翻后椎管后壁覆盖充分,有效保护脊髓,防止术后的瘢痕再压迫。两侧骨性融合后可以增加脊柱后柱的支持作用,从而增加脊柱后方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颈椎前凸,防止由于椎板广泛切除后所产生的鹅颈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成形术 颈椎管狭窄
下载PDF
自信心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及培养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伟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第15期123-124,共2页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的主要进攻技术,也是得分的唯一手段,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信心"因素对篮球投篮命中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信心是比赛过程中充分发挥技能的重要推动力,是良好身体、技战术和心理训练的...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的主要进攻技术,也是得分的唯一手段,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信心"因素对篮球投篮命中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信心是比赛过程中充分发挥技能的重要推动力,是良好身体、技战术和心理训练的结果。成功和艰苦的训练造就自信心,而自信心控制着运动员的成功和挫折,然而使运动员成为一名充满自信的球员并非易事,本文就培养适宜自信心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信心培养 投篮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灌木枝叶中微量元素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伟龙 王正海 +2 位作者 王娟 蒋丽怡 范朝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0-435,共6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植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关键技术是消除植物样品的有机基体效应,本文通过预处理方法中的酸消解体系、称样量和消解方式消除其影响。以国家标准物质灌木枝叶组合样(GBW07603)为材料进行研究,对比分...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植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关键技术是消除植物样品的有机基体效应,本文通过预处理方法中的酸消解体系、称样量和消解方式消除其影响。以国家标准物质灌木枝叶组合样(GBW07603)为材料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硝酸-过氧化氢、硝酸-氢氟酸、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3种酸溶体系的消解效果,以确定最佳酸溶体系,进而定量研究2种称样量(50 mg和100 mg)和3种消解方式(密封高压二次消解、密封高压一次消解、微波消解)的消解效果,并以In作为内标采用ICP-MS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酸溶体系的消解效果最好;50 mg的测定值更接近于参考值;微波消解法的测定值明显偏低,而密封高压二次消解法是灌木枝叶样品预处理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枝叶 微量元素 酸溶体系 称样量 消解方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236
13
作者 杨丰建 林伟龙 +4 位作者 朱炯 黄东辉 沈海敏 张琪 朱越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6例,其中61例82个椎...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06例,其中61例82个椎体接受PVP治疗,男21例29个椎体,女40例53个椎体,年龄65~96岁,平均78.3岁;45例55个椎体接受PKP治疗,男17例21个椎体,女28例34个椎体,年龄68~90岁,平均77.1岁。术前及术后1d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测量伤椎高度,随访伤椎高度丢失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PVP组术前和术后1d VAS分别为6.7±1.4分和2.1±0.7分,PKP组分别为6.9±1.2分和2.2±0.9分,每组术后VAS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间点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55例、PKP组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8个月。PVP组和PKP组术后伤椎高度分别较术前增加2.4±1.8mm和9.2±2.2mm,术后12个月随访伤椎高度分别丢失0.8±0.5mm和1.9±0.8m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组术中骨水泥渗漏28例33个椎体,PKP组15例17个椎体,PKP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PVP组(P<0.05)。随访期间PVP组发生相邻椎体骨折9例,PKP组6例,两组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较好;PKP的复位效果优于PVP,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术后椎体高度再次丢失较明显;两者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血骨代谢指标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旭 林伟龙 +4 位作者 李慧林 刘伟 朱晓颖 张雪梅 范永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6-707,710,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日趋增高。据报道,到2050年全世界的髋部骨折人数将达到626万,其中亚洲将占50%以上。此类骨折继发于严重的骨质疏松,尤其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合并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目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日趋增高。据报道,到2050年全世界的髋部骨折人数将达到626万,其中亚洲将占50%以上。此类骨折继发于严重的骨质疏松,尤其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常合并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目前国内外学者均主张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患者 骨代谢指标 围手术期 髋部骨折 人口老龄化 骨质疏松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与终板关系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上进 林伟龙 +4 位作者 潘依潇 许乐洋 朱越峰 曹旭海 范永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骨水泥与终板关系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行PVP术治疗84例单一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伤椎...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骨水泥与终板关系对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行PVP术治疗84例单一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伤椎正侧位X片和CT检查显示骨水泥与终板的接触情况分为骨水泥与终板接触组(40例,平均年龄76.88岁)和骨水泥与终板非接触组(44例,平均年龄77.96岁),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灌注量、手术时间、伤椎高度恢复率、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丢失率、术后矢状位Cobb角变化值和骨水泥渗漏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术前血钙和磷水平、骨密度值、术前椎体压缩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与终板接触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率和术后矢状位Cobb角变化值明显小于非接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水泥渗漏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与终板的接触可减少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且并不增加骨水泥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终板 经皮椎体成形术 椎体高度丢失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II术后骨密度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旭 林伟龙 +3 位作者 程群 朱晓颖 张雪梅 范永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II内固定术后髋关节骨密度的变化情况,为防止术后内固定失败和再发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1天应用双能X线吸光测定法(DXA)分别测定其健侧和患侧髋关...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PFNAII内固定术后髋关节骨密度的变化情况,为防止术后内固定失败和再发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例符合条件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术后1天应用双能X线吸光测定法(DXA)分别测定其健侧和患侧髋关节骨密度,嘱患者术后6周开始在助步器辅助下功能锻炼并坚持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3。对术后3个月按时到诊随访的患者再次测量双侧髋关节骨密度,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较术后1天的患侧髋关节分区BMD除了粗隆间内区(R3)、粗隆间外区(R4)和全患侧髋关节区(RG)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区(R1、R2、R5、R6、R7、R8、R9)均有显著性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6.982%、4.447%、10.483%、11.810%、8.624%、8.017%和8.342%,下降速度的顺序依次为R6>R5>R7>R8>R9>R1>R2。健侧髋关节除Ward’s三角区(Ward’s)的BMD值有显著升高外,股骨颈区(Neck)、股骨大粗隆区(Troch)、股骨粗隆间区(Inter)和健侧全髋部区(Total)的BMD值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PFNAII术后可能由于应力遮挡造成了髓内钉周围骨量丢失,积极地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指导其在术后尽可能早地开始功能锻炼对减少内固定失败和预防再骨折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II 术后 骨密度
下载PDF
血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与骨组织钙、磷及金属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林上进 程群 +4 位作者 邵云潮 齐进 钱念东 林伟龙 范永前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513-518,共6页
目的研究血骨代谢指标及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与骨组织不同区域骨钙、磷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明确骨矿物质元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股骨... 目的研究血骨代谢指标及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与骨组织不同区域骨钙、磷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明确骨矿物质元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进行骨组织取材,运用X线聚焦荧光能谱仪检测骨组织皮质骨区域、松质骨区域及交界区域的钙、磷、锰、铁、铜、锌元素含量比重,控制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因素,运用偏相关分析研究血骨代谢指标和BMD与骨钙磷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25羟维生素D3[25 hydroxy vitamin D3,25(OH)D3)]与松质骨区域的骨铜和锌含量呈正相关(r=0.589、0.494,P=0.002、0.012);血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与交界区域的骨钙、铁、锌含量呈正相关(P=0.009、0.011、0.025),相关系数分别为0.568、0.554、0.498,而与骨磷含量呈负相关(r=-0.582,P=0.007)。全髋BMD值与骨铁含量可能存在负相关性(r=-0.472,P=0.089),大粗隆BMD值与松质骨区域的骨钙含量呈负相关性(r=-0.621,P=0.031),与骨磷含量呈正相关性(r=0.690,P=0.013)。结论充足的维生素D3可能促进机体锌和铜元素的吸收以提高BMD和增加骨量。大粗隆部BMD值的下降可能与松质骨区域骨钙含量比重上升导致金属微量元素含量比重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代谢 骨密度 金属微量元素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髋部骨折1266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37
18
作者 尹英民 林伟龙 +1 位作者 沈海敏 郑松柏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索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期对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08年-2012年1266例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髋部骨折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好发季节、骨折类型... 目的探索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期对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08年-2012年1266例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髋部骨折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好发季节、骨折类型、主要伴发病等的分布以及治疗方式、转归、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髋部骨折患者平均年龄为76.77±12.26岁,女性为78.83土10.20岁,显著高于男性的72.60土14.75岁,P〈0.001;全组老年人占89.42%,发病高峰年龄段为80~89岁,占42.1%,男女比例1:2.01。好发季节为冬季。老年患者的致伤原因以跌倒为主(91.08%)。1266例髋部骨折患者中,股骨颈骨折占48.34%,股骨粗隆间骨折占51.03%,股骨头骨折占0.63%。股骨粗隆间骨折平均年龄为78.69土11.39岁,显着高于股骨颈骨折的74.77±12.83岁,P〈0.001。髋部骨折的基本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占86.02%;中青年组手术治疗的有效(痊愈+好转)率为100%,老年组为98.76%,老年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24%(12/966)。老年组的住院天数(20.5±9.5)d较中青年组(16.9±7.7)d长。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人均费用:老年组为(5.16±1.82)万元,高于中青年组的(3.98±2.70)万元,从2008年(4.03±2.28万元)到2012年(5.51±1.90万元)逐年增高。结论髋部骨折是以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以跌倒为主要致伤原因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虽然有较大风险,但仍是其主要有效治疗手段;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住院时间较长,费用较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 流行病学 老年人
下载PDF
镇痛混合剂关节周围注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丰建 林伟龙 +4 位作者 沈海敏 黄东辉 范永前 陈聪 蔡晓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3-445,共3页
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是TKA术后有60%的患者伴有重度疼痛。围手术期镇痛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有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临床观察 关节周围 镇痛 混合剂 深静脉血栓形成 应用 注射
下载PDF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的疗效及其受关节软骨退变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丰建 陈聪 +2 位作者 黄东辉 张云海 林伟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2-645,共4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髌股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的疗效以及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对此产生的影响。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61例因髌股外侧压迫综合征引起髌股关节疼痛的患者行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中在关节镜下对...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髌股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的疗效以及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对此产生的影响。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61例因髌股外侧压迫综合征引起髌股关节疼痛的患者行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中在关节镜下对病变软骨进行Outerbridge分级并根据软骨损伤程度进行分组,术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术前和术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61例均获随访6~12个月。手术后6个月,镜下关节软骨退变分组为Ⅱ~Ⅲ组的患者在不稳定、肿胀、疼痛、爬楼梯以及下蹲等多个项目中的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镜下关节软骨退变分组为Ⅰ组的患者只在疼痛、爬楼梯以及下蹲3个项目中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镜下关节软骨退变分组为Ⅳ组的患者则在所有评分项目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是治疗髌股外侧压迫综合征引起的髋骨关节痛的有效方法;手术效果与术前软骨退变的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软骨面轻度或中度退变的效果良好,但是对于严重的髌股关节病变的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外侧支持带松解 髌股关节炎 关节软骨退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