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磷酰胺(CTX)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卵巢功能受损及闭经情况影响
1
作者 林千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63-0066,共4页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接受环磷酰胺治疗,对于女性患者的卵巢功能受损、闭经情况等产生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卵巢功能受...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接受环磷酰胺治疗,对于女性患者的卵巢功能受损、闭经情况等产生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卵巢功能受损与闭经发生的情况。结果 本研究之中,99例患者中卵巢功能受损50例,占比50.51%,闭经18例,占比18.18%;患者在治疗后,其E2(雌二醇)与治疗前相比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FSH(血清促卵泡刺激素)、补体C3、补体C4等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受损患者的情况,其中30-40岁与20-30岁组别的患者发生卵巢功能受损与闭经的情况较15-20岁组别的患者;其中30-40岁患者出现闭经与卵巢功能损伤时,环磷酰胺的剂量较20-30岁组别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女性患者在接受环磷酰胺治疗的过程中,会对患者的卵巢功能产生损伤作用,且与年龄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普遍年龄较大的患者,出现卵巢功能损伤时,环磷酰胺的剂量较小。故此,分析该内容,可以更好的维护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闭经 环磷酰胺 卵巢功能受损 女性患者
原文传递
贝利尤单抗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林千祺 许夏雨 +6 位作者 邢诒喜 黄美琼 姚奇岑 陈艺玲 梁金 周秋梅 陈维飞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天津市儿童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SLE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天津市儿童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SLE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观察组患者加予注射用贝利尤单抗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量表、系统性狼疮活动测量表、英国狼疮评价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2、辅助性T细胞17、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5.38%比11.54%,P>0.05)。结论贝利尤单抗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SLE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免疫学指标和炎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贝利尤单抗 吗替麦考酚酯 临床疗效 炎性指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泰它西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Ⅲ-Ⅴ型活动性狼疮肾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千祺 许夏雨 +5 位作者 邢诒喜 黄美琼 姚奇岑 陈艺玲 梁金 陈维飞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泰它西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中重型活动性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中重型(Ⅲ-Ⅴ型)活动性LN患者9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 目的探讨泰它西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中重型活动性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中重型(Ⅲ-Ⅴ型)活动性LN患者90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标准方案治疗(先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后口服甲泼尼龙片,并口服来氟米特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诱导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注射用泰它西普腹部皮下注射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CD_(19)+B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补体C3和C4、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及尿红细胞数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29.55%比19.57%,P>0.05)。结论泰它西普联合标准方案治疗Ⅲ-Ⅴ型活动性LN,可有效控制患者的SLE-DAI评分及相关肾脏损害指标,调节免疫功能,并缓解肾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活动性狼疮肾炎 免疫功能 泰它西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伴或不伴抗磷脂综合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差异和意义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邢诒喜 陈维飞 +3 位作者 许夏雨 林千祺 姚奇岑 李建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18-2923,共6页
背景抗磷脂综合征(APS)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伴APS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预后较差。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炎性因子生成的关键调节剂,在SLE和APS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关于血清VEGF与APS和SLE关系的研究较少... 背景抗磷脂综合征(APS)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伴APS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预后较差。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炎性因子生成的关键调节剂,在SLE和APS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关于血清VEGF与APS和SLE关系的研究较少。目的检测并分析伴或不伴APS的SLE患者血清VEGF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就诊的女性SLE患者84例,其中伴APS37例(APS组),不伴APS47例(无APS组)。同期选取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年龄与SLE患者匹配的女性健康受试者3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治疗药物、疾病活动度、疾病损害程度、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SLE患者血清VEGF水平为(417.1±410.4)ng/L,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76.5±33.0)ng/L〕(P<0.05)。APS组年龄、病程、泼尼松剂量、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合作诊所损伤指数(SLICCDI)、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肌酐、蛋白尿、抗ds-DNA抗体阳性率、IgG型抗心磷脂抗体(ACL)、IgM型ACL、血清VEGF水平均高于无APS组,清蛋白低于无APS组(P<0.05)。血清VEGF水平与年龄、病程、SLICCDI、ESR、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肌酐、蛋白尿、IgG型ACL、IgM型ACL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血清VEGF水平与泼尼松剂量、SLEDAI、抗ds-DNA抗体阳性呈正相关,与清蛋白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SR、白细胞计数、蛋白尿、抗ds-DNA抗体阳性、血清VEGF是SLE患者伴APS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VEGF诊断SLE患者伴AP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0,95%CI(0.56,0.84),截断值为126.0ng/L,灵敏度为72.0%,特异度为60.0%。结论伴有APS的SLE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无APS的SLE患者高,且血清VEGF是SLE患者伴APS的影响因素,血清VEGF对SLE患者伴APS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提示SLE患者血清VEGF水平升高可能提示伴有A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磷脂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诊断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依那普利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邢诒喜 陈维飞 +4 位作者 姚奇岑 林千祺 梁金 黄美琼 张瑞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构建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探讨依那普利对肾脏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10 mg/(kg·d)]依那普利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20 mg/(kg·d)]依那普利组(高剂量组),每组15... 目的构建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探讨依那普利对肾脏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10 mg/(kg·d)]依那普利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20 mg/(kg·d)]依那普利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和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肾小管损伤评分分别为0.12±0.02、4.12±0.61、3.11±0.34、2.47±0.2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肾小管损伤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1)。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肾间质纤维化评分分别为0.26±0.05、3.64±0.53、2.48±0.36、1.83±0.22,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肾间质纤维化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65、TGF-β1和Smad3蛋白相对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1),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依那普利可以抑制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抗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肾间质纤维化 核因子κB(NF-κB)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下载PDF
心脏康复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室复极指数的影响
6
作者 邢诒喜 陈维飞 +3 位作者 许夏雨 林千祺 姚奇岑 李建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6期2679-2683,共5页
目的评估心脏康复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室复极指数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作为观察组及50名年龄和性别与观察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普通12导心电图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和健康对照者心室复极... 目的评估心脏康复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室复极指数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作为观察组及50名年龄和性别与观察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普通12导心电图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和健康对照者心室复极参数,包括最大QT(QTmax)间期和最小QT(QTmin)间期及校正最大QT(cQTmax)间期、校正最小QT(cQTmin)间期和离散度(QTd)、校正离散度(cQTd),JT间期和校正JT(cJT)间期,Tp-e间期和校正Tp-e(cTp-e)间期,Tp-e/QT和Tp-e/cQT比值。通过比较心脏康复前后心电图、运动耐量试验(MET、VO2max)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度评分28(DAS28)、健康评定问卷(HAQ)评分差异,并评价6周心脏康复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cQTmax和QTmin间期、QTd、cQTd、Tp-e和cTp-e间期、Tp-e/QT和Tp-e/cQT比值增高。心脏康复治疗后,除QTd外,其他各项心室复极指标均降低;CRP、DAS28和HAQ降低(P<0.05),MET和VO2max升高(P<0.05)。结论应用心脏康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助于改善病人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心室复极指标,运动耐量试验参数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特征指标变化可能有助于改善心脏康复结束时心室复极指标cQTd、cJT和Tp-e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心脏康复 心室复极指数
下载PDF
肌炎抗体谱与特发性炎性肌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奇岑 邢诒喜 +6 位作者 林千祺 梁金 黄美琼 许夏雨 陈艺玲 陈玉雅 陈维飞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747-754,共8页
目的 分析海南地区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患者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和肌炎相关性抗体(MAAs)的阳性率及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确诊IIMs患者7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 目的 分析海南地区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患者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和肌炎相关性抗体(MAAs)的阳性率及临床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确诊IIMs患者78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的MSAs和MAAs的阳性率,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最新EULAR/ACR分类标准,本队列中33.3%的患者被确定为可疑IIMs。多发性肌炎(PM)是最常见的临床亚型。MSA的阳性率为82.1%,其中以抗Jo-1抗体、抗SRP抗体最常见,阳性率分别为41.0%、25.6%。在IIMs的4个临床亚型中,仅有抗MDA5抗体在无肌病性皮肌炎(ADM)阳性率明显升高,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肺部损害严重,尤其以快速进展性的肺疾病为主,并与皮肌炎(DM)经典皮疹呈相关性。抗合成酶抗体(ASAs)与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ILD)呈相关性。抗SRP抗体阳性率为25.6%,90.0%患者出现在PM,与血清CK、LDH、吞咽困难呈相关性。抗NXP2抗体、抗TIF1-γ抗体阳性率低,其中1例抗TIF1-γ抗体患者病理诊断为胆管癌。MAAs阳性率为61.5%,最常见的MAAs是抗RO-52抗体(56.4%),并与关节炎、技工手呈相关性。抗Ro-52抗体与抗Jo-1抗体显著相关。结论 大多数IIMs患者存在MSAs和MAAs阳性,并与临床亚型、临床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MSAs可能在IIMs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炎特异性抗体 肌炎相关抗体 特发性炎性肌病 肌炎自身抗体 海南 热带
原文传递
以胸锁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不典型痛风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姚奇岑 陈维飞 +6 位作者 邢诒喜 许夏雨 梁金 林千祺 黄美琼 陈艺玲 陈玉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典型痛风的诊治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痛风患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胸锁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不典型痛风患者的诊治经过,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例男性患者,32岁,表现为无诱因下反复出现胸锁关节的肿... 目的探讨不典型痛风的诊治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痛风患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胸锁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不典型痛风患者的诊治经过,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例男性患者,32岁,表现为无诱因下反复出现胸锁关节的肿胀和疼痛,活动后加重,查血尿酸468μmol/L,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自身抗体阴性,双源CT提示双侧胸锁关节、第1~6胸肋关节周围可见尿酸盐沉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及苯溴马隆降尿酸治疗。结论不典型痛风临床上少见,易漏诊、误诊,针对不典型部位的痛风需仔细甄别,双源CT可检出尿酸盐沉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不典型 痛风石 胸锁关节 双源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