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林善锬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广智 林善锬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6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防治 糖尿病性肾病 访谈录 终末期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国际糖尿病联盟 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 教授
下载PDF
肾脏和肾神经在应激、钠盐所致高血压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林善锬 邹文泉 +1 位作者 陈靖 李鹏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3,共7页
本工作采用电生理、生化、放免、电镜等方法,探讨了慢性应激和盐致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系统和肾脏功能的改变。实验在雄性SD大鼠上进行。结果表明:(1)高盐大鼠肾血浆流量(RPF)和尿钠排泄明显增加,而应激大鼠RPF显著下降... 本工作采用电生理、生化、放免、电镜等方法,探讨了慢性应激和盐致高血压大鼠交感神经系统和肾脏功能的改变。实验在雄性SD大鼠上进行。结果表明:(1)高盐大鼠肾血浆流量(RPF)和尿钠排泄明显增加,而应激大鼠RPF显著下降。(2)电镜显示高盐大鼠近曲和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及线粒体变大,应激则使细胞萎缩、线粒体变小。(3)高盐大鼠肾皮质NaKATP酶活性下降,应激可使其恢复。(4)频谱分析显示应激大鼠低频波动(02~09Hz)明显增加。(5)应激导致大鼠肾素活性(P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升高,并能使高盐大鼠低PRA和ANGⅡ水平升高。(6)大鼠去除双侧肾神经后,应激无法造成血压升高、RPF下降和PRA、ANGⅡ上升。上述结果提示:肾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介导的肾脏机制,可能在应激和/或盐致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高盐饮食 高血压 肾脏机制 交感神经系统
下载PDF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善锬 陈靖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287-290,共4页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 肾功能衰竭 病理
下载PDF
静脉注射和口服活性维生素D_3治疗尿毒症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善锬 钱家麒 +6 位作者 汪关煜 吴兆龙 徐琴君 唐令诠 崔若兰 冯菡芳 梅长林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18-521,共4页
目的 以口服活性维生素 D3( 罗钙全) 冲击治疗为对照,观察和比较静脉注射活性维生素 D3( 溉纯) 治疗尿毒症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甲旁亢)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血浆完整甲状旁腺激素(i P T H) 浓度,64 例... 目的 以口服活性维生素 D3( 罗钙全) 冲击治疗为对照,观察和比较静脉注射活性维生素 D3( 溉纯) 治疗尿毒症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甲旁亢)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血浆完整甲状旁腺激素(i P T H) 浓度,64 例患者分为轻、中、度重度甲旁亢组,3 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溉纯治疗组,分别给予2μg 、3μg 、4μg 罗钙全口服或溉纯静脉注射,观察治疗前后 P T H、 A K P、钙和磷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溉纯组间的 P T H 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轻、中度甲旁亢组i P T H 显著下降,两组下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但对重度甲旁亢,溉纯抑制 P T H 分泌优于口服罗钙全组( P<0 .05) ,而高血钙副作用则低于后者。结论 溉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旁亢安全、有效,副作用小。与口服罗钙全冲击治疗比较,静脉注射溉纯更适于重度甲旁亢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甲状旁腺 机能亢进 维生素D3
下载PDF
1996年美国肾脏病学年会介绍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善锬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9-92,共4页
1996年美国肾脏病学年会介绍林善锬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肾脏病科(上海,200040)1996年第29届全美肾脏病学年会(ASN)于11月3~6日在新奥尔良市举行。大会共有论文摘要3478篇,分细胞与转运生理;临床肾... 1996年美国肾脏病学年会介绍林善锬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肾脏病科(上海,200040)1996年第29届全美肾脏病学年会(ASN)于11月3~6日在新奥尔良市举行。大会共有论文摘要3478篇,分细胞与转运生理;临床肾脏病学;透析;血流动力学与血管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学术会议 美国
下载PDF
重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营养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林善锬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69-670,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血液透析 营养治疗 慢性肾脏疾病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认识的演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善锬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3-5,共3页
  1 RAS认识的历史演变   1898年Tiegerstedt和Bergman在肾脏提取物中发现升压物质并称之为肾素.1934年Goldblatt发现狗肾动脉狭窄可以产生高血压,之后Skeggs等先后从血中分离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   1 RAS认识的历史演变   1898年Tiegerstedt和Bergman在肾脏提取物中发现升压物质并称之为肾素.1934年Goldblatt发现狗肾动脉狭窄可以产生高血压,之后Skeggs等先后从血中分离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等,进而又发现AngⅡ可以刺激醛固酮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局部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酶 蛋白酶 氯沙坦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肾脏病——新理论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林善锬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27-133,共7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RAS(图1)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I(ATI)、血管紧张素Ⅱ(ATⅡ),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等五大部分组成。肾素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42kD,主要在肾脏合成。循环中的肾素是以非活化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RAS(图1)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I(ATI)、血管紧张素Ⅱ(ATⅡ),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等五大部分组成。肾素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42kD,主要在肾脏合成。循环中的肾素是以非活化的前肾素(porenin)形式存在,约占90%以上,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形成活化肾素。血管紧张素原是肾素作用的底物,在肝脏合成,是一种分子量52~62kD之间的巨大α<sub>2</sub>球蛋白,其N端10个氨基酸经肾素裂解后形成AT I。肺部含有丰富的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开搏通 高血压模型 滤过分数 临床实践 糖尿病大鼠 普利 系膜细胞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几个关键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善锬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 肾疾病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血流动力学 发病机制 出球小动脉 肾脏血流 高灌注 肾脏损害 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糖过高 山梨醇 多元醇 蛋白尿 尿成分异常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恶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善锬 沈雯 《医师进修杂志》 2000年第6期5-7,共3页
关键词 恶性高血压 肾小动脉硬化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从肾脏、体液平衡角度对高血压发病机理的最新认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善锬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高血压是一种由多病因诱发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常合并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本病的发病机理,尽管根据基本病因不同而有差异,但肾脏对体液平衡的调节失常是共同机理。导致这种失常的原因包括遗传基因异... 高血压是一种由多病因诱发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常合并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本病的发病机理,尽管根据基本病因不同而有差异,但肾脏对体液平衡的调节失常是共同机理。导致这种失常的原因包括遗传基因异常、环境因素,以及心血管、肾脏结构改变等三部分。异常基因主要有影响血管活性、肾对水盐调节的一大类血管活性物质,包括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心钠素、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等。另一大类为影响脂质代谢的一组基因,包括胰岛素、载脂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结构 体液平衡 血管紧张素原 心钠素 载脂蛋白 血管舒缓素 激肽系统 血管活性物质 发病机理 盐调节
下载PDF
重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体化”治疗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善锬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体化”治疗 并发症 合并症 生活质量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与心血管病的相互关系——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善锬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3期201-203,共3页
关键词 慢性肾病 心血管疾病 肾功能障碍
下载PDF
肾小球疾病急诊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善锬 马骥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7年第1期20-22,共3页
肾小球疾病急诊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林善锬马骥,上海200040本文拟就肾小球疾病急诊的主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特点,以及治疗的主要关键讨论如下。肾小球疾病急诊的主要病因与发病机制肾小球疾病急诊主要是指在肾小球疾... 肾小球疾病急诊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林善锬马骥,上海200040本文拟就肾小球疾病急诊的主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特点,以及治疗的主要关键讨论如下。肾小球疾病急诊的主要病因与发病机制肾小球疾病急诊主要是指在肾小球疾病基础上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急诊 诊断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由来性血管活性因子与肾脏病的临床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善锬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9-102,共4页
传统上认为,血管内皮的主要功能仅仅是调节血管对血浆的选择性通透,以及防止血液成份的凝聚等。近年来发现,它还参与血管本身的生长、修复、部分器官血循环的自我调节,特别是通过其分泌舒张与收缩的体液因子,广泛地与许多神经、激素及... 传统上认为,血管内皮的主要功能仅仅是调节血管对血浆的选择性通透,以及防止血液成份的凝聚等。近年来发现,它还参与血管本身的生长、修复、部分器官血循环的自我调节,特别是通过其分泌舒张与收缩的体液因子,广泛地与许多神经、激素及血液中其它成份如血小板等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因子 临床关系 内皮素 EDRF 血管收缩 细胞生长 系膜细胞增生 实验观察 血管平滑肌细胞 肾小球系膜细胞
下载PDF
急性肾衰诊断与治疗进展 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善锬 《医师进修杂志》 1997年第10期505-507,共3页
急性肾衰诊断与治疗进展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肾脏病科(200032)林善锬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指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肾脏功能急剧的减退,从而产生一系列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急性肾衰诊断与治疗进展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肾脏病科(200032)林善锬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指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肾脏功能急剧的减退,从而产生一系列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情况。临床可以由多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干预肾脏病慢性进展 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几个关键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善锬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13-514,共2页
关键词 肾疾病 慢性 生存质量
下载PDF
高钙血症肾病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善锬 曹琼芳 《新医学》 1996年第5期232-233,共2页
高钙血症肾病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肾脏科(200040)林善锬,曹琼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由于高血钙(血钙>2.75mmol/L)而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高钙血症肾病。高钙血症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高钙血症肾病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肾脏科(200040)林善锬,曹琼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由于高血钙(血钙>2.75mmol/L)而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高钙血症肾病。高钙血症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见的原因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血症 肾病 并发症
下载PDF
肾脏疾病中的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13
19
作者 林善锬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2年第5期283-283,共1页
代谢综合征是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组疾病的集聚 ,主要包括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糖耐量低减 )、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微量白蛋白尿等代谢异常 ,而这些成分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诊... 代谢综合征是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组疾病的集聚 ,主要包括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糖耐量低减 )、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微量白蛋白尿等代谢异常 ,而这些成分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诊断筛查这些病人并且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 0 0 2年 4月 6日在上海和平饭店召开了“罗格列酮在代谢综合征治疗中的意义”专家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内分泌学科、心血管学科、肾脏学科和消化学科的专家对于代谢综合征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研讨会由内分泌专家瑞金医院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陈家伦教授和心脏病专家中山医院心血管科诸骏仁教授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胰岛素抵抗 病因 PPAR-Γ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善锬 《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1999年第5期10-15,共6页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 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重点介绍了肾组织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高血压、血管活性物质、生长因子、反应氧代谢产物及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糖基化产物 蛋白激酶C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