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激素对去卵巢家兔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林国生 李庚山 +2 位作者 黄从新 刘军 罗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14-817,共4页
目的 :探讨胆固醇饲养的去卵巢兔接受 17β -雌二醇 (17β -estradiol,E2 )替代治疗后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DL ,oxLDL)的变化及其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全部兔切除双侧卵巢 ,喂饲含 1 5 %胆固醇的标准颗粒饲... 目的 :探讨胆固醇饲养的去卵巢兔接受 17β -雌二醇 (17β -estradiol,E2 )替代治疗后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idizedLDL ,oxLDL)的变化及其与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方法 :全部兔切除双侧卵巢 ,喂饲含 1 5 %胆固醇的标准颗粒饲粒。 2周后随机分成 4组 ,其中 3组分别用E2 1mg ,2mg和 4mg替代治疗 ,另 1组为对照组。分别在用E2 后 0 ,3 ,8,12周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oxLDL水平 ,用计算机测定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结果 :17β -雌二醇替代治疗后 ,血清SOD明显上升 (P <0 0 5 ) ,而血浆oxLDL水平和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显著降低 (P <0 0 1) ,且与E2 有量效关系。全部实验兔血浆oxLDL水平和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 (r=0 74,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去卵巢家兔 动脉粥样硬化 LDL
下载PDF
氨力农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环核苷酸和胞浆游离钙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国生 胡昭明 +1 位作者 赵华月 官淑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1期681-683,共3页
国产氨力农使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环腺苷酸含量和胞浆游离钙浓度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普萘洛尔不能阻止氨力农所致的环腺苷酸含量上升。
关键词 氨力农 药理学 心肌细胞 环核苷酸 胞浆游离钙
下载PDF
心房纤颤药物复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林国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8年第4期208-211,共4页
心房纤颤药物复律研究进展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林国生综述李庚山审校心房纤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Af本身可引起心腔扩大,促发心功能不全,快速Af可诱发室速和室颤,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慢性... 心房纤颤药物复律研究进展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林国生综述李庚山审校心房纤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Af本身可引起心腔扩大,促发心功能不全,快速Af可诱发室速和室颤,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慢性Af还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药物疗法 药物复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脏病的基因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国生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8期337-339,共3页
随着CCU的建立和介入治疗的开展.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诸如缺血性心源性猝死,冠脉成形术后冉狭窄.冠脉搭桥术后血管吻合端的闭塞,等等.仍然是有待攻克的难题。80年代以来,大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证实,缺血性心脏病... 随着CCU的建立和介入治疗的开展.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诸如缺血性心源性猝死,冠脉成形术后冉狭窄.冠脉搭桥术后血管吻合端的闭塞,等等.仍然是有待攻克的难题。80年代以来,大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证实,缺血性心脏病与基因的结构或表达异常有密切关系,并采用基因修饰或基因失活方法进行动物实验,取得了满意结果。因此,认为基因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基因治疗 CDNA RV载体
下载PDF
雌激素与冠心病 被引量:6
5
作者 林国生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1997年第8期326-329,共4页
雌激素具有调节脂质代谢、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扩张血管等作用,能防止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高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冠心病 雌激素 脂质代谢 动脉血管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内源性雌激素对去卵巢兔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6
作者 林国生 李庚山 +2 位作者 黄从新 刘军 罗新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7年第4期38-40,共3页
30只成年雌兔随机分成去卵巢组和对照组,并给予高胆固醇食料。测定血清雌激素、SOD和oxLDL的变化以及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结果,去卵巢后血清雌激素浓度,SOD活力显著下降(P<0.01);血浆oxLDL水平和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明显上升(P... 30只成年雌兔随机分成去卵巢组和对照组,并给予高胆固醇食料。测定血清雌激素、SOD和oxLDL的变化以及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结果,去卵巢后血清雌激素浓度,SOD活力显著下降(P<0.01);血浆oxLDL水平和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明显上升(P<0.01),二者呈正相关(r=o.76,P<0.01)。提示内源性雌激素具有抑制oxLDL生成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 被引量:183
7
作者 徐年卉 林国生 +1 位作者 付洁 王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工程论”对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实行“监、控、管”三位一体化管理 ,加强宏观控制 ,制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则及管理制度 ,实行院科两级考核 ,限制二线药使用权 ,全面... 目的 探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工程论”对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实行“监、控、管”三位一体化管理 ,加强宏观控制 ,制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则及管理制度 ,实行院科两级考核 ,限制二线药使用权 ,全面监测临床用药状况 ,定期向临床反馈。结果 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得到了控制 ,科室年平均使用率为 6 1.2 5 % ,全院一线、价廉、窄谱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为 80 .5 6 % ,单用一种抗菌药物治疗者占 75 .70 % ,临床微生物送检率 >80 % ,月抗菌药物消耗量与药品总消耗量比值下降 ,最低为 2 8.2 5 %。结论 开展在职教育 ,实行限制性使用抗菌药物 ,加强“监、控、管”力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限制性使用 管理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闪电监测定位仪资料的江门地区闪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卓宏 梁敏妍 +3 位作者 于东海 梁军 林国生 黄嘉佑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4-528,共5页
基于闪电监测定位仪数据资料,对广东省江门市2008—2011年的逐日闪电数据进行相关、因子和序列突变等统计分析研究。得到结论:闪电物理量中的总闪数序列能够较好地代表闪电频数物理量;总闪数和日雷电小时的候际、月际变化序列能较好地... 基于闪电监测定位仪数据资料,对广东省江门市2008—2011年的逐日闪电数据进行相关、因子和序列突变等统计分析研究。得到结论:闪电物理量中的总闪数序列能够较好地代表闪电频数物理量;总闪数和日雷电小时的候际、月际变化序列能较好地反映雷暴数和降水量的候际、月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反映对流活动的情况;利用总闪数的候突变,可以作为华南夏季风爆发时间的预测指标之一;日雷电小时的突然增加,可以作为江门地区汛期开始时间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 闪电气候特征 总闪数 日雷电小时 突变分析
下载PDF
心肌直接接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心肌样分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汪蕾 林国生 +3 位作者 蒋学俊 杨波 郭军 刘维新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3-395,F003,共4页
目的应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CM)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共培养的方法模拟心肌内环境,研究模拟环境下MSCs分化为CM的相关因素及其适宜条件。方法利用CM与MSCS不同比例直接接触和非直接接触共培养的方法模拟心肌微环境,分析MSCS形态... 目的应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CM)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共培养的方法模拟心肌内环境,研究模拟环境下MSCs分化为CM的相关因素及其适宜条件。方法利用CM与MSCS不同比例直接接触和非直接接触共培养的方法模拟心肌微环境,分析MSCS形态和结构蛋白表达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直接接触共培养的MSCS与CM同步搏动,表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且MSCs与CM等比例培养时分化率最高;而在缺乏直接接触条件下,单纯的CM条件培养液无法单独诱导MSCS的横向分化。结论与CM间的直接接触为诱导MSCS分化为CM的必需条件,共培养的细胞密度对于诱导分化率有影响,条件培养液则非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心肌样分化 心肌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心肌细胞共培养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蕾 林国生 +2 位作者 杨波 郭军 刘维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06-909,共4页
目的在体外以新生大鼠心肌细胞(CM)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共同培养的方式模拟心肌微环境,研究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机制。方法分离大鼠MSCs在体外培养纯化后进行细胞标记,将已标记的MSCs分别与搏动的CM、停止搏动的CM以及心肌细胞条... 目的在体外以新生大鼠心肌细胞(CM)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共同培养的方式模拟心肌微环境,研究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机制。方法分离大鼠MSCs在体外培养纯化后进行细胞标记,将已标记的MSCs分别与搏动的CM、停止搏动的CM以及心肌细胞条件培养液混合培养。分别在共培养后第4、5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MSCs细胞中的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Troponin T)。结果与搏动的CM共培养后第4天MSCs出现自发收缩,与CM同步搏动并表达Troponin T,而在抑制心肌细胞搏动或缺乏与心肌直接接触的情况下MSCs未出现上述变化。结论说明在与CM直接接触的前提下,CM对MSCs的机械牵拉刺激为诱导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必须条件。单纯的心肌细胞条件培养液则非关键因素。了解M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机制对于寻找适宜的细胞移植条件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培养 分化 心肌
下载PDF
HACCP验证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国生 丁琦 冯四明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2-555,共4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并运行了HACCP体系。但不少食品生产企业在应用HACCP原理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时,没有根据企业的情况科学系统地进行危害分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HACCP计划,造成出口产品在HACCP申请官方验证审核中遇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并运行了HACCP体系。但不少食品生产企业在应用HACCP原理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时,没有根据企业的情况科学系统地进行危害分析,制定出切实有效的HACCP计划,造成出口产品在HACCP申请官方验证审核中遇到了很多问题。笔者根据近十年来的一线验证体会,提出7类常见问题供大家交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坨CP 验证 常见问题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对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彬 林国生 +1 位作者 张艳 陈洪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大鼠骨髓,体外分离扩增培养MSCs,HO-1腺病毒转染。结扎左前降支1 h后,分别将HO-1-MSCs、MSCs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脏梗死...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大鼠骨髓,体外分离扩增培养MSCs,HO-1腺病毒转染。结扎左前降支1 h后,分别将HO-1-MSCs、MSCs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脏梗死区周边,对照组注射等量PBS。移植后第4 d,Westernblotting检测梗死区周边HO-1蛋白、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ELISA检测梗死区周边组织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第7 d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变化。4周后,取梗死区周边心肌行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CD34因子染色。结果:Adv-HO-1转染MSCs后获稳定表达;HO-1蛋白在HO-1-MSCs组的表达明显高于MSCs组和对照组(P<0.01);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它2组(P<0.01);细胞因子VEGF、bFGF的表达不同程度地高于其它2组(P<0.01)。HO-1-MSCs组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其它2组(P<0.01)。移植4周后,HO-1-MSCs组梗死区周边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MSCs组和对照组(P<0.01),HO-1-MSCs组心室壁变厚,心室腔明显缩小,胶原蛋白沉积减少。结论:HO-1修饰的MSCs分泌细胞因子协同HO-1蛋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血管新生,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血红素氧化酶-1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郭军 鲍翠玉 +1 位作者 林国生 杨波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建立便捷,成熟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本实验对常用的培养方法加以改进.采用胰蛋白酶及Ⅰ型、Ⅱ型胶原酶共同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并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活力及纯度进行鉴定。结果:分离... 目的:建立便捷,成熟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方法:本实验对常用的培养方法加以改进.采用胰蛋白酶及Ⅰ型、Ⅱ型胶原酶共同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并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活力及纯度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的心肌细胞存活率为96%,培养3d后有60-80%的细胞开始搏动,搏动频率平均50次/min,心肌细胞纯度在75%以上。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是成熟,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大鼠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建立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的方法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彬 林国生 +8 位作者 蔡军 江洪 杨波 蒋学俊 王腾 代治国 范国华 余奇劲 宋健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8-119,126,i002,共4页
目的 比较化学消融法和射频消融法在建立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中的特点和各自优点。方法 将12只Yorkshire猪随机分成两组,化学消融组(6只)于房室交界区采用注射无水乙醇或 37%福尔马林的方法建立房室传导阻滞;射频消融组(6只)于koch三... 目的 比较化学消融法和射频消融法在建立房室传导阻滞动物模型中的特点和各自优点。方法 将12只Yorkshire猪随机分成两组,化学消融组(6只)于房室交界区采用注射无水乙醇或 37%福尔马林的方法建立房室传导阻滞;射频消融组(6只)于koch三角处采用放电的方法建立房室传导阻滞。两实验组心电监护示房室分离为术终。两组在完成房室传导阻滞术后,观察并比较术后 4 周记录的心电图和 Holter。结果 射频消融组成功率大于化学消融组(射频消融组为 83 %,化学消融组为 50 %),手术并发症化学消融组显著高于射频消融组。化学消融组感染发生率为 50 %,大出血发生率为 30 %,死亡率 33.3 %,射频消融组相应为 0 %,0 %,0 %。结论射频消融法较化学消融法简便、安全且并发症少,在有条件的实验室,应优先选用射频消融法建立缓慢型心律失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阻滞 疾病模型 动物 方法
下载PDF
人HCN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军 林国生 +6 位作者 江洪 王腾 曾彬 罗浩 郭军 李俊 汪蕾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861-1864,共4页
目的:构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HCN4)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CN4cDNA定向克隆至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利用胞包装、扩增,CsC1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 目的:构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HCN4)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CN4cDNA定向克隆至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利用胞包装、扩增,CsC1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监测.结果: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了HCN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病毒滴度达2.0×1015pfu/L.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了含人HCN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N基因 腺病毒科 重组 遗传
下载PDF
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军 贾光宏 +4 位作者 林国生 鲍翠玉 汪蕾 杨波 刘维新 《心脏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干细胞因子 (SCF)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MSCs均采用全骨髓法提取 ,通过换液传代逐渐纯化细胞 ,取传 4代的MSCs,在共培养前用DAPI标记 ,心肌细胞在培养的...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和干细胞因子 (SCF)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MSCs均采用全骨髓法提取 ,通过换液传代逐渐纯化细胞 ,取传 4代的MSCs,在共培养前用DAPI标记 ,心肌细胞在培养的第 3d与MSCs共培养。对照组 :未施加任何干预的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 ;实验组 :联合使用G CSF和SCF对大鼠在体动员 ,提取其MSCs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共培养前测定心肌细胞的活力 ,在共培养第 3、4、5d用免疫荧光标记肌钙蛋白T ,分析DAPI 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百分率。结果 :在共培养的第3、4、5d ,G CSF和SCF处理的DAPI MSCs的分化率分别为 (1.2 4± 0 .16 ) %、(3.4 6± 0 .2 1) %、(7.2 1± 0 .11)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0、(1.2 7± 0 .13) %、(1.32± 0 .2 5 ) %。结论 ::G CSF和SCF对MSCs具有促分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细胞 分化
下载PDF
大蒜素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林桂珍 林国生 李庚山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4期5-6,F004,共3页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UVEC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分别用终浓度为 5 μg/ml、10 μg/ml、2 0 μg/ml、5 0 μg/ml的大蒜素培养液预处理后 ,再加入浓度为 0...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HUVEC分成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分别用终浓度为 5 μg/ml、10 μg/ml、2 0 μg/ml、5 0 μg/ml的大蒜素培养液预处理后 ,再加入浓度为 0 .0 6mmol/L的联胺 37℃孵育 2h ,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 ,同时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HUVEC明显受损 ,MDA含量增加 (P <0 .0 1) ,NO、SOD减少 (均为P <0 .0 1)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HUVEC损伤明显减轻 ,MDA含量降低 (P <0 .0 1) ,NO增加 (P <0 .0 1)、SOD增加 (P <0 .0 1) ,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蒜素对HUVEC脂质过氧化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损伤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内脏内胚层样END-2细胞体外诱导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彬 林国生 +2 位作者 郑和忠 蔡军 罗浩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 探讨内脏内胚层样END-2细胞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特征。方法 用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作为饲养层促进ESCs增殖并抑制其分化,先将ESCs悬浮培养形成2... 目的 探讨内脏内胚层样END-2细胞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特征。方法 用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作为饲养层促进ESCs增殖并抑制其分化,先将ESCs悬浮培养形成2~3d的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再和END-2细胞共培养诱导向心肌细胞分化。实验分4组。第1,2组EBs分别和END-2细胞或END-2细胞条件培养液共培养;第3组EBs和表面铺有一层琼脂糖的END-2细胞共培养;第4组自然分化组为对照组。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分化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荧光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肌钙蛋白T(TnT)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分化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各实验组均可见自发节律性收缩的拟胚体。随着培养的延长。自发节律性收缩的拟胚体数目也增加,均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TnT,以及观察到心肌样超微结构。在和END-2细胞直接接触的诱导条件下,分化的细胞形态较单一。结论 END-2细胞通过分泌可溶性细胞因子可诱导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直接接触在END-2细胞诱导作用中并不是必要的。但可诱导出较单一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2细胞 胚胎干细胞 心肌细胞 共培养 分化
下载PDF
体外诱导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彬 林国生 +1 位作者 罗浩 蔡军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84-187,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内脏内胚层END2细胞共培养诱导条件下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特征。方法: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上增殖培养,先将ESCs悬浮培养形成23d的拟胚体(EBs),再将2...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内脏内胚层END2细胞共培养诱导条件下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特征。方法:小鼠胚胎干细胞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饲养层上增殖培养,先将ESCs悬浮培养形成23d的拟胚体(EBs),再将23dEBs种植到含有TGFβ1的24孔板中进行诱导,以及种植到铺有END2细胞饲养层的24孔板中进行诱导,培养液中同时加入TGFβ1。免疫细胞荧光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肌动蛋白(αActin)及肌钙蛋白T(TnT)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分化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EBs集落心肌细胞的平均分化率。结果:TGFβ1诱导组和TGFβ1联合内脏内胚层END2细胞共培养诱导组分别有43%,91%(P<0.05)的拟胚体出现自发节律性收缩,均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αActin和TnT,以及观察到心肌样超微结构,但在共培养的条件下,自发节律性收缩区域较大,且细胞形态较单一。两诱导组EBs集落心肌细胞平均分化率分别是35%,74%(P<0.05)。结论:TGFβ1联合内脏内胚层END2细胞共培养对小鼠ESCs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有协同作用,具有较高的诱导分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2细胞 胚胎干细胞 心肌细胞 共培养 分化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兵 林国生 +1 位作者 江钟炎 江端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722-725,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柯萨奇B3病毒制作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按辛伐他汀剂量不同分为1mg/kg组、10mg/kg组及100mg/kg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对照组,7d后观...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柯萨奇B3病毒制作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按辛伐他汀剂量不同分为1mg/kg组、10mg/kg组及100mg/kg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对照组,7d后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并做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检测。结果:辛伐他汀1mg/kg组各检测指标较病毒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变(P>0.05)。辛伐他汀10mg/kg组及100mg/kg组心肌组织损伤程度较病毒对照组均明显减轻(P<0.05)、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显著性增高(分别为P<0.05,P<0.01)、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P<0.01);辛伐他汀100mg/kg组与10mg/kg组比较,各检测指标差异显著(P<0.05)。心脏重/体重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在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可能与IL-6、TNF-α水平降低而免疫损伤减弱有关。应用辛伐他汀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清除病毒的能力减弱,但没有导致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肌损伤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心肌炎 细胞因子 柯萨奇病毒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