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情景剧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15
1
作者 苏斌原 林彦乔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心理情景剧是基于心理剧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种发展性心理辅导方式,以其独特的艺术性与创造性,成为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具有发展性、预防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其教育功能的发生机制,是基于点——线——... 心理情景剧是基于心理剧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种发展性心理辅导方式,以其独特的艺术性与创造性,成为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具有发展性、预防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其教育功能的发生机制,是基于点——线——面的辐射作用:从激发观众共鸣为出发点,以调整情绪——认知——行为的心理状态为主线,最终完善其个性品质。其路径为:激发情感共鸣——改变情绪认知——塑造良好行为——完善个性品质。心理情景剧的组织与实施可分为剧本编写、排练准备和现场演出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情景剧 心理健康教育 发生机制
下载PDF
汉语肢体词“腹”“肚(-子)”历时替换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彦乔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10期132-135,共4页
文章分先秦、两汉至六朝、唐宋至清、民国至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对表示腹部义的"腹""肚(-子)"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先秦腹部义仅用"腹"表示,"肚"产生于西汉时期,元明清时期大量使用,明朝出现"肚子",民国及现代汉... 文章分先秦、两汉至六朝、唐宋至清、民国至现代四个历史时期,对表示腹部义的"腹""肚(-子)"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先秦腹部义仅用"腹"表示,"肚"产生于西汉时期,元明清时期大量使用,明朝出现"肚子",民国及现代汉语"肚(-子)"完全替换"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腹” “肚” “肚子” 历时替换
下载PDF
汉语中“手的大拇指”义词语的历史演变
3
作者 林彦乔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4-99,共6页
汉语中"手的大拇指"义词语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在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用"大指""巨指""巨擘""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开始出现"拇(姆、母)指(头)""大拇(姆、母)指(头)... 汉语中"手的大拇指"义词语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在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用"大指""巨指""巨擘""拇";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开始出现"拇(姆、母)指(头)""大拇(姆、母)指(头)""擘指(指擘)";元明清时期基本由"大指(头)""拇指(头)""大拇指(头)"表示"手的大拇指"义,也出现"指拇(姆)"形式;到现代汉语时期基本只用"拇指""大拇指"表示"手的大拇指"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的大拇指”义 同义聚合 历史演变
下载PDF
浅析《孟子》中连词“而”
4
作者 林彦乔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4年第11期126-130,共5页
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连词作为虚词中重要的一种,有着重要的语法作用,而典型连词"而"使用最为灵活,较能反映连词使用情况。本文以《孟子》中连词"而"作为研究对象,看其在表示语义关系、连接成分有什么的特点,... 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连词作为虚词中重要的一种,有着重要的语法作用,而典型连词"而"使用最为灵活,较能反映连词使用情况。本文以《孟子》中连词"而"作为研究对象,看其在表示语义关系、连接成分有什么的特点,对相关的复音节连词"而后""然而""而况"进行分析,并将《孟子》与《论语》中这些词使用情况进行比对,进一步了解上古汉语中这些连词发展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连词 而后 然而 而况
下载PDF
肢体词“茧”义词语的历时演变
5
作者 林彦乔 《柳州师专学报》 2015年第2期37-42,共6页
"茧"指人的手掌或脚掌等部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在先秦时期称为"胼胝"、"趼"、"茧";两汉至隋唐时期称为"胝"、"胼"、"跰"等,"胼胝"仍占主体地位;宋元... "茧"指人的手掌或脚掌等部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在先秦时期称为"胼胝"、"趼"、"茧";两汉至隋唐时期称为"胝"、"胼"、"跰"等,"胼胝"仍占主体地位;宋元明时期"趼""胝"与"胼胝"使用频率相当,"胼胝"的地位开始动摇;晚晴时期,"茧"逐渐取得主体地位;现代汉语中"茧"及其构成的双音词已成为"茧"义词语主导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 “胼胝” “趼” 历时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