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T2GRE多回波序列在膝关节软骨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林志春 翟磊 +1 位作者 陈燕萍 张雪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利用T2*GRE多回波序列对膝关节OA各期软骨弛豫时间进行测量,与正常组软骨T2*弛豫时间测量值对比,评价OA患者病变进程与T2*弛豫时间变化的相关性;同时评价早期软骨损伤T2*弛豫时间的改变。方法 62例OA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利用T2*GR... 目的利用T2*GRE多回波序列对膝关节OA各期软骨弛豫时间进行测量,与正常组软骨T2*弛豫时间测量值对比,评价OA患者病变进程与T2*弛豫时间变化的相关性;同时评价早期软骨损伤T2*弛豫时间的改变。方法 62例OA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利用T2*GRE多回波序列测量不同部位关节软骨的厚度。并与20名对照组膝关节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轻度OA组大部分关节软骨区域其T2*弛豫时间测量与正常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重度OA组大部分软骨区域T2*弛豫时间测量与正常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软骨T2*弛豫时间变化与年龄、体质量及身高之间存在关联,T2*弛豫时间变化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 OA病变早期关节软骨形态改变不明显,主要以软骨组织结构及成分的改变,以股骨内侧髁负重面及髌骨软骨病变为主。T2*弛豫时间测量能够发现一些早期病变或软骨内在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软骨 T2*弛豫时间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环孢霉素A致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MRI表现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2 位作者 张雪林 陈斌 吴慧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0-972,共3页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诱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LS)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RLS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MRI显示PRLS以顶枕叶为主的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变,病变多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偶可累及双侧颞叶后部及额...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诱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LS)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RLS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MRI显示PRLS以顶枕叶为主的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变,病变多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偶可累及双侧颞叶后部及额叶,T2WI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FLAIR)对病变的显示有独特的作用,扩散加权成像(DWI)能够确定PRLS的临床分期。结论PRLS在MRI上具有特征性。MRI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对PRLS多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A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敏感序列与关节镜在膝关节软骨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林志春 翟磊 +2 位作者 常爱华 陈燕萍 张雪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6-951,共6页
目的评价软骨敏感序列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FS-GRE)、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FSE)及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6例经临床证实为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行MRI常规、FS-GRE、FS-... 目的评价软骨敏感序列脂肪抑制梯度回波序列(FS-GRE)、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FSE)及三维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FS-SPGR)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6例经临床证实为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行MRI常规、FS-GRE、FS-FSE及3D-FS-SPGR序列扫描,通过三种序列对膝关节软骨病变的显示并与关节镜对照,分析三种序列诊断软骨病变的可行性。结果 36例患者三种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的结果与关节镜一致,3D-FS-SPGR序列的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94.4%;FS-GRE序列的敏感性为98.8%,特异性为86.1%;FS-FSE序列的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83.3%,Kappa均>0.75,其中FS-FSE序列与关节镜的一致性相对较差(Kappa=0.796);3D-FS-SPGR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与关节镜的一致性最好(Kappa=0.937)。结论 3D-FS-SPGR序列诊断膝关节软骨病变与关节镜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以作为膝关节软骨病变的常规扫描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疾病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检查
下载PDF
3D-FS-SPGR序列在膝关节软骨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志春 翟磊 +1 位作者 陈燕萍 张雪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6-300,共5页
目的利用3D-FS-SPGR序列测量各期膝关节OA软骨厚度,探讨OA膝关节软骨厚度与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 62例OA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用3D-FS-SPGR序列测量不同部位关节软骨的厚度,并与20名对照组膝关节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轻度OA组关节... 目的利用3D-FS-SPGR序列测量各期膝关节OA软骨厚度,探讨OA膝关节软骨厚度与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 62例OA患者行膝关节MRI检查,用3D-FS-SPGR序列测量不同部位关节软骨的厚度,并与20名对照组膝关节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轻度OA组关节软骨厚度与正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重度OA组大部分软骨区域软骨厚度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软骨厚度的改变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年龄、体重及BMI等与软骨厚度改变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关节软骨负重面大部分区域随着OA病情的加重,其软骨厚度变薄,软骨厚度改变可能还受到体重、年龄及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软骨 磁共振成像 3D-FS-SPGR序列
原文传递
膝关节软骨MR成像序列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志春 翟磊 +1 位作者 陈燕萍 张雪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47-750,共4页
目的:通过20名青年志愿者膝关节MRI检查来探讨显示膝关节软骨的最佳序列。方法:利用3D-FS-SPGR、FS-GRE、FS-FSE序列测量软骨、软骨下骨、肌肉及滑液的信噪比(SNR)、信噪比效率,并测量软骨与其他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①SNR:除... 目的:通过20名青年志愿者膝关节MRI检查来探讨显示膝关节软骨的最佳序列。方法:利用3D-FS-SPGR、FS-GRE、FS-FSE序列测量软骨、软骨下骨、肌肉及滑液的信噪比(SNR)、信噪比效率,并测量软骨与其他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①SNR:除滑液在3D-FS-SPGR序列与FS-GRE序列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组织在三种序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3D-FS-SPGR序列软骨SNR最高。②信噪比效率:除肌肉在3D-FS-SPGR序列与FS-GRE序列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组织在三种序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软骨下骨在FS-FSE序列上SNR效率最低,在FS-GRE序列上SNR效率最高。③对比噪声比:除软骨/肌肉在3D-FS-SPGR序列与FS-FSE序列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组织间对比噪声比在三种序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软骨与周围组织的CNR最高。结论:3D-FS-SPGR序列是显示关节软骨的最佳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动脉鞘区占位性病变的CT分析(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2 位作者 张雪林 王蜀燕 陈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1期922-924,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鞘区肿块的CT特征及其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2 1例颈部肿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神经鞘瘤中 5例使血管移位 ,呈斑驳样强化。 1例呈囊性改变血管未见移位。 2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可见血管移位 ,... 目的 :探讨颈动脉鞘区肿块的CT特征及其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2 1例颈部肿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神经鞘瘤中 5例使血管移位 ,呈斑驳样强化。 1例呈囊性改变血管未见移位。 2例神经纤维瘤病1例可见血管移位 ,呈低密度 ,未见强化。 1例颈动脉体瘤位于颈动脉分叉处 ,有血管移位。 1例颈动脉瘤呈囊状扩张伴有假性囊肿的形成。转移瘤多有中央坏死 ,部分可见融合 ,周边强化 ,血管移位。淋巴瘤多位于颈外侧 ,多不伴血管移位 ,轻度强化。结论 :根据血管的移位及肿瘤的CT强化特点有助于颈部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鞘 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前列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1 位作者 王蜀燕 张雪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 非霍奇金淋巴瘤 CT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鉴别肝硬化结节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张雪林 《肝脏》 2003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肝硬化结节 小肝癌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33例脊柱原发性肿瘤的MRI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2 位作者 赵云辉 张雪林 赵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分析椎体原发性肿瘤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原发性肿瘤33例。分别观察椎体、附件及椎间盘的病变情况,椎体破坏程度及周围软组织MRI表现。结果脊索瘤表现为溶骨性破坏,... 目的分析椎体原发性肿瘤的MRI表现,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原发性肿瘤33例。分别观察椎体、附件及椎间盘的病变情况,椎体破坏程度及周围软组织MRI表现。结果脊索瘤表现为溶骨性破坏,伴有软组织肿块。巨细胞瘤呈膨胀性生长,其余各种肿瘤各有其MRI表现。结论MRI在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及定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内门静脉供血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赵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0-490,共1页
关键词 门静脉 血管瘤 肝脏
下载PDF
左肾巨细胞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1 位作者 王蜀燕 张雪林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8期615-615,共1页
关键词 左肾 巨细胞性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FH 间质肉瘤 肾实质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志春 《解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64-66,共3页
随着医学影像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临床诊断对影像学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现代医学影像学与传统医学影像学相比,有许多新特点、新领域,目前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就传统影像学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以及如何改... 随着医学影像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临床诊断对影像学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现代医学影像学与传统医学影像学相比,有许多新特点、新领域,目前的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就传统影像学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以及如何改革与完善医学影像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科研的需要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教学 改革
原文传递
鞍区Rathke's囊肿并感染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志春 钟群 王蜀燕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3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MRI 合并症 病例 感染 鞍区 Rathke's囊肿
下载PDF
右中颅窝神经鞘膜瘤一例
14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1 位作者 张雪林 赵云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右中颅窝神经鞘膜瘤 颅内肿瘤 诊断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颅内巨型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一例
15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张雪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96-896,共1页
关键词 颅内巨型海绵状血管瘤 误诊 开颅术 脑内血管畸形
下载PDF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表现
16
作者 林志春 陈燕萍 +1 位作者 吴慧莹 张雪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96-698,共3页
目的: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部位及其MRI影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13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MRI扫描结果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I... 目的: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部位及其MRI影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13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MRI扫描结果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I期0例,II期3例,III期10例。13例肿瘤均破坏筛骨,部分肿瘤破坏蝶骨、上颌骨及纸板,10例肿瘤突破颅底而累及脑实质,其中7例肿瘤周围脑组织呈"指样"水肿,4例肿瘤内出现囊变、出血,3例肿瘤周围脑组织出现多个囊变区。7例肿瘤基本为实性。增强扫描其实性部分呈现中度甚至明显强化。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部位、肿瘤的形态、肿瘤的信号特征及对周围骨质及器官的破坏,对于此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感觉神经细胞瘤 嗅觉: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发性原发型食管癌一例
17
作者 林志春 陈卫国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4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多发性原发型食管癌 食管肿瘤 病例报告 X线诊断 食道钡餐
下载PDF
有奖阅片测验
18
作者 林志春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年第4期i001-i001,共1页
关键词 视力下降 乏力 不明原因 占位性病变 颅中窝 入院 左侧 提示
下载PDF
示教片活页
19
作者 林志春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年第4期i001-i001,共1页
关键词 呕吐物 疼痛 腹痛 诱因 上腹部 饭后 放射痛 提示
下载PDF
MRI眶内结构定量分析在Graves眼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燕萍 林志春 +3 位作者 沈洁 陈斌 苍鹏 张雪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对照组和Graves眼病组的眼外肌、眶内侧脂肪厚度及T2弛豫时间,探讨MRI在Graves眼病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及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正常对照组25名50只眼;Graves眼病组30例,均为双侧突眼,共60只眼,行眼眶MRI扫...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对照组和Graves眼病组的眼外肌、眶内侧脂肪厚度及T2弛豫时间,探讨MRI在Graves眼病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及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正常对照组25名50只眼;Graves眼病组30例,均为双侧突眼,共60只眼,行眼眶MRI扫描。分别测量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径及长径并计算短径与长径的比值(R值),测量球内侧脂肪厚度,根据SE双回波T2WI测得眼肌及球后脂肪的T2弛豫时间。结果(1)病变组眼球突出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变组各眼外肌短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下直肌外,病变组其余眼外肌的长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眼肌的R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病变组球内侧脂肪的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眼外肌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球后脂肪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眶内组织的定量测定对Graves眼病的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判断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眼球突出 磁共振成像 眼外肌 横向弛豫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