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拔梯度变化对武夷山黄山松林土壤磷组分和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林惠瑛 元晓春 +7 位作者 周嘉聪 曾泉鑫 孙俊 程蕾 林开淼 徐建国 程栋梁 陈岳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611-5621,共11页
土壤磷(P)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养分元素,也是亚热带森林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元素。目前,关于不同海拔土壤P组分和P有效性的变化规律尚无统一定论,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植被类型变化导致的P组分和P有效性对海拔的响应更为复杂。因此,以武夷山不... 土壤磷(P)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养分元素,也是亚热带森林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元素。目前,关于不同海拔土壤P组分和P有效性的变化规律尚无统一定论,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植被类型变化导致的P组分和P有效性对海拔的响应更为复杂。因此,以武夷山不同海拔黄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环境因素、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SMB)、酸性磷酸单酯酶(ACP)和磷酸双酯酶(PD)活性以及土壤P组分,探究土壤P组分和P有效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海拔降低,速效P含量显著增加,而易分解P、中等易分解P、难利用P和总磷含量显著减少。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生物量磷和微生物生物量氮是影响土壤P组分和P有效性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随海拔降低,黄山松林土壤微生物通过提高ACP、PD活性和降低SMB含量的能量分配策略,促进更多较难分解P组分的矿化,从而提高速效P含量,以满足微生物对P的需求。因此,在低海拔地区,微生物通过能量分配策略获取更多有效P,可能有利于提高武夷山黄山松林土壤速效P的供应,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使P矿化速率提高和P损耗增加,导致P库的储备不足,不利于土壤P素养分的可持续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磷组分 微生物生物量磷 酸性磷酸酶 能量分配策略
下载PDF
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黄山松土壤有机氮解聚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2
作者 元晓春 林惠瑛 +5 位作者 曾泉鑫 陈文伟 陈俊明 许敬华 陈岳民 林开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60-1570,共11页
土壤有机氮(SON)解聚酶对土壤大分子有机氮的解聚是土壤氮循环的限速步骤,对土壤氮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亚热带森林中、高海拔梯度下SON解聚酶活性的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200—2000 m的黄山松林,通过测... 土壤有机氮(SON)解聚酶对土壤大分子有机氮的解聚是土壤氮循环的限速步骤,对土壤氮循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亚热带森林中、高海拔梯度下SON解聚酶活性的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200—2000 m的黄山松林,通过测定5个海拔梯度的土壤环境因子、理化性质和8种SON解聚酶活性的变化,探究了不同海拔梯度下SON解聚酶活性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土壤DON含量外,其他测量的土壤环境因子和理化性质在不同海拔梯度下均存在显著的差异。SON解聚酶活性随海拔梯度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碱性蛋白酶(ALPT)、中性蛋白酶(NPT)、漆酶(Lac)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酸性蛋白酶(ACPT)和几丁质酶(Chi)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而锰过氧化物酶(Mnp)和谷氨酰胺酶(GLS)在海拔1800 m显著降低(P<0.05)。冗余分析表明,不同海拔梯度下SON解聚酶活性存在明显的聚类,土壤环境因子和理化性质对SON解聚酶活性的解释度高达88.18%。土壤温度(ST),含水率(SM),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矿质氮(NH_(4)^(+),NO_(3)^(-))是不同海拔梯度下SON解聚酶活性变化的重要预测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多数SON解聚酶活性与土壤ST呈显著负相关,与pH,SM,TN,MBC,NH_(4)^(+)和NO_(3)^(-)呈显著正相关。NH_(4)^(+)和NO_(3)^(-)含量动态随海拔梯度均呈现波浪式起伏变化,相比于上游的有机质底物,下游无机氮循环中的矿质氮对SON解聚酶活性产生更直接的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拓宽我们对亚热带森林中、高海拔土壤氮循环机理的认识,同时对土壤有效氮保持和生产力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有机氮解聚酶 解聚作用 蛋白酶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氮添加对亚热带黄山松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林巧玉 曾泉鑫 +6 位作者 元晓春 崔琚琰 谢欢 林惠瑛 李伟鹏 杨庆波 陈岳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0-178,共9页
[目的]探究氮沉降背景下黄山松林土壤磷组分的变化,并进一步探究磷组分变化的驱动因素,为黄山松林如何适应未来氮沉降持续加剧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建省戴云山黄山松林进行短期氮添加试验,测定土壤磷组分、微生物生物量、酸性... [目的]探究氮沉降背景下黄山松林土壤磷组分的变化,并进一步探究磷组分变化的驱动因素,为黄山松林如何适应未来氮沉降持续加剧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建省戴云山黄山松林进行短期氮添加试验,测定土壤磷组分、微生物生物量、酸性磷酸单脂酶(ACP)、磷酸二酯酶(PD)和磷脂脂肪酸,探究氮沉降对亚热带土壤磷组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和驱动土壤磷转化的关键因素。[结果]与对照相比,高氮添加显著降低0~10 cm土层中等易分解态磷和难分解态磷含量(p<0.05),对易分解态磷的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磷、ACP、PD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无显著影响。总体上,10~20 cm土层磷组分变化趋势与0~10 cm土层一致,但变化不显著。高氮添加显著降低10~2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显著提高ACP、PD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生物量磷。此外,低氮添加显著降低10~20 cm土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比值(p<0.05)。冗余分析表明,可溶性有机碳和丛枝菌根真菌是影响土壤磷组分变化的关键因素。[结论]短期低氮添加下通过磷组分转化(如中等易分解态磷的矿化)维持了土壤磷有效性。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短期氮沉降下贫磷生态系统土壤磷有效性和生产力的维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磷组分 磷酸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土壤磷有效性调控亚热带森林土壤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对凋落叶输入的响应
4
作者 吴君梅 曾泉鑫 +5 位作者 梅孔灿 林惠瑛 谢欢 刘苑苑 徐建国 陈岳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3,共12页
探究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对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养分限制情况和土壤养分的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亚热带森林土壤风化严重,土壤磷有效性低,但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水平的植被生产力。在气候变化(如变暖和CO_(2)浓度增加... 探究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对了解土壤微生物的养分限制情况和土壤养分的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尽管亚热带森林土壤风化严重,土壤磷有效性低,但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水平的植被生产力。在气候变化(如变暖和CO_(2)浓度增加)背景下,预测植被生产力将会提高,这将增加凋落叶的输入。然而,未来不同质量凋落叶输入增加对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的影响是否受土壤磷有效性的调控仍不清楚。该研究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3种不同质量(如叶碳氮比或碳磷比存在差异)的凋落叶(马尾松、醉香含笑(俗名: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和磷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胞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结合土壤酶化学计量、矢量长度(VL)和矢量角度(VA)分析,解析了土壤微生物的养分限制状况及其关键调控因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凋落叶添加增加了土壤β-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通过酶化学计量分析发现,凋落叶添加显著提高VL和VA,且影响强度表现为醉香含笑>枫香>马尾松,表明凋落叶添加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的养分限制状况,且影响程度与凋落叶的质量有关。与凋落叶单独添加相比,凋落叶与磷共同添加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ACP活性和VA,表明磷添加有助于缓解凋落叶输入下土壤微生物的磷限制。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碳氮比、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效磷含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该研究发现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对凋落叶输入的响应不仅受凋落叶质量的影响,同时还受土壤磷有效性的调控。这一结果可以为未来气候变化下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养分获取策略对不同凋落叶输入和磷添加的响应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对亚热带低磷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磷添加 土壤酶活性 酶化学计量 磷限制
原文传递
氮添加诱导的磷限制改变了亚热带黄山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晴 曾泉鑫 +8 位作者 元晓春 万晓华 崔琚琰 李文周 林惠瑛 谢欢 陈文伟 吴君梅 陈岳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12,共10页
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氮(N)添加量及其持续时间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微生物相对养分限制状况是否存在关联。本研究在亚热带黄山松林开展了N添... 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氮(N)添加量及其持续时间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微生物相对养分限制状况是否存在关联。本研究在亚热带黄山松林开展了N添加试验以模拟N沉降,并设置3个处理:对照(CK,0 kg N·hm^(-2)·a^(-1))、低N(LN,40 kg N·hm^(-2)·a^(-1))和高N(HN,80 kg N·hm^(-2)·a^(-1))。在N添加满1年和3年时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含量和碳(C)、N、磷(P)获取酶活性,并通过生态酶化学计量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相对养分限制状况。结果表明:1年N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无显著影响,3年LN处理显著提高了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放线菌(ACT)和总磷脂脂肪酸(TPLFA)含量,而3年HN处理对微生物的影响不显著,表明细菌和ACT对N添加可能更为敏感。N添加加剧了微生物C和P限制,而P限制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最佳解释因子。这表明,N添加诱导的P限制可能更有利于部分贫营养菌(如G^(+))和参与P循环的微生物(如ACT)的生长,从而改变亚热带黄山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磷酸脂肪酸 磷限制 碳限制
原文传递
添加不同植物来源叶片可溶性有机质和氮对亚热带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苑苑 程蕾 +6 位作者 周嘉聪 梅孔灿 曾泉鑫 元晓春 谢欢 林惠瑛 陈岳民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9-177,共9页
我国亚热带地区降雨丰富,树种众多.在亚热带森林中,大量叶片来源可溶性有机质(DOM)输入土壤中.此外,森林长期受到氮(N)沉降的影响.探究叶源DOM和N输入如何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循环,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不同性质的DOM在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 我国亚热带地区降雨丰富,树种众多.在亚热带森林中,大量叶片来源可溶性有机质(DOM)输入土壤中.此外,森林长期受到氮(N)沉降的影响.探究叶源DOM和N输入如何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循环,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不同性质的DOM在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循环中的驱动机制.选取地域代表性强且树种之间差异较大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和楠木(Phoebezherman),提取其鲜叶DOM输入杉木亚热带森林土壤中.此外,依据研究地大气氮沉降背景值添加硝酸铵进行105 d的室内培养试验.在培养第25和105天时进行破坏性取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结果表明,在培养第25天时,与对照(N_(0))相比,杉木叶片DOM处理(CLN_(0))和楠木叶片DOM处理(PLN_(0))均显著提高了β-葡糖苷酶(βG)、纤维素水解酶(CBH)、过氧化物酶(PEO)和β-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4种与碳氮循环相关的酶的活性.DOM输入增加了底物有效性,刺激微生物产生更多的酶.与仅氮输入(N_(-1))相比,杉木叶片DOM和氮共同添加(CLN_(-1))降低了4种土壤酶活性,而楠木叶片DOM和氮共同添加(PLN_(-1))对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在培养第105天时,在相同氮输入下,DOM输入显著降低了各个处理的DOC含量;CLN_(-1)和PLN_(-1)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βG和NAG以及βG、CBH和NAG活性.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在培养第25天时,叶片DOM和氮输入引起酶活性变化的关键因子是土壤HIX、DON和DOC;而培养第105天时则为DON和DOC.本研究结果表明叶片来源DOM添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与输入的叶片DOM性质有关;此外,氮输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也与植物源DOM性质有关.(图6表4参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质 氮输入 土壤酶活性 杉木 楠木
原文传递
土壤酶计量揭示了武夷山黄山松林土壤微生物沿海拔梯度的碳磷限制变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惠瑛 周嘉聪 +10 位作者 曾泉鑫 孙俊 谢欢 刘苑苑 梅孔灿 吴玥 元晓春 吴君梅 苏先楚 程栋梁 陈岳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1,共9页
了解土壤胞外酶活性和酶计量的变化对评估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微生物的营养限制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微生物的营养限制状况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武夷山不同海拔(1200~2000... 了解土壤胞外酶活性和酶计量的变化对评估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微生物的营养限制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微生物的营养限制状况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武夷山不同海拔(1200~2000 m)黄山松林为对象,测定了土壤基本性质、微生物生物量以及与碳(C)、氮(N)、磷(P)循环相关的酶活性。通过分析土壤酶计量比、矢量长度(VL)和矢量角度(VA),探究土壤微生物的能量和营养相对限制状况及其关键调控因素。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β-葡糖苷酶(BG)活性呈现增加的趋势,而β-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以及(NAG+LAP)/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AcP/MBC则相反;酶C/N、酶C/P、酶N/P和VL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VA则降低,表明微生物受P限制程度在低海拔处较高,而C限制在高海拔处较高。此外,可溶性有机C和微生物生物量P是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能量和营养相对限制状况的关键调控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土壤C、N、P有效性与微生物的能量和营养相对限制状况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我们对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土壤胞外酶 酶计量 养分限制
原文传递
武夷山黄山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模式 被引量:8
8
作者 林惠瑛 周嘉聪 +9 位作者 曾泉鑫 孙俊 李锦隆 刘苑苑 谢欢 吴玥 张秋芳 崔琚琰 程栋梁 陈岳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82-1492,共11页
土壤细菌是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土壤细菌沿海拔梯度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差异较大的海拔梯度上,而在不同海拔相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分布规律仍有待探究;另外,土壤细菌... 土壤细菌是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土壤细菌沿海拔梯度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差异较大的海拔梯度上,而在不同海拔相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构和功能的分布规律仍有待探究;另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之间如何联系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亚热带武夷山不同海拔(1200、1400、1600、1800和2000 m)黄山松林为对象,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探究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多样性、结构和功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0~10和10~20 cm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呈非线性分布,其群落结构在较高海拔(1800、2000 m)与较低海拔(1200、1400、1600 m)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功能预测分析共得到6类一级生物代谢通路,包括46个二级代谢通路功能,表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且丰度较高的预测功能基因在海拔梯度上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辅因子与维生素代谢,转化和折叠、分类与降解等的相对丰度随海拔升高呈增加的趋势;而氨基酸代谢、生物降解与代谢、膜转运、信号传导、细胞运动、细胞生长与死亡、药物抗性和环境适应等则相反;(3)不同海拔土壤细菌二级代谢通路预测基因相对丰度的变化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相对丰度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性,土壤细菌预测功能基因组成的差异随细菌群落结构而变化,反映出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可能具有密切的联系;(4)土壤温度和pH是影响0~10 cm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预测功能基因的关键因素,而在10~20 cm土壤中,其关键的影响因素为pH和可溶性有机碳。本研究揭示了武夷山黄山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模式及其驱动因素,为进一步认识土壤细菌群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土壤细菌 16S rDNA 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原文传递
氮沉降下不同碳添加模式对亚热带毛竹林土壤激发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敏 刘苑苑 +6 位作者 元晓春 曾泉鑫 林惠瑛 吴晓霞 崔琚琰 陈文伟 陈岳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619-2627,共9页
激发效应(PE)在调控陆地土壤碳(C)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氮(N)沉降日益严重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C添加模式对PE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添加^(13)C标记的葡萄糖,进行90 d的室内培养试验,探究不同施N水平下(0、20、80 kg N... 激发效应(PE)在调控陆地土壤碳(C)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氮(N)沉降日益严重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C添加模式对PE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添加^(13)C标记的葡萄糖,进行90 d的室内培养试验,探究不同施N水平下(0、20、80 kg N·hm^(-2)·a^(-1))C添加模式(单次C添加、重复C添加)对土壤PE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葡萄糖添加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C(SOC)矿化,产生了正PE,且单次的葡萄糖添加比重复添加引起的PE更大;随着施N水平的增加,PE显著减弱,表明N沉降抑制了毛竹林土壤激发。相关分析显示,累积PE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过氧化物酶(PEO)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生物量磷(MBP)、酸碱度(pH)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施N和C添加共同作用于土壤时,可以通过刺激亚热带森林中原生土壤有机质矿化而对土壤C储量产生强烈影响。本研究证明,单次C添加模式可能高估了外源易分解有机C对PE的影响,而忽略了N沉降对PE的影响,进而高估了森林SOC的矿化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效应 氮沉降 碳添加模式 酶活性.
原文传递
氮添加促进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系协作维持土壤磷有效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欢 张秋芳 +7 位作者 陈廷廷 曾泉鑫 周嘉聪 吴玥 林惠瑛 刘苑苑 尹云锋 陈岳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1-822,共12页
磷是亚热带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营养元素,而氮沉降量的增加会降低土壤磷的有效性。该研究以微生物和植物细根为重点探究土壤磷转化,揭示氮沉降背景下低磷有效性土壤的磷供应及生产力维持。通过在福州长安山模拟氮沉降实验,设置对照(0... 磷是亚热带地区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营养元素,而氮沉降量的增加会降低土壤磷的有效性。该研究以微生物和植物细根为重点探究土壤磷转化,揭示氮沉降背景下低磷有效性土壤的磷供应及生产力维持。通过在福州长安山模拟氮沉降实验,设置对照(0 kg·hm^(-2)·a^(-1))、低氮(40 kg·hm^(-2)·a^(-1))和高氮(80 kg·hm^(-2)·a^(-1))3个处理,收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的土壤和根系样本,综合分析土壤磷组分和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特征和植物根系特征。结果显示,与对照处理相比,低氮处理显著增加土壤易分解态有机磷、中等易分解态无机磷和闭蓄态磷含量,但是显著降低原生矿物态磷和中等易分解态有机磷含量;而高氮处理对土壤磷组分无显著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和根系生物量是解释土壤磷组分变化的重要微生物和植物因子。方差分解分析发现植物根系特征-土壤微生物特征共同解释了土壤磷组分变化的57%,并且通过相关分析发现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和根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低水平的氮输入促进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的定殖,丛枝菌根真菌和杉木根系通过协作促进中等易分解态有机磷和原生矿物态磷向易分解态磷的转换,维持了杉木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微生物特征 根系特征 杉木 幼苗
原文传递
施氮通过改变微生物生物量磷驱动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组分转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欢 张秋芳 +6 位作者 曾泉鑫 李宇轩 马亚培 林惠瑛 刘苑苑 尹云锋 陈岳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934-3942,共9页
磷(P)素是限制植物生产力的重要养分,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南方已成为继欧美之后的第三大氮(N)沉降区,了解N沉降加剧对南方土壤中不同P组分转化的影响对维持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杉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人工林,本... 磷(P)素是限制植物生产力的重要养分,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南方已成为继欧美之后的第三大氮(N)沉降区,了解N沉降加剧对南方土壤中不同P组分转化的影响对维持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杉木是中国南方重要的人工林,本研究以杉木为对象,设置对照(0 kg N·hm^-2·a^-1)、低N(40 kg N·hm^-2·a^-1)和高N(80kg N·hm^-2·a^-1)3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组分的含量、微生物生物量以及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施N促进了有机P和无机P之间的转化,增加了NaHCO3-Pi含量和土壤有效P含量,进而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施N还显著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磷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冗余分析显示,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无机P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土壤无机P主要受微生物生物量磷调控。本研究为未来N沉降加剧背景下,受P素限制的亚热带地区土壤P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参数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磷转化 微生物生物量 酸性磷酸酶
原文传递
氮添加对杉木苗期磷转化和分解类真菌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欢 张秋芳 +7 位作者 曾泉鑫 周嘉聪 马亚培 吴玥 刘苑苑 林惠瑛 尹云锋 陈岳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0-231,共12页
持续增加的氮沉降加剧了森林土壤氮磷养分失衡,并且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真菌作为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在维持养分平衡,促进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研究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土壤为研究对象,通... 持续增加的氮沉降加剧了森林土壤氮磷养分失衡,并且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关注的热点。真菌作为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在维持养分平衡,促进植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研究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加硝酸铵模拟大气氮沉降,设置对照(CK,0 kg N·hm^(-2)·a-1)、低氮(LN,40 kg N·hm^(-2)·a^(-1))和高氮(HN,80 kg N·hm^(-2)·a^(-1))3个处理,利用高通量测序并结合FUNGuild真菌功能预测,研究亚热带地区杉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氮添加降低了杉木幼苗的生物量和叶片磷含量。在杉木土壤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是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类群,三者的相对丰度约占整个真菌群落的76.71%-86.72%。短期氮添加对真菌门水平物种组成的影响不显著,但LN处理较对照处理显著提高了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目水平上,与对照相比,LN处理也显著提高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的相对丰度,HN处理显著增加银耳目(Tremellales)的相对丰度,但显著降低粪壳菌纲(Sordariales)的相对丰度。并且LN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含量,且与被孢霉目和球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氮添加可能通过改变与磷转化相关的真菌类群来维持杉木生长的磷有效性。此外,LN处理显著降低了腐生营养型真菌的相对丰度,但是显著增加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总之,土壤真菌功能类群可以通过改变不同功能类群相对丰度来参与土壤养分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真菌 FUNGuild功能预测 磷转化 分解 杉木
原文传递
氮添加对毛竹林土壤酸性磷酸单酯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13
作者 曾泉鑫 元晓春 +5 位作者 周嘉聪 吴君梅 李文周 林惠瑛 张晓晴 陈岳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178-2186,共9页
土壤磷酸酶在有机磷矿化和磷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土壤磷酸酶响应氮(N)沉降的动力学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亚热带毛竹林中设置对照(0)、20(低氮)、40(中氮)和80 g N·hm^(-2)·a^(-1)(高氮)4种不同氮添加处理,在氮... 土壤磷酸酶在有机磷矿化和磷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土壤磷酸酶响应氮(N)沉降的动力学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亚热带毛竹林中设置对照(0)、20(低氮)、40(中氮)和80 g N·hm^(-2)·a^(-1)(高氮)4种不同氮添加处理,在氮添加满3年、5年和7年时采集0~15 cm土层土壤样本,测定了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生物量,并分析了酸性磷酸单酯酶(ACP)的最大反应速率(V_(m))、半饱和常数(K_(m))和催化效率(K_(a))。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有效磷和有机磷含量,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V_(m),且V_(m)与有效磷、有机磷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总体上,氮添加显著提高了Ka;除了在氮添加满5年时高氮处理下K_(m)显著高于对照外,氮添加对K_(m)无显著影响,且K_(m)与有效磷和有机磷含量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中、高氮处理对ACP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大于低氮处理。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而非微生物学性质的变化主导了V_(m)(47%)和K_(m)(33%)的变化。总之,氮添加显著影响了毛竹林土壤的基质有效性,通过调控ACP动力学参数(尤其是V_(m))进而影响了土壤磷循环。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氮素富集下土壤微生物调节土壤磷循环的潜在机制,并为全球变化下土壤磷循环模型优化提供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酸性磷酸单酯酶动力学参数 基质有效性 有机磷 土壤磷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