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肾病大鼠移植肾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林敏娃 黄英伟 +3 位作者 史艳玲 曹慧霞 邹和群 吴碧红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173-175,180,共4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病模型F344-Lewis大鼠移植肾功能、组织学和TGF-β_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移植肾病模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单纯肾移植组。以切除单侧肾脏F344大鼠和Lewis大鼠为对照组。术后12周测定各组...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慢性移植肾病模型F344-Lewis大鼠移植肾功能、组织学和TGF-β_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移植肾病模型,随机分成氯沙坦组、单纯肾移植组。以切除单侧肾脏F344大鼠和Lewis大鼠为对照组。术后12周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尾动脉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行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组织TGF-β_1的表达。【结果】单纯肾移植组在肾移植后12周出现蛋白尿增多,血肌酐、血压升高,移植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及TGF-β_1表达上调。氯沙坦组较单纯肾移植组蛋白尿减轻,血肌酐、血压降低,移植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减少,TGF-β_1表达下调。【结论】移植术后早期给予氯沙坦可减轻慢性移植肾肾病进展,下调TGF-β_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肾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氯沙坦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敏娃 黄英伟 +1 位作者 陈统清 孔耀中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4年第6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探讨氯沙坦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以环孢素为基础免疫治疗的肾移植患者,同时伴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30例,使用氯沙坦治疗4周。在使用氯沙坦治疗前、氯沙坦治疗4周后测定血尿酸、血肌酐、血钾、血红蛋白... 目的 探讨氯沙坦治疗肾移植术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 以环孢素为基础免疫治疗的肾移植患者,同时伴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30例,使用氯沙坦治疗4周。在使用氯沙坦治疗前、氯沙坦治疗4周后测定血尿酸、血肌酐、血钾、血红蛋白、24h尿尿酸、尿肌酐,尿蛋白定量、血环孢素浓度,记录血压、环孢素服用剂量。结果 氯沙坦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比治疗前降低,尿尿酸比治疗前明显增多,差别均具有显著性。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钾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环孢素浓度比治疗前低,但无1例患者需要调整环孢素剂量。结论 氯沙坦能安全有效控制肾移植术后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前后 氯沙坦 环孢素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肾移植术后 尿蛋白定量 血钾 血尿酸 血肌酐
下载PDF
早期慢性移植肾肾病大鼠的肾组织学改变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3
作者 林敏娃 黄英伟 史艳玲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567-56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大鼠的组织学改变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关系。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CAN模型,分为移植组、F344对照组和Lewis对照组。观察3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学改变及... 目的探讨早期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大鼠的组织学改变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关系。方法以F344大鼠为供体,Lewis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CAN模型,分为移植组、F344对照组和Lewis对照组。观察3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学改变及。肾组织TGF-β1的表达。结果①与F344对照组和Lewis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大鼠24h尿蛋白及血肌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改变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肾组织TGF-t31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移植组大鼠肾组织单个核细胞浸润与TGF-β1表达呈正相关,慢性病变与TGF-β1表达无相关性。结论早期CAN功能学上表现为出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组织学上表现为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并与TGF-β1表达升高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组织学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邵咏红 黄英伟 +3 位作者 孔耀中 周立新 林敏娃 肖观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88-1390,共3页
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CRRT治疗(CRRT组)的116例重症ARF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并与同期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IHD组)的102例... 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CRRT治疗(CRRT组)的116例重症ARF患者的临床特点、疾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并与同期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IHD组)的102例重症ARF患者相对照.结果(1)CRRT组患者的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7.0±7.5,其中≥29分56例(48%),24~29分36例(31%),<24分24例(21%);而IHD组患者的平均APACHEⅡ评分为21.9±5.2,其中≥29分0例(0%),24~29分44例(43%),<24分58例(57%).CRRT组平均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IHD组(t=4.769,P=0.000),提示CRRT治疗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的重症病例.(2)CRRT组患者治疗后的存活率为37%(43/116),而IHD组为48%(49/10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2.678,P=0.101 8);若仅选取APACHEⅡ评分≥24分的危重病人进行比较显示:CRRT组的存活率24%(22/92)显著高于IHD治疗组的9%(4/44)(X2=4.229,P=0.039 7),提示对危重ARF患者,CRRT效果优于传统IHD.(3)对CRRT存活与死亡亚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疾病的严重程度(用APACHEⅡ评分表示)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死亡亚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需要使用机械通气和升压药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存活亚组(P<0.05).结论(1)CRRT是治疗重症AFR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对病情危重的ARF患者,疗效明显优于IHD;(2)CRRT治疗重症ARF患者的预后受患者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3)是否需要使用升压药和机械通气等对CRRT治疗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急性 预后 肾脏替代疗法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复方磺胺甲恶唑对肾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统清 林敏娃 +3 位作者 孔耀中 卢结文 练桂英 叶佩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8-900,共3页
背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复方磺胺甲恶唑是目前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一线药物,治疗量往往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预防用药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复方磺胺... 背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寄生于肺部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命性肺炎。复方磺胺甲恶唑是目前用于治疗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一线药物,治疗量往往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小剂量预防用药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恶唑对肾移植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肾移植后1个月且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者。肾移植后1个月至半年或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观察移植肝肾功能,感染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2006年起,随访125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73例术后1个月起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至术后半年者,1例停药4个月后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死亡,47例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至术后1年者,无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者,5例因复方磺胺甲恶唑过敏或医从性差未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者,2例分别在术后4,5个月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例死亡。结果提示,肾移植术后1个月至1年常规服用复方磺胺甲恶唑(0.48g/d),可有效预防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肾移植 预防 复方磺胺甲恶唑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剂量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申伟 林敏娃 +1 位作者 肖观清 孔耀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观察中剂量的骨化三醇对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i PTH水平大于1 000 pg/ml的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使用中剂量骨化三醇进行冲击治疗,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i... 目的该研究旨在观察中剂量的骨化三醇对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i PTH水平大于1 000 pg/ml的重度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使用中剂量骨化三醇进行冲击治疗,疗程1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的i PTH、血钙和磷的变化。以较基础值降低25.0%为治疗有效,降低50.0%为疗效显著,i PTH小于300 pg/ml为达标。结果共有符合条件患者44例,治疗前后血清i PT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679.66±505.08)pg/ml vs(808.27±542.05)pg/ml,P<0.001]。其中38例患者血i PTH值较基础值降低超过25.0%,治疗有效率达86.4%;疗效显著者20例,占45.5%;达标者12例,占27.3%。无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停服或少服药物。结论中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明显的疗效,且胃肠道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血液透析 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联合氯沙坦或氨氯地平治疗肾移植后蛋白尿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统清 林敏娃 +3 位作者 孔耀中 卢结文 练桂英 李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5期805-808,共4页
背景:蛋白尿和蛋白尿多少是影响移植肾功能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雷公藤多苷或氯沙坦均有降尿蛋白作用。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氯沙坦或氨氯地平对治疗肾移植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随访的肾移植后伴轻、中度... 背景:蛋白尿和蛋白尿多少是影响移植肾功能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雷公藤多苷或氯沙坦均有降尿蛋白作用。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氯沙坦或氨氯地平对治疗肾移植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随访的肾移植后伴轻、中度高血压及蛋白尿患者4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雷公藤多苷+氯沙坦组口服雷公藤多苷0.5mg/(kg·d),氯沙坦50mg/d;雷公藤多苷+氨氯地平组口服雷公藤多苷0.5mg/(kg·d),氨氯地平5mg/d,要求血压控制在130/80mm Hg(1mm Hg=0.133 kPa)以下,观察治疗6个月,检测血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药物浓度,24h尿蛋白,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患者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均降至正常水平(P<0.01)。两组血压下降值、平均动脉压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和血尿酸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尿蛋白均减少,但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环孢素用量较前减少(P<0.05)。提示雷公藤多苷联合氯沙坦或氨氯地平用于肾移植后伴轻、中度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能平稳降压,减少环孢素用量,减少蛋白尿,保护移植肾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氯沙坦 氨氯地平 肾移植 蛋白尿
下载PDF
肾移植后他克莫司与五酯胶囊合用致高血钾症1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统清 林敏娃 卢结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4期8341-8343,共3页
背景:肾移植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肝毒性,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对临床出现肝功能异常者,需护肝治疗。但合用护肝药必须监测免疫抑制剂浓度。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与五酯胶囊合用对他克莫司浓度及血生化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 背景:肾移植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药物肝毒性,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对临床出现肝功能异常者,需护肝治疗。但合用护肝药必须监测免疫抑制剂浓度。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他克莫司与五酯胶囊合用对他克莫司浓度及血生化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他克莫司为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患者加服及停用五酯胶囊时他克莫司浓度及肾功能、血生化变化。患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于1998-06起行血液透析治疗。2000-08行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移植后免服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移植后4个月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加用联苯双酯。2010-07-25患者停用联苯双酯,改服五酯胶囊。2010-07-29患者停用五酯胶囊。结果与结论:服用他克莫司的肾移植受者,合用五酯胶囊,他克莫司血浓度显著升高。由5.3ng/L升至24.7ng/L,并合并高血钾症,停用五酯胶囊1周,他克莫司浓度由24.7ng/L降至6.1ng/L,血钾由6.4mmol/L降至4.6mmol/L。提示移植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在加用五酯胶囊,必须严密监测他克莫司血浓度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及时调整他克莫司用量,保护移植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酯胶囊 肾移植 他克莫司 高钾血症 肾功能
下载PDF
在线血容量监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黎晓磊 陈红 +5 位作者 孔耀中 黄英伟 邵咏红 肖观清 林敏娃 黄雪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913-3915,共3页
目的:观察在线血容量监测(BVM)对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及降低透析中低血容量症状发生率的临床应用。方法:监测30例受试者在常规透析、普通调整透析及BVM调整透析不同阶段的相对血容量变化、低血容量症状的发生率、透后血管再充盈情况... 目的:观察在线血容量监测(BVM)对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及降低透析中低血容量症状发生率的临床应用。方法:监测30例受试者在常规透析、普通调整透析及BVM调整透析不同阶段的相对血容量变化、低血容量症状的发生率、透后血管再充盈情况。结果:常规透析、普通调整干体重、生物反馈BVM调整透析阶段干体重分别为(58.90±7.72)、(54.63±6.78)、(53.91±7.96)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阶段的低血容量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7.33%、34.85%和22.89%,BVM调节透析阶段的发生率较前两者低(P<0.05);三阶段的停止超滤后10min的相对血容量变化分别为1.68±1.13、1.57±1.20和1.25±1.38,BVM调整透析阶段较常规透析阶段更低(P<0.05)。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率、脱水率与透后血管再充盈呈正相关。结论:BVM调整透析有助于正确评估干体重,降低透析中低血容量症状的发生率。监测透后再充盈情况有利于干体重的评估,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心血管代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干体重 血容量监测 透后血管再充盈
下载PDF
肾移植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0年同一机构378例中的1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统清 林敏娃 +2 位作者 孔耀中 卢结文 温振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5793-5796,共4页
背景:在肾移植后早期,由于免疫抑制剂用量较大,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在此期间相对高发。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防。方法: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00-11/2010-07... 背景:在肾移植后早期,由于免疫抑制剂用量较大,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在此期间相对高发。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防。方法: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00-11/2010-07肾移植378例中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发病时间、易感因素、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预防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发病时间为移植后5.3(3~11)个月。12例患者均有发热,体温达38.0~40.2℃,气促及紫绀。9例轻微咳嗽,5例少量白痰,1例红色泡沫痰。5例合并细菌感染,2例合并真菌感染,2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1例合并结核。服用他克莫司患者感染发生率为7.8%(7/89),服用环孢素A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7%(5/289)。9例使用呼吸机,2例使用呼吸机无创性连续鼻或口鼻面罩治疗。8例痊愈,2例治疗中出现血小板减少致脑出血死亡,1例合并真菌感染死亡,1例合并血气胸死亡。治疗期间,无排斥反应发生。说明早期诊断,联合用药,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是提高卡氏肺孢子虫肺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肾移植 并发症 复方磺胺甲恶唑 器官移植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t-PA/PAI-1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孔耀中 张海燕 林敏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8期450-451,共2页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PA1- 1)的变化。方法 :分为健康对照组、肾病综合征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t -PA和PAI - 1水平的变...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PA1- 1)的变化。方法 :分为健康对照组、肾病综合征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t -PA和PAI - 1水平的变化。结果 :t-PA的血浆水平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PAI - 1的水平在肾病综合征组较正常明显升高 (P <0 .0 5 ) ,激素治疗 1周后进一步升高 (P <0 .0 5 ) ,治疗 4周后比 1周组有显著下降(P <0 .0 5 ) ,但较正常仍高 (P <0 .0 5 )。结论 :t-PA/PAI - 1平衡的紊乱 ,可能参与了肾病综合征的损伤机制 ,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高凝状态短期内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浆 T-PA PAI-1 糖皮质激素 治疗
下载PDF
丙基硫氧嘧啶致抗ANCA阳性小血管炎5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统清 黄英伟 +2 位作者 孔耀中 林敏娃 肖观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年诊治的5例F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效果回顾。结果:5例病人中男1例,女4例;年龄1... 目的:研究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年诊治的5例F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治疗效果回顾。结果:5例病人中男1例,女4例;年龄11岁~39岁,平均26岁;服PTU时间3~36个月,4例有肾脏受累,3例肺部受累,其他如血液系统、皮肤、关节肌肉、眼鼻等均可受累。ANCA检测5例均识别MPO,ESR明显增快,CRP增高。肾活检1例新月体肾炎,1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1例局灶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5例患者立即停服PTU,均应用免疫抑制荆,2例咯血合并感染者加用丙种球蛋白。5例患者随访7~43个月,临床症状缓解,ANCA检测阴性。结论:PTU可引起ANCA阳性小血管炎,及时停PTU,并予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基硫氧嘧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下载PDF
肾移植后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统清 孔耀中 +2 位作者 罗绮雯 林敏娃 徐杰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3期10068-10070,共3页
背景:肾移植后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移植后感染的病原菌复杂,病情严重,致死率高.因此加强对肾移植后合并罕见菌临床病原学特点的认识,及早合适的治疗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目的:观察肾移植后合并马尔尼菲青霉... 背景:肾移植后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移植后感染的病原菌复杂,病情严重,致死率高.因此加强对肾移植后合并罕见菌临床病原学特点的认识,及早合适的治疗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目的:观察肾移植后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文章个案分析了2010-06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肾移植患者1例,对其临床资料,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患者临床表现为寒颤、高热、尿少、腹胀,咳嗽、咳痰及消瘦、疲乏.血常规白细胞(1.42~2.51)×109 L-1,血红蛋白66~83 g/L,血小板(21~43)×109 L-1,C-反应蛋白179.0~212.0 mg/L,降钙素原-u 17.2~28.9 μg/L,胸、腹水及血培养示马尔尼菲青霉菌生长,予静脉滴注伊曲康唑250 mg/d治疗,停用免疫抑制剂,并用丙种球蛋白、胸腺肽加强免疫支持,症状无好转,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放弃治疗.肾移植后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临床罕见,因此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对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者,出现反复发热,多脏器功能损害,需要考虑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做真菌双相培养,有条件做抗原测定,以便及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 肾移植 感染 免疫抑制剂 排斥反应
下载PDF
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对评估干体重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英伟 邵咏红 +5 位作者 肖观清 林敏娃 林丽华 马洁葵 朱俊民 廖珊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4年第6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容量监测对评估透析患者干体重,以及防治透析过程中与低血奢量相关不良反应和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作用。方法 对14例规律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先、后按标准透析和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两种方式进行血透治疗,观察两种透析... 目的 探讨血容量监测对评估透析患者干体重,以及防治透析过程中与低血奢量相关不良反应和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作用。方法 对14例规律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先、后按标准透析和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两种方式进行血透治疗,观察两种透析方法透析前后血压,体重,超滤量和临床合并症,结合相对血容量曲线图,评价血容量监测对评估干体重的作用,以及防治透析过程中与低血容量相关不良反应和透析患者高血压的作用。结果 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能有效地评估干体重和下调干体重;有效地减少透析中低血压及肌肉痉挛等低血容量相关不良反应;在下调干体重后高血压得到改善。结论 生物自动反馈式血容量监测能够有效地评估干体重和调整干体重,对防治透析过程中容量相关低血压和高血压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体重 血容量监测 高血压 透析患者 不良反应 低血容量 评估 低血压 作用 血透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脑死亡患者器官捐赠前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燕 林敏娃 黎晓磊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549-1550,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脑死亡患者器官捐赠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脑死亡器官无偿捐赠患者在器官捐赠前行CBP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分析临床生化及生命体征。结果:10例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行CB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脑死亡患者器官捐赠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例脑死亡器官无偿捐赠患者在器官捐赠前行CBP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分析临床生化及生命体征。结果:10例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行CBP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平均动脉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P治疗能高效清除体内毒素,维持血流动学的稳定,对于肾脏功能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移植肾脏的长期功能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脑死亡 捐赠 护理
下载PDF
氯沙坦及氨氯地平对肾移植患者24h尿蛋白及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
16
作者 陈统清 黄英伟 +3 位作者 孔耀中 林敏娃 吴碧红 练桂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3期10541-10544,共4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肾移植患者24h尿蛋白及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次肾移植后伴轻、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70mmHg,舒张压85~100mmHg,1mmHg=0.133kPa)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8.6...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对肾移植患者24h尿蛋白及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初次肾移植后伴轻、中度高血压(收缩压140~170mmHg,舒张压85~100mmHg,1mmHg=0.133kPa)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8.6±19.2)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20例。氯沙坦组口服氯沙坦50mg/d治疗,氨氯地平组口服氨氯地平5mg/d治疗,要求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压、肾功能、24h蛋白尿与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结果:4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患者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均降至正常水平(P<0.01)。治疗期间,2组血压下降值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肌酐和血尿酸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氯沙坦组24h尿蛋白与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氨氯地平组24h尿蛋白与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氯沙坦组24h尿蛋白与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均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结论:氯沙坦与氨氯地平均可有效地控制肾移植患者的高血压状态,但氯沙坦可明显降低肾移植患者24h尿蛋白与血、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氨氯地平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氨氯地平 肾移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肾移植后败血症7例
17
作者 陈统清 林敏娃 +1 位作者 孔耀中 马均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98-3400,共3页
背景:由于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肾移植术后合并败血症的病原菌多样复杂,病情严重,致死率高。因此加强肾移植术后合并败血症临床病原学特点的认识,及早合适的治疗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 背景:由于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肾移植术后合并败血症的病原菌多样复杂,病情严重,致死率高。因此加强肾移植术后合并败血症临床病原学特点的认识,及早合适的治疗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病原学特点与治疗情况。方法: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07-06/2010-06的376例肾移植患者移植后并发败血症7例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7例患者均有寒颤、发热(体温38.5~42.0℃),烦燥、气促4例,尿路刺激症4例。血压低于90/60mm Hg(1mm Hg=0.133kPa)伴血肌酐增高4例。大肠埃希氏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白色念珠菌1例,马尔尼菲青霉菌1例。5例细菌感染为院外感染,2例真菌感染者为院内感染。4例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者合并尿路感染。4例低血压休克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抗感染治疗、减少免疫抑制药物用量及对症处理。6例痊愈,1例死亡。早期诊断,联合用药,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是提高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肾移植 并发症 病原学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肾移植后并发结核感染8例
18
作者 陈统清 林敏娃 +1 位作者 肖观清 孔耀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527-3529,共3页
总结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992-09/2008-09肾内科8例肾移植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对其诊断方法、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2例血Tb-Ab(+),1例腹水结核抗体阳性,1例痰抗酸杆菌阳性,其余结核抗体阴性,3例患者表现为2个脏器... 总结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1992-09/2008-09肾内科8例肾移植后并发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对其诊断方法、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中2例血Tb-Ab(+),1例腹水结核抗体阳性,1例痰抗酸杆菌阳性,其余结核抗体阴性,3例患者表现为2个脏器感染,6例通过病理组织活检诊断,6例发热者在抗结核治疗3~7d体温降至正常,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7例出现高尿酸血症,1例出现移植肾排斥反应。8例患者7例痊愈,1例肺结核患者死于肺部真菌感染。6例发热者在抗结核治疗3~7d体温降至正常。可见微创活检病理为疾病的及早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结核 并发症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致乳糜性胸腹水1例报告
19
作者 肖观清 孔耀中 +2 位作者 甘宁 林敏娃 侯爱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4-374,共1页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8岁,因腹胀、浮肿3d、尿少1d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37.6℃,呼吸20次/min,心率82次/min,血压106/73mmHg,意识清楚,呼吸平顺,无力行走,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8岁,因腹胀、浮肿3d、尿少1d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37.6℃,呼吸20次/min,心率82次/min,血压106/73mmHg,意识清楚,呼吸平顺,无力行走,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胀,腹水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浮肿。辅助检查:尿Pro+++、WBC148个/μl,RBC103个/μl、尿肾功IgG584.9mg/L,TRF422.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乳糜性胸腹水/病因学
下载PDF
观察不同钾离子浓度透析液对诱导期透析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20
作者 梁连卿 林敏娃 +5 位作者 黄雪芳 黎晓磊 温振英 黄敬心 申淑怡 曹婷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8期2781-278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钾离子浓度透析液对诱导期透析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初次接受前三次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含钾浓度为2.0 mmol/L的透析液(对照组)和含钾浓度为3.0 mmol/L的透析液(治疗组)进行诱导透... 目的观察不同钾离子浓度透析液对诱导期透析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初次接受前三次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含钾浓度为2.0 mmol/L的透析液(对照组)和含钾浓度为3.0 mmol/L的透析液(治疗组)进行诱导透析,记录患者透析过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情况以及透析前、后血钾的变化,给予相应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血钾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6),透析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含钾离子浓度2.0的透析液,诱导期使用含钾离子浓度3.0透析液可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且可减少透析前后血钾浓度的差异,可能提高患者对透析治疗的耐受性和透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透析 钾离子浓度 心律失常 护理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