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收上颌切牙时唇腭侧牙槽骨改建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祥祥 余飞 +3 位作者 宋艺蔚 王莞 弓国梁 林新平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上颌切牙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内收,同时伴随牙周组织改建,但大范围牙齿移动或控制不佳会对牙周支持组织造成损伤,引起牙槽骨丧失等并发症。牙槽骨改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唇倾度的改变、内收距离、内收方式、垂直骨面型、矢状骨面型、机体因... 上颌切牙在正畸力的作用下内收,同时伴随牙周组织改建,但大范围牙齿移动或控制不佳会对牙周支持组织造成损伤,引起牙槽骨丧失等并发症。牙槽骨改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唇倾度的改变、内收距离、内收方式、垂直骨面型、矢状骨面型、机体因素等。该领域相关研究较多,但缺乏统一认识,本文针对上颌切牙内收时其唇腭侧牙槽骨改建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内收 正畸牙移动 牙槽骨改建 牙槽骨厚度 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第二磨牙在不同情况下对改良C型腭板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影响——三维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蒋镇泽 邹明媛 +1 位作者 弓国梁 林新平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808-813,共6页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探究第二磨牙在不同情况下对使用改良C型腭板(MCPP)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影响及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三组MCPP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M1):第二磨牙萌出,粘接颊面管且弓丝入槽;模型二(M...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探究第二磨牙在不同情况下对使用改良C型腭板(MCPP)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影响及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三组MCPP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一(M1):第二磨牙萌出,粘接颊面管且弓丝入槽;模型二(M2):第二磨牙萌出,不粘接颊面管;模型三(M3):第二磨牙未萌出。在M1中分别在距离牙槽嵴顶1 mm(F1)、4 mm(F4)、7 mm(F7)三种高度的MCPP牵引凹槽与腭弓牵引钩之间施加1.5 N的牵引力,找出使第一磨牙远中整体移动的牵引力方向,然后在M2与M3上施加相同的牵引力,观察牙齿的移动。结果 M1中第一磨牙均出现远中移动,其中M1-F4组中第一磨牙远中整体移动。M2与M1相比,第一磨牙远中位移量稍增大,但有更加明显的颊向位移和近中舌向旋转,第二磨牙远中倾斜程度更加明显,牙冠颊向位移减小且呈近中颊向旋转。M2和M3中第一磨牙的移动基本一致。结论 将第二磨牙纳入弓丝,能减少第一磨牙颊向位移量与旋转程度。第二磨牙的萌出对第一磨牙横向移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改良C型腭板 第二磨牙 生物力学机制
下载PDF
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对颅面部生长作用的三维结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林新平 久祥 +4 位作者 王剑锋 操亚波 孙旭荣 陈伟挺 徐婷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从三维CT重建角度,探讨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对颅面部生长的作用。方法:11只雄性、7个月龄、混合牙列晚期的Beagle犬,随机分为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组、半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组、改良ForsusTM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戴用矫治器4、8... 目的:从三维CT重建角度,探讨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对颅面部生长的作用。方法:11只雄性、7个月龄、混合牙列晚期的Beagle犬,随机分为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组、半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组、改良ForsusTM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戴用矫治器4、8、12周和去除矫治器后4周,用螺旋CT扫描Beagle犬颅面部以获取数字信息,再用Mimics8.1软件和逆向工程软件qualify V8.0,建立Beagle犬颅面部硬组织三维图像,采用前颅底部结构和下颌骨种植体重叠法,分析各组不同阶段颌骨及牙的三维结构变化。结果: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半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和改良型ForsusTM矫治器组Beagle犬下颌骨的向前生长明显,而上颌骨则受到一定程度的生长抑制。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组实验后,犬上颌骨牙列移动不明显,而半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和改良型ForsusTM矫治器组犬上颌牙列出现明显远中移动。结论:种植体型功能矫治器能显著促进下颌生长,不会导致牙的不利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功能矫治器 颅面部
下载PDF
高低角型男孩颅面部软组织侧貌水平向生长变化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林新平 久祥 Arild Stenvik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高低角型男孩颅面部软组织侧貌在水平方向的生长变化.方法: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重迭法,头影测量20名男孩在自然头势状态下9、12、15和18岁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然后,统计分析颅面部软组织侧貌Ga、N'、Nasal、Sn、A&#... 目的:探讨高低角型男孩颅面部软组织侧貌在水平方向的生长变化.方法: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重迭法,头影测量20名男孩在自然头势状态下9、12、15和18岁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然后,统计分析颅面部软组织侧貌Ga、N'、Nasal、Sn、A'、Ls、Li、B'、Pg'及Gn'各点至垂直平面(Pr-VER)的水平向距离变化以及上下唇至美学平面(E-line)的垂直距离变化.结果:1)高低角型男孩在9~18岁期间额部、鼻根部及唇部与鼻尖的水平距离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而颏部与鼻尖水平距离虽有增加,但在某些阶段其距离反而缩短.2)高角型男孩Ga、N'、Nasal、Pg'及Gn'点到Pr水平距离其各阶段各测量值明显大于低角型,可唇部表现则不同,高角型唇部比低角型表现为更为前突.3)高角型颏部向前生长移动幅度小于低角型,而唇部向前生长幅度明显大于低角型.相对于美学平面,低角型上下唇在9~18岁期间后退幅度明显大于高角型.结论:高低角型男孩颅面部软组织侧貌生长变化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区别在于唇部及颏部.这对正畸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 面型 面部生长 软组织侧貌 男性
下载PDF
高低角型女童颅面部软组织侧貌水平向生长变化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新平 久祥 Arild Stenvik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高低角型女童颅面部软组织侧貌在水平方向的生长变化。方法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重迭法,头影测量20名女童在自然头势状态下9、12、15和18岁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统计分析颅面部软组织侧貌Ga、N’、Nasal、Sn、A’、Ls、Li... 目的观察高低角型女童颅面部软组织侧貌在水平方向的生长变化。方法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重迭法,头影测量20名女童在自然头势状态下9、12、15和18岁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统计分析颅面部软组织侧貌Ga、N’、Nasal、Sn、A’、Ls、Li、B’、Pg’及Gn’各点至垂直平面(Pr-VER)的水平向距离变化以及上下唇至美学平面(E-line)的垂直距离变化。结果①Pg’和Gn’与Pr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在9~18岁期间未见显著变化,说明颏部软组织向前生长移动的速度接近于鼻尖部。②Ga、N’、Nasal、Sn、A’、Ls、Li、B’点与Pr-VER的水平距离以及Ls和Li至E-line距离在9~18岁期间随年龄增加而加大,说明上下唇及额部软组织向前生长移动的速度慢于鼻部及颏部。③除高角型女童在各阶段Pg’点至Pr-VER距离大于低角型,上下唇至E-line距离小于低角型外,其他测量值高低角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④高低角型青少年儿童在9~18岁期间各测量项目的变化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低角型女童在颅面部软组织侧貌生长变化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均表现为颏部及鼻部向前生长移动快于唇部及额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 面部生长 面型 软组织侧貌 女孩
下载PDF
三种不同颅面型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纵向比较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林新平 Arild Stenvik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 :纵向比较不同颅面型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方法 :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和下颌骨稳定结构重叠法 ,头影测量 6 0名青少年在 6、9、1 2、1 5和 1 8周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统计分析三种颅面型RE Fcrb/REFml角 ,REFcrb/M... 目的 :纵向比较不同颅面型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方法 :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和下颌骨稳定结构重叠法 ,头影测量 6 0名青少年在 6、9、1 2、1 5和 1 8周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统计分析三种颅面型RE Fcrb/REFml角 ,REFcrb/ML角和REFml/ML角的关系。结果 :①三种颅面型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间 ,下颌骨整体旋转及基质旋转呈向前旋转 ,基质内旋转呈向后旋转。②低角型的下颌骨整体旋转和基质旋转向前旋转幅度大于正常型 ,高角型的向前旋转幅度最小 ,各种颅面型下颌骨基质内旋转幅度没有明显区别。③下颌骨生长旋转 ,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型 下颌骨生长旋转 整体旋转 基质旋转 基质内旋转
下载PDF
锁合的矫治时机和矫治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林新平 刘进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本文探讨了锁的矫治时机和矫治方法,提出了锁应在固定矫治技术矫治其它错过程中的调整时机加以矫治,如第一期打开咬合或第二期调整磨牙关系时。根据固定矫治技术的诸多特点和矫正技巧。
关键词 锁He 矫治时机 矫治
下载PDF
高低角型青少年儿童颅面部水平和垂直向变化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林新平 Arild Stenvik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282-285,共4页
目的 探讨高低角型青少年上下颌骨之间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变化特点。方法 根据 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重迭法,头影测量40名青少年在自然头势状态下6、9、12、15岁和18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统计分析两种颅面型ANS-VER、Pg-VER、ANS-P... 目的 探讨高低角型青少年上下颌骨之间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变化特点。方法 根据 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重迭法,头影测量40名青少年在自然头势状态下6、9、12、15岁和18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统计分析两种颅面型ANS-VER、Pg-VER、ANS-Pg、Me-HOR、Go-HOR和 Me-Go距的关系。结果 ①ANS-Pg距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减小,低角型ANS-Pg距明显小于高角型,并随着年龄增大,这种差异逐渐加大。②高角型的 Me-Go垂直高度大于低角型,这种差异随着年龄增加而加大。③男女之间ANS-Pg距和Me-Go垂直高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低角型之间上下颌骨矢状向和垂直向纵向生长变化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面型 颌骨关系 头影测量 自然头势
下载PDF
不同颅面型青少年自然头势位重复稳定性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林新平 Arild Stenvik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纵向比较不同颅面型青少年自然头势位(NHP)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方法: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重叠迭法,测量60例青少年在NHP状态下6、9、12、15和18岁拍摄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各样本的NSL/VER角,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岁与... 目的:纵向比较不同颅面型青少年自然头势位(NHP)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方法: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重叠迭法,测量60例青少年在NHP状态下6、9、12、15和18岁拍摄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各样本的NSL/VER角,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岁与其他4个年龄段之间的NSL/VER角度平均变化值、标准差、方法误差明显大于9~18岁期间的各值,而可信度系数则明显偏低。9~18岁期间各阶段之间,3种不同颅面型青少年NSL/VER角度平均变化值、标准差、方法误差明显偏小,而可信度系数则明显偏高。横向比较发现,低角型青少年的NSL/VER角最大,正常型次之,高角型最小;但纵向比较变化值则发现,3种不同颅面型青少年的NHP变化方向及幅度均无显著差异。结论:6岁左右的年幼儿童NHP并不十分稳定,在拍摄头颅X线片及进行颅面部生长研究时应加以注意。9~18岁期间,3种不同颅面型青少年的NHP变化范围在3.4°~12.1°,明显小于颅内参考平面与垂直平面之间25°~36°的变化范围。3种不同颅面型青少年NHP在此期间都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以NHP作为参考平面进行头影测量研究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头势位 可重复性 稳定性 纵向研究 面型
下载PDF
镍钛螺旋弹簧在固定正畸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新平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6年第1期37-39,共3页
作者通过检测镍钛螺旋弹簧的弹力性能和其在Edgewise矫正技术中拉尖牙远中移动的临床应用研究,认为:只要注意掌握镍钛螺旋弹簧的弹性特点及力的大小,其可产生一种轻柔、恒定持续、安全的正畸力。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固定正畸 镍钛螺旋弹簧 弹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高低角型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纵向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新平 Arild Stenvik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72-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下颌平面角大小与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关系。方法 :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和下颌骨稳定结构重迭法 ,头影测量 48名青少年在 6、9、1 2、1 5和 1 8周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统计分析三种颅面型 (REFcrb/REFml角、R... 目的 :探讨下颌平面角大小与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旋转的关系。方法 :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和下颌骨稳定结构重迭法 ,头影测量 48名青少年在 6、9、1 2、1 5和 1 8周岁拍摄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 ,统计分析三种颅面型 (REFcrb/REFml角、REFcrb/ML角和REFml/ML)的关系。结果 :①高低角型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间 ,下颌骨整体旋转及基质旋转呈向前旋转变化 ,基质内旋转呈向后旋转变化。②低角型的下颌骨整体旋转和基质旋转向前旋转幅度明显大于高角型 ,下颌骨基质内旋转向后旋转幅度高低角型之间没有明显区别。③下颌骨整体旋转、基质旋转及基质内旋转 ,男女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高低角型青少年之间下颌骨生长旋转方式和幅度不同 ,正畸医生应该在正畸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型 下颌骨旋转 面部生长 纵向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在下切牙拥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新平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98-300,共3页
第三磨牙是否引起、加重前牙的拥挤和前突,是否导致正畸矫治过程中磨牙支抗的表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下颌第三磨牙存在、萌出和下切牙渐进性拥挤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下切牙渐进性拥挤的发生机理加以简要归纳。最后,本文认... 第三磨牙是否引起、加重前牙的拥挤和前突,是否导致正畸矫治过程中磨牙支抗的表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下颌第三磨牙存在、萌出和下切牙渐进性拥挤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下切牙渐进性拥挤的发生机理加以简要归纳。最后,本文认为早期拔除第三磨牙以用来预防牙列拥挤或消除牙列后部的近中向力是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磨牙 下切牙 拥挤 下颌
下载PDF
浅析DES数据加密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新平 《福建电脑》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数据加密可以分为对称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密钥加密,其中DES算法属于对称密钥加密。本文简单的描述了DES算法,阐述了其基本的加密原理。
关键词 加密 DES算法
下载PDF
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新平 《集成电路应用》 2020年第9期98-99,共2页
基于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逐渐的应用价值,其应用和拓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阐述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关键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的展望。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云计算 技术展望
下载PDF
男女孩自然头势位重复稳定性纵向变化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林新平 Arild Stenvik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纵向比较男女孩之间自然头位(NHP)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方法: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重叠法,头影测量30名男孩和30名女孩在NHP状态下6岁、9岁、12岁、15岁和18岁时拍摄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各样本的NSL/VER角,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纵向比较男女孩之间自然头位(NHP)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方法:根据Bjork前颅基底稳定结构重叠法,头影测量30名男孩和30名女孩在NHP状态下6岁、9岁、12岁、15岁和18岁时拍摄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各样本的NSL/VER角,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男孩NSL/VER角在各阶段显著大于女孩,男女孩NSL/VER角度随年龄增长而轻度增大。②男女孩之间在10个年龄段的NSL/VER 角的平均变化值、标准差、Dahlberg值及变化值大于5°的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男女孩在6岁时与其他各阶段之间的平均变化值、标准差、Dahlberg值及变化值超于5°的计数(P<0.01) 都明显偏大于9-18岁期间的各值。结论:男孩NHP要比女孩轻度前倾,但男女孩之间NHP在远期可重复性及稳定性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均表现为随着生长发育,自然头位出现轻度前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头位 可重复性 稳定性 纵向研究 性别
下载PDF
被动结扎在SWA矫治技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林新平 胡荣党 +1 位作者 张秀华 薜丽玲 《广东牙病防治》 1996年第2期55-56,共2页
被动结扎在SWA矫治技术中的应用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25000)林新平,胡荣党,张秀华浙江省洞头县中医院薜丽玲近年来,镍钛等高弹性弓丝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刚性不足,在持续弹性力作用下易变形,... 被动结扎在SWA矫治技术中的应用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25000)林新平,胡荣党,张秀华浙江省洞头县中医院薜丽玲近年来,镍钛等高弹性弓丝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取得了成功,但由于刚性不足,在持续弹性力作用下易变形,不能复原。因而在牙齿使用高弹性弓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丝弓 矫治 被动结扎 口腔正畸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在正畸治疗埋伏多生牙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爱琴 郑文龙 +3 位作者 许崇永 程建敏 林新平 胡荣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埋伏多生牙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9例颌骨埋伏多生牙患者作轴位薄层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重建(VR)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任意平面和任意曲面的三维图像。结果:39例计5...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埋伏多生牙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9例颌骨埋伏多生牙患者作轴位薄层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重建(VR)三维重建技术,获得任意平面和任意曲面的三维图像。结果:39例计52颗埋伏多生牙均能清楚显示其数量、位置、大小、形状、唇腭侧、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正确诊断埋伏多生牙及其相关情况,对正畸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应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磨牙 被引量:24
18
作者 倪振宇 林新平 +1 位作者 胡荣党 郑敏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在压低磨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例需要压低磨牙的患者(包括3例开牙合患者和两例因对牙合牙缺失而致磨牙伸长的修复前正畸患者),使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磨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比较磨...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在压低磨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例需要压低磨牙的患者(包括3例开牙合患者和两例因对牙合牙缺失而致磨牙伸长的修复前正畸患者),使用微型种植体作支抗压低磨牙,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比较磨牙在矫治前后的压低量。结果:矫治结束后开牙合患者前牙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修复前正畸患者矫治至缺牙区能进行常规修复。磨牙平均压低3.1mm。结论:应用种植体作支抗能有效地压低磨牙,为某些错合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支抗 磨牙压低
下载PDF
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正畸导萌的力学原理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荣党 郑敏玲 +1 位作者 倪振宇 林新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21-523,共3页
目的 :分析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正畸导萌的力学原理 ,探讨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矫治力方向设计以及改良Nance弓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Nance弓辅以直丝矫治器 ,对 5例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进行正畸一外科联合治疗 ,比... 目的 :分析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正畸导萌的力学原理 ,探讨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矫治力方向设计以及改良Nance弓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Nance弓辅以直丝矫治器 ,对 5例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进行正畸一外科联合治疗 ,比较分析了直接牵引和改良Nance弓辅助牵引二种方式的矫治力方向 ,埋伏牙的移动方式及其力学原理。结果 :5例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顺利萌出至正常位置 ,尖牙及邻近侧切牙牙髓、牙周健康。力学原理分析显示采用改良Nance弓矫治方法 ,埋伏牙的移动方式更合理 ,所需矫治力更轻 ,支抗负荷更小。结论 :矫治上颌唇侧水平埋伏阻生尖牙时 ,要合理设计矫治力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 埋伏阻生 上颌 改良NANCE弓 矫治力 正畸导萌 埋伏牙 移动 显示 设计
下载PDF
骨性Ⅱ,Ⅲ类错舌大小位置及姿势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剑锋 林新平 +1 位作者 黄奎 倪振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比较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舌的大小及姿势位置,探讨舌与矢状向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关系。方法:选用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9例,女为11例,平均年龄在13岁。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11例,女为9例,平均年龄在15岁... 目的:比较骨性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舌的大小及姿势位置,探讨舌与矢状向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关系。方法:选用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9例,女为11例,平均年龄在13岁。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其中男为11例,女为9例,平均年龄在15岁。头影测量进行舌总面积、舌体面积、舌根面积、牙合平面以上舌面积、舌体的位置(SO、UO)以及舌体高度及长度及舌体的姿势位(ET、HET、Ltg1-7)的比较分析。结果:1)舌体的前后位置在两种畸形之间未见显著差异。2)舌体的上部形态(Ltg1-7)及牙合平面以上的面积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的舌总面积及舌体面积大于Ⅱ类错牙合畸形病例,舌根面积两类错牙合畸形之间无显著不同。4)下颌骨长度(Go-Gn)与舌总面积、舌体面积、舌根面积及舌体长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Ⅲ类错牙合畸形与Ⅱ类错牙合畸形之间舌体矢状向大小不同,其与下颌骨长度存在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错 安氏Ⅱ类 安氏Ⅲ类 头影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